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典婉:曹又方家的春日潤餅_潤餅菜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北京三聯(lián)出版了臺灣素食推手之一塘塘的新書,談她在臺灣宜蘭的手作人生,與新養(yǎng)身觀點,記憶中我卻跌回許多年前,塘塘在臺北開素食餐館時 與曹又方一起吃素食的往事。
上世紀90年代曹又方從美國回到臺北定居,是圓神出版社的掌門人,我還在報社當名小記者,第一回見她是在一個女性社團成立,去了好些臺灣新女性代表,都是臺灣女性運動健將,曹姐坐在人群,一眼就望見。
她的才貌在臺灣文化圈永遠閃亮, 之后與她相熟,常常約著在臺北大小巷里穿梭,尋美食吃遍天下美味的她,對美食要求極高,每到一個新餐廳,她常說起菜色,點上幾招牌菜,就讓我吃得口齒留香,我也樂得有位大姐姐在前面指路, 不過有些時候她也給我做功課:“當記者跑新聞;得要隨時有敏銳的嗅覺 。”
很幸運,我鄰座同事就是美食專家,每天她跑完新聞回來,就分享臺北的新館子,餐飲趣聞,我樂得有飲食達人指路,常,F(xiàn)買現(xiàn)賣,當做臺北美食探險,與曹姐約了幾回臺北的味覺之旅,90年代的臺北,所有奢侈品、頂尖餐飲品牌紛紛進駐,大盎斯牛排、金光閃閃吃擔仔面、魚翅、鮑魚、各類豪華餐廳塞滿臺北人的味蕾。飲食文化開始在臺灣各地發(fā)酵。
一回同事介紹了塘塘的素食自助餐,強調沒有味精、沒有添加物,全食物的烹調,一時間成為許多上班族的最愛,吃多了太多大餐,每個人都希望回到健康飲食,塘塘與她的日籍先生正在店里忙進忙出,餐桌臺上綠色有機蔬菜,手工老式豆腐,綠色十字花科,來自客家村的手制蘿卜干,還有著陽光的香甜,日式與創(chuàng)意素食,打破了當年臺灣素食館的油膩,臺灣的素食料理,過去多半是承襲傳統(tǒng)的宗教素食,大量的腌制物, 肥油佐料沖淡了食物原有滋味,宗教寺廟的僧人烹煮齋菜,全是又肥又膩,怕大家吃不飽,為了彌補沒有肉食的口感,佐料與過多的醬料,往往蓋住蔬菜甘美,導致許多僧侶也有三高毛病。
難得在臺北街頭出現(xiàn)一家強調少油、少鹽、蔬食素菜,配上一碗五谷米飯,常常是得大排長龍,門口還有一些她提供的素食料理食譜,大家吃完飯,都會順手搿一張回家照表抄課,注重養(yǎng)生與美食的曹又方就與我,結伴去了幾回,每回菜色都讓我們十分滿意,尤其是當季食材的新鮮味美。
一次久居花蓮海邊的孟東籬到臺北,一身素雅布衣,清癯得像陣風,我們三人吃了一回塘塘的素食自助餐,簡簡單單,飯后大家一起再去喝茶,色彩豐富的全食物,讓素菜有了全新的衣妝,只是塘塘后來不開素食館,而是專業(yè)教授素食烹飪,并出版食譜。
在曹又方得癌癥后,她更注重養(yǎng)生,對昔日熱愛的美食加倍小心忌口,勤練氣功也讓她氣色體力明顯強化,2002年開始我辦了幾回桐花季的作家旅行,一定會邀她同行,在客家村找餐廳也會特別叮矚,一定要少油少鹽不放味精。臨走一人一盒客家小點心,幾回她都吃得頂滿意。
那年她吃完了我辦的客家宴,說是原班人馬去她家吃潤餅,大家興高采烈約了一伙人,她已經很久不下廚,指揮出來上桌的潤餅,還是極具曹家特色,現(xiàn)炒豆干肉絲,一盤芹菜,小碟鹵味拼裝在曹姐精心搭配的盤碗,視覺花宴,再說些文化界園小八卦配菜,春日的潤餅宴在女人、文化與八卦中入口。
晚春初夏的臺北,空氣己經有些許潮濕南風吹過,路邊行道樹開得花繁并茂,曹姐笑盈盈,她家里不開空調,墻角電扇不停地轉著頭笑,左搖搖右擺擺, 把窗外的花香也吹進來了。
前些年曹又方過世,孟東籬也走了,在北京書店發(fā)現(xiàn)塘塘的新書,陳年往事一一浮現(xiàn)。飯桌上的人與事就這樣淡出。
作者系臺北資深媒體人
相關熱詞搜索:方家 春日 張典婉 張典婉:曹又方家的春日潤餅 張典婉 張典婉的微博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