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段德智:中國當代萊布尼茨研究與陳修齋先生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段德智,武漢大學哲學系 湖北武漢430072)

          

          [中圖分類號]B1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2—8862(2003)07—0016—03

          

          

          萊布尼茨不僅以他頗具特色的單子論著稱于世,而且也以微積分的發(fā)明者著稱于世。他在西方哲學史和西方文化史上,乃至在整個人類哲學史和人類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是很少有人能與他相匹敵的。不僅如此,他對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超越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同情性理解,也是許多西方學者所不及的。當代中國學者越來越重視萊布尼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一、萊布尼茨研究與中國社會

          

          如果從1908年郭鳳翰所譯英國張伯爾的《世界名人傳略》將萊布尼茨作為“名人”介紹給中國讀者時算起,迄今已經(jīng)有近一個世紀了。這九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也隨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中國萊布尼茨研究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1949年以前;
        (2)1949—1978年;
        (3)1978年以后。誠然,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真正說來,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至第三階段才剛剛起步。因為只是到了第三個階段,萊布尼茨的原著才被大量翻譯出來,一些西方學者的有關研究成果才被逐步介紹過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成果才開始出現(xiàn)。

          

          首先,就萊布尼茨的原著翻譯看,1978年以前,僅出版了l部專門性譯著(即陳德榮的《形而上學序論》),連同在雜志及有關譯著中涉及的也只有《形而上學論》、《單子論》、《與阿爾諾的通信》、《新系統(tǒng)》(選譯)及《人類理智新論•序》5個短篇。1978年以后,短短20多年,就相繼出版了《人類理智新論》、《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zhàn)書信集》、《新系統(tǒng)及其說明》、《單子論及其他哲學論著》、《萊布尼茨自然哲學著作選》5部譯著。此外,《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哲學》和《神正論•序》也已翻譯發(fā)表,而秦家懿編譯的《德國哲學家論中國》,其實基本上是萊布尼茨書信的翻譯。累計總字數(shù)在140萬以上,相當于1978年以前的8~10倍,為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其次,就譯介西方萊布尼茨研究成果方面看,1978年以前,除關琪桐等所譯幾個短篇外,基本上沒有做什么工作。1978年以后,德國費爾巴哈的《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英國麥•羅斯的《萊布尼茨》、美國孟德衛(wèi)的《萊布尼茨與儒學》和英國羅素的《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4部著作先后翻譯出版,為中國學者在萊布尼茨研究領域積極開展與西方學者的對話提供了方便。

          

          最后,就有關萊布尼茨的研究性成果來看,1978年以前,基本上沒有專著,最具規(guī)模的要算1933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的施友忠的《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了,至于有關論文,就我們收集到的資料看也只有l(wèi)O篇左右。1978年以后,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相繼出版專著5部,在各種雜志上發(fā)表論文70多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為近10年的研究成果。這說明中國萊布尼茨研究已經(jīng)開始由譯介萊布尼茨為主上升到譯介與研究并重的層次了。而且可以說,在中國學者對西方歷史上的思想家的研究領域,無論從關注程度看,還是從研究成果看,萊布尼茨都已經(jīng)處于比較突出的地位了。

          

          

          二、中國當代萊布尼茨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

          

          同1978年后,中國當代萊布尼茨研究中出現(xiàn)了幾個重大的熱點問題,而且這幾個熱點問題也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當代中國社會相關聯(lián)。

          

          第一個熱點問題是萊布尼茨的自然哲學。萊布尼茨的自然哲學思想明顯地具有許多過人之處。1978年以前,中國學者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作了一些介紹和研究工作,但除了很少幾篇關于萊布尼茨和周易的文章(如發(fā)表于1935年和1967年的兩篇)外似乎沒有更多的成果。1978年以后,萊布尼茨的自然哲學思想倍受關注。中國學者不僅翻譯出版了兩部譯著,即《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zhàn)書信集》(陳修齋譯,武漢大學出版社,1983)和《萊布尼茨自然哲學著作選》(祖慶年編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而且還出版了兩本以介紹萊布尼茨自然科學思想為主要目的的同名著作,一本是四川少兒出版社出版的作為其“科學家的故事”叢書中一種的《萊布尼茨》,另一本是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作為其“中外科學發(fā)明家”叢書中一種的《萊布尼茨》。這兩本書雖然為通俗讀物,但也反映了中國學者對萊布尼茨自然哲學思想的重視。此外,這一時期發(fā)表的有關學術論文也有10多篇,其中有4篇發(fā)表在專業(yè)性很強的《自然辯證法通訊》上。需要一提的是,在這些論文中有多篇是討論萊布尼茨的二進制算術的,這很可能同計算機在當代中國的普遍運用有關聯(lián),此外也有許多篇是討論萊布尼茨的數(shù)理邏輯、“普遍文字”和“綜合科學”的。

          

          第二個熱點問題是有關萊布尼茨的人學思想。人學思想是萊布尼茨哲學思想中的一項根本內(nèi)容。萊布尼茨認為哲學有兩大問題,其中第一個就是關于“煩擾著幾乎整個人類”的 “自由和必然”的“大問題”。早年他提出“個體性原則”,哲學思想成熟后又提出“單子論”,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解決這一問題。1949~1978年期間,萊布尼茨的人學思想在中國學術界差不多是一個“禁區(qū)”。1978年以后,情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先后出版了兩部研究萊布尼茨的哲學專著,一是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的陳修齋和段德智合著的《萊布尼茨》,二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江暢著的《自主與和諧》,可以說,這兩部著作所研究的主要問題正是萊布尼茨的人學思想。此外,這個時期發(fā)表的有關學術論文也有10多篇,與研究萊布尼茨自然哲學思想的學術論文不相上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萊布尼茨人學思想的討論中,一部分學者針對羅素從所謂“主一謂項邏輯學”(或矛盾律)理解萊布尼茨哲學,將萊布尼茨哲學形式化、邏輯化的弊端,特別強調(diào)和論證了充足理由律在萊布尼茨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學者在萊布尼茨研究領域自覺同西方學者對話的一個積極嘗試。

          

          第三個熱點問題為中西文化交流。萊布尼茨生活在中西文化第一次大交流時期,他不僅對中國文化有多方面的了解,寫了一些重要的有關中國文化的書信,而且他還于1697年編輯出版了《中國最新消息》(Novissima Sinica,也譯《中國近事》),積極向歐洲介紹中國文化。正因為如此,我國著名學者謝扶雅早在1929年就撰文討論這一問題。但是,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學者并未深入研究這一問題。1978年以后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和中西文化的廣泛交流,中國學者越來越注重從這一角度研究萊布尼茨。不僅出版了一部由安文鑄等人合著的《萊布尼茨和中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而且還撰寫了10多篇學術論文。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198l年龐先生譯出并發(fā)表了萊布尼茨討論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一篇至為重要的長篇論文,這就是《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哲學》。而這篇譯文是龐先生依據(jù)萊布尼茨的古法文手稿的復制品譯出的,這一復制品又是中國政府代表團1975年訪法期間從巴黎法高等學院獲得的。這說明,中國學者近年來從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廣泛深人地研究萊布尼茨明顯地得益于中國的開放政策。當然,近年來國外萊布尼茨研究團體的相關活動,對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例如柏林理工大學:1997年召開的“紀念萊布尼茨《中國最新消息》發(fā)表三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就對中國學界的“萊布尼茨與中國”的研究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此外近10年來國際和中國歷史學界對中國禮儀之爭的熱烈討論,也引起了中國學者對萊布尼茨的廣泛興趣。

          

          

          三、陳修齋先生與武漢大學萊布尼茨研究

          

          在討論中國當代萊布尼茨研究時,我們不能不談陳修齋先生。陳先生從青年時代起,就一直致力于萊布尼茨研究,幾十年如一日,為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修齋先生是新中國萊布尼茨研究的奠基人。他先后翻譯出版了《人類理智新論》(1982)、《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zhàn)書信集》(1983)和《新系統(tǒng)及其說明》(1999)等萊布尼茨的重要著作,組織翻譯了羅素的《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2000,具體譯事主要由他的學生執(zhí)行),為中國萊布尼茨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40多年來,他先后寫作和發(fā)表了近20篇關于萊布尼茨的學術論文,從認識論、本體論、人學、方法論等層面多方位、深層次地探討了萊布尼茨的思想體系,特別是他1981年發(fā)表在《哲學研究》上的題為《萊布尼茨哲學體系初探》的長文,為中國人宏觀理解萊布尼茨的思想體系提供了一個“框架”。他的《萊布尼茨》(1994,由段德智具體執(zhí)筆)一書是中國人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闡述萊布尼茨思想體系的第一次嘗試。該書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評,曾獲得中國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最難能可貴的是陳修齋先生對萊布尼茨研究的執(zhí)著精神。他從20世紀40年代末在賀麟主持的哲學編譯會工作時就開始其萊布尼茨研究工作,對萊布尼茨哲學特別是萊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所寫出的第一篇論文就是《黑格爾對萊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與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問題的解決》。此后他便同萊布尼茨研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于1957年上半年查閱資料、潛心修改自己于1946年6月寫出的前面曾提到的那篇文章的初稿(這篇長文直至1994年陳修齋先生去世后才在《武漢大學學報》上發(fā)表)。1957年以后他雖然身處逆境,卻始終不曾中止過萊布尼茨研究。60年代初,他先后發(fā)表了《萊布尼茨在認識論上和洛克的斗爭》及《從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發(fā)展過程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互轉(zhuǎn)換問題》兩篇學術論文。這是1949~1978年期間中國學者寫出的僅有的兩篇篇幅較大的有關萊布尼茨的學術論文。而《人類理智新論》的翻譯其實是他在政治上倍受歧視、居住條件和工作條件極其惡劣的所謂文化革命期間(從1972年開始)完成的。其主要著作《萊布尼茨》是他在病重期間委托其學生執(zhí)筆寫成的,直到其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念念不忘該書的寫作。

          

          盡管中國當代萊布尼茨研究已取得了上述一些重大成果,但整個說來,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才剛剛起步,萊布尼茨的許多著作尚未翻譯過來,我們對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至今也只是一知半解,我們的萊布尼茨研究尚未形成中國的特色,并且在許多領域尚缺乏必要的理論深度。但是,無論如何,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畢竟有了一個很好的起點,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并不斷加強同國際萊布尼茨學界的多方面合作,中國的萊布尼茨研究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ㄘ熑尉庉 孔明安)

          

          原載《哲學動態(tài)》2003年第7期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當代 研究 段德智 陳修齋 萊布尼茨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