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動腦齊發(fā)展,拓展課程破疑難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教學主旋律的今天,對于一名老師來說,開拓有自己特色的課程顯得勢在必行。拓展性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需求,讓學生有多種學習愛好的選擇。目前小學的課程學習時間已經很緊張,如果拓展性課程強行加入學生已經很滿的課表,難以實現拓展性課程應有的效果。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又能讓學生在拓展課中學有所得呢?借著本學期承接學校對社團的要求,我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興趣開出科技制作的拓展課堂。在第二課堂的教學中,也對拓展課程的建設有了一點小小的感悟。
一、內容的設計要與課內相銜接,不能完全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開學初的幾周里,我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盡我所能的到處收集資料,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能與課內知識結合的拓展活動。因為對于學生而言,畢竟接觸的事物有限,不能為他們介紹太多不常見的東西,更不要說制作難度很大的探究實驗。而課內已經接觸的熟悉的實驗,就可以作為很好的拓展資源,可以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二次開發(fā),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所以我就結合本學期教材中的內容,制定了這一學期的科學拓展課教學安排。有了下面的學期計劃,每次上的社團活動也不在心慌了。每周,我都充分準備活動器材,或圖文并茂,或模型展示,或分組實驗,或進行制作體驗,每次都盡量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盡心,學有所得。
二、老師活動前的準備,為學生科技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在每次制作活動前,我會提前將學生的材料檢查、自行安裝并調試,確保材料的完整以及完好,熟悉制作的每一個步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環(huán)節(jié)。記得一次在制作吸管風笛的小活動中,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將吸管的一端壓平。原本我以為很簡單的一件小事,結果這些四年級的小朋友真是讓我大跌眼鏡!袄蠋,是要將整個壓扁嗎?”“老師,壓扁的一頭要多長?五厘米大概是多長啊?”“老師,我指甲剛剪過,那我應該用什么去壓。俊焙眯┖⒆佣枷胫箘旁谥虚g刮,有的干脆把整根都壓扁。結果弄得沒辦法,最后還是要自己一遍一遍的為他們做示范,那天的結果真是讓我懊惱不已。至那以后,我就認識到,對于動手能力欠佳的孩子,真的是要求我們事無巨細,每一步,每一個動作大都要一板一眼的為他們做好示范。不要小看一些細小的環(huán)節(jié),因為有可能就是這一點的小環(huán)節(jié)決定了制作的成敗。
三、對于那些與課內知識相連接的知識,不輕易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他能獨立的解釋遇到的問題困惑,相信他能在動手嘗試中,培養(yǎng)他們的專注力,獲得獨立自主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獲取者、科學實踐的探索者!比如:在制作風向標時,剛開始,不到半小時就有同學制作好簡易的風向標。而真正開始測量當天的風向時,起先興奮不已的孩子就開始一個個犯難了。哪邊是北,哪邊是南的?他很想問我,可是我裝作沒看到他,他額頭冒著汗,繼續(xù)在問其他同學,終于忍不住了來問我:“王老師,哪邊是比邊哪邊是南邊啊?我已經反反復復問了好些同學,他們都不知道。”看到他已經經歷了一番折磨,我決定“扶他一下”:
“我們來看下你的風向標,我發(fā)現它轉動不是很靈敏,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把接口弄大點試試看,應該可以!
“家里的汽車的零件生銹也會出現轉不動的情況,大人們是怎么解決的?”
“加油啊!
“恩,很好。老師這里有些石蠟,也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老師,我不知道怎么判斷方向。你能告訴我學校大門朝哪邊嗎?”
“為什么你想知道大門的方向呢?”
“因為我的風向標朝向大門,你說過箭頭就是風向啊!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個你知道嗎?想想看,我們有沒有學過用來判斷方向的科學儀器。俊
“去年學過的指南針,它可以判斷方向。”
這個時候,我順勢出示一個指南針,“很好,老師這里就有一個指南針,你會用嗎?”
“我試試!”
孩子的自信明顯比開始強了,在這一問一答中,我很欣喜,能看到他的思維流程,看得出他自己很愿意嘗試解決問題,也看出他以前的科學內容沒有忘記。四年級了,能將三年級所學的知識、方法派上用場,學以致用。又過了半小時,只聽他傳出歡呼聲“老師,我成功了!學校的大門原來是在東邊!”他臉上流露出的自信、自豪完全掩蓋了剛才的汗水、困惑和焦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一艱辛的折騰或許會讓他終身難忘。
以上的這些都是這個學期活動中的一個縮影,我想,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知識、技能,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均會逐漸提升。同時,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
1.課前的準備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對于一周一次的科技活動,時間明顯不夠。
2.對于部分自主能力薄弱的學生,很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明顯看到有幾個學生由開始的自信滿滿到現在的猶豫、懷疑和不敢嘗試。
3.學生活動中的進度無法把握。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產生了相同的疑難環(huán)節(jié),但更多的是具備共性的問題,我有時需要重復甚至回過頭來反復對不同的學生講解相同的問題,如何處理既可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索的需求又能讓他們適時恰當地接受指導?
4.學生的水平差異很大,同樣的實驗活動不能全面的照顧到優(yōu)等生的提升和薄弱生的學習。
雖然,問題還很多,但我始終堅信:教育是慢的藝術,只有靜待花開,花才會綻放得燦爛,我會一直秉持這樣的原則,繼續(xù)在有為與無為中滲透對學生的科技制作幫助和指導!有困難,但這對學生是嘗試、對老師何嘗又不是探索呢?說實話,每周在繁重的教學工作外,還要額外的再準備科技社團的制作材料,真的是有點心力憔悴,不過每次看到孩子們學有所成,都能很投入的制作和記錄,我想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