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的中西醫(yī)防治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要:宮腔粘連(IUA)多由宮腔創(chuàng)傷性操作引起,隨著社會發(fā)展,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增加,性生活的開放及價值觀念改變等,人工流產術等宮腔創(chuàng)傷性操作的增多,尤其是生育前人工流產呈不斷上升趨勢,宮腔粘連的發(fā)生率也在逐漸上升。宮腔粘連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殖健康。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解術(TCRA)是現臨床治療IUA主要手段。但中重度宮腔粘連患者由于內膜損傷嚴重,術后粘連復發(fā)率較高。臨床就術后預防再粘連采用激素療法、宮腔放置節(jié)育器、宮腔放置Foley導尿管、宮腔植入防粘連生物材料,羊膜移植等一系列治療。本文通過對西醫(yī)、中醫(yī)展開綜述說明,分析其防治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再粘連(以下簡稱“復粘”)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宮腔粘連;中重度;中西醫(yī)防治;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71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2-0080-03
宮腔粘連(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指子宮內膜在受到創(chuàng)傷后出現子宮內膜纖維化并形成粘連帶,導致宮腔部分或全部閉鎖,又稱Asherman綜合征[1]。IUA主要表現為閉經或經量減少,周期性腹痛等。宮腔粘連可導致復發(fā)性流產、稽留流產、早產、死胎甚至不孕等,少數即使妊娠到足月,但也常合并胎盤殘留、胎盤植入、產后出血等嚴重產科并發(fā)癥[2]。雖然宮腔鏡直視下分離粘連術(TCRA)能針對性分離,恢復宮腔正常形態(tài),但是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率較高[3-4],給患者及臨床醫(yī)生帶來很大的困擾,如何預防術后再粘連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點和難點,F將中西醫(yī)防治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復粘研究進展報告如下。
1、 西醫(yī)治療
1.1 物理屏障 在行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后置放內節(jié)育器是臨床常見預防空腔復粘的手段之一,較多采用“T型環(huán)”、“Lippes環(huán)”等[5],此類防治方案雖可起到一定預防效果,但內節(jié)育器形態(tài)為固定樣,因此對宮腔類型有一定要求,并不是適宜所有宮腔。另外通過對相關資料檢索,此方案亦存在較高感染、嵌頓、環(huán)脫落、粘連復發(fā)等不良表現[6]。在近年來的物理屏障預防研究進展中,又推出通過機械分離宮腔,以此減少粘連的預防方案,如三角子宮球囊支架、Foley導尿式球囊支架等[7]。其中前者更符正常人體空腔形態(tài),因此其臨床效果表現更佳,但隨著深入觀察發(fā)現當球囊置放后,其尾部的導管需保證與體外相通,因此置放時間不易過長,避免感染的發(fā)生,加上患者對于置放球囊存在較強不適感,因此從一定程度上對臨床使用進展造成影響[8]。
1.2 生物屏障 此預防復粘方案的常用材料包括幾丁糖、透明質酸、羊膜等:①幾丁糖:醫(yī)用幾丁糖具備對成纖維細胞生長抑制的生物特性,可起到促進患者空腔組織生理性修復,對疤痕的形成加以抑制,通過對局部止血的作用有效減少學纖維蛋白束的形成,達到減少、預防由血腫機化所致的組織粘連,另外此材料具備特異性潤滑作用,實現有效組織粘連發(fā)生的生物屏障作用機制[9];②透明質酸:此材料具備較高的粘附性、黏稠性,通過附著于宮腔表面與創(chuàng)口處,達到預防粘連的目的[10-11];③羊膜:羊膜更多與球囊合作預防,慣用措施為將羊膜包裹球囊,使患者不適感減少,而球囊則發(fā)揮其支撐功能,實現屏障作用。
1.3 藥物預防 藥物的作用重在內膜修復,最為常見的方案為雌孕激素與人工周期治療聯(lián)合,但現臨床對于此方案的用藥劑量、治療時間仍未統(tǒng)一標準,因此治療中多經醫(yī)生憑自身經驗用藥。此方案通過增加患者子宮內膜中血流灌注方式,達到預防復粘的目的[12]。在近年來的報道中,干細胞移植通過利用患者自身骨髓干細胞,以此重建子宮內膜,治療宮腔粘連,且已有動物成功受孕先例,但該方案仍處于研究進展階段,需待研究報道闡述說明后予以評價[13-14]。
1.4 聯(lián)合預防策略 導致宮腔粘連的因素表現為多樣化、復雜化,加上其具體發(fā)生機制尚不明確,因此臨床防治策略考慮聯(lián)合一種或多種方案實施,如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與雌孕激素周期聯(lián)合治療,如術后對患者宮腔內脂肪節(jié)育器,并于球囊、幾丁糖、透明質酸等聯(lián)合應用。但此方案雖具有可行性,至但今仍缺乏循證醫(yī)學證實,需進一步研究闡述[15]。
2 中醫(yī)治療
IUA并未記載于中醫(yī)古籍中,但從其癥狀表現,將其歸納于祖國醫(yī)學中 “閉經”、“月經量少”等范疇[16]。其中經水絕斷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中對應“因虛、積冷、結氣”;病人“痰滯、津液、腎虛”至閉經于《陳素庵婦科補解·調經門》以歸納;晉代醫(yī)學家王叔和總結月經稀少其病機為“亡其津液”,明代醫(yī)學家王肯堂提出“經水濕少,為虛為濕”。由此則看出,歷代醫(yī)學家對于此病的認知重在“虛、滯”[17]。
2.1 腎虛血瘀論治 中醫(yī)學認為“月”經腎主導,配以臟腑、天癸、經絡、氣血等多方協(xié)調作用后,于胞宮后產生[18]。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明確記載“女子七歲則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二七而天癸至,任督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沖任二脈自胞宮起,血海為沖,任為胎,遂任通,則沖盛,腎經下行并至沖脈,于關元穴交匯任脈,故沖任之通盛與腎有關[19]。官腔粘連與宮腔手術等多因素引起損傷、感染正相關。以此特點,中醫(yī)認為金刃器械有損沖任,隨離經之血滯留、成癥,阻滯于沖脈、任脈及胞宮至血運不通;腎為藏精之所,術后腎精虧虛至精血不充,遂血海匱乏;故該病有“腎精虧虛為本,淤血內停為標”之說。綜合上述病機,配伍補腎化瘀法治療,方藥:川牛膝15 g,紫丹參15 g,雞血藤15 g,炙鱉甲10 g,赤芍10 g,紅花10 g,山萸肉10 g,補骨脂10 g,茺蔚子10 g,皂角刺10 g,香附10 g,白花蛇舌草15 g;以此方取水煎服法,配以雌孕激素序貫療法,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在有關報道中,此方案治療總有效率在90%左右,具有應用價值[20]。
2.2 肝腎虛、氣血滯的論治 因本病存在金刃因素參與,故屬不內外因,究其病機則證其虛實。于中醫(yī)理論中,“肝藏血”,而“腎藏精”,虛者則肝腎精血不足,血?仗;實者則血瘀氣滯,沖任阻滯,精血無可下,淤血不除,新血不生,遂經閉[21]。臨床已有研究將此論證為:①肝腎不足型:配伍藥方以菟絲子、熟地黃、肉蓯蓉、枸杞子、當歸、杜仲、山茱萸、杜丹皮、紫河車組成,行養(yǎng)血調經、補益肝腎之效[22];②氣血虛弱型:配伍藥方選熟地黃、白芍、茯苓、黨參、白術、山藥、當歸行活血調經、養(yǎng)血益氣之功;③氣滯血瘀型:配伍藥方為赤芍、牛膝、當歸、路路通、桃仁、紅花、枳殼、川芎、血竭達理氣行滯、活血化瘀之用。此外也有部分臨床選擇桃紅四物湯加減、歸腎丸加減治療,均可起到一定療效[23]。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