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提取機制]言語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紹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機制的兩種理論:非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和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重點圍繞著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的一個關鍵問題,即非目標語言的詞匯是否對目標語言的詞匯提取形成競爭或者干擾詳細地論述了二者的理論分歧,非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認為非目標語言的詞匯會對目標語言的詞匯提取形成競爭,而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認為不會形成競爭。文章最后介紹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機制的最新研究趨勢,表明了非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和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逐步走向融和。
關鍵詞 雙語,言語產(chǎn)生,詞匯提取,非特定語言提取,特定語言提取。
分類號B842
1 前言
言語產(chǎn)生,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表達思想的心理過程。目前的言語產(chǎn)生研究一般認為,言語產(chǎn)生過程大致可以分為3個部分,首先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講話者明確要用言語表達的意思;其次是言語組織(formulation),為所表達的意思選擇適當?shù)脑~匯,并建立詞匯的語義語法結構和發(fā)音結構;最后是發(fā)音階段(articulation),講話者利用發(fā)音器官表達出所選擇的詞匯[1]。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講話者從詞庫中提取哪些詞匯才能滿足交流的需要。這一階段指的就是詞匯提。╨exical access)。
眾多心理語言學家對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機制的研究,源于雙語者的一種值得注意的能力,即他們能夠在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成功地分離兩種語言,可以有效地只從其中一個詞庫選擇并提取單詞。特別是一些二語流暢性高的雙語者,他們雖然在用二語表達時會有一語的痕跡,但卻很少發(fā)現(xiàn)他們會受到一語詞庫的干擾。因此,雙語者這種神奇的能力,引起了眾多心理語言學家的研究興趣: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的控制機制是什么?對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機制的研究,包含了兩個最基本的問題。首先,語義系統(tǒng)能否同時將雙語者的兩個詞庫激活?其次,非目標語言被激活的詞匯是否對目標語言被激活的詞匯形成競爭或者干擾?這兩個問題是相關的,目前的相關研究都對第一個問題進行了肯定的回答,認為在對一種語言的詞匯提取過程中,雙語者兩種語言的詞匯都會得到來自語義系統(tǒng)的激活[2,3]。對于第二個問題的回答,眾多研究者出現(xiàn)了理論分歧,從而產(chǎn)生了非特定語言提。╨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和特定語言提取(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兩種觀點。我們將在下面對這兩種理論爭議進行詳細闡述,并介紹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機制的最新研究趨勢。
2 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機制的爭議
2.1 非特定語言提取理論
非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認為,當語義系統(tǒng)將雙語者的兩個詞庫激活之后,雙語者會考慮所有被激活的詞匯,而不管它們屬于哪種語言。雙語者兩個詞庫被激活的詞匯都在詞匯提取的候選詞之列,那么,非目標語言的詞匯必然會對目標語言的詞匯提取產(chǎn)生干擾或者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雙語者讓兩個詞庫詞匯的激活水平保持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使目標語言詞匯的激活水平高于非目標語言詞匯的激活水平,從而成功地選擇適當?shù)脑~匯。那么,如何讓兩個詞庫詞匯的激活水平保持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當前研究者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假設語義系統(tǒng)在激活階段就更多地激活了目標語言的詞匯,從而實現(xiàn)詞匯的提取[4];而另外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假設雙語者的詞匯選擇包含了對非目標語言詞匯的抑制加工,即通過抑制非目標語言被激活的詞匯實現(xiàn)目標語言詞匯的選擇[5,7~9]。
一些研究者運用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兩種范式、以正常雙語者和腦損傷雙語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得出了大量支持非特定語言提取觀點的結果和證據(jù)。
2.1.1 Stroop干擾效應的發(fā)現(xiàn)
雙語者提取二語詞匯的時間要多于提取一語詞匯的時間,這是否是因為在提取二語詞匯的過程中存在著來自一語的干擾?為了檢驗上述假設,Hermans等人(1998)考察了雙語者在用二語、弱勢語言進行詞匯提取的時候,他們的一語、優(yōu)勢語言是否得到激活[6]?在圖畫-詞匯干擾實驗中,母語為荷蘭語的熟練荷-英雙語者用英語命名圖畫。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當干擾詞與圖畫名字有意義相關時,其命名時間長于無關條件下的命名時間;當干擾詞與圖畫名字的翻譯對等詞有語音相關時,其命名時間長于無關條件下的命名時間。Hermans等人對這一結果的解釋是,當雙語者用二語、弱勢語言進行詞匯提取的時候,一語、優(yōu)勢語言的詞庫也得到了激活;被激活的一語詞匯對二語詞匯的提取產(chǎn)生了干擾,所以,雙語者提取二語詞匯的時間要多于提取一語詞匯的時間。
2.1.2 抑制模型的提出
Green(1998)提出了抑制模型(IC,Inhibitory Control model),最清晰地表述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抑制加工 [5]。該模型認為,雙語者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提取在詞條水平上完成,并且與語言標記(language label)的使用密切相關。語言標記是雙語者內(nèi)在心理表征的一部分,它的存在用以表明被激活的詞匯是屬于哪種語言的,或者說用以表明詞匯的語言身份。在被激活的兩種語言的詞匯中,語言任務圖式(language task schema)將那些語言標記與目標語言標記不一致的詞匯(即非目標語言的詞匯)加以抑制,以保證目標語言詞匯的提取。而被抑制的非目標語言的詞匯可以再次被激活。據(jù)此,抑制模型也提出了兩個非常有意義的假設。第一個假設是,抑制效應與被抑制單詞的激活水平呈比例關系,對一種語言的抑制程度取決于雙語者這種語言的流暢性。比如說,我們一般都認為雙語者的一語是相對于二語的優(yōu)勢語言,那么,二語詞匯的激活水平會比一語低。因此,當用一語表達時,并不需要對二語有很多的抑制;反之,當用二語表達時,則需要對一語有較多的抑制以保證對二語詞匯的提取。第二個假設是,克服抑制需要時間。也就是說,對一種語言詞匯的抑制會對后來這種語言詞匯的再激活產(chǎn)生影響。從一個已被抑制的詞庫中提取詞匯會相對困難,因為這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克服這種抑制。那么,對一種語言的詞匯的抑制越多,要克服這種抑制就顯得更困難。根據(jù)抑制模型的觀點,詞匯選擇要考慮所有被激活的詞匯,而與其屬于哪種語言無關。因此,抑制模型一般被看作是非特定語言的模型。
2.1.3 語言轉換實驗中轉換消耗非對稱性的提出
一些研究者在語言轉換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轉換消耗的非對稱性,這一結果與抑制模型的兩個假設是一致的。Meuter 等人(1999)要求雙語者大聲對一系列阿拉伯數(shù)字(從1到9)用一語或二語命名[7],命名語言由屏幕的背景顏色決定,實驗分為轉換系列和非轉換系列。非轉換系列要求被試用與前面項目相同的語言來命名,而轉換系列則要求被試用不同的語言來命名。實驗結果表明,轉換系列的反應時比非轉換系列的反應時長;從二語轉換為一語比從一語轉換為二語需要更多的時間。Meuter等人以及之后Costa等人(2004)根據(jù)抑制模型對這一結果進行了解釋[8]:首先,轉換系列中雙語者面臨執(zhí)行新的認知任務,那么,他們選擇新的、正確的“語言圖式”則需要時間,因此,轉換系列需要的時間要比非轉換系列的長;其次,命名任務中對非目標語言存在著抑制,且對一語的抑制量要大于對二語的抑制量,那么,對一語進行再激活要比對二語進行再激活困難,因此,從二語轉換為一語需要更多的時間。
語言轉換實驗中轉換消耗的非對稱性也有來自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上的證據(jù)。比如說Jackson等人(2001)記錄了語言轉換任務中雙語者的事件相關腦電位(ERPs),提出雙語者對二語表征的通達過程中存在著對一語表征的抑制[9]。與二語的非轉換序列相比,二語的語言轉換序列顯示出前額的ERP負偏向擴大。但是,這種現(xiàn)象沒有在一語的序列中發(fā)現(xiàn)。作者解釋道二語這種非對稱的表現(xiàn)揭示了在轉換序列中對一語的更大抑制。
2.1.4 來自腦損傷雙語病人的證據(jù)
李利、莫雷等人最近以一例前額葉損傷中-英雙語病人為研究對象,考察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抑制機制的神經(jīng)基礎*;颊哳^部受傷,CT診斷為前額葉兩側受損,以右側為主;受傷之前英語水平一般,平時使用頻率不高,而受傷后變得傾向于使用英語表達,并且常常難以控制。通過對其進行常規(guī)神經(jīng)心理學和神經(jīng)語言學篩查,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認知能力處于正常水平,言語智商正常,漢語水平?jīng)]有降低;通過讓其完成系統(tǒng)的語言任務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對英語的抑制功能減弱,難以控制用英語表達的傾向。實驗結果初步表明,前額葉在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對于詞匯提取發(fā)揮著重要的抑制作用。
2.2 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
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認為,當語義系統(tǒng)將雙語者的兩個詞庫激活之后,雙語者只考慮目標語言中被激活的詞匯,而非目標語言中被激活的詞匯并不在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的候選詞匯之列。這樣,非目標語言中被激活的詞匯并不會對目標語言中詞匯的提取造成干擾,而且它們也不會有能力去干擾目標語言中詞匯的提取。依據(jù)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對詞匯選擇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與單語言詞匯提取模型存在著一些共通之處。在Dell的模型中,詞匯選擇機制對詞匯的語法層次非常敏感[10]。例如當人們想要提取一個名詞時,詞匯選擇機制便只會考慮名詞的詞匯。
一些研究者也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進行了系列的探討,其結果也支持了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在這些研究者中,以Costa等人為支持特定語言提取觀點的主要代表。
2.2.1 理論分析――對抑制模型的反駁
Roelofs(1998)從4個方面反駁了Green的抑制模型,認為其所提出的抑制機制存在的證據(jù)并不確鑿[11]。首先,Green所提出的競爭并非必然發(fā)生在詞條之間,也可能發(fā)生在任務之間;其次,在行為水平上產(chǎn)生的競爭效應在本質(zhì)上并不必然指的是一種抑制的機制;再次,在單語形式的交流中分離兩種語言和雙語混合形式交流中整合兩種語言的最根本的機制也并非抑制機制;最后,根據(jù)單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的特征來看,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語碼轉換現(xiàn)象可以說是一種沒有抑制機制的詞匯提取現(xiàn)象。在此基礎上,Roelofs將激活擴散網(wǎng)絡和語言產(chǎn)生規(guī)則系統(tǒng)合并起來,提出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詞匯提取的一種簡單機制。在他看來,雙語者在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兩種語言同時得到激活;語言產(chǎn)生規(guī)則系統(tǒng)傾向于選擇帶有目標語言標記的詞匯。Roelofs的觀點只考慮了目標語言,而對非目標語言沒有采取控制機制,因此,他的觀點被看作是支持特定語言提取的。
2.2.2 實驗證據(jù)――Stroop干擾效應的缺失
由于在一系列實驗中沒有發(fā)現(xiàn)非目標語言詞匯對目標語言詞匯的提取造成干擾,Costa等人曾經(jīng)一度高舉特定語言提取理論的大旗。比如說Costa等人(1999)運用圖畫-詞匯干擾任務,考察了干擾詞對于圖畫命名的影響[12]。Costa等人發(fā)現(xiàn),前人運用圖畫-詞匯干擾任務,在干擾詞和圖畫名字有意義聯(lián)系、但語言不一致的條件下,發(fā)現(xiàn)了跨語言的語義干擾效應。這一結果用特定語言提取和非特定語言提取都可以解釋。為此,Costa等人將干擾詞意義改變?yōu)榕c圖畫名字意義一致,比如說要求被試在干擾詞為“flower”的條件下,對一幅內(nèi)容為“花”的圖畫命名。結果發(fā)現(xiàn),在一種語言作為命名語言的條件下,存在著跨語言的促進效應,在兩種語言都作為命名語言的條件下,也存在著跨語言的促進效應。Costa等人用特定語言提取的框架對此結果進行了解釋,認為雙語者只考慮了目標語言中被激活的詞匯,那么,圖畫名字得到了來自圖畫和干擾詞的雙倍的激活,從而命名時間會比控制條件下更快。
然而,運用相同的實驗范式,為何Hermans等人(1998)和Costa等人(1999)的實驗結果不同?對此,Costa等人(1999)進行了以下兩點解釋:第一,兩個研究中運用的反應語言不同,Hermans等人(1998)以二語為反應語言,而Costa等人(1999)以一語為反應語言;第二,兩個研究中被試二語的流暢程度不同,Costa等人(1999)運用的是高水平平衡雙語者,一語和二語之間流暢性的差異非常小,而Hermans等人(1998)運用的雖然是熟練雙語者,但一語和二語流暢性差異較大[12]。Costa等人(1999)進一步指出,可能雙語者二語流暢程度越高,一語和二語之間的流暢水平差異越小,他們則越傾向于將詞匯提取固定在一種語言上面,即運用特定語言提取的機制。
在初步得出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提取機制為特定語言提取的基礎之上,Costa等人(1999)又考慮了其他的條件,對這一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探討[13]。Costa等人指出,二語熟練水平和兩種語言之間在拼寫和讀音方面的差異影響雙語者的認知加工過程。而他們在先前的研究中,討論的是熟練高水平雙語者(兩種語言平衡)的詞匯提取狀況,被試的兩種語言即加太羅尼亞語和西班牙語之間在語言結構上非常相似[12]。為此,Costa等人又運用同樣的任務,選取了西班牙語-英語熟練非平衡雙語者,要求他們分別用一語和二語命名圖畫,考察能否發(fā)現(xiàn)跨語言的促進效應。實驗結果表明,在用一語命名的條件下和用二語命名的條件下,都發(fā)現(xiàn)了跨語言的促進效應,從而支持了特定語言提取的理論。Costa等人(1999)運用相同的實驗范式,再次得出了支持特定語言提取的結果,可以說是對Hermans等人(1998)研究結果的一個有力回應。那么,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提取機制究竟是特定語言提取的還是非特定語言提取的?
3 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機制的最新研究趨勢
關于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機制的問題,一直出現(xiàn)了非特定語言提取和特定語言提取的爭論。研究者運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得出了這兩種不同的理論。然而,自21世紀以來的研究結果卻出現(xiàn)了兩個方面的融和。這代表了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機制的最新研究趨勢。
第一,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詞匯提取機制與雙語者兩種語言的流暢程度有關,非熟練雙語者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詞匯提取機制為非特定語言提取,而熟練高水平雙語者為特定語言提取。如前所述,Meuter等人(1999)的語言轉換實驗中存在著轉換消耗的非對稱性,從二語轉換為一語比從一語轉換為二語花更多的時間。對此,Meuter等人(1999)認為這種非對稱性取決于雙語者二語的流暢性,二語越流暢,非對稱性越小。根據(jù)他們的解釋,這種非對稱性會由于雙語者二語的高流暢性而消失,即高水平平衡雙語者完成語言轉換任務時會出現(xiàn)對稱性轉換消耗。為了檢驗上述假設,Costa等人(2004)運用圖畫命名的語言轉換任務重復了Meuter等人(1999)的語言轉換實驗,得出了一致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他們又以高水平西班牙語-加太羅尼亞語平衡雙語者為被試完成同樣的任務[8]。結果發(fā)現(xiàn),高水平平衡雙語者在用一語和二語完成語言轉換任務時,其語言轉換消耗是對稱的;在用一語和三語(三語為非流暢性語言,與一語在流暢性上差別很大)完成時,語言轉換消耗同樣是對稱的。Costa等人(2004)對此結果的分析認為,當二語沒有達到高水平的時候,雙語者(即二語學習者或非熟練雙語者)在言語產(chǎn)生中進行詞匯提取時傾向于運用抑制機制;當二語達到高水平的時候,雙語者(即高水平雙語者)會形成一種只專注于加工一種語言的加工類型,此時詞匯提取的機制會從抑制機制發(fā)展到特定語言提取的機制;不管高水平雙語者在完成任務時使用語言的流暢性差異如何,他們詞匯提取的機制都為特定語言提取的機制。
第二,特定語言提取的機制是通過對非目標語言進行抑制等措施而實現(xiàn)的。Lee等人(2001)指出,Costa等人(1999)只是反對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的抑制的存在而支持特定語言提取,但并沒有明確指出特定語言提取的實施機制[14]。因此,他們運用熟練非平衡英-法雙語者,在一個模塊中最先呈現(xiàn)三個詞一組的詞匯定義,接著呈現(xiàn)兩幅圖畫一組的圖畫命名。結果發(fā)現(xiàn),當先前用英語進行的詞匯命名中存在與圖畫名字有語義相關的詞時,用法語進行圖畫命名的時間會比語義無關的條件下長,即發(fā)現(xiàn)了跨語言的語義競爭效應。Lee等人認為,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的一個特征就是跨語言的語義競爭效應,雙語者通過對非目標語言的詞匯進行抑制從而制造一種特定語言提取的偏差,解決語義競爭效應,成功實現(xiàn)特定語言的詞匯提取。在Lee等人的研究中還有一個發(fā)現(xiàn)是,只是在二語單詞產(chǎn)生的過程中存在著對一語的抑制,在一語單詞的產(chǎn)生過程中沒有發(fā)現(xiàn)對二語的抑制。Lee等人對這一結果的解釋是,非目標語言相對于目標語言的優(yōu)勢比例決定了抑制的強度,如果非目標語言的優(yōu)勢遠遠弱于目標語言,那么,不需要對非目標語言的抑制或者抑制強度非常;反之,則抑制強度大。
與Lee等人(2001)的觀點相似,Costa等人(2004)進行了更加廣泛意義上的融和[15]。他們指出,只要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兩個詞庫都得到了來自語義系統(tǒng)的激活,那么,雙語者肯定會“有選擇性”地提取一種語言的詞匯;只要進行“有選擇性”地提取,因此,詞匯提取過程肯定都從某種程度上運用了特定語言提取的機制。他們進一步認為,實質(zhì)上,為了提取目標語言的詞匯,抑制模型通過“有選擇性”地對非目標語言進行抑制[5,7~9];有的模型通過將語義系統(tǒng)傳送到詞匯系統(tǒng)的激活創(chuàng)造為一種“選擇性”非平衡狀態(tài),即對目標語言的激活量大于對非目標語言的激活量[4];有的模型則“有選擇性”地忽視非目標語言的激活[11]?傊,認為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存在非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實質(zhì)上都是以特定語言提取機制為前提的。
4 結語
對于語義系統(tǒng)能夠同時將雙語者的兩個詞庫激活,特定語言提取和非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最初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二者最初爭論的焦點在于,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非目標語言的詞匯是否對目標語言的詞匯提取形成競爭或者干擾?非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承認競爭的存在,即非目標語言會對目標語言詞匯的提取形成干擾;特定語言提取的觀點認為競爭是不存在的,即非目標語言不會對目標語言詞匯的提取形成干擾。
我們認為,如Costa等人(2004)所言,如果從最后的提取結果所出現(xiàn)的“選擇性效應”來看,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的詞匯提取機制都可看作是特定語言提取[15];然而,對詞匯提取的加工過程進行分析,在兩種語言的詞庫都得到激活的情況下,成功實現(xiàn)對一種語言的詞匯提取,便必然存在著一個控制機制。依據(jù)控制機制的不同,可能雙語者的詞匯提取機制就存在著特定語言提取和非特定語言提取兩種不同的類型。那么,控制機制因什么而不同?Costa等人(2004)從雙語者兩種語言流暢性差異的角度討論了高水平平衡雙語者和非熟練雙語者不同的控制機制[8]。那么,控制機制是否還會因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這是需要研究者繼續(xù)關注的問題。
此外,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詞匯提取控制機制的存在,使得雙語者能夠成功的分離兩種語言。那么,這種控制機制的神經(jīng)基礎如何?這需要研究者運用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方法,以更多的正常雙語者和腦損傷雙語病人為對象進行更多的探討。還有,目前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雙語言語產(chǎn)生過程中,雙語者兩種語言的詞庫都得到了激活,包括語音信息的激活[16]。那么,依據(jù)抑制模型,雙語者需要對非目標語言進行抑制才能實現(xiàn)目標語言詞匯的提取。對于中-英雙語者來說,抑制可能會發(fā)生在何種層面?語音層面還是拼寫層面?這也是研究者需要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清芳, 楊玉芳. 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通達理論. 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1): 6~11
[2] Colome A. Lexical activation in bilinguals- speech production: Language-specific or language-independent?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1, 45: 721~736
[3] Costa A, Caramazza A, Sebasti_an-Gall_es N. The cognate facilitation effect: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lexical acc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0, 26: 1283~1296
[4] La Heij W.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in speech production: issues and models (in press). In: Kroll J F, De Groot A M B eds.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Green D W. 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system.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8, 1: 67~81
[6] Hermans D, Bongaerts T, de Bot K, et al. Producing words in a foreign language: Can speakers prevent interference from their first language?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8, 1: 213~230
[7] Meuter R F I, Allport A. 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ing in naming: Asymmetrical costs of language selec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9, 40: 25~40
[8] Costa A, Santesteban M.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language switching in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L2 learner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4, 50: 491~511
[9] Jackson G M, Swainson R, Cunnington R, et al. ERP correlates of executive control during repeated language switching.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1, 4: 169~178
[10] Dell G S. 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retrieval in sentence produ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 283~321
[11] Roelofs A. Lemma selection without inhibition of languages in bilingual speakers.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8, 1: 94~95
[12] Costa A, Miozzo M, Caramazza A. 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s: Do words in the bilingual’s two lexicons compete for selec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9, 41: 365~397
[13] Costa A, Caramazza A. Is 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language-specific? Further evidence from Spanish?English and English?Spanish bilinguals.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999, 2: 231~244
[14] Lee M W, Williams J N. Lexical access in spoken word production by bilinguals: evidence from the semantic competitor priming paradigm.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1, 4 (3): 233~248
[15] Costa A, Santesteban M. Bilingual word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4, 8(6): 253
[16] Rodriguez-Fornells A, Van der Lugt A, Rotte M, et al. Second Language Interferes with Word Production in Fluent Bilinguals: Brain Potenti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Evidenc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5, 17: 422~433
Mechanism of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Li Li, Mo Lei, Wang Ruiming, Pan Jing’er
(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wo theorie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and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An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the lexical nodes of the non-response language act as competitors to those of response language is crucial for the mechanism of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theories about the crucial question. The 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states that the lexical nodes of the non-response language act as competitors to those of response language, but the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theory does not. At last in the new trend of the mechanism of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the 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se two theories on two aspect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lexical access, language-unspecific selection,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相關熱詞搜索:雙語 提取 詞匯 雙語言語產(chǎn)生中的詞匯提取機制 言語產(chǎn)生的機制 言語產(chǎn)生的三大系統(tǒng)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