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CJ搶灘中國電影市場:搶灘市場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在韓國政府“文化出口”戰(zhàn)略的推動下,以韓國電視劇為代表的“韓流”對亞洲東南亞各國都有深刻的影響,“韓流”已深深浸透到中國老百姓茶余飯后的生活當中。不過,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韓國電影卻并沒有像電視劇那樣受到追捧,票房始終平平。對于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韓國資本,如何來推進中韓電影的交流和合作,成了繞不過的話題。
10月22日,上海上影CGV大寧影城隆重開業(yè),同時由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和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主辦的“2006韓國電影展”上海展區(qū)活動在此舉行。大寧影城是由上影集團與韓國CJCGV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按五星級標準設計建造的多廳影城,這是中韓合資在內地建造的第一家現(xiàn)代化影城,吹響了韓國資本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號角,也開啟了上影和韓國CJ在電影制作、發(fā)行、放映等多方面的合作。為此,《新民周刊》采訪了韓國CJCGV在中國的首席代表林鐘吉先生。
用會員制來保障觀眾忠誠度
新民周刊:CJ集團在韓國電影業(yè)處于怎樣的地位?它與CGV是怎樣的關系?
林鐘吉:CJ集團最早由食品起家,后來發(fā)展成為一個娛樂公司,CJ的音樂在韓國的市場占有率是90%,F(xiàn)在CJ集團共有四個事業(yè)部,其中媒體娛樂部門包括電影制作、發(fā)行、電影院、網(wǎng)絡游戲、有線電視等,其他三個部門是食品、生物科技和制藥、電視購物和物流。所有這四個部門,在韓國排名都是第一位。CJ娛樂一年拍攝的電影大概25部左右,占韓國電影總量的60%。作為CJ集團下屬公司,CJCGV是占有韓國電影院主導地位的多廳影院運營公司,其會員大概有700萬。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待多廳影院的概念?
林鐘吉:說起建多廳影院,還是由斯皮爾伯格提議的。我們在和夢工場合作時,和斯皮爾伯格有過溝通,他說你們怎么不建多廳影院來滿足觀眾的不同口味呢?這可以算是在韓國做多廳影院的一個引子。
新民周刊:上海近年來已經(jīng)建成了很多多廳影院,你認為你們的多廳影院以什么來取勝呢?
林鐘吉:我想是兩個方面:硬件和軟件。硬件你已經(jīng)看到了,這里的裝修和以往中國的電影院有點不一樣,我們希望給觀眾新的感受。軟件方面,會員制是中國其他影院中不多見的。我們會給觀眾很多的優(yōu)惠或禮品,希望每個觀眾都能成為我們的會員。我們有很多系統(tǒng)來保障這一點,比如建立企業(yè)合作伙伴PRM,和韓國的化妝品公司或者中國的一些企業(yè)集團合作,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禮品贊助。目前我們已擁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其中有日本的KOSE,還有超女的贊助商蒙牛集團。再比如會員積分系統(tǒng),在這里消費的每一塊錢都可以轉化成積分,觀眾可以用這個積分換你想要的化妝品、T恤、手機等。另外我們還有CGV非常專業(yè)的軟件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應該說在中國還沒有一家影院有這么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在韓國這個系統(tǒng)是聯(lián)網(wǎng)的,可以管理韓國的每一家連鎖影院。客戶在這邊的每一個行為我們都會有記錄,我們會對客戶的年齡、對食品的口味、選擇星期幾來電影院、選擇什么類型的電影等等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同等客戶相同行為的最高比率來調整電影院內部餐飲、服務、購票、排片系統(tǒng),以此提高客戶的忠誠度。這就是CGV為什么能夠在韓國創(chuàng)造觀眾占有率、票房收入、顧客滿意度三項第一的原因。
新民周刊:中國的盜版相當嚴重,對影院票房造成很大影響,你們對此有顧慮嗎?
林鐘吉:一點也不擔心。我們影院給客戶創(chuàng)造那么多的東西,就是告訴他們在電影院看和在家看是不一樣的。我不知道中國人看電影的習慣是不是和韓國人一樣,韓國人喜歡聚在一起,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一起笑、一起哭。而且我們現(xiàn)在票價定得低,就是希望讓老百姓養(yǎng)成看電影的習慣。韓國人會覺得,看DVD不算是看了電影,看電影的意思就是去電影院。對于韓國年輕人來說,什么電影選擇在什么地方看,這個很重要,有的地方甚至還有電影院的“粉絲”。CGV造每一個電影院都有一個自己的特點,比如容山電影院是一個蛋形太空艙,很適合看科幻片。這個經(jīng)驗我們也希望推廣到中國。
推進中韓電影交流合作
新民周刊:中國電影市場向外資開放以后,很多外國電影公司都紛紛搶灘市場,合作在拍片、發(fā)行、影院等各方面都進行著。對于韓國CJCGV來說,為什么選擇合資建設電影院這種方式呢?
林鐘吉:這是為了生產垂直化的目的,打通整個產業(yè)鏈。首先媒體娛樂部門就來中國投資生產,接著我們要進行全方面的投資,投資音樂、互聯(lián)網(wǎng)、有線電視。渠道鋪設的同時,也是為了試試CGV在海外市場的運營力量。有的經(jīng)驗移植嫁接到中國來不一定適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摸索。
新民周刊:韓國電影發(fā)行的渠道和中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林鐘吉:在韓國沒有院線,電影院的權力很大。韓國電影渠道很開放,每一家電影院可以自主選擇放什么影片,放多久,完全取決于市場。CGV在韓國大概有60家電影院,500個銀幕,可以說遍布韓國大多數(shù)地方了,如果CGV采用了這個影片,發(fā)行公司可以只跟CGV談,CGV會把版權發(fā)行到所有的網(wǎng)點上去,不需要跟每家電影院去談。另外,和好萊塢同樣的是,韓國發(fā)行的流程非常規(guī)范:第一個渠道是電影院,三個月后出版DVD,兩個月后開始在電視機構播放。但中國情況不一樣。不過現(xiàn)在政府一直在積極控制,打擊盜版,我相信隨著國民的意識提高,三到五年后,中國電影市場會完全不一樣了。
新民周刊:現(xiàn)在全世界(除美國外)都在抵抗好萊塢,近來韓國本土電影發(fā)展勢頭很好,票房甚至超過了美國片,有什么可借鑒的經(jīng)驗嗎?
林鐘吉:以前,韓國也是以外國電影為主流,本土影片大多是悲劇,類型很少。CJ娛樂、三星這樣的大企業(yè),為許多年輕導演投資,推動了韓國電影的發(fā)展,F(xiàn)在韓國的影片種類很多,有功夫片、科幻片、賭俠片、文藝片等等。我覺得這個對中國電影來說值得借鑒。在中國,一年有一兩部大片,像賀歲片,花一兩億資金。但資金也應該投在年輕導演身上,他們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韓國的多類型化還是有學習好萊塢的成分,當然我們也按好萊塢的方式用大錢制作大片,但是不要排斥小制作影片,好萊塢其實也有很多是低成本投資的。希望通過建立合資電影院、合作拍片等途徑,中韓電影有更多的交流。
新民周刊:這次“韓國電影展”是否就是促進中韓電影交流的一部分呢?
林鐘吉:是的。其實在9月份,韓國的首爾和釜山已舉辦了“中國電影節(jié)”,主要是一些新生代導演的作品,他們的電影一般很難在電影院上映,所以我們覺得應該多給他們機會。早期韓國人眼中的中國電影基本就是香港電影,但近年隨著中國內地影人在國際影壇知名度的提升,他們在韓國的人氣也逐漸上升。這次“韓國電影展”是對“中國電影節(jié)”的一個回應。
新民周刊:這次為什么選擇這11部影片參展呢?
林鐘吉:這些片子都是CJ集團制作的。如果你有時間坐下來,按照年代一部一部地看,從《武士》一直到2006年的《王的男人》,你就會從中看到韓國電影發(fā)展的軌跡,它是怎么和國際接軌的,你甚至能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看到對好萊塢手法的借鑒。1998年CJ集團在韓國成立第一家多廳影院,代表著韓國電影黃金年代的開始,所以這些電影是有一定價值的。
相關熱詞搜索:搶灘 韓國 中國電影 韓國CJ搶灘中國電影市場 中國搶灘印度市場 中國占印度多少領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