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最大疆域圖_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黃金作為貴金屬是目前全球唯一公認的貨幣替代物,在世界各國充當了官方儲備和民間儲蓄的重要手段。但是,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和國家生產黃金,而且產量極其不均,其中,南非在剛過去的100多年里一直壟斷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的地位。如今中國將在2008年摘取世界最大產金國的桂冠,今后幾年還仍將穩(wěn)居這一位置。世界黃金生產的這一重大變化,有中國與老牌產金大國黃金產業(yè)升、降的兩方面原因。這是中國以和平方式、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邁向新興大國的真實寫照。它說明,通過進一步的努力,中國黃金生產的資源優(yōu)勢、產業(yè)優(yōu)勢也一定能轉化成經濟優(yōu)勢和國際競爭力,從而為中國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世界黃金生產發(fā)生重大變化,中國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
由于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世界黃金礦藏的分布極不均勻,世界各地區(qū)和國家的黃金生產也不均衡。根據(jù)美國《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08》資料估算,截至2007年,世界黃金總儲量為4.2萬噸,基礎儲量為9萬噸,其靜態(tài)保證年限按2006年度世界黃金產量2460噸的水平計算分別為17年和36.6年。其中,南非占世界總儲量的14.29%,占世界黃金儲量的40%。在世界黃金儲量中占有較大份額的其他國家有澳大利亞(11.90%)、秘魯(8.33%)、俄羅斯(7.14%)、美國(6.43%)、印度尼西亞(4.29%)、加拿大(3.09%)和中國(2.86%),7國合計占世界黃金總儲量的58.33%。因此,世界黃金生產主要集中在這些國家,包括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前蘇聯(lián))、秘魯、加拿大、巴布亞新幾內亞、加納、坦桑尼亞等共8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區(qū):美洲占世界產量的33%(美國占14%、拉美占12%、加拿大占7%),亞太占29%(澳大利亞占13%、中國約占6.25%),非洲占28%(南非占22%)。其中,南非在1905-2007年間一直為最大黃金生產國,產金總量占世界黃金總產量的約40%。其他產金國的位置不時發(fā)生微小的變化,在世界黃金生產的排行榜上交替占有重要位置。
近年來,世界黃金生產的格局發(fā)生重大變化,那就是南非的地位下降,中國取而代之。南非產金量自1970年達到1000.417噸的最高點,以后便一跌而不可收,到2005年跌破300噸(為296噸),2007年僅272噸,其在世界黃金總產量中的份額相應由1970年的近67.7%降到目前的約40%。與此相反,中國黃金生產卻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并逐漸引起世界的關注。中國黃金產量1949年僅為4.5噸,1988年起連續(xù)3年年均增長15%以上,1991年達到76.16噸,1995年首次達到100噸。在剛剛過去的10年里再次躍升了70%,從而在2007年達到距世界最大黃金國――南非僅一步之遙的270.491噸。盡管中國官方公布的數(shù)字是其黃金產量略低于南非的黃金產量,但西方甚至國內業(yè)界人士都確信,2007年,中國的產金量實際上已超過南非居世界之首。2008年5月28日,中國黃金協(xié)會副會長侯惠民表示,2008年中國將首次超過南非成為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黃金產量預計將達到300噸。這就是說,2008年,中國取代南非成為最大產金國,將成為不爭事實。他還預計近年中國黃金產量年增約20噸,據(jù)此判斷,中國在今后幾年內將穩(wěn)居世界最大產金國的地位。
中國之所以能夠取代南非成為最大產金國,有其國內國際的原因。一是中國黃金產業(yè)從無到有、快速發(fā)展,黃金生產的組織管理日益科學化、生產技術日益提高,黃金行業(yè)的產能、績效空前提高。二是中國經濟連續(xù)30年高速發(fā)展,國民生活日益富裕,一些人富裕起來后逐漸將余錢投資在黃金制品上,以致黃金消費一直高漲,對黃金生產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三是在對外開放大潮的推動下,中國黃金產業(yè)的市場化、金融化和國際化日益加深,使中國黃金市場與世界黃金市場、國際金融市場接軌,有利于國家運用存量黃金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從而為黃金生產和流通增添了活力。另外,多年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后,世界黃金產量總體上呈降勢,老牌黃金生產大國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尤其是南非的黃金產量一直在下降。相反,同期中國黃金生產鉚足了勁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快速增長。一升一降的態(tài)勢變化為中國在世界黃金生產中的席位相對提高提供了機會。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對于認識中國的相關發(fā)展問題具有啟示意義
中國取代南非成為最大產金國之影響所及,不只是南非和中國,而是全世界,涉及黃金生產、流通、國際金融和世界經濟各個領域,它對于我們認識中國的相關發(fā)展問題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第一,中國正在以和平方式,通過內涵式發(fā)展道路向新興大國邁進,中國黃金生產的發(fā)展就是有力的佐證。中國經濟近30年來一直高速發(fā)展,帶動了中國社會的全面發(fā)展,黃金生產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行業(yè)也隨之走上快速發(fā)展之路。中國選擇了一條和平發(fā)展的道路,對內倡導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對外奉行和平、友好、互利合作政策,為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黃金生產的內涵式發(fā)展模式幾乎就是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的一個縮影。中國政府一直重視黃金生產,勞動群眾積極響應。全國上下齊心協(xié)力促生產。在建國初期的物質匱乏時期,國家曾實行實物獎售和日用品及物資供應;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對黃金生產或收購實行了很長時間的政策補貼和專項低息貸款,乃至對黃金企業(yè)免征產品稅、減免部分所得稅并相應免交能源和交通重點建設基金等。20世紀80年代末以后,黃金生產步入穩(wěn)定快速增長期,有關各方積極順應時勢、銳意改革,黃金行業(yè)刮起了并購重組風,甚至走出去收購外國同行的公司股份,開始打造跨國甚至跨行業(yè)綜合性礦業(yè)集團,參與南非、加拿大、越南、緬甸、塔吉克斯坦以及俄羅斯等國的金礦資源開發(fā),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就是在此期間,中國掌握了門類齊全的采礦、選礦方法,難處理金礦資源的開發(fā)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新中國黃金產業(yè)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起初僅有幾座礦山,只用了約50年時間(南非用了約60年)就進入高速發(fā)展期,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功能齊全、具有完整體系的獨立工業(yè)行業(yè)。
第二,中國作為最大產金國的地位具有相對性。一方面,中國黃金生產迄今為止的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在相當程度上靠的是其作為朝陽產業(yè)的沖勁。參考并對照南非黃金工業(yè)的發(fā)展史,可以推斷出中國黃金工業(yè)成長的大概周期。南非現(xiàn)代黃金工業(yè)始于1886年的小規(guī)模金礦開采,1898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金國、進入第一個短暫的快速增長期,后又經歷了1939-1943年的第二快速增長期和1964-1972年的高速增長期,此后直線下降且降勢日盛,許多礦山因為資源枯竭而關閉,近乎夕陽。南非在1970年達到產量高峰前有過2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期,衰落期比 較長,至今已超過30年。中國的黃金工業(yè)從1999年開始進入快速發(fā)展期,至今已有9年,目前尚處上升初期,經過10-15年后即到2024年前后就可能步入發(fā)展的平臺期甚至走向衰退,并將會面臨由此導致的種種棘手問題。另一方面,中國黃金產量能夠較快地上升到世界之首,在相當程度上是由于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傳統(tǒng)黃金生產大國產金量的下降。然而,除南非黃金生產回升乏力外,澳、俄等國黃金生產還有復蘇的希望,新興的主要產金國印尼、秘魯、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黃金生產增速有可能加快,屆時中國的產金量不升則降。此外,中國黃金產業(yè)發(fā)展中日益暴露出一些問題,如過度開采、有毒化學物質在礦山金和再生金提煉中的使用以及黔、遼和滇地區(qū)三大“世界級”金礦分別被外國公司以超高比例控股等,使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jié)摲C。
第三,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是中國黃金產業(yè)發(fā)展的階段性成績,主要還是量變,尚未引起將產量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和國際競爭力的質變。這與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新興經濟大國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一是中國黃金產量雖然在絕對數(shù)額上已成為世界第一,但就相對份額來看僅在世界黃金總產量中占有很小的比重,在世界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按300噸的年度產量計算也只有12%左右,僅比前幾年多數(shù)年份居世界第四時6-10%的比重略有升高。二是中國黃金市場的發(fā)展正處于實物商品交易向金融投資型黃金交易轉變的階段,開放度非常有限,利用金融市場吸納國際上的存量黃金,及時將所持黃金儲備變匯的能力都很有限。2002年10月30日,中國唯一的黃金交易所才在上海正式開業(yè)。截至2007年11月中旬,中國黃金市場交易量占GDP的比重僅約為0.93%,遠不及英國的138%、日本的25%和美國的12%。作為國際黃金市場最主要標的物的黃金期貨交易,在中國也直至2008年1月才開始啟動,目前尚有一些方面仍在調適中。三是中國的黃金儲備水平過低,存量黃金難以較好地發(fā)揮其貨幣屬性的運營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影響力越來越強,人民幣信用度也相應提高并被不少國家列入主要外匯儲備幣種。要想保持和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的世界信用度,就必須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wěn)定,因此中國就必須有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綜合國力、國際影響相適應的黃金儲備額。但是,中國目前的黃金儲備量非常低。就人均黃金擁有量來說,世界平均水平為25克,歐美發(fā)達國家為100-200克,印度為15克,而中國的水平可能是最低的――僅為3克。就官方黃金儲備來看,美國最多,超過8100噸,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瑞士4國平均超過2300噸,日本760多噸,而中國僅有600噸;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在上述歐美5國中平均超過62%,在日本達到2%以上,但在中國只有1%。(按照2008年3月國際市場金價計算,29813.3噸黃金價值9584.9億美元,合占目前全球7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13.7%)。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民幣國際信用的提高,也不便于中國在必要時動用足夠的黃金儲備用于應對世界局勢的動蕩和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wěn)定。另外,中國的黃金消費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主要屬于無法增值的生活消費,不能適應國內經濟發(fā)展的需求。目前,中國人均年度黃金消費量只有0.2克,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6,與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為最大黃金消費國的印度約1克的消費水平比也有很大差距。中國以這么低的消費水平吸納的黃金卻有93%是用在首飾上,只有7%用到了投資等方面,而世界黃金消費中只有74%用于首飾,有26%用于投資等方面。中國黃金消費帶動投資、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尚很有限。
總而言之,中國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黃金生產國,是世界黃金生產上的大事,更是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通過內涵式發(fā)展向世界經濟強國邁進的真實寫照。但是,從目前看,中國成為最大產金國還主要是黃金生產的量變,尚未引起將產量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和國際競爭力的質變。在中國成長為世界經濟強國的過程中,中國黃金的生產、消費、儲備也應進一步發(fā)揮助推作用,尤其是可以在刺激和調控經濟發(fā)展上充當活的積極因素,比如擴大黃金進出口交易、增加黃金儲備、減少基礎貨幣的投放、抑制通貨膨脹、規(guī)避和對沖金融風險等,以平穩(wěn)應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危機。
(作者系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
(責任編輯:肖雪晴)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 成為世界 金國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的啟示 中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產金國 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產金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