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段德智:中國哲學(xué)家論死亡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雅斯貝爾斯的“生存哲學(xué)”,至今人們對它依然見仁見智,毀譽不一。但是,他在其《歷史的起源和目標》一書中提出的“軸心時期”的史學(xué)范疇,卻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雅斯貝爾斯的所謂“軸心時期”意指的大約是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這一時期。按照雅斯貝爾斯的說法,在人類歷史上,軸心時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極其重要的時間段。因為差不多所有主要的文化選擇,亦即差不多所有的文化傳統(tǒng)都是在這個時期被確認和建立起來的,自那以后,人類文明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人類文化生活中卻再也沒有發(fā)生過任何類似的具有新的意義的事情。也就是說,各個民族或各個地域的文化傳統(tǒng)基本上就是在這個時期奠定下來的。這一時期,在西方,是古希臘羅馬奴隸制形成、繁榮并繼續(xù)發(fā)展的時期,是一個孕育并產(chǎn)生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哲學(xué)的輝煌時期;
        在中國,則是所謂“百家爭鳴”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孕育并產(chǎn)生孔子(儒家)哲學(xué)和老子(道家)哲學(xué)的輝煌時期。正如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xué)構(gòu)成了西方哲學(xué)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一樣,孔子和老子的哲學(xué)也構(gòu)成了中國哲學(xué)傳統(tǒng)的基礎(ch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國死亡哲學(xué)也是如此。

          

          

          一、死亡的社會性與社會價值取向:“殺身成仁”與“舍生取義”

          

          中國死亡哲學(xué)區(qū)別于西方死亡哲學(xué)的第一個顯著特征在于它之特別注重死亡的社會性和社會價值取向。與海德格爾和尼采等西方哲學(xué)家突出地強調(diào)死亡的個體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國哲學(xué)家比較注重死亡的社會性和社會價值取向,曾先后提出過“殺身成仁”與“舍生取義”等著名的死亡哲學(xué)命題。

          

          誠然,孔子也十分關(guān)注死亡的自然屬性,他不僅曾發(fā)出過“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論語》中還有“死生有命”的說法。然而,他更為關(guān)注的則是死亡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價值取向。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提出了“殺身成仁”這一死亡哲學(xué)命題,強調(diào)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wèi)靈公》)人為什么應(yīng)當(dāng)為了“成仁”而不惜“殺身”呢?這是因為,在孔子看來,惟有“仁”這個范疇才充分地表達了“人”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才使人成其為人,使君子成其為君子。他在《論語》中反復(fù)強調(diào)“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里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就是想告訴人們,離開了“仁”講“修身”,只是徒講形式而已,其結(jié)果不是不得要領(lǐng),就是培養(yǎng)出“小人儒”或“偽君子”。而這歸根到底又是因為惟有“仁”這種美德才充分地表達了作為人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的人的社會屬性?鬃拥摹叭省,按照朱熹的說法,內(nèi)蘊著兩個層面:一為“忠”,二為“恕”。曾子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謂此。但是,孔子所謂“忠”,無非是“盡己為人”,所謂“恕”無非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孔子這里,“人”絕對不是克爾凱廓爾的“孤獨個體”,而是一種處于社會關(guān)系中的主體,自我與他我的關(guān)系因而也不是那種“我-他”關(guān)系,而是一種“我-你”關(guān)系。其實,孔子講“仁者,愛人”,所強調(diào)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思想。儒家關(guān)于美德有多種說法,如“首德”(仁),“兩種基本美德”(仁-智),“三達德”(仁-智-勇),“四德”(仁-義-禮-智)以及“五!保ㄈ剩x-禮-智-信)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說,“仁”都不僅始終是諸多美德中的一種,而且始終處于諸多美德中的第一位。而且,真正說來,其他美德也沒有不同“仁”德“內(nèi)在地”關(guān)聯(lián)著的,仿佛只是為了“豐富仁的內(nèi)在資源”而設(shè)定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孔子說:“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里仁》)“同理,勇也不僅是血氣之勇,而且也是一種道德上的勇氣;
        義也不僅是一種法律上的公正,而且也是一種人道上的公正;
        禮不僅是恪守祭祀儀式,而且也是倫理行為方面的彬彬有禮,而信則基本上是人際交往中的可信賴性!盵1]而這正是孔子把“踐仁”作為君子終極承擔(dān)和終極獻身,宣稱“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的根本緣由,這也正是孔子宣布“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根本緣由。不難看出,孔子所贊賞的這種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乃至身家性命的仁者風(fēng)骨正是基于他對人生和死亡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價值取向的深刻體悟之上的。

          

          與孔子講“殺身成仁”不同,孟子則強調(diào)“舍生取義”。孟子并不輕生,他在《盡心章句上》中曾強調(diào)說:“知命者不立于巖墻之下”,在《離婁章句下》中更進一步強調(diào)說:“可以死,可以不死,死傷勇”,以為在可以不死的情況下隨意死去便有失“大勇”。在他看來,人之欲求生,一如口之欲求美味、目之欲求美色、耳之欲求好聽的聲音、鼻子欲求芳香的氣味、四肢欲求舒適安逸的環(huán)境一樣,都是人之本性之所好,無可非議。問題在于:在人的欲求對象中,究竟有無高于“生”的東西。孟子認為,義就是高于“生”的東西,是比生更值得欲求的東西。也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觀點,他提出了“舍生取義”的死亡哲學(xué)命題,宣稱:“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保ā陡孀由稀罚┻@樣,孟子就把“義”提升到了生死抉擇至上標準和唯一準繩的高度。

          

          孟子的“舍生取義”雖然有別于孔子的“殺身成仁”,但卻不是同后者相對立的東西!傲x”,從字面上看來,雖然無非是禮儀、適宜、道理諸義,但在孟子這里所要表達的卻是“仁”的一個更深層面的內(nèi)容。孟子曾尖銳地批評告子的“仁內(nèi)義外”的觀點,說告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義”(所謂“告子未嘗知義”),并在事實上提出了“義因仁果”“仁由義生”的說法。這是因為,在孟子看來,“義”不僅不是外在于人之本心的東西,反而恰恰是內(nèi)在于人之本心且是使人之本心成為人之本心的東西。孟子認為,“凡同類者”,其本性也都相同,人這個類也是如此。人這個類的本性即在于“義”,從而人之能否成圣成賢,關(guān)鍵也正在于能否得到這個“義”。他解釋說:“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
        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耳。”(《告子上》)這就把“義”看成了“人同此心”之心,看成了人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并使之獲得了終極實在的本體論意義。也正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孟子突出地強調(diào)了“義”在“仁”的生成過程中的能動性品格和內(nèi)驅(qū)力地位。孟子不僅同孔子一樣,認為君子和圣賢必須具有仁德,而且還進一步深層次地探討了仁德的成因問題。在孟子看來,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具有“仁”德,首先就在于他具有“惻隱之心”,然而,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雖然同“仁德”有關(guān),但畢竟還稱不上“仁德”,只能說是“仁端”,為要從“仁端”達到“仁德”,就需要對“惻隱之心”(即“仁端”)加以擴充、培植。孟子常把這一培植的過程稱作“盡心”“知性”或“存心”“養(yǎng)性”,或曰“養(yǎng)浩然之氣”。但是,“盡心”“知性”也好,“存心”“養(yǎng)性”也好,“養(yǎng)浩然之氣”也好,歸根到底,用孟子的話說,是一個“集義所生”的過程,離開了“集義”,便既無所謂“盡心”“知性”、“存心”“養(yǎng)性”,也無所謂“養(yǎng)浩然之氣”。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孟子提出了“居仁由義”的修養(yǎng)理路,強調(diào):“仁,人之安宅也;
        義,人之正路也!保ā峨x婁章句上》)由此看來,孟子的“舍生取義”與孔子的“殺身成仁”雖然從表面看來有所不同,但在本質(zhì)上卻是一致的,都是以強調(diào)死亡的社會性為鵠的的。

          

          誠然,儒家的死亡哲學(xué)在隨后的發(fā)展中,又新增了不少內(nèi)容,但孔孟的“殺身成仁”和“舍生取義”一直構(gòu)成儒家死亡哲學(xué)的基本格調(diào)。朱熹繼孔孟之后,明確地賦予“仁”以哲學(xué)本體論地位,強調(diào)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避之,則曰仁而已矣!庇终f:“故人之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
        其發(fā)用焉,用為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倍遥谥祆淇磥,這也正是孔子之所以強調(diào)“殺身成仁”的理據(jù)。因為,“‘殺身成仁’,則以欲甚于生,惡甚于死,為能不害乎此心也!保ㄖ祆洌骸度收f》)與朱熹同時代的陸九淵則更進一步用“公私”、“義利”和“經(jīng)世”“出世”作為“判教”的尺度,強調(diào)說:“某嘗以義利二字判儒釋,又曰公私,其實即義利也。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間,靈于萬物,貴于萬物,與天地并而為三極!浣讨鶑牧⒄呷绱,故曰義、曰公。釋氏以人生天地間,有生死,有輪回,有煩惱,以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故其言曰:‘生死事大。’……其教之所從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惟義惟公,故經(jīng)世;
        惟利惟私,故出世!盵2]他又批評釋家說:“釋氏立教,本欲脫離生死,惟主于成其私耳,此其病根也!盵3]正因為如此,他多次針對釋家的死亡觀明確地強調(diào)說:“凡欲學(xué)者,當(dāng)先識義利公私之辨。今所學(xué)果為何事?人生天地間,為人自當(dāng)盡人道!盵4]“身或不壽,此心實壽”,“或為國死事,殺身成仁,亦為考終命。”[5]從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義”到陸九淵的“惟義惟公”和“為國死事”,所強調(diào)的顯然都是死亡的社會性和社會價值。當(dāng)代新儒家梁漱溟(1893-1988年)一生倡導(dǎo)“以身殉道”,即便80歲高齡,在“文化大革命”中身處逆境的情況下,面對一些人的政治淫威,拍案而起,為捍衛(wèi)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發(fā)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戰(zhàn)斗吶喊,并決意把他“個人的安危,付之于天”,所承繼的正是儒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精神傳統(tǒng)和凜然正氣。

          

          

          二、死亡的終極性和非終極性:“死而不朽”與“死而不亡”

          

          中國哲學(xué)家既然特別注重死亡的社會性和社會價值取向,也就勢必會特別注重死亡的終極性和非終極性,亦即人生的有限性和無限性,從而提出“死而不朽”和“死而不亡”的死亡哲學(xué)論斷。

          

          中國哲學(xué)家雖然看重人的壽命,但還是清醒地意識到了死亡的終極性!墩撜Z•泰伯》中有曾子的兩段話是頗耐人尋味的。一段是曾子在談到儒士應(yīng)當(dāng)具有的“弘大剛毅”品格時講的。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另一段話則是在曾子臨終時對他的弟子講的。曾子說:“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的這兩段話,前一段講的是人的精神層面的終極性,后一段講的是人的身體方面的終極性,所關(guān)涉的都是人生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終極性。然而,中國哲學(xué)家也并不因此而否認人生的無限性和死亡的非終極性。因為,無論是“死而后已”,還是“吾知免夫”,都只是就志士仁人生前“自強不息”的“踐仁”活動而言的,而不是就他們的生存價值而言的。而如果從后一個層面看,則中國哲學(xué)家顯然是特別在乎人生的無限性和死亡的非終極性的。程子在解釋曾子的這些話時,曾經(jīng)說道:“君子曰終(停止),小人曰死(絕滅)”。這就清楚不過地說明,中國哲學(xué)家在意識到死亡的終極性或人生的有限性的同時,也清楚地意識到了死亡的非終極性或人生的無限性。正因為如此,一些中國哲學(xué)家還因此而把“息”同“休”嚴格區(qū)別看來,提出了“死而不休”的觀點。據(jù)荀子《大略篇》載,“子貢問于孔子曰:‘賜倦于學(xué)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詩》云:‘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愿息事親!鬃釉唬骸对姟吩疲骸⒆硬粎T,永錫而類!掠H難,事親焉可息哉!’………‘然則賜無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壙,皋如也,嵮如也,鬲如也,此則知所息矣。’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6]顯然,孔子或荀子在這里談到的君子“死而不休”正是后人所謂“死而不朽”。因為他們之所以反復(fù)強調(diào)君子當(dāng)“生而不息”,除彰顯君子的承擔(dān)意識和使命意識外,一個相當(dāng)重要的意圖即在于強調(diào)死亡的非終極性和人生的無限性,在于強調(diào)君子的“死而不朽”。我國古代與孔子齊名的哲學(xué)家老子也在其《道德經(jīng)》中講“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把精神不朽視為人生根本的價值尺度。

          

          在中國哲學(xué)的長期發(fā)展中,“死而不朽”(或曰“死而不休”)和“死而不亡”的思想一直被承繼下來,并被不斷地發(fā)揚光大。《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1019-1086年)針對釋家“貴空”的觀點,曾指出:“善則死而不朽,非空矣!保ㄋ抉R光:《釋老》)與司馬光同時代的張載(1020-1077年)宣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為去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語錄》卷中),更把人生的無限性和死亡的非終極性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當(dāng)代大儒馮友蘭(1895-1990年)也非常突出地強調(diào)了人生的無限性和死亡的非終極性,以至于他在《一種人生觀》里專門列了“人死”一章,該章劈頭就提出了“人死為人生之一方面,而亦人生之一大事!瘪T友蘭之所以把“人死”視為“人生”之大事,其理由不僅在于“人類自身的生產(chǎn)”即“種的繁衍”,更重要的還在于“人死”同精神層面的“不朽”有一種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饒有趣味的是馮友蘭對“不朽”作了多層次的分析。他指出:“不朽”與“不死”雖然近義,但從精微處看又“略有不同”。因為“不死是指人之生活繼續(xù),不朽是人之曾經(jīng)存在,不能磨滅者。”但同為“不朽”也有差別。如果從物理層面看“不朽”,把它理解為“人之曾經(jīng)存在,不能磨滅”,則世上凡人皆不朽。因為“蓋某人曾經(jīng)于某時生活于某地,乃宇宙間之一件固定的事情,無論如何,不能磨滅!比巳硕寄懿恍,但未必人人都能“大不朽”。怎樣才能做到“大不朽”呢?馮友蘭所謂“大不朽”,其實也就是中國人所謂“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雖然古人有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說,但凡是能夠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人,在生前為大人物,在死后即為大不朽。馮友蘭還進一步分析了大不朽,斷言大不朽也有兩種,以為所謂“流芳百世,遺臭萬年”,即是謂此。在馮友蘭看來,流芳也罷,遺臭也罷,其大不朽之程度,實在都是一樣,只是若進一步從大不朽的性質(zhì)看有所區(qū)別罷了。他曾以岳飛和秦檜為例來解說這種性質(zhì)上的差別,斷言他們兩個都一樣地得到了“大不朽”,區(qū)別只是在于:岳飛得到的“大不朽”是“香”的,而秦檜得到的“大不朽”則是“臭”的。顯然,他是希望人們不僅要追求“大不朽”,而且還要追求“香的大不朽”。

          

          

          三、死亡的本體論與世界觀意義:“出生入死”與“盡性至命”

          

          中國哲學(xué)家對死亡現(xiàn)象的思考,并非像黑格爾在談到中國哲學(xué)時所說的那樣,只是一些“常識道德”的東西,[7]而是具有明顯的本體論和世界觀意義。從這一方面看,中國死亡哲學(xué)同西方死亡哲學(xué)并無什么本質(zhì)的不同,只是表現(xiàn)的形式有所區(qū)別罷了。

          

          《易傳•系辭》中就曾經(jīng)突出地強調(diào)了死亡的本體論和世界觀意義,主張“原始反終”,從“天地之道”的高度和深度來審視死亡問題,宣稱:“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崩献又岢觥俺錾胨馈钡挠^點(《道德經(jīng)》第50章),顯然也是從哲學(xué)本體即“道”的高度來審視個體生命的生死問題的。其后,莊子在《庚桑楚》里講“以生為喪,以死為反”,在《知北游》里把死稱作“大歸”,在《大宗師》里甚至也以“生”為“出”,以“死”為“入”,講“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生;
        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憋@然,莊子和老子的立場也是一致的。這是不難理解的。既然按照道家的觀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jīng)》第42章),則個體生命的“生”從“道”的立場上看,自然就是“出”和“喪”,而個體生命的“死”自然也就是“入”、“反(返)”和“歸”了。人們往往對莊子在其妻子死后“敲盆而歌”大惑不解,其實,倘若從“出生入死”的觀點看問題,事情便顯得再簡單不過了。

          

          中國哲學(xué)家,同西方哲學(xué)家一樣,不僅能夠從本體論和世界觀的高度來審視死亡,而且還能夠從死亡的哲學(xué)領(lǐng)悟功能方面來審視死亡。莊子在《大宗師》里曾借一得道之士女偊之口簡潔地敘述了“聞道乃一過程”的思想。女偊在談到自己的聞道過程時曾對人說:“三日后而能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
        朝徹,而后能見獨!卑阉倪@些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我持守三天而后能遺忘事故(即“外天下”);
        已經(jīng)遺忘事故了,我再持守,七天以后不被物役(即“外物”);
        心靈已經(jīng)不被物役了,我又持守著,九天以后就能無慮于生死(即“外生”);
        已經(jīng)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心境就能夠清明洞徹(即“朝徹”);
        心境清明洞徹,而后就能體悟道絕對無待的哲學(xué)本體即“道”了(即“見獨”)。誠然,不“外天下”和“外物”,做到超凡脫俗,“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斷然不可能做到“外生”,但是,非“外生”,便同樣斷然不可能悟見哲學(xué)本體,獲得哲學(xué)知識。這就把死亡的哲學(xué)領(lǐng)悟功能清楚地表達出來了。我國明代大哲學(xué)家王陽明把這一點講得更為明白。他在《講習(xí)錄》中強調(diào)指出:“學(xué)問功夫,于一切聲利嗜好,俱能脫落殆盡;
        尚有一種生死念頭,毫發(fā)掛帶,便于全體有未融釋處。人于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于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xué)。”這樣,在王陽明這里,看破生死自然就成了“融釋”哲學(xué)學(xué)問,獲得“盡性至命之學(xué)”的先決條件和基本途徑了。錢德洪曾經(jīng)把王陽明早年求道的歷程概括為“馳騁詞章”、“出入二氏”和“龍場大悟”三個階段。其中,“馳騁詞章”和“出入二氏”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說來,王陽明哲學(xué)思想中最有創(chuàng)新的東西,無論是“知行合一”,還是“致良知”,都是在“龍場大悟”之后提出來的。然而,王陽明如果沒有此前的“下詔獄”、“廷杖四十”、錢塘遭人追殺而“投江自殺”等生死體驗,“龍場大悟”無論如何是實現(xiàn)不出來的。王陽明特別看重他的“致良知”思想,常常強調(diào)說:“吾平生所學(xué),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之外無學(xué)矣,自孔孟既設(shè),此學(xué)失傳幾千百年,賴天之靈,偶復(fù)有見,誠千古之一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王陽明不止一次地把他的“致良知”思想歸因于“龍場大悟”及作為龍場大悟成因的生死體驗。他不僅說過:“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與學(xué)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見出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而且還更為明確地說過:“某于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盵8]

          

          由此看來,注重死亡的本體論和世界觀意義乃中國死亡哲學(xué)和西方死亡哲學(xué)的共同特征。其區(qū)別似乎主要在于,西方學(xué)者見長于用“正”的方法,即理性的方法或邏輯演繹的方法來理解和闡述死亡的本體論和世界觀意義,而中國學(xué)者則見長于用“負”的方法,即直覺的方法或“格心”的方法來理解和闡述死亡的本體論和世界觀意義罷了。

          

          

          四、生死的排拒與融會:“未知生,焉知死”的兩重解讀

          

          對生死關(guān)系的理解和闡述原本是死亡哲學(xué)中的一個大課題。中國哲學(xué)家中也有不少人曾對之進行過討論,提出過各色各樣的觀點。

          

          《尚書》作為“上代以來之書”,在其“洪范”篇中,就曾討論過生死問題。作者一方面把“生”或“壽”列為“五!敝,另一方面又把“死”或“兇短折”列為“六極”之首,足見生死問題在我國古代人的價值體系中的至上地位。如果考慮到“洪范”篇是在“向用五福,威用六極”的語境下討論生死,從而是把生死問題上升到“治國”、“平天下”的基本方略的高度加以談?wù)摰,就更可以看出我國古代人對生死問題的重視了。但是,重視是一回事,就中透露出來的思維模式又是一回事。很顯然,在上述語境下,“生”與“死”或“壽”與“兇短折”是作為對立的兩極出現(xiàn)的。而且,只要我們考察一些中國哲學(xué)史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生死兩厥的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對此后我國死亡哲學(xué)思想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廣的影響。

          

          在談到孔子的生死觀時,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他的“未知生,焉知死”這句名言。孔子的這句話出于《論語•先進》。原文如下:“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唬骸粗,焉知死?’”應(yīng)當(dāng)如何理解孔子的這句話呢?至少從字面意義看,孔子是認為季路當(dāng)下應(yīng)當(dāng)特別關(guān)注“事人”和“知生”的問題。這也是不難理解的。因為,誠然,如上所述,孔子非常注重死亡問題,曾提出過“殺身成仁”等重要死亡哲學(xué)觀點,但是,孔子之所以強調(diào)“殺身成仁”,只是因為在他看來,“仁以為己任”或“踐仁”乃志士仁人的終極關(guān)懷、終極承擔(dān)和終極獻身。因此,要真正理解志士仁人的死,理解他們的“殺身成仁”,就必須先行知道他們的終極關(guān)懷、終極承擔(dān)和終極獻身,先行知道他們的生。換言之,為要“知死”,就須先行地“知生”。這樣,“知死”的問題實際上就被孔子還原成了一個“知生”的問題。[9]從這樣一個致思路線看問題,孔子對他的學(xué)生季路強調(diào)知生對于知死的優(yōu)先地位,要他先去理解生的道理,先去理解人生的終極關(guān)懷、終極承擔(dān)和終極獻身,然后再去參究死的道理,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對孔子的這句話似乎也可以作出另外的解讀:孔子這句話所關(guān)涉的根本不是要不要去“知死”的問題,而是一個“知死”的方式或路線問題。真正說來,死亡問題始終是孔子哲學(xué)思考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墩撜Z》20章,從《學(xué)而》到《堯曰》,除兩章外,沒有不討論死亡問題的,據(jù)筆者統(tǒng)計,《論語》中直接討論死亡問題的語錄多達58條。只是在孔子看來,死亡問題雖是個人人都不能回避而必須對之有所認識的問題,但認知的方式卻當(dāng)因人而異。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由于其文化程度及人生境界所限,自然以取由生參究死的生死體驗路線為宜;
        然而,對于那些已經(jīng)“聞道”、“知天命”因而其精神境界極其高遠的少數(shù)知識分子“精英”來說,便當(dāng)取從天道和天命的高度來審視死亡并進而由人死反觀人生的致思路線。朱熹在注釋孔子的這句話時講:“蓋幽明始終,初無二理,但學(xué)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即是謂此。倘若從這個層面看問題,在孔子的這句話中便似乎蘊含了“死生一體”或“生死一如”的思想。[10]

          

          但是,在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中,把“死生一體”和“生死一如”的思想發(fā)揮得特別精彩的則是莊子。莊子要求人們對死亡采取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他常常講“帝之懸解”,講“安時而處順”和“哀樂不能入”,即是謂此。但是,在莊子看來,人們?yōu)橐哂羞@樣一種待死態(tài)度和思想境界,就必須對 “死生一體”和“生死一如”思想有深刻的體認。應(yīng)當(dāng)指出,在莊子這里,“死生一體”和“生死一如”的思想要比我們前面談到的“出生入死”和“生喪死反”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在《大宗師》里,莊子曾把人的生死體認劃分為三個層次,宣稱:“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將以生為喪也,以死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
        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蔽覀冎溃f子在他的《齊物論》中就曾對生死相對相待的觀點作了比較充分的說明,強調(diào)指出:“彼出于是,是以因彼。彼是,方生之說。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昭之于天,亦因是也!睉(yīng)該說,他在《大宗師》里所表達出來的“死生一體”和“生死一如”的思想比這還要徹底些。因為在《齊物論》里他是從“齊物”的立場來討論“齊生死”的。他雖然明確地反對了生死二分的觀點,但他還是承認有所謂生也有所謂死的,因此他所突出強調(diào)的無非是生死的共在性和相互依存性。而在《大宗師》里,他則不僅一般地反對了“生死二分”的觀點,反對“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以及“以生為喪”、“以死為反”的觀點,而且還進一步從“未始有物”的立場根本反對了“有物”、“有生”的觀點。莊子既然強調(diào)萬物尚未形成時,便發(fā)展到了極限,到了盡頭,就不能再發(fā)展了,這在實際上就根本取消了生死概念或生死問題。而莊子也正是通過這種取消主義的立場而把他的“死生一如”的觀點發(fā)揮到了極致。當(dāng)代著名的西方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把死亡宣布為作為此在的人的“最本己的可能性”,曾說過一句在西方人感到驚世駭俗的話,這就是:“只要此在生存著,它就實際上死著!盵11]而莊子則試圖表達更進一步的思想:如果從“道”的立場看問題,作為“此在”的人在他“未始有生”的時候,他就“實際上”“死去”了。21世紀的西方人當(dāng)聽到公元前4-3世紀的莊子的這樣一種觀點時,不知又要作何感想?

          

          總而言之,中國的死亡哲學(xué)思想確實具有區(qū)別于西方死亡哲學(xué)思想的一些表征,但是,無論如何,它們作為人類死亡哲學(xué)思想的一種形態(tài),也都關(guān)涉到了死亡哲學(xué)思想的一般內(nèi)容,因而也有許多共同的地方或者可以相互融通的地方!皷|圣西圣,其揆一也!”此言不虛。

          

          

          --------------------------------------------------------------------------------

          

          注釋:

          

          [1]杜維明.論儒學(xué)的宗教性[M].段德智譯.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9,63.

          

          [2]陸九淵.與王順伯[A]. 見:陸九淵.陸九淵集[M].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17.

          

          [3]陸九淵.語錄上[A]. 見:陸九淵.陸九淵集[M].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399.

          

          [4]陸九淵.年譜[A]. 見:陸九淵.陸九淵集[M].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495.

          

          [5]陸九淵.荊門軍上元設(shè)廳皇極講義[A].見:陸九淵.陸九淵集[M].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284.

          

          [6]荀子.大略篇[A].見:高長山.荀子譯注[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546.

          

          [7]黑格爾.哲學(xué)史講演錄:第1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1,119.

          

          [8]轉(zhuǎn)引自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xué)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165.

          

          [9]程顥講:“死之事即生是也,更無別理”(《遺書》),把孔子死亡思想的這個層面十分清楚地表達出來了。

          

          [10]參閱段德智.死亡哲學(xué)(修訂本)[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23-4.

          

          [11]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302.

          

          

          原載陳忠華主編:《腦死亡:現(xiàn)代死亡學(xué)》,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50-58頁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哲學(xué)家 中國 死亡 段德智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