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濤:南普照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整體結構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內容摘要:南普照《試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結構》文把實踐思維方式作為理解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入口和馬克思主義的元哲學,把思維方式這種外在的東西看成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規(guī)定,顯然是一種本末倒置,馬克思主義學說就是尋找人的本質的學說,是在探尋人的本質的過程中找出人性與勞動、人性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矛盾,從而批判產生異化的根源,尋求人解放的現(xiàn)實道路的學說,從根本上說,馬克思的學說及其后繼都是批判理論,批判是全部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質和理解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入口。
關鍵詞:整體性 層次性 實踐思維方式 批判性
對于馬克思主義作整體性的理解,目前學術界已趣達成共識。然而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學界卻存在學多爭議。南普照提出實踐思維方式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鑰匙,是對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理解的探索的成果之一!皩嵺`思維方式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維方式和一般哲學或曰元哲學內容, 而且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基礎和核心。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實踐思維方式這個新坐標上所做出的兩個科學發(fā)現(xiàn),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則是他們在這個坐標上對社會主義做出的新的科學解釋。在馬克思的整體結構中, 實踐思維方式是一般哲學即元哲學這個層次上的主要內容, 唯物史觀是科學哲學具體來說是社會科學這個部門的科學哲學, 即社會科學這個層次上的主要內容, 剩余價值學說屬于一門基礎科學政治經濟學的內容, 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內容則是技術科學層次上的東西。除此之外, 社會主義實踐革命和建設可以說是工程技術層次上的內容, 或者用錢學森的術語來說, 是一門‘社會工程’!盵1]
南普照《試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結構》一文(發(fā)表于哈爾濱師專學報1997年第四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結構做了探討,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整體結構,“我們需要從整體結構及在整體結構中各部分的有機關系上來認識馬克思主義!钡J為實踐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前提“其實就是把實踐思維方式的確立看成是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產生”——意指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新世界觀的天才的萌芽的第一個文件,但是他得出這一結論的根據卻是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這個提綱的最顯著、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對實踐的特別強調以及在對實踐的理解中解決一些重大哲學問題的設想!蹦掀照瞻疡R克思對實踐的重視當作對實踐思維方式的重視,隨后,為了強調實踐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他引用恩格斯的“在勞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鑰匙的新派別”,并且因此得出結論“正是把實踐,首先是物質生產的勞動實踐,當成理解社會歷史的一把鑰匙,同時也當成了解決哲學理論問題的一把鑰匙,馬克思主義才會有自己的重大發(fā)現(xiàn)和貢獻。這把鑰匙就是實踐思維方式!彼运J為實踐思維方式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基礎和核心!彼褜嵺`思維方式看成是馬克思主義的元哲學,并且以次為基礎,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層次性劃分,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在實踐思維方式基礎之上的層次結構,這個層次結構是一個整體。他根據自己對實踐思維方式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所起的作用,對馬克思主義下了這樣的定義:“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并遵循的思維方式和在這個思維方式的基礎上所作的理論發(fā)現(xiàn)、理論創(chuàng)造及實踐活動……”可見,南普照是把實踐思維方式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元點,把實踐思維方式作為了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
把思維方式當作馬克思主義的元點、邏輯起點,強調了認識的作用,看到了新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實踐思維方式對哲學發(fā)展的巨大貢獻,但是,思維方式只是結果,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歷史中,并不是發(fā)現(xiàn)了實踐的思維方式才發(fā)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過程中誕生了實踐思維方式。實踐思維方式并不是實踐本身,新思維方式的確立是在理論探索與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它的產生只能是最終的結果而不會是最初的動因。實踐思維方式只是規(guī)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使馬克思主義帶有基本的實踐性,并且使實踐性成為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甚至對馬克思主義的層次性劃分也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但因此把實踐思維方式當作馬克思主義的核心,邏輯起點,當然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哲學,對象是實踐,思維方式也是實踐的思維方式,最后理論的現(xiàn)實性也訴諸實踐,但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產生的動因卻不在實踐,而在于人的本質與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之間的矛盾,但是這種矛盾是通過實踐來說明自身的。正象是星星是通過光輝來說明自身,而星星本身并不是光輝一樣,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元點只能在于人性,人的本質與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之間的矛盾,而不是實踐,更不可能是實踐的思維方式。
重視實踐思維方式在馬克思主義形成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用實踐思維方式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具有層次性的理論體系。如果可以用實踐思維方式作為梳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同樣也可以用別的例如矛盾思維方式來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梳理從而得到馬克思主義的其它形態(tài)的層次結構。也就是說,要建立馬克思主義的層次結構實踐的思維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尺度,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標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進行層次性的劃分,按照南普照的觀點,這個標準就可以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邏輯元點,顯然這是不合適的。
層次性的劃分有利于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從實踐思維方式作為元點出發(fā),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層次性劃分,按照南普照的路線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劃分為“一般哲學、科學哲學、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五個層次(當然,南普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劃分還有其它豐富的內容),看上去很明晰,但是,卻有一種把馬克思主義科學化的傾向,是完全把馬克思主義降低成為了科學——甚至還不是一般的科學,而是工程技術科學,因為按照南普照的邏輯結構,顯然,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中,工程技術科學居于最終的目的性的地位,之前的理論——哲學和科學都是為社會主義實踐這一工程技術科學服務的,這同其它的一般的工程技術科學毫無二致,因為一般的工程技術科學的結構也是如此:“一般哲學、科學哲學、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所以,我們說,按照南普照的理解,是把馬克思主義降低為工程技術科學一點也不過分。
力圖以實踐思維方式為紐帶來連接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廈,但是正象實踐思維方式不能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元點一樣,實踐思維方式只能構成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完整的外觀結構,而不能構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結構。因為實踐思維方式不能充當馬克思主義的內在的本質的聯(lián)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的本質的聯(lián)系,能夠充當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內在聯(lián)系的真正紐帶只能是人的解放,這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唯一主線和真正紐帶。
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及其整體性結構只能存在于他的人本主義批判的構想當中。馬克思主義在整體上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性質,并且這一整體性規(guī)定著馬克思主義的各個方面及其特點,并且使各個方面對于整體來說具有從屬的性質。
南普照文的主旨是要證明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確實,這一點在當今的哲學界已經達成了共識,南普照文早在10年之前就提出來可謂是有先見之明,但是應該怎么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呢?
所謂整體性無非是兩個方面:其一是由各個要素組成的事物的整體功能大于單個要素的具體功能相加的和,其二是事物的各個要素離開整體就不能作為活的有機體存在下來,正如黑格爾所講的砍下來的手不能作為活的有生命的手的存在一樣。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一個整體,就具有事物的整體性所具有的性質,正如列寧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塊整鋼”一樣。
那么怎樣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呢?
批判性是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的入口。馬克思主義是什么樣的理論?列寧曾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馬克思主義他的理論的全部價值在于這個理論,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盵2]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批判性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的意義:馬克思主義是革命性與批判性相統(tǒng)一的整體。
馬克思主義理論從誕生那天起就肩負著批判的使命,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闡明了人的本質是原子脫離必然性,偏離直線的自由的運動,就是對自由的堅信和對必然性,對一切舊的束縛的批判;
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更是以普遍理性為理論武器對當時普魯士反動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進行堅決的批判,而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時期,通過對資本主義異化的分析,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動,對資本主義對人的本質的異化進行了堅決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又將人在勞動中的異化思想發(fā)展為全部社會關系是對人的本質異化的思想,從而對史前時期的全部社會關系進行批判,共產主義運動也是一種批判,“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xiàn)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的運動!盵3]并且在分析人的本質與社會關系總和之間的矛盾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歷史唯物主義,而歷史唯物主義的必然結論就是以勞動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學和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社會主義。
所以,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只能從其批判性當中去尋找。不僅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學說本身是這樣,就是后繼者的學說,用戴維.麥克萊倫的話來說就是馬克思之后的馬克思主義者們的學說,其整體性也要從批判性來理解!氨R卡奇把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理解為要素和系統(tǒng)、部分和整體的相互關系上的整體的優(yōu)先性(總體性),并認為馬克思主義在整體上是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性質,并且這一整體性規(guī)定著馬克思主義的各個部分與其它觀點,并使其具有從屬的性質!盵4]顯然,盧卡奇把批判性理解為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入口,同時,批判性也是盧卡奇哲學的根本所在,馬克思是通過對異化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學說,而盧卡奇則是通過對“物化”的批判建構起批判理論,而從20世紀初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德國法蘭克福的批判理論本身就以批判來理論,社會功能是批判,目的和結果當然也是批判,所以說,批判性自然是理解法蘭克福理論整體性的鑰匙。
“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正是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獲得批判的整體性精神,從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而得以建立的嗎?……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正是在整體性地理解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批判的進行整體性的‘第二次革命’才得以發(fā)生的嗎?”[5]當代以和諧社會理論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核心內容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當然也是一種批判理論(另有專文論述),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批判性是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的入口,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的紐帶是批判性,是其堅定的批判特質。
--------------------------------------------------------------------------------
[1]陳喜貴,“ 90年代以來關于馬克思主義體系問題的爭論”,第4卷第1期《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 列寧《列寧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5頁。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頁。
[4] 邵發(fā)軍,“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當代社會發(fā)展》,2008年廣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生學術論壇,第116頁。
[5]邵發(fā)軍,“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當代社會發(fā)展》,2008年廣東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生學術論壇,第118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