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yī)學博士的侍親手記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鄰居張爺爺早一陣蹲在水果攤旁挑水果,起來沒走幾步就摔倒了,把額頭都磕破了,滲出血來,好在張爺爺當時神志還比較清醒,在路人的幫助下,到附近診所處理了傷口。家人接到電話,嚇出一身冷汗,忙趕到診所照料張爺爺。張爺爺直埋怨自己,當時起得太急了,頭暈?zāi)垦5。確實,生活起居中的安全隱患要特別警惕。
侍親心得
張爺爺在久蹲后,應(yīng)慢慢站起來,不該急著起來。因為人在蹲位時,下肢呈屈曲狀態(tài),這時下肢的血管受壓而使血液不易流向下肢。當久蹲的人突然站起時,下肢血管恢復(fù)暢通,這時就像猛然打開了閘門,血液就會大量地往下肢涌去,這樣一來頭部就顯得血不夠用了,大腦一時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大部分人會頭暈。同時,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較差,癥狀較年輕人更明顯。
由于老年人血管彈性減退,血壓調(diào)節(jié)功能弱化,容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嚴重情況下還可能發(fā)生暈厥,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起居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經(jīng)過張爺爺這一事件后,我給父母也定制了一套安全規(guī)范。我們做兒女的,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關(guān)愛老人,做到細心、體貼、周到。
我建議父母起居動作一定要輕緩。老年人在突然、快速改變體位時常會發(fā)生頭暈、眼花或心慌,甚至摔倒的情況。因此,我告訴父母起床、下床時要由臥而坐,停一會兒,再由坐而立,起步動作要慢。久坐后,應(yīng)在原地站立一下再走;由蹲位到站立時,更應(yīng)緩慢并站一會兒再走,不能站起來馬上就走。盡量少做低頭彎腰的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更換衣服或穿脫鞋襪時最好取坐位,必須保證不單腿站立。做家務(wù)勞動時,動作要舒緩,不急躁,要防止燙傷。
為老人準備的家具要實用。在布置父母的臥室時,我給父母選了硬床板,鋪上厚褥子,高矮剛好合適,便于父母上下。座椅我選擇了結(jié)實牢固有靠背和扶手的藤椅,高低適宜,接觸地面一端很穩(wěn)固。
有些體弱或高齡老人在行走時家人可為其準備一根拐杖,拐杖著地的一端最好帶有橡皮頭以防地滑。高齡老人則宜備便壺在床旁坐著小便。
延伸閱讀
相關(guān)起居安全注意事項
1.盡量減少爬高就低;
2.盡量不穿塑料底和高跟鞋以防滑倒;
3.睡前不吸煙,必須保證不躺著吸煙,以防火災(zāi);
4.做家務(wù)勞動時,動作要舒緩,不急躁,要防止燙傷;
5.常用物品不要隨便移動位置,以便于取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