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發(fā)展與融合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一、涂爾干、社會學與《自殺論》
埃米爾·涂爾干(1858—1917),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法國首位社會學教授,《社會學年鑒》創(chuàng)刊人。涂爾干豐富、精深的社會學思想,對社會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與卡爾·馬克思及馬克斯·韋伯并列為現代西方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
涂爾干一生著作豐富,其中1897年出版于巴黎的《自殺論》是繼《社會分工論》(1893)、《社會學方法論的規(guī)則》(1895)之后早期涂爾干思想的頂峰之作。作者在書中批判了以個體心理學解釋自殺現象的傳統理論,建立了用社會事實的因果關系分析自殺的理論,闡述了社會與個人的關系,認為當個體同社會團體或整個社會之間的聯系發(fā)生障礙時,便會發(fā)生自殺現象。自殺有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失范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4種類型,并從社會角度進一步探討了減少自殺現象的一些方案,是西方實證主義的大成之作。
全書運用了社會統計的方法,特別是以統計交互表格的形式,展現了大量的經驗資料,用以說明自殺現象受到民族、自然環(huán)境、性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社會的穩(wěn)定和繁榮程度等社會事實的影響,從而建立了社會事實的因果關系。這一大膽嘗試,結束了西方社會學中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長期脫節(jié)的狀況,使得該書成為社會學經驗研究的經典著作,其中對自殺類別的區(qū)分及解釋,還為西方社會學的異常行為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自殺論》對個體心理學等非社會因素的否證及其局限
盡管書名與心理學看似相關,但《自殺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心理學”著述,全書開篇的主要內容即為論證其否證心理學因素的觀點。
開篇,涂爾干將自殺定義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的死亡”[1]。緊接著,他開始反駁自殺的心理學范疇歸因。在導論中,涂爾干統計了歐洲主要國家自殺的穩(wěn)定性,發(fā)現每個國家有其特有的自殺率,以證實自殺并非人們想象中“特殊的事實”。進入第一編的第一章,涂爾干先是指出,自殺并不完全等價于精神錯亂,還有占據多數的、經過慎重考慮而產生的自殺;隨后連續(xù)列舉統計數據,試圖說明自殺傾向在性別、宗教等層面不受心理變態(tài)所左右的穩(wěn)定性,乃至在某種情況下,“自殺的變化正好和心理變態(tài)成反比”;之后又建立年齡、社會兩個維度,進一步說明自殺和精神錯亂無關;最后他討論了特殊的精神變態(tài)———酗酒與自殺的關系,盡管乍看上去,酒的消費量與自殺關系密切,但仔細分析法國各省的自殺與酒精中毒狀況,發(fā)現只是有著少量巧合;再比較德意志各邦情況發(fā)現,有時酒的消費量和自殺有著相反的相關。在后文中,涂爾干列出種族、遺傳、氣候等多個因素,用類似方法逐一說明其與自殺沒有穩(wěn)定的對應關系,為第二編中關于社會原因和社會類型的論證奠定了堅實基礎。
涂爾干洋洋灑灑、有理有據的分析精彩絕倫,其意義亦無須本文贅述,但其中受到學科發(fā)展的局限性還是相當明顯的,以下列舉三點。
其一,時空的局限。涂爾干將其研究范圍局限于歐洲甚至更小的區(qū)域,甚至在行文中明確地將俄國排除在外,“因為它只是在地理上屬于歐洲”。在涂爾干所劃分的“歐洲”中,一方面,其氣候全然受西風帶控制,由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向東逐漸干燥;另一方面,這些地區(qū)也是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思想潮流的主戰(zhàn)場,文化范式亦高度相似,即便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誰也無法避免宗教文化的深入人心。加之其所得數據的時間起止,可以總結出,涂爾干的這項研究是在單一特定的社會狀態(tài)下進行的,不僅對外推廣性存疑,對內也未必能很好地對個體自殺進行解釋。當然,這只是時空的客觀局限而非對涂爾干的歸咎。
其二,數據解釋的隨意性。涂爾干在對表五———“不同宗教信仰中的精神錯亂傾向”的分析中,先是說“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要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后面在單獨對比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的過程中又說“天主教徒精神錯亂的傾向只低于基督教徒的1/3,所以兩者的差距不大”。對此,我們具體看巴登公國的數據,每千人的瘋子數中,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各為0.95、1.19和1.44,按涂爾干的理解,1.19比0.95“多得多”,而1.44與1.19之間“差距不大”,要知道,兩個差值僅是0.24和0.25的區(qū)別,后者甚至略高。筆者不否認,巴登公國的數據是11組完整數據中較為極端的,并且計算分母不同,但是我們還可以這樣考量:在“多得多”和“多得不多”之間總能找到一個點,需要判斷多得是不是多,那么多多少算是多呢?從而,這種衡量標準全然在個人而非客觀事實。現在看來這個問題當然是得到了解決。但就當時而言,盡管這種衡量標準的制定更多在統計學而非社會學,但既然數據被如此使用,就要承受這樣的爭議。總之,“統計數據無一例外地支持涂爾干的觀點”可以被視為假象無疑。
其三,心理學本身發(fā)展不充分所帶來的局限。這里要注意,這絕非涂爾干本人認識模式等方面的局限,而是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本身的不成熟引發(fā)了涂爾干科學的批判。當涂爾干在利用警察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心理量”的概念甚至沒有成型。在《自殺論》出版的1897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剛剛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方才標志著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涂爾干本人所能用來否證的,只是少部分經驗理性所形成的精神病學病理,以及尚未從哲學中完全分離出來的早期心理學理論中關于精神錯亂的內容。事實上,精神錯亂是一個譜系,文中的論證以全有或全無視之,相當于說,文中對自殺的定義是精確的,但對心理變態(tài)、精神錯亂的定義卻不然(盡管文中有粗淺的分類和一定的經驗觀察結果)。
三、《自殺論》折射的雙向張力對心理學的促進作用
1897年對于心理學的發(fā)展著實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而《自殺論》的心理學批判與心理學本身面臨的張力和發(fā)展方向有著驚人的暗合!蹲詺⒄摗穼π睦韺W的批判之處,都在幾十年間得到了飛躍性的發(fā)展,這分別在與社會學同向的實證主義發(fā)展和其所不能及的科學主義上。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