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山:孫中山“黨-國”理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孫中山的“黨—國”理論由“立黨救國”、“以黨建國”和“以黨治國”等三個歷史和邏輯緊密相聯(lián)的部分組成!傲Ⅻh救國”表明中國近代的政黨首先是民族危機的產(chǎn)物!耙渣h建國”反映出孫中山學外國、建我黨,以我黨、建我國,先黨后國,黨國同構的的政治思維!耙渣h治國”無論在理論說明還是在制度設計上,盡管總有些改變,但在“革命”時期,革命黨獨占政權,黨員獨有或先有政治權利的本質沒有變化。
[關鍵詞]孫中山;
立黨救國;
以黨建國;
以黨治國
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三民主義”學說在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思想發(fā)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的“黨—國”理論更是別具一格。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總是僅僅關注“以黨治國”一面,忽視了對其“立黨救國”、“以黨建國”觀點的認識。本文認為,孫中山的“黨—國”理論實際上由“立黨救國”、“以黨建國”、“以黨治國”三個歷史和邏輯緊密相聯(lián)的部分構成。完整系統(tǒng)地梳理和分析孫中山的“黨—國”理論,對于人們了解近代以來中國政黨功能形態(tài)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立黨救國”
政黨是建立在階級利益基礎之上的政治組織,是在階級成員統(tǒng)一聯(lián)系有了技術可能,階級整體意識已經(jīng)形成,進行組織活動有了政治可能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這是考察歐美國家情況后得出的結論,無疑也是正確的。但以此來衡量中國近代政黨的發(fā)生情況,一味地認為它們是“在民族資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及西方民主思想廣泛傳播的激發(fā)下產(chǎn)生的”,顯然有失偏頗。本文認為,中國近代政黨首先是民族危機的產(chǎn)物,“救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近代政黨產(chǎn)生的最重要而又最直接的原因。
孫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40年,從事比較有影響的近代政團、政黨組建活動多次,但“救國”始終是這些政團、政黨發(fā)起的第一要義。孫中山認為,“國家之生存要素,為人民、土地、主權”。[1](P44)與之相應,他的立黨救國思想,實質包含三方面內容:“人民”,喚醒民眾、開化人民;
“土地”,捍衛(wèi)疆土完整,保護資源財富;
“主權”,高倡“主權在民”,結束君權政治。其中,“人民”是歸屬,“土地”是原由,“主權”是關鍵。在不同的立黨階段,因應形勢變化,三者內容和位置有所調整,但“救國”第一要義始終如一。
1894年底,興中會在成立時,其《章程》中列陳列強侵華之危害,“強鄰環(huán)列,虎視鷹膦,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chǎn)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
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嘆息民眾之愚昧落后,“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而這一切都是清廷賣國害民造成的,“因循茍且,粉飾虛張”,“庸奴誤國,涂[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將“土地”、“人民”、“主權”的現(xiàn)實慘況描繪得淋漓盡致。作為“有志之士”、“有心人”的孫中山及其同志對此“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用特集會眾以興中,協(xié)賢豪而共濟,抒此時限,奠我中夏”!吧昝裰径鰢凇。[2](P20)其目標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此時,孫中山樹起的革命旗幟是“排滿”,這既是傳統(tǒng)種族革命的延續(xù),又是近代中華民族要求自主獨立的先聲。
20世紀初年,西方列強侵略的加劇、清廷腐敗和統(tǒng)治力量的衰弱,以及民眾反侵略運動的興起,促使許多年輕的知識精英告別改良,轉向革命,組織團體,甚至有人疾呼“非立大政黨不足以救將亡之中國”。[3]這種形勢令孫中山頗感欣慰,“鄙人往年提倡民族主義,應而和之者特會黨耳,至于中流社會以上之人,實為寥寥。乃曾幾何時,思想進步,民族主義大有一日千里之勢,充布于各種社會之中,殆無不認革命為必要者”。[2](P280)中國同盟會就是在民(種)族主義旗幟下由各種革命愛國團體集結起來的,其宗旨開門見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不久,孫中山把它概括為“民族”主義,其立黨救國思想也從排滿革命、排滿救國的單純種族仇視情結中逐漸解脫了出來。一方面,主張只“恨害漢人的滿洲人”,把革命的目標集中到了腐敗專制的清朝權貴們身上;
另一方面,他認為,作為中國人中“少數(shù)最良之心理”的“先知先覺”革命黨人,應該自覺地擔負起喚醒、鞭策民眾,以最適宜的“治法”適應民眾,使中華民族適應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潮流。[2](P289)換言之,革命黨人要救出來的中國不是傳統(tǒng)的漢族某姓的家天下,而是一個近代式的民族國家。
辛亥革命爆發(fā),中華民國誕生,革命黨人立黨救國的任務似乎已經(jīng)完成,“三民主義”也變成了“二民主義”,革命政黨也在向議會選舉型政黨轉變。但難以捉摸的政局變化使革命民主黨人將“鞏固中華民國,實現(xiàn)民生主義”確定為公開的同盟會和國民黨的主要宗旨。而這成為日后他們創(chuàng)立新的政黨,從專制軍閥統(tǒng)治下挽救民國,要求實現(xiàn)真正的“民權”、解決“民生”的原由。中華革命黨成立時,無論是孫中山的總理誓約,還是其章程,都明確“本黨以實行民權、民生兩主義為宗旨”!氨军h以掃除專制政治、建設完全民國為目的”。[4](P97)這表明,盡管此時孫中山和革命黨人不再亮出“民族”主義的旗號,但是立黨救國的實質——從專制復辟逆流中救中華民國——未變。
1919年10月10日,中國國民黨成立之日,孫中山著文痛陳國勢黑暗,人民疾苦的現(xiàn)實,“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專橫,政客搗亂,民不聊生之日也!薄皣!國民!公等已深受痛苦八年矣”。表示革命黨人將繼續(xù)救國救民的革命事業(yè),“革命之事業(yè),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達到也,尚有待于后起者之繼成大業(yè)也”。[5](P132)《中國國民黨規(guī)約》中確定以“鞏固共和、實行三民主義”為宗旨。此時的“民族”主義完全擺脫了國內種族問題的糾葛,也不再幻想“維護國際和平”,而是直面帝國主義的本性,“現(xiàn)在清室雖不能壓制我們,但各國還是要壓制的,所以我們還要積極的抵制!覀兌ㄒe極的將我四萬萬民族地位抬高起來,發(fā)揚光大!瓚摪盐覀冎袊懈髅褡迦诔梢粋中華民族……并且要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義乃為完了”。[5](P394)可以說,中國國民黨正是對內反對專制軍閥、無恥政客褻瀆民國稱號,欺壓人民的行徑;
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剝削、掠奪、凌辱暴行的救國救民的產(chǎn)物。
及至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改組,孫中山及其他黨的領袖對“立黨救國”的認識更加深刻、完整。他們認為,自辛亥革命后,中國的情況不但毫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劇,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國民對此疾首蹙額,有識之士日夜彷徨。在各種政治力量中,惟有中國國民黨以進行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惟一生路。在“民族主義”方面,它除提出實行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外,更明確把“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作為自己斗爭的方向。孫中山等人認為,辛亥革命之后,盡管國內的種族壓迫被推翻,但是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包圍依然如故,且侵略政策更加隱蔽,共管代替了瓜分,武力掠奪變?yōu)榻?jīng)濟壓迫,“其結果足使中國民族失其獨立與自由”,而且“國內之軍閥既與帝國主義相勾結,而資產(chǎn)階級亦眈眈然欲起而分其馂余,故中國民族政治上、經(jīng)濟上皆日即于憔悴”。[6](P118-119)所以,國民黨人不得不繼續(xù)努力,打倒列強,掃除軍閥,以求中國民族之解放,且準備以多數(shù)民眾的力量為奧援。由此可見,即使是中國國民黨改組,也是以“立黨救國”為改組首義的。
由上可見,立黨救國在孫中山的建黨思想中是一貫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立黨救國的思維,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并非為孫中山及革命黨人所獨有,同時代的維新派人士組建的強學會、保國會等也是以救亡、圖存為號召的,甚至由于它們活動于中上層社會、都市大邑,影響比興中會更大。但是,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其一,從組織源頭和群眾基礎上看,革命黨脫胎于舊式會黨,它的群眾基礎是內地的下層流民社會和海外的華人社會,后來擴大到激進的具有愛國民主思想的中小知識分子群體之中;
維新派組織衍生于舊式學會,它的群眾基礎是信奉讀書做官論的儒生群體和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不同的組織源頭和群眾基礎決定了兩者盡管都以“救國”為首義,但內涵大不相同。革命黨要救的是中華民族,維新派要保的是大清帝國。其二,從政治價值取向上看,由于兩者要救的“國”內涵不同,所以設想救出來的“國”差別更大。革命黨要把中國救成一個民主的共和國,立憲派則想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這種對“主權”追求的差別源于對“人民”的認識。盡管兩者都持唯心史觀,都認為必須開發(fā)民智才能實現(xiàn)民權,但在維新派的政治設想中并沒有普通民眾的政治地位。而在孫中山的政治方案中,作為“諸葛亮”的革命黨人對“阿斗”式的人民首先必須有一顆忠誠之心,甚至面對“一片散沙”的人民,革命黨人要像“士敏土”一樣深入其中,使之結成“一塊堅固石頭”一樣的大團體,“這個大團體能夠自由,中國國家當然是自由,中國民族才真能自由”。[6](P283)其三,從個人追求來看,兩者迥然有異。維新派的主要領袖多是儒生出身,入仕發(fā)財?shù)睦摶繕耸瞧渲写蠖鄶?shù)人的理想,在立黨救國的招牌下掩蓋不住個人的物欲打算,如康有為組建國民憲政會和帝國統(tǒng)一黨時就十分欣賞歐美的“政黨分贓制”,并以此招攬黨眾。[7](P117)而革命黨人不管內部派別如何,現(xiàn)實表現(xiàn)怎樣,至少在公開的言論中強調“爭權奪利者,非革命黨”,尤其是孫中山本人“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8](P157)其四,從發(fā)展的結果看,維新派人物從起初的“立黨救國”,發(fā)展成了“立黨;省,盡管其曾經(jīng)擁有不少黨眾,但由于民主時代已經(jīng)把皇權政治拋到了一旁,因此他們的理想追求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fā)變成了昨日夢囈。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的“立黨救國”思想由于建立在與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一致的方向上,所以能夠把中國從千年專制統(tǒng)治下解救出來,使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日后中國民主政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以黨建國”
通常人們認為孫中山“以黨建國”觀點形成的時間是在中華革命黨成立之后。如革命三時期說中有關革命黨和未來中華民國關系說明所展示的“以黨建國”的理念,尤其是中國國民黨改組后,孫中山說:“我們現(xiàn)在并無國可治,只可說以黨建國。待國建好,再去治他”。[6](P103)其實,“以黨建國”的思想從興中會時期就已經(jīng)萌芽,同盟會階段完整出現(xiàn),后來的中華革命黨和中國國民黨階段只是補充和發(fā)展而已。
興中會成立時,在承繼前代造反者漢人至上的種族訴求外,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政治追求——“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而不是改姓換名的漢姓王朝!昂媳娬笨隙ㄊ且环N近代的民主政權,保證“大多數(shù)的誠實的人們”“要進入公共民主的生活”,但具體形式如何?孫中山一直在探索當中,直到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才有了明確的答案。
1912年以同盟會勢力為基礎的南京臨時政府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對民主共和的組織體制作了規(guī)定: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第二條、臨時大總統(tǒng)有統(tǒng)治全國之權。
第五條、臨時大總統(tǒng)制定官制、官規(guī),兼任免文武官員,但制定官制官規(guī),及任命國務員及外交專使,須得參議院之同意。
第八條、參議院以各省都督所派之參議員組織之。
第十一條、參議院之職權如下:三、議決臨時政府之預算;
四、調查政府之出納;
……六、議決暫行法律。
第十八條行政各部設部長一人為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辦理各部事務。行政各部如左:一、外交部;
二、內務部;
三、財務部;
四、軍事部;
五、交通部。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第四十八條、法院以臨時大總統(tǒng)及司法部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
第五十一條、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盵9](P1053)
這個組織體制恰恰來源于同盟會的內部組織機制。同盟會成立前一年,在美洲改組洪門致公堂修訂章程時,孫中山將堂內規(guī)章確定為“事權分為三等,一曰議事權,一曰行事權,一曰判事權。而總權則集于堂友之全體”。[2](P263)同盟會成立時,其《總章》規(guī)定:
第八條、本會設總理一人,由全體會員投票公舉。四年更選一次,但得連選連任。
第九條、總理對于會外有代表本會之權,對于會內有執(zhí)行事務之權;
節(jié)制執(zhí)行部各員;
得提議于議會,并批駁議案。
第十條、執(zhí)行部設庶務、內務、外務、書記、會計、調查六科。(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各科職員均由總理指任,并分配其權限;
但調查科員由總理與該科長指任。
第十一條、議事部議員由全體會員投票公舉,以三十人為限,每年公舉一次。
第十二條、議事部有議本會規(guī)則之權。[2](P284-285)
此外,同盟會本部還設有司法部,其職責是執(zhí)行會內組織紀律。[10](P50)
考慮到孫中山少年時代的美國政治知識教育背景和當時世界上歐美國家政體形式采擇的可能性,毫無疑問,他及同盟會的領袖們在確定盟內組織機制時選擇的是以美國的總統(tǒng)制模式為參照的。1787年頒布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guī)定:
第一條、一、本憲法所授予的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所組成的合眾國國會。二、(5)眾議院……有提出彈劾之權。三、(6)參議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七(3)凡必須經(jīng)參議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決議或表決(關于休會之問題除外),應呈遞合眾國總統(tǒng)。
第二條、一(1)行政權屬于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偨y(tǒng)之任期為四年,……應依照……程序選舉之。二、(1)……總統(tǒng)得令各行政部長官,以書面發(fā)表關于其職務各事項的意見。
第三條、一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制定與設立的下級法院。[11](P48-57)
從美國總統(tǒng)制政體模式,到同盟會內部的組織機制,再到南京臨時政府的組織體制,孫中山經(jīng)過了把外國政體形式運用到黨內組織機制的設計,又把黨內的組織機制運用到了本國的民權政府的組織體制的建構的過程。這個思維的邏輯和時間順序是:學外國,建我黨;
以我黨,建我國。這樣的政黨與近代西方政黨內部的機構設置和運作程序有很大的差別,它是自己所追求的國家雛形或模型,是縮小了的國家,而國家則是擴大了的政黨。黨國同構,先黨后國,以黨建國。
孫中山的這種思維經(jīng)過民初熱衷于歐美式的政黨政治運作失敗后,到了組建中華革命黨時變得更加明確和堅定,最具代表性的話語就是“吾人立黨,即為未來國家之雛形”。[4](P184)由于孫中山對歐美國家的選舉制度和政黨分贓現(xiàn)象早就不以為然,設想在未來的國家中,借鑒中國古代對官員的考任和監(jiān)督制度,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之外,另加考試和監(jiān)察兩權,構成五權分立、互相制衡的政府。因此,中華革命黨的組織機制和同盟會有了一定的形式上的區(qū)別,它專門設立了直屬“總理”負責的“協(xié)贊會”,內分立法、司法、監(jiān)督、考試四院,與本部(行黨務執(zhí)行機構之職能)并立為五院,目的是“使人人得以資其經(jīng)驗,備為五權憲法之張本”,“四院各成獨立之機關,與行政部平行,成為五權并立。是之謂五權憲法也”。[4](P100)中國國民黨成立時,孫中山提出“要國事和黨事分開來辦”的設想,[5](P390)因此,《中國國民黨總章》中取消了“協(xié)贊會”這一機構。到了中國國民黨改組時,盡管《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中設想的政權機構和修訂后的《中國國民黨總章》黨內組織設置不再有對應和明確的隸屬關系,但是孫中山堅持要把“黨放在國上”的主張,“應重新組織,把黨放在國上”。“應該先由黨造出一個國來,以后再去愛之”!包h之于國家,即如棚寮之于洋樓。黨有力量,可以建國。故大家應有此思想與力量,以黨建國”。[6](P104)
從近代歐美國家的情形看,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自然先于近代政黨,無國則無黨。但是,在中國,或者與中國類似的東方國家,情況恰恰與之相反,先黨(近代政黨)后國(近代民族國家),無黨則無國。中國近代的政黨締造者們不但把自己的組織看成是“救世”團體,而且在組織機制的安排上不是借鑒近代歐美國家政黨的組織形式,而是用國家的政體模式進行設計。孫中山是這樣,康有為等人也是如此。[7](P103-105)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近代政黨的一大特色。
三、“以黨治國”
在孫中山的“黨—國”理論中,“以黨治國”是“立黨救國”、“以黨建國”的自然延伸,它產(chǎn)生于中華革命黨時期,完善于中國國民黨改組階段!耙渣h治國”實際涉及兩個問題:革命黨與政權、革命黨與人民的關系。
就不同革命階段中革命黨的任務和擁有的相應的政治權力而論《,中華革命黨總章》將革命劃分為三時期:“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俟地方自治完備之后,乃由國民選舉代表,組織憲法委員會,創(chuàng)制憲法”。“自革命軍起義之日至憲法頒布之時,名曰革命時期;
在此時期之內,一切軍國庶政,悉歸本黨負完全責任,力為其難,為同胞造無窮之幸!薄4](P97)在整個“革命時期”,實際上是中華革命黨包辦革命,他人不得參與;
革命成果自然只能由革命黨人獨享。1920年11月頒布的《中國國民黨總章》中,將“訓政時期”的革命任務歸并到了“軍政時期”之中,同時將“憲法”具體為“五權憲法”,“本黨進行分二時期:(一)“軍政時期此期以積極武力,掃除一切障礙,奠定民國基礎;
同時由政府訓政,以文明治理督率國民建設地方自治。(二)憲政時期地方自治完成,乃由國民選舉代表,組織憲法委員會,創(chuàng)制五權憲法。”[5](P401-402)但“革命時期”的期限及中國國民黨包辦革命,獨享革命成果的實質沒有改變,“自革命起義之日至憲法頒布之日,總名曰革命時期。在此時期內,一切軍國庶政,悉由本黨負完全責任!盵5](P402)1924年1月公布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和《中國國民黨總章》,盡管都沒有國民黨和國民政府關系的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國民政府的目的和中國國民黨的宗旨卻是一致的,即實行“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指出:“至于既取得政權樹立政府之時,為制止國內反革命運動及各帝國主義壓制吾國民眾勝利之陰謀,芟除實行國民黨主義之一切障礙,更應以黨為掌握政權之中樞。蓋惟有組織、有權威之黨,乃為革命的民眾之本據(jù),能為全國人民盡此忠實之義務故耳!盵6](P122)事實上,這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主義”(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一個政黨”(中國國民黨)治國理念的清楚表述。
在政權參與方面,中華革命黨時期,孫中山提出:“非本黨不得干涉政權,不得有選舉權,故將來各埠選舉代表,非本黨人不可”,[4](P104)非黨員在革命時期之內,不能享有公民權利。而且還把黨員按參加革命黨時間的先后及對革命事業(yè)貢獻的大小,與他們享有的政治權利聯(lián)系起來分為三等:“首義黨員”是“元勛公民”,擁有一切“參政、執(zhí)政之優(yōu)先權利”;
“協(xié)助黨員”是“有功公民”,擁有“選舉及被選舉權利”;
普通黨員”是“先進公民”,享有“選舉權利”。在《中華革命黨革命方略》中還明確規(guī)定:“中華革命黨總理,為中華革命軍大元帥”,“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為大總統(tǒng),組成政府總攬全國政務”,構成孫中山個人的黨、政、軍三位一體的高度集權體制。到了中國國民黨成立之后,孫中山對上述觀點進行了一些糾正。他首先對部分革命黨人將“以黨治國”曲解為“入黨做官”的思想提出了批評,“如果黨員的存心都以為要用黨人做官,才算是以黨治國,那種思想更是大錯”。[12](P281)“所謂以黨治國,并不是要黨員都做官,然后中國才可以治;
是要本黨的主義實行,全國人都遵守本黨的主義,中國然后才可以治!盵12](P282)其次孫中山提出了“借才于黨外”的主張,“至于本黨黨員若是確為人才,能勝大任的,自當優(yōu)先任用,以便實行本黨的主義。倘若有一件事發(fā)生,在一個時機或者一個地方,于本黨中求不出相當人才,自非借才于黨外不可!盵12](P282)從這里可以看出,孫中山反對中國國民黨的黨員心存“入黨做官”的想法,只是對他們入黨動機的修正,并不是對黨員入黨結果——“做官”的糾偏。其實黨員存有“入黨做官”的動機正是自中華革命黨時起,革命黨人長期以來存在的革命“惟我獨革”,政權“惟我獨掌”思想的自然表露。孫中山提出的心理、思想上的糾正方式——“立志”、“做大事”,對于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且自命為“先知先覺”的大多數(shù)革命黨人來說,其糾偏效果顯然會是蒼白無力的。至于“借才于黨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中華革命黨時期“非本黨不得干涉政權”的主張,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但它的實行也是有條件的:首先是“才”的標準,必須是真正信奉中國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而且“能宣傳主義、運動群眾、組織政治之革命”,才算是中國國民黨所需要的“才”;
其次在“才”的使用上,只是“有一件事發(fā)生,在一個時機或者一個地方,與本黨中求不出相當人才”時,才去“借”。至于中國國民黨中的黨員“人才”,“自當優(yōu)先選用”。由此可以推斷,按照孫中山這一時期的設想,一旦革命成功了,對國家政治權利,中國國民黨人雖然不能完全獨享,但可以先享。
從不同革命階段中革命黨和人民的關系看,孫中山與同代的絕大多數(shù)思想家一樣,從英雄史觀出發(fā),把革命黨人看作是全知全能而又無私無畏的“公仆”,自比是“諸葛亮”、“保姆”(或“母親”);
把人民看成是權力至上而又無能無知的“皇帝”(或“帝民”),將他們比做“阿斗”、“嬰兒”,“革命黨既以武力掃除殘暴,拯救無知可憐的皇帝于水火之中,就是要行伊尹之志,以‘阿衡’自任,保衛(wèi)而訓育之”。[13](P223)中華革命黨建立之初,孫中山除了要求革命黨黨員“蓋指!蓖,還設想把這個方法將來推廣到人民之中去,以防辛亥革命勝利時反革命、假革命混入革命陣營,篡奪革命政權的情況再次出現(xiàn)。這樣做的意蘊就不只是革命黨人“惟我獨革”了,對人民來說,要想在未來新政權下生存、生活,做革命黨政權下的“國民”,就只能接受革命黨的“主義”,“不革也革”,這就帶有濃烈的強迫革命的意味。到了中國國民黨改組時期,孫中山借鑒俄國革命的成功經(jīng)驗,認識到在革命運動和政權建設過程中,人民有著巨大的力量,提出以“人民之心力”做黨的基礎的設想,將對人民強迫革命的要求改為教化式的“主義宣傳”方法,希望“到了全國人民的心理都被本黨統(tǒng)一了,本黨自然可以統(tǒng)一全國,實行三民主義,建設一個駕乎歐美之上的真民國。”[12](P284)這實際上是在設想由中國國民黨在“軍政時期”,尤其是在“訓政時期”,用本黨的黨義來“黨化”人民,最終使人民成為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黨民”。
按照孫中山革命三階段的理論,在“訓政時期”結束,“憲政時期”開始之后,人民才能擁有“民權”。對于“民權”實現(xiàn)的方式,他對歐美國家的“代議政體”、“議會政治”采取了否決態(tài)度。同時他表示,盡管對俄國的“人民獨裁”政體了解得不多,但相信它肯定比代議政體要好,不過他無意效法,而是借鑒瑞士的直接民主制,提出了要建立一個“‘全民政治’的民國”的設想,“我們國民黨提倡三民主義來改造中國,所主張的民權,是和歐美的民權不同。我們拿歐美已往的歷史來做材料,不是要學歐美,步他們的后塵;
是用我們的民權主義,把中國改造成一個‘全民政治’的民國,要駕乎歐美之上!盵6](P314)孫中山又從他的性品論出發(fā),設想在未來的“全民政治”的民國中,人民享有由革命黨人“造成”并“交給”他們的“選舉”、“罷免”、“創(chuàng)制”、“復決”四項“徹底的直接民權”,并且能使用這些“政權”來制約由政治專門家掌握的“司法”、“立法”、“行政”、“考試”、“監(jiān)察”五項政府的“治權”,實行“權”、“能”分開。在“全民政治”時代,很顯然不會有西方代議制下的政黨的存在,那么中國國民黨處于何種地位?孫中山?jīng)]有對此做明確的說明,但可以推斷,他們是在“政權”的制衡下,并為“政權”的擁有者服務的“治權”的掌握者。
在對孫中山“以黨治國”理論進行評價時,學界存在兩種傾向:一是對中華革命黨時期孫中山的“以黨治國”設想多持貶斥立場,認為混淆革命黨和革命政權之間的界限,且孫中山還有高度個人集權的追求。二是對中國國民黨階段的“以黨治國”言論多有褒揚態(tài)度,以為用“主義治國”代替“黨員做官”、“借才于黨外”、“全民政治”是孫中山晚年的進步,等等。筆者認為,對于前者,我們不能用20世紀80年代之后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政體制改革的標準來衡量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中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對“革命時期”黨政關系的設計和設想,尤其要聯(lián)系“二次革命”后革命黨人所處的惡劣環(huán)境考察這個問題;
而對于后者,只要是認真地閱讀和分析過孫中山提出這些觀點的原文并把文獻材料放在特定歷史背景下考察,是不難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的。
參考文獻:
[1]孫中山全集[M].第四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孫中山全集[M].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
[3]政黨說[N].清議報,第七十八冊.
[4]孫中山全集[M].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84.
[5]孫中山全集[M].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
[6]孫中山全集[M].第九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
[7]楊德山.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政黨學說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毛澤東文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中國法制史資料選編(下)[C].北京:群眾出版社,1988.
[10]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11]目下太郎編.九國憲法選介[C].北京:群眾出版社,1981.
[12]孫中山全集[M].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
[13]孫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