從聊齋志異感悟
發(fā)布時間:2017-01-25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從聊齋志異感悟篇一:讀《聊齋志異》有感
讀《聊齋(轉(zhuǎn)載于:smilezhuce.com 蒲 公 英 文 摘:從聊齋志異感悟)志異》有感
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聊齋志異》,使我受義匪淺,心潮彭湃。作為今天的讀者,我讀出的更多是故事的感覺,收獲了許多啟迪和智慧。這本書是清末,號“鬼狐居士”的蒲松齡所著。松齡怪異,喜以鬼狐為記,故得“鬼狐居士”之名。鬼、狐、怪、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全都是傳說、不可能存在的。但為什么浦松齡要以這些為素材呢?翻看這本書,我恍然大悟: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自己呀!人類往往不能正確清楚的辨認(rèn)自己,而如果是其他的“東西”反襯突顯就會一目了然,認(rèn)清自己。蒲松齡正是用這些“東西”再進(jìn)行嘲笑一番,人類就會意識到這就是自己,多么可笑的人類,需要用什么才能看清自己。
讓我們以幼稚、簡單的方法分辨:鬼、狐、怪、妖。要么好,要么壞;要么奸詐,要么真誠;要么無知,要么心機(jī)重重。他們比較好分辨,而我們?nèi)祟惥筒灰欢耍?1世紀(jì)新時代:各種官員,表面上打著 清潔廉明的旗號,在私底下卻貪污幾百萬之有。用蒲松齡的話來說,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蒲松齡不一定懂得什么是歷史小說,但他筆下寫出的小說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在蒲松齡筆下,當(dāng)時的政治也是黑暗、殘暴的,特別是封建的官吏和鄉(xiāng)紳、惡霸,他們像野狼一樣吞噬著弱者的生命與利益。
在蒲松齡筆下的讀書人也是荒唐、可笑。同時蒲松齡還關(guān)心到婦女的包辦婚姻制度,由妻妾造成的家庭不和諧等等問題。并謳
歌了許多卑微女子的善良品德。
在沒有鬼狐的現(xiàn)實社會中,人也同樣的追逐。只要人與人之間有絕對的平等,那么這種追逐便不會再無休無止的。過著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們,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爵,過上富貴的生活。而那些位高權(quán)重的人,在心底卻向往著平凡、簡單的日子。于是,在這兩者之間,便是一種思想追求上的循環(huán)。窮人一旦變成了富人,便會懷念窮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變成了窮人,也自然會回想那富人的生活。與其思念著以前的生活,不如幸幸福福的生活做好自己。與其經(jīng)歷一場磨難,還不如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其實這種無謂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貧窮人和富有人這樣有著明顯差距的兩者之中。人類,總是有這樣的觀念:別人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的好。如果就是兩樣完全相同的東西,在一個人看來,也會覺得對方的比較好。于是便有了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東西,甚至是性格。在尋找之中,他們看不清原來的自己。他們將別人的優(yōu)點看成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卻將自己的亮點一味地抹殺或當(dāng)成缺點。有朝一日,當(dāng)他們真正地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也許就只會對著往日的自己問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誰?
蒲松齡正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我們認(rèn)清自己,成為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人,從而能戰(zhàn)勝一切假惡丑的魔障。
從聊齋志異感悟篇二:《聊齋志異》讀后感
《聊齋志異》讀后感
我是先看了《聊齋》這部電視劇再看小說的,看電視的時候總是被里面的場景嚇到睡不著,就一直覺得《聊齋志異》是一本恐怖小說而不敢看,前一陣閑來無事,又因為上課而對明清時期的小說產(chǎn)生的了情趣,就翻看了下,覺得書本比電視表現(xiàn)出來的要多很多,值得回味和仔細(xì)分析。
早就知道《聊齋志異》是一部經(jīng)典小說,是蒲松齡的著作。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后”之美譽(yù)。這次能夠堅持看完,也算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聊齋志異》看起來講的都是鬼、狐、仙、怪之類的奇聞異事,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tài)字里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從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麗的景象深處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話所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蓖橇砣丝床黄鸬耐獗硐,有著一顆純潔、美好加鉆石般透明閃亮 的心靈,比海還深比宇宙還深的心靈。 其實,《聊齋》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時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fēng),贓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幾個?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們未必都會去思考這些社會問題。作者大膽地揭開了所謂“盛世”下的“爛疤”替那些飽受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聊齋志異》有的講述了狐女的愛情故事,有的講述了修行得道的奇人的奇妙幻術(shù),有的則記錄了枉死鬼的恐怖事件,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促織》了 。
《促織》講述的故事發(fā)生在明朝宣德年間,主人公成名是個老實迂訥的秀才。他多次考試不中,于是被狡猾的小吏推選上去做了里正,專門負(fù)責(zé)搜羅良種的蟋蟀。然而華陰縣本來就不是盛產(chǎn)蟋蟀的地方, 往往是為了一只蟋蟀動輒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chǎn),老實的成名不忍向百姓 搜刮,只好自己千方百計去尋找蟋蟀,結(jié)果經(jīng)常逾期無法完成任務(wù),屢遭毒打。好不容易在 一個駝背巫婆的指導(dǎo)下抓到了一只強(qiáng)健俊美的蟋蟀, 卻又被好奇貪玩的兒子不小心弄死,兒子畏罪投井, 后經(jīng)搶救挽回了性命。 而成名也是命不該絕, 居然又捕到了一只善斗的小蟋蟀, 上級為此大為高興,又暗中照顧成名,使他當(dāng)上了舉人。 讀完這個故事,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千。我們實在無法想象一只蟋蟀如何使人傾家蕩產(chǎn),還要 落得個被打到“雙股潰爛,血流不止”的地步。我們也不明白,一只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讓 一個天真的孩童就畏懼到以死謝罪的程度;更令人感到荒唐的是,一個人考取功名,標(biāo)志著 古代文人前途和命運(yùn)的科舉考試居然像兒戲一般, 可以被隨意的踐踏和賞賜。 這不禁又讓人 想起了那首“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那不也是荒唐之至嗎。那么多的人被一點精神上的愉悅蒙住了雙眼, 他們又何嘗不是其別人的水深火熱于不顧呢?成名的兒子為了一只蟋蟀差點死于非命, 而敬獻(xiàn)蟋蟀有功的成名卻可以輕而易舉的當(dāng)上舉人, 所謂的 “以人為本”何在,所謂的“公平”何在! 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這樣的蟋蟀,它們變換了自己的面目,以各種方式蠱惑著我們,稍有不慎,我們就會像故事中的人們一樣,小則身心俱疲,大則傾家蕩產(chǎn)。 我們看到,有人為了尋求
刺激,誤入歧途,冒險嘗試毒品而不能自拔;有人為了一己私利, 以次充好販賣假冒偽劣產(chǎn)品;有人為了逃避現(xiàn)實,沉溺于虛擬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還有人 為了享受物質(zhì)生活,窮奢極欲,揮金如土,醉生夢死……如此種種,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蟋蟀 呢?我們往往被種種淺薄的物質(zhì)利益所迷惑,固步自封,蒙住了自己的雙眼,自己還渾然不知樂在其中,爾后有朝一日幡然悔悟,為時晚矣!
在《席方平》這個故事中,主人公席方平的父親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隍廟為父親伸冤。然而“內(nèi)外賄通,頗 不直席”。方平憤恨不已,只好進(jìn)入冥府,不料,整個地府被羊收買。然而方平毫不屈服,最終得以伸冤。 整個故事看似是虛構(gòu)的,但我覺得它是對現(xiàn)實生活血淋 淋的寫照。那些冥府的官員、城隍廟的老爺,活生生就是那些酷吏的映射;而玉帝則象征著公正。然而,在那個社會又怎能有真正的公平呢,整個官府朝廷上下,無不為一己私利而搜刮民脂民膏,給那些真正的罪犯羊某以可乘之機(jī)。試想,席方平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又怎能給他爹翻案呢?他只能去指望冥府、城隍廟等有錢人的走狗,又去求玉皇這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正義象征來替父親申冤。作者該是多么的渴望得到公正呀!
《聊齋志異》里大量的在歌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批判封建禮教,最讓我感動的是《連城》!哆B城》這篇文章講的是孝廉之女連城詩求偶,喬生的詩受到她的賞識,但他的父親以喬生貧窮不許,女又贈金助喬生學(xué),于是喬以女為知己,但史孝廉終于將女兒嫁給了鹽商的兒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錢,喬生竟“自出白刃”割肉
做藥引。后來女病復(fù)發(fā)而死,喬生竟魂隨地下。再陰間他們得到了別人的 幫助復(fù)生,終成夫妻。 連城》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觀念,那就是要男女雙方互相知心。喬生愛連城,是因為它賞識了自己的詩。連城愛喬生,是因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處境。茫茫人海,知音難覓,所以雙方都甘愿為對方付出自己的一切。連城家境富有, 喬生則是一個一窮二白的書生,按照封建盛會的“門當(dāng)戶對”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兩大基本原則,喬生和連城是永遠(yuǎn)無法 在一起的。而作者生活在封建社會中, “明知而故犯” ,可見作者對封建婚姻制度極端的不滿,以及對自由戀愛和柏拉圖式愛情的渴望。
《聊齋志異》并不是一部單純寫“人鬼情未了”的愛情小說,它更多的是具有對封建社會的抨擊及不滿,它多少的富有一些政治色彩。我曾經(jīng)被聊齋的電視劇誤導(dǎo),現(xiàn)在我覺得從書里可體驗諸多人生百味。與四大名著相比,《聊齋》里沒什么臟字俗詞,不過在罵人的力度上好像更強(qiáng)一些,有一些就是隨口說出來的話也被做成了文言,還特好聽,平仄有力,語勢彰顯,這個我覺得是功夫,我還沒看到有哪本兒書也能把人罵得這么好聽的。文言確實是漢語的精華,我想就算白話文運(yùn)動再深入搞它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夠達(dá)到文言的表達(dá)水準(zhǔn)。四大名著里也涉及到了賭博、狎妓、斗毆等平民之事,不過能像《聊齋》這樣寫得有趣的地方不多,可能是字多了纏綿了也就是泄勁了吧。我問朋友為啥不把《聊齋》算進(jìn)四大名著,朋友說《聊齋》都是短篇,四大名著都是長篇,或許是這么回事兒吧。
聊齋》的語言給我的感覺總是一個老頭子在大笑著嘲諷世事,
目光明亮,或手舞足蹈搖頭晃腦,或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蒲松齡在講述別人在自己的文集里記載的故事的時候,也用的是自己的語言,而且多會說誰誰誰的記載要更精彩這樣的話,呵,這倒也讓我想更多看看與蒲老同時代的人們的文集了。在第一冊上有蒲松齡的畫像,左手捋須,一雙笑眼,此一垂然老者,耄耋之年,竟做出這么富有精氣神的文章,人老心不老啊。聯(lián)想《鄭超麟回憶錄》也是八九十歲的人寫的文章,也是毫無老氣,精神煥發(fā),文章修養(yǎng)能如此,讓我羨慕不已。
不只是《聊齋志異》,明清時期的很多小說都很值得仔細(xì)閱讀,它們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且經(jīng)過世俗化的圖解后,傳統(tǒng)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jìn)了千家萬戶。傳統(tǒng)文化給明清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而明清小說又將傳統(tǒng)文化空前地發(fā)揚(yáng)和豐富,在藝術(shù)形象和藝術(shù)細(xì)節(jié)的衍繹中予以創(chuàng)造性的闡說。
這次選修《明清小說鑒賞》這門課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jī)會去了解明清小說,更是激起了我讀小說的欲望,在閑暇時間不再是趴在電腦前看泡沫劇,而是有了一個新的興趣,會抱著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安靜的看完,讓心沉下來了不少,我覺得我會很享受之后的看書時光的。
從聊齋志異感悟篇三:讀《聊齋志異》有感
想想是帶領(lǐng)我們走向夢幻王國的天使。題記
走到床前,一陣?yán)滹L(fēng)吹過,讓我不禁想起了那讓人毛骨聳立的《聊齋志異》。翻開書,打開鋪滿灰塵的第一頁,那記載著歲月的灰塵更把我拉進(jìn)了一個陰森恐怖的境界。我蜷縮在床的一角,發(fā)現(xiàn)這里是多么的靜。直立在街頭的路燈這是也一閃一閃的,我把被子蓋過肩頭,帶著既興奮又害怕的感覺開始用眼睛從書本上掃過。她把門窗輕輕地攏上,拂起那長長的袖子走到郎君的身旁,用她那帶著香味的手絹拭去他頭上那豆大的汗珠。忽然,一個黑影在輕薄的窗前來回踱步我的心懸到了喉嚨。各種奇形怪狀的畫面在腦海中陸續(xù)放映。這時,手心里已滿是那濕漉漉的汗。原來這些情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可是作者卻以生動形象的手法將他們一一列舉了出來,讓人感到懸殊、緊張與恐懼,怪不得使它成為了人們喜愛的書之一。喬郎,我們生生世世永不分離!最后又以溫馨、激昂的語句將文章結(jié)尾。這真讓我感受到想象力的無窮力量。
生活中處處有想象,就像是在大街上,你也會想到人們的摩肩接踵;在湖邊,想到魚兒在水中歡快的玩耍;天空中的白云在和小鳥談話我更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人,我在黑暗的小巷我會想到有一只青面獠牙的魔鬼向我伸出長長的手,在小草叢生的草地上與小草交談,,這些便是我在寫作上充滿靈感,使文章更生動。誰說想象力不重要?就是想象力使《聊齋志異》成為中學(xué)生必讀的書目之一。
想象力隨處可在,哪怕是一絲的靈感,我們也要把它想象成無窮無盡的。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聊齋志異 感悟 聊齋志異讀書筆記感悟 聊齋志異好段及感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