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23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兩組研究對象的自理能力恢復率和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 經(jīng)比較可知,觀察組研究對象的自理能力恢復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護理路徑;急性腦梗死;自理能力恢復率;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6..02
腦梗死又稱為缺血性卒中,是一種因多種因素所致的人體局部腦組織區(qū)域血液供應障礙所致的缺氧性病變壞死性疾病[1]。在臨床上,急性腦梗死患者會出現(xiàn)頭昏、一時性肢體麻木和無力等前期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患者休克、偏癱,甚至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相關研究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對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以我院急性腦梗死(ACI)患者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部分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對其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現(xiàn)在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護理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符合倫理學依據(jù),研究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診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MRI或CT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并排除嚴重肝、腎功能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在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6~73歲,平均年齡(59.6±5.2)歲;在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61.3±4.8)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予以臨床護理路徑。第1天,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并了解患者的相關資料和基本情況,以方便下一步治療方案的制定;第2天,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用藥,并向患者講解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在對患者的住院環(huán)境進行消毒清潔的對患者在日常住院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幫助;第3~6天,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進行護理評估,鼓勵患者進行吞咽功能的訓練,并根據(jù)患者病情狀態(tài)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深度強化護患關系,幫助患者及其家屬疏導累積的負面情緒;第7天,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前應當做好出院指導,告誡患者及其家屬在出院后按時進行復查,叮囑患者忌煙酒,并加強鍛煉,以降低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幾率。
1.3 觀察指標
、儆^察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自理能力恢復率。(分為完全恢復、部分恢復和未恢復三種評定指標,總恢復率=完全恢復+部分恢復)
、谟^察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種評定指標,與患者出院時進行評價,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和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觀察組所研究對象的自理能力恢復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對某種疾病的大多數(shù)患者最有效醫(yī)療服務流程的護理規(guī)范,其能夠以時間的流轉(zhuǎn)為基準進行醫(yī)療服務,并對患者進行護理,是一種有效的整體醫(yī)療護理工作模式。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在工作流程中具有具體化、細節(jié)化的特點,能夠顯著改善常規(guī)護理工作中對衛(wèi)生資源的浪費,在節(jié)省衛(wèi)生資源的基礎上顯著的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護理工作的質(zhì)量,具有充分利用衛(wèi)生資源,降低醫(yī)療與護理成本的作用,顯著的提升了護理服務質(zhì)量[3]。
在此次研究分析中,通過對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發(fā)現(xiàn),觀察組研究對象自理能力恢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促成以上結(jié)果的原因在于,在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干預的過程中,其通過完善的護理干預計劃降低了醫(yī)療成本和護理成本,并且,其通過入院指導、健康宣教、飲食與生活習慣指導、出院指導等多種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指導的方式,能夠顯著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接受能力,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知識掌握程度,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夠保證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自理習慣,顯著的提升了自理能力恢復率。
綜上所述,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可以顯著提高病人的臨床療效,對于病人自能力的恢復具有及其重要的臨床意義,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朱丹丹.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5(9):1901-1902.
[2]黃 芳.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中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9):139-140.
[3]劉銀波,周 靜.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4).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