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與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研究性學習作為“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課程實踐教學的一種新方式,主要包括閱讀實踐、課堂討論、實踐研修、創(chuàng)新實驗計劃和課程論文等形式,每種形式的特點和作用是不同的,其實施過程也各有差別。充分運用研究性學習,不但可強化課程研究的理論性與科學性,可提升師生教與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提升“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課程教學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從而實現其教學目標。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實踐教學;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3-0107-03
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使其成為學生熱愛并受益終身的優(yōu)秀課程,2015 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中,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藝術,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支撐”“理念手段先進、方式方法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從根本上規(guī)定了當前高校立德樹人的方針、原則和基本任務。在新時期、新常態(tài)環(huán)境下,我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的專業(yè)必修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按課程內容研究的方式,以問題為導向,進行閱讀實踐、課堂討論、社會研修、創(chuàng)新實驗計劃和課程論文等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探索,使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的增長、發(fā)散性思維,進行道德洗禮,最終提高其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寫作能力和交際能力,以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一、閱讀實踐式研究性學習
。ㄒ唬╅喿x實踐式研究性學習的含義和特點
閱讀實踐式研究性學習是以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文獻以及經典的作品,進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了解、認知與感悟的學習方式與教學模式。
閱讀實踐有“閱讀形式的多樣性、閱讀內容的多元性、閱讀過程的自主性、考核評價的開放性等特點”[1]。
。ǘ╅喿x實踐式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1.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閱讀習慣;
2.由過去只看教材到閱讀重要文獻、經典著作等,以提升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待人處事的人文素養(yǎng)。
(三)閱讀實踐式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在“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按照教學的不同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著作。例如在講到“黃埔軍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時可讓學生閱讀周恩來的《國民革命軍及軍事政治工作》一文,深刻體會“革命軍是黨的軍隊”“行動要依著黨的政策”;在講到“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題時,可讓學生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一書,以深刻領悟為什么新時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教學事業(yè)新局面。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政治學經典著作如《理想國》(柏拉圖)、《政治學》(亞里士多德)和《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等,以便使學生掌握政治,政治學,政黨及其發(fā)端演變、特征、類型、制度等基本范疇,進而使學生關注、追蹤國內外學術界關于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研究領域、研究學派、研究趨勢等前沿理論問題,以獲取具有普遍價值的發(fā)現,提升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
二、課堂討論式研究性學習
。ㄒ唬┱n堂討論式研究性學習的含義和特點
課堂討論式研究性學習,是以3~5人為一個小組,再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歷史與現實相“鏈接”的話題進行課前準備,然后再在課堂上相互討論,發(fā)表見解,在辯論中激活思想,提升認知,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的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
課堂討論式的教學,具有“開放性、互動性、靈活性、多樣性”等特征[2]。
(二)課堂討論式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1.改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課效率較低,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這個老大難問題。課堂討論式學習要求全員參與,每位學生都要參加一個討論小組,分頭去搜集材料,要上臺發(fā)言,故增加了學生的參與人數,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營造民主、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激發(fā)了學生表現自我的主動性,當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造被認可時,其會體驗到學習的幸福與快樂,這種體驗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主動發(fā)現新問題、有條理地分析問題、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研討過程中流暢的表達能力和和諧交往能力。因而,在課堂研討過程中,特別是在答辯過程中,在進行觀點互動和思想碰撞中,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和交際能力。
3.對教師而言,因要對課堂討論進行評價、總結,故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見解,這樣才能應對課堂討論中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無形中也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ㄈ┱n堂研討式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主陣地,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揚新旗幟,擔當新使命。故在“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課堂研討式教學中,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核心任務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在課堂討論時設置以下題目:1.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是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其對“新時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何啟示?2.黃埔軍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有哪些?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何借鑒?3.長征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今天我們如何發(fā)揚長征精神才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4.延安整風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歷史經驗?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有何借鑒?這些題目的討論可以保證十九大精神準確、完整、科學地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從教師角度來講,將黨的思想、路線和方針政策融注于教學之中,轉化為研討的內容和研討的話語,可增強“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課程理論的說服力、情感的感召力、政治的號召力,可充分實現“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的目的[3]。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