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秋水 [望穿一泓秋水]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濟南“七十二泉”之說,最早見于金代所立《名泉碑》,而此碑所列諸泉,排行24位的便是望水泉。 望水泉位于濟南古城西關(guān)的萬竹園。這里幾度成為私家園子,又幾度荒廢成菜地。園名最早見于元代。因修竹滿地得名。明隆慶5年(1571年),當朝宰相、歷城人殷士儋被革職后返回故里,隱居于此,不久在此修筑了蒙齋亭,并改園名為通樂園。曾客居濟南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狐嫁女》中,描寫過通樂園,而小說中的人物殷天官,也就是殷士儋的化身。
殷士儋離世100多年后,通樂園廢圮成為菜園。清康熙47年(1708年)濟南詩人王蘋(字秋史)辭官回到故里,在園中望水泉畔建書屋,取名“二十四泉草堂”,自稱為“二十四泉居士”。他的上千首詩歌也被結(jié)集為《二十四泉草堂集》刊行于世。這處清泉自然從此有了“二十四泉”之別稱。王蘋很愛這處泉子及其周圍的一切。他在詩中說:“吾家望水泉邊宅,舊時平泉竹石叢。幾缺土垣喬木下,半間茅屋菜花中。”詩中描述了這位辭官一身輕的一介書生,當時那種釋然、超脫而略顯寂寥的心境,也客觀描繪出那時宛若鄉(xiāng)野的萬竹園舊貌。稍晚些時候,清代詩人方啟英讀了王蘋的詩集后,賦詩感嘆道,“黃葉蕭蕭下歷城,草堂零落可憐生;膱@日冷游人少,二十四泉空月明。”而萬竹園形成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雍容華貴之景象,則是上個世紀初以后。
在山東,為歷任巡撫建紀念祠堂是有傳統(tǒng)的。大明湖東北岸有張曜的祠堂,南岸有閻敬銘的、趵突泉西、漱玉泉北有丁寶楨的……當然這些祠堂都是其“身后”而建。清光緒29年(1903年),曾任山東巡撫,時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的李鴻章派張懷芝到濟南管理新軍,并委任陸軍第五鎮(zhèn)統(tǒng)制。趁此機會,袁便授意張為其修建“生祠”,以超過前任,抬高自己,光宗耀祖。張懷芝在城內(nèi)外轉(zhuǎn)了許久,最終看中了當時這片派荒蕪的萬竹園舊址。
可祠堂還沒開工,張懷芝又被袁世凱調(diào)離山東。1915年張懷芝又被袁世凱封為濟武將軍,一等男爵,督理山東軍務。此時袁世凱忙著恢復帝制,便將建生祠的事丟到腦后去了。1916年5月,張懷芝出任山東督軍兼省長。一個月后,袁世凱又一命歸西,這時,大權(quán)在握且無所顧忌的張懷芝便近水樓臺,將這塊地方攬入懷中,據(jù)為己有了。
1917年,張懷芝任北洋段祺瑞政府第二路總司令并率軍“南征”,與已南下的孫中山為大元帥的“非常國會”所屬的“護國軍”激戰(zhàn),結(jié)果張懷芝所部在湖南潰敗。他只身逃回北京,后被委任了閑職,養(yǎng)了起來,再也沒能復出。此后張懷芝回到濟南,用那些年聚斂的錢財,廣招能工巧匠,在其購買的萬竹園舊址,用5年多的時間,終于建成了這座占地18畝、房舍186間的私人府邸,人稱“張公館”,也有人叫它“張家花園”。其實,張懷芝在天津也有房產(chǎn),他帶著一部分眷屬去天津定居,濟南的“張公館”里只有部分小妾和兒女居住。據(jù)說,張懷芝有13房妻妾,所以張公館里除西花園和傭人住的房屋外,這里共有13個院落,一房一個院子,盡顯奢華。
要說張公館里最有看點的,也最有濟南特色的,還是建筑景觀與泉水形態(tài)的完美結(jié)合。園內(nèi)望水泉,東高泉白云泉等名泉,均屬趵突泉泉群,泉水爭涌,常年不息。造園者充分利用這些泉池,溪流等天然水系,因勢布置樓臺亭閣、假山疊石,形成曲水繞舍,回廊相連。院院相套的巧妙布局,再配以修竹松柏、芭蕉、玉蘭、木瓜、海棠等奇花異木,盡顯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和風骨
形成了江南園林構(gòu)件與北方四合院格局共榮的園林景觀,也成為山東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最為經(jīng)典的私家花園。
望水泉位于西跨院,泉池長20米,寬10米,深2米余,將前后兩進院落隔開,池中央架3孔石橋,橋南端建四角彩亭,北連過廳垂花門樓,橋西側(cè)北池壁上嵌清末庚戊(1910年)“望水泉”石刻。你看不到池中泉眼,不知泉水從哪里來,也不知流向哪里,加之泉池四周有建筑和一簇簇修竹掩映,池水寧靜,漣漪不起,明鏡似的。透過晶瑩之水,可見池底部及四壁包裹著厚厚的暗綠色青苔,更覺得此泉凼深而神秘。
有關(guān)望水泉之名有幾種說法。一說此泉與萬竹園一墻之隔的另一名泉登州泉一脈相承,齊望登州,故名。對于此說我覺得牽強。第二種說法則源于明代。明代農(nóng)學家王象晉的農(nóng)書《群芳譜》中說:“望水檀者,春枯而夏榮,黃梅過方舒葉,既開則水定。農(nóng)人憑此卜水候。出《便民圖纂》。”而《便民圖纂》,是明代鄺廷瑞編著的另一部農(nóng)耕文獻。我想,這里所說的“望水檀者”,指的應是泉畔的一株檀樹的名字,因此樹葉的枯榮與泉水之枯豐在節(jié)氣時令上十分契合,菜農(nóng)們(當時的萬竹園日址尚是菜園)便以此推算出泉水的涌量,而此泉正是這片菜園的重要水源之一。由此推斷,“望水泉”的名字是由這株名叫“望水檀”的古樹衍生而來。這一解釋似乎比第一種說法更能令人信服。
但作為在濟南乃至山東都少有的私家園林,萬竹園總應該與文學有關(guān),浸淫著些許浪漫。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不僅寫過通樂園,其《鳳陽士人》一篇中還曾經(jīng)如此描繪道:“黃昏卸得殘壯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閑嗑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這種寫景狀物的藝術(shù)手法營造出孤苦伶仃盼人歸的濃厚氛圍,恰巧與萬竹園特有的古典詩意景象很是契合。我認為,借用“望穿秋水”的典故來重新解釋望水泉,似乎更有意思。只是人們不禁會問:盼歸的的伊人是誰,在哪?我的回答,自然是在人們各自的無限想象之中。這,便是我的“第三說”。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秋水 望穿一泓 望穿一泓秋水 望穿秋水的意思 望穿秋水表達什么意思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