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京味菜】十八道家常素菜比肉香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民以食為天”,在京味文化叢中,京味飲食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明清以來,北京作為首都,匯聚了各地菜系精華。各地菜品進京后,都或多或少地在原系風格之上有些改進,以適應京城各階層食客的需要。改進后的各地方菜一起在京城落地生根,一同進入京城人家的餐桌。這樣一來,兼收并蓄、繁而不雜、特而不專的京城飲食文化特色逐漸成形。
“京菜有獨立成為一個菜系的基礎,但現在還沒有集京菜大成的人或餐廳”,北京新聞大廈雍和軒的國家高級烹調大師杜廣貝先生對記者談到,“京城飲食文化獨具特色,使得京菜口味濃厚清醇、質感多樣、四季分明的個性十分突山,其烹調技法也獨成系統(tǒng),所以,京菜文化當從我輩開始弘揚”。
獲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中國藥膳烹飪大師稱號的杜廠貝先生是北京湖廣會館“私房菜”的主創(chuàng)者,其與陳健滸先生合作編著出版的《湖廣會館私房菜》一書曾獲國際大獎。杜先生擅長京魯菜、官府養(yǎng)生萊的研究制作,與其徒張春生等人多年從事京萊研究。2007年6月,北京日報報業(yè)集團力邀杜先生主廚北京新聞大廈三樓雍和軒,弘揚京菜文化。杜先生欣然應邀,并提出:“京菜集合全國名萊,不僅是對菜系的拼湊,而是提高和升華,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雍和軒的京味菜,還將挖掘整理京菜中原宮廷、官府內為貴族所用的養(yǎng)生菜式,令之為大眾服務,進一步創(chuàng)新推出‘京味養(yǎng)生菜’”。
雍和軒的眾多菜式,蘊含著養(yǎng)生的概念。杜廣貝先生是中國文化管理學會毛澤東養(yǎng)生飲食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委員。該研究會主任、在毛主席身邊擔任生活管家多年的吳連登先生談到,毛主席及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經歷著與常人不一般的身體健康考驗。他們長時間工作學習、起居飲食很不規(guī)律,卻都能保持較為旺盛的精力,這大多是他們飲食養(yǎng)生的作用,應該向大眾倡導這樣的飲食養(yǎng)生文化。
“雍和軒的取名也體現著為大眾養(yǎng)生服務的理念,雍和即是和諧,我們倡導和諧的飲食文化,希望大眾在飲食中養(yǎng)生,達到健康目的。大眾健康不是個人的事情,是對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一份貢獻”。杜先生介紹了報業(yè)集團領導酌定飯店字號時的考量。
“中國烹任藝術的精要之處在于講究調和之美”,中國文化管理學會汪建德會長對記者說,“雍和軒的創(chuàng)新京味菜讓賓客滿足口腹之欲時,獲得養(yǎng)生功效,并可從中體驗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和諧味道,裨益于和諧文化的建設!
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雍和軒以“新北京、新奧運、新京菜”為主題,以“和諧2008”為品牌,更加在京菜創(chuàng)新上下足功夫,研創(chuàng)出系列“奧運菜單”。各份菜單分別為奧運期間來京運動員、游客、官員以及媒體人員各自不同的餐飲需求量身打造;每一款“和諧2008”菜式的選料、工藝及花色搭配都巧用心思,即便針對同類用餐人員,不同地區(qū)的飲食風俗差異也被考慮得很是周到。不同國家運動員的營養(yǎng)餐、奧運官員交流的宴會餐、各國普通食客的特色餐……雍和軒的新京菜等待著海內外賓朋的品嘗鑒賞,期待為2008的新北京、新奧運加一分靚麗,為雋永醇厚的京味文化添一筆重彩。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