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幸運的散文篇一:12篇名家經典美文
12篇必讀名家經典美文,20088字
1、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2、夏夜晚風
3、聽聽那冷雨※余光中 4、心愿※張愛玲
5、暴風雨──大自然的啟示6、避免失敗人生的八個思考角度
7、尊嚴※陳漫8、流浪的二胡※陳榮利
9、感動是一種養(yǎng)分 10、給人生算帳
11、假如我有九條命※余光中 12、人生真相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這最后、最寶貴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時間珍藏好,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滴漏。我不為昨日的不幸嘆息,過去的已夠不幸,不要再陪上今日的運道。
時光會倒流嗎?太陽會西升東落嗎?我可以糾正昨天的錯誤嗎?我能撫平昨日的創(chuàng)傷嗎?我能比昨天年輕嗎?一句出口的惡言,一記揮出的拳頭,一切造成的痛,能收回嗎?
不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該怎么辦?忘記昨天,也不要癡想明天。明天是一個未知數(shù),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費在未知的事上?想著明天的種種,今天的時光也白白流失了。祈盼今早的太陽再次升起,太陽已經落山。走在今天的路上,能做明天的事嗎?我能把明天的金幣放進今天的錢袋嗎?明日瓜熟,今日能蒂落嗎?明天的死亡能將今天的歡樂蒙上陰影嗎?我能杞人憂天嗎?明天和明天一樣被我埋葬。我不再想它。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這是我僅有的一天,是現(xiàn)實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悅的淚水擁抱新生的太陽。我舉起雙手,感謝這無與倫比的一天。當我想到昨天和我一起迎接日出的朋友,今天已不復存在時,我為自己的幸存,感激上蒼。我是無比幸運的人,今天的時光是額外的獎賞。許多強者都先我而去,為什么我得到這額外的一天?是不是因為他們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這樣,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機會,讓我功德圓滿?造物主的安排是否別具匠心?
今天是不是我超越他人的機會?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過是時間的累積。我若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失,就等于毀掉人生最后一頁。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為他們將一去不復返。我無法把今天存入銀行,明天再來取用。時間像風一樣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雙手捧住,用愛心撫摸,因為他們如此寶貴。垂死的人用畢生的錢財都無法換得一口生氣。我無法計算時間的價值,它們是無價之寶!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憎恨那些浪費時間的行為。我要摧毀拖延的習性。我要以真誠埋葬懷疑,用信心驅趕恐懼。我不聽閑話,不游手好閑,不與不務正業(yè)的人來往。我終于醒悟到,若是懶惰,無異于從我所愛之人手中竊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賊,我有愛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機會,我要證明我的愛心和偉大。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今日事今日畢。今天我要趁孩子還小的時侯,多加愛護,明天他們將離我而去,我也會離開。今天我要深情地擁抱我的妻子,給她甜蜜的熱吻,明天她會離去,我也是。今天我要幫助落難的朋友,明天他不再求援,我也聽不到他的哀求。我要樂于奉獻,因為明天我無法給予,也沒有人來領受了。
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紀念日。我把它當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為甘露,一口一口,細細品嘗,滿懷感激。我要每一分鐘都有價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這樣,我還要繼續(xù)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鐘都勝過昨天的每一小時,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不是的話,我要跪倒在上蒼面前,深深致謝。
《夏夜晚風》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孤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伶仃長夜,萬籟俱寂。我站在窗前,凝望著遠方的蒼穹。晚風徐來,吹過臉頰,吹過發(fā)梢,吹過思緒。我想象著,我對你的思念,會不會也隨著這輕柔的風,飄向夜空??
是誰說過,思念是一種痛,一種無可名狀,又難以痊愈的痛。
我想,回憶也是。
你曾說過,我象風,放浪不羈,快意人生,時常吹得你的心,無所適從。
你也說過,你象水,微風乍起時,蕩起的漣漪中止了你寧靜的生活;而當風平浪靜后,你也只能端坐如云,重新靜守那一湖的寂寞??
我笑了,對你說我要做伴你一生的夏夜晚風;你也笑了,水晶般的眸子里潛藏著淡淡的憂傷。
現(xiàn)在我有點懂了,時光變幻,四季交替,哪里又有永遠的夏夜和不息的晚風呢?也許當真是“天意如此,安復強求”吧。我們的故事,注定是一場失速的流離,一場彷徨的關注,一場風花的悲哀,一場美麗的鬧劇??
回身走向鋼琴,任琴聲在夜空中流淌,任思緒默默飄向遠方,任窗外的繁星悄悄然點綴這滿屋的惆悵。 明月小樓,好風如水,清景無限,相思如夢,一室琴聲,寂寞無人見??
謝卻荼蘼,起身輕嘆,一曲《長相思》勾起來傷心。時光滄莽的洪濤中,一曲一調地演繹著那古老的歌謠。 “生死挈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你說,也許我們今生無緣,分手是最好的選擇。我默而不答。
今夜,想說給你聽,不要說今生無緣,只待來世,不要??不是不相信你,也不是不相信我,不相信的,也許只是那難以預測的明天,那無可抗拒的命運,那無從預知的期待??
而當我與酒相伴,獨守一輪明月時。才明白,命運或許只能是一種悲哀;期待,或許真的太奢侈。
晚風不停地吹著,刮進了我記憶的深巷,又有誰懂觸景的沉默中,有多少簾后的心事被撩起?
現(xiàn)在,你的身邊有了新的依靠,我也回歸了原本自在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顯得自然又和諧。
我在自怨自艾著什么?在悲哀著什么?
悲哀的是,你我本不該結束的,如此匆匆??
也許一切都在于自己。夏夜的晚風不僅為我們演示了生命無奈的過程,也向我們啟示了堅強的意義??春天,永遠都是為了走過冬天的人準備的。
每一年夏天,在岑寂的夜里都依然會吹起柔和的晚風,這就是真實。
只要記得,這里有風吹過,就足夠了。
《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里風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里來的。不過那—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卷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里,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這樣想時,嚴寒里竟有一點溫暖的感覺了。這樣想時,他希望這些狹長的巷子永遠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門街到廈門街,而是金門到廈門。他是廈門人,至少是廣義的廈門人,二十年來,不住在廈門,住在廈門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過說到廣義,他同樣也是廣義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兒,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時代了。再過半個月就是清明。安東尼奧尼的鏡頭搖過去,
搖過去又搖過來。殘山剩水猶如是,皇天后土猶如是。紜紜黔首、紛紛黎民從北到南猶如是。那里面是中國嗎?那里面當然還是中國永遠是中國。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然則他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報紙的頭條標題里嗎?還是香港的謠言里?還是傅聰?shù)暮阪I白鍵馬恩聰?shù)奶瓝芟?還是安東尼奧尼的鏡底勒馬洲的望中?還是呢,故宮博物院的壁頭和玻璃柜內,京戲的鑼鼓聲中太白和東坡的韻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源》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云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聽聽,那冷雨?纯矗抢溆。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于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fā)出草和樹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第三次去美國,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兩年。美國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藍似安格羅薩克遜人的眼睛,地,紅如印第安人的肌膚,云,卻是罕見的白鳥,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飄云牽霧。一來高,二來干,三來森林線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國詩詞里“蕩胸生層云”或是“商略黃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難睹的景象。落基山嶺之勝,在石,在雪。那些奇巖怪石,相疊互倚,砌一場驚心動魄的雕塑展覽,給太陽和千里的風看。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不過要領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臺灣濕度很高,最饒云氣氛題雨意迷離的情調。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郁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云開的空處,窺見乍現(xiàn)即隱的一峰半塹,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游戲。回到臺北,世人問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問,故作神秘之外,實際的印象,也無非山在虛無之間罷了。云絳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只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臺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再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雨打在樹上和瓦上,韻律都清脆可聽。尤其是鏗鏗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樂,屬于中國。王禹的黃岡,破如椽的大竹為屋瓦。據(jù)說住在竹樓上面,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而無論鼓琴,詠詩,下棋,投壺,共鳴的效果都特別好。這樣豈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細脆的聲響,怕都會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過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于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wǎng),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跋掠炅恕保瑴厝岬幕颐廊藖砹,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shù)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來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來,城市像罩在一塊巨幅的毛玻璃里,陰影在戶內延長復加深。然后涼涼的水意彌漫在空間,風自每一個角落里旋起,感覺得到,每一個屋頂上呼吸沉重都覆著灰云。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遠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細密密的節(jié)奏,單調里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滴滴點點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里,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蚴窃诮系臐蓢l(xiāng),一大筐綠油油的桑葉被嚙于千百頭蠶,細細瑣瑣屑屑,口器與口器咀咀嚼嚼。雨來了,雨來的時候瓦這幺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
在舊式的古屋里聽雨,聽四月,霏霏不絕的黃梅雨,朝夕不斷,旬月綿延,濕黏黏的苔蘚從石階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聽臺風臺雨在古屋頂上一夜盲奏,千層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挾挾,掀翻整個太平洋只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蝎殼上嘩嘩瀉過。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里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墻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一陣寒潮瀉過,秋意便彌濕舊式的庭院了。
在舊式的古屋里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雨是一種單調而耐聽的音樂是室內樂是室外樂,戶內聽聽,戶外聽聽,冷冷,那音樂。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樂器灰蒙蒙的溫柔覆蓋著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但不久公寓的時代來臨,臺北你怎么一下子長高了,瓦的音樂竟成了絕響。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F(xiàn)在雨下下來下在水泥的屋頂和墻上,沒有音韻的雨季。樹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楓樹,柳樹和擎天的巨椰,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叢葉嘈嘈切切,閃動濕濕的綠光迎接。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七十年代的臺北不需要這些,一個樂隊接一個樂隊便遣散盡了。要聽雞叫,只有去詩經的韻里找,F(xiàn)在只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馬車的時代去后,三輪車的伕工也去了。曾經在雨夜,三輪車的油布篷掛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愛,而且躲在警察的轄區(qū)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纖纖的手。臺灣的雨季這么長,該有人發(fā)明一種寬寬的雙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無論工業(yè)如何發(fā)達,一時似乎還廢不了雨傘。只要雨不傾盆,風不橫吹,撐一把傘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韻味。任雨點敲在黑布傘或是透明的塑膠傘上,將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噴濺,傘緣便旋成了一圈飛檐。跟女友共一把雨傘,該是一種美麗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戀,有點興奮,更有點不好意思,若即若離之間,雨不妨下大一點。真正初戀,恐怕是興奮得不需要傘的,手牽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輕的長發(fā)的肌膚交給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對方的唇上頰上嘗涼涼甜甜的雨水。不過那要非常年輕且激情,同時,也只能發(fā)生在法國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數(shù)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上班下班,上學放學,菜市來回的途中,F(xiàn)實的傘,灰色的星期三。握著雨傘。他聽那冷雨打在傘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濕濕的灰雨凍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結晶體在無風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來。等須眉和肩頭白盡時,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沒有受故鄉(xiāng)白雨的祝福,或許發(fā)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一位英雄,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巖削成還是火成巖?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心愿》
張愛玲
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棗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當?shù)脑挘鼌s能將一塊普通的石頭琢刻成宏偉的雕像。圣瑪麗亞女校雖然已有五十年歷史,仍是一塊只會稍加雕琢的普通白石。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也許會給塵埃染污,受風雨侵蝕,或破裂成片片碎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給時間的小刀仔細地、緩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個奇妙的雕像,置于米
開朗琪羅的那些輝煌的作品中亦無愧色。這把小刀不僅為校長、教師和明日的學生所持有,我們全體同學都有權利操縱它。
如果我能活到白發(fā)蒼蒼的老年,我將在爐邊寧靜的睡夢中,尋找早年所熟悉的穿過綠色梅樹林的小徑。當然,那時候,今日年輕的梅樹也必已進入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膊遮蔽著縱橫的小徑。飽經風霜的古老鐘樓,仍將兀立在金色的陽光中,發(fā)出在我聽來是如此熟悉的鐘聲。在那緩慢而莊嚴的鐘聲里,高矮不一、臉蛋兒或蒼白或紅潤、有些身材豐滿、有些體形纖小的姑娘們,煥發(fā)著青春活力和朝氣,像小溪般涌入教堂。在那里,她們將跪下祈禱,向上帝低聲細訴她們的生活小事:她們的悲傷,她們的眼淚,她們的爭吵,她們的喜愛,以及她們的宏愿。她們將祈求上帝幫助自己達到目標,成為作家、音樂家、教育家或理想的妻子。我還可以聽到那古老的鐘樓在祈禱聲中發(fā)出回響,仿佛是低聲回答她們:“是的,與全中國其他學校相比,圣瑪利亞女校的宿舍未必是最大的,校內的花園也未必是最美麗的,但她無疑有最優(yōu)秀、最勤奮好學的小姑娘,她們將以其日后輝煌的事業(yè)來為母校增光!”
聽到這話語時,我的感受將取決于自己在畢業(yè)后的歲月里有無任何成就。如果我沒有克盡本分,丟了榮耀母校的權利,我將感到羞恥和悔恨。但如果我在努力為目標奮斗的路上取得成功,我可以欣慰地微笑,因為我也有份用時間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學校生活的形象雖然我的貢獻是那樣微不足道。
《暴風雨──大自然的啟示》
悶熱的夜,令人窒息,我輾轉不寐。窗外,一道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幕,沉悶的雷聲如同大炮轟鳴,使人悸恐。
一道閃光,一聲清脆的霹靂,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宛如天神聽到信號,撕開天幕,把天河之水傾注到人間。
狂風咆哮著,猛地把門打開,摔在墻下,煙囪發(fā)出嗚嗚的聲響,猶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著屋頂,沖擊著玻璃,奏出激動人心的樂章。
一小股雨水從天窗悄悄地爬進來,緩緩地蠕動著,在天花板上留下彎彎曲曲的足跡。
不一會,鏗鏘的樂曲變成節(jié)奏單一的旋律,那優(yōu)柔、甜蜜的催眠曲,撫慰著沉睡人兒的疲憊軀體。
從窗外躲進來的第一束光線,報道了人間的黎明,碧空中漂浮著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風中翩然起舞,把蔚藍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鳥兒唱著歡樂的歌,迎接著噴薄欲出的朝陽;被暴風雨壓彎了腰的花草兒伸著懶腰,宛如剛從睡夢中蘇醒;偎依在花瓣、綠葉上的水珠,金光閃閃,如同珍珠閃爍著光華。
常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迎著朝霞,披上玫瑰色的麗裝;遠處林舍閃閃發(fā)亮,猶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蕩。
江山似錦,風景如畫,艷麗的玫瑰花散發(fā)出陣陣芳香。
綺麗華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
有時,人們受到種種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
《避免失敗人生的八個思考角度》
有個失戀的女孩,在公園里因為不甘而哭泣。一個哲學家笑道:“你不過是損失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損失的是一個愛他的人,他的損失比你大,你恨他做什么?不甘心的人應該是他呀。”
我們就來玩玩簡單的轉向思考游戲吧——轉頭一想,人生的喜恕哀樂也可以因為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問題一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廳,東西又貴又難吃,桌上還爬著蟑螂,你會因為它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臨嗎?
解答:你一定會說,這是什么爛問題,誰那么笨,花錢買罪受。靠赏瑯拥那闆r換個場合,自己或許就做類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經抱怨過他們的情人或另一半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負責任。明知道在一起沒什么太好的結局,恨已經比愛還多,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還要和他攪和下去,分不了手。說穿了,只是為了不甘,為了習慣,這不也和光臨餐廳一樣?
幸運的散文篇二:幸運 高三作文匯編
2015屆考場佳作匯編 2015-05-15
【原題回放】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幸運并非沒有許多的恐懼和煩惱,厄運也并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培根
【參考立意】
(1)面對厄運不要失去希望。
(2)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要灰心。
(3)世間沒有絕對的厄運和幸運,關鍵是如何面對。
【佳作】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高三(1)班 于洪用
何為幸,何為不幸?
出身帝皇之家,富貴榮華,于他卻無趣無味,他只想沉浸于書畫的世界中摸索、鉆研,這是幸還是不幸?
胸懷天下,愿替蒼生再創(chuàng)一個“五銖錢”的太平盛世,卻遭受貶謫,流離異鄉(xiāng),這是幸還是不幸? 幸運并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憂愁,厄運也并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君不見納蘭公子出身豪門卻愁苦一生?君不見宋徽宗趙佶志在書畫卻疲于政事?君曾見,蘇軾貶謫荒遠仍縱情山水,放歌徐行?君曾見歐陽修被貶荒所仍與民同樂,原來幸與不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顆淡然的心。
坦然面對厄運,是強者的作風,幾米曾經寫道:“我在冰封的海底瞥見絕美的日光。”強者總是會抓住厄運中的一線希望,實現(xiàn)自我的救贖,因而強者才能涅火重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反思內省,咬緊牙關,從痛苦中掙扎著站起,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更堅強、更陽光;厥姿幍哪屈c厄運,我心坦然。這是厄運帶來的安慰與希望。
身不逢時,人們總會小心翼翼,倘若幸運到來,人們可否泰然處之?古往今來多少豪杰于厄運中崛起,于富貴時跌倒,他們所缺的,正是那一顆淡然的心。淡然面對幸運,是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品質。
既然幸與不幸已不重要,為何許多人仍感慨命運不好,如今社會,攀比現(xiàn)象越發(fā)嚴重,連爹也需要比拼一下,于是勝者得意,敗者失意,愈發(fā)感慨時運不濟了。連出身也不如別人。
其實,我們本就只需淡然處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本就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幸運的人需擔憂橫禍的突如其來,不幸的人亦可期待幸運登門造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蹦请[居山林中的居士可謂熟諳此理了。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任幸與不幸在我們身旁流轉,我自坦然處之。
假如給我三天黑暗高三(1)班 明巖
假如,給我三天黑暗。
第一天,我必須要做的事就是適應,學會接受這個厄運。
是啊,我再也享受不到清晨醒來看見陽光灑落在我身上的幸福。再也看不見庭處的花開花落,天上的云卷云舒,我也看不見母親臉上的皺紋和父親挺直的脊背..........我恐懼,絕望,害怕這無盡的黑暗的深淵。
這時我也便能體驗海倫凱勒的心情了。幸運的人,是多么容易忘卻!在我還能看得見的時候,我從未想到看過一朵花的綻放也是一種幸福。幸運的人不懂得珍惜,這難道不是更大的不幸嗎?這次厄運讓我明白,幸運的人也有其不幸。
第二天,我已接受現(xiàn)實,我要去看看這個世界。
是的,去看看,眼睛看不見,就用心。
上天為我關閉了眼睛這扇窗,卻為我打開心這扇門,不幸的我又是幸運的,我開始如此真切地感到陽光對肌膚的觸摸,我開始如此清晰地聽到輕風在耳畔的低語,我開始聞到風信子風混合著泥土的香氣.......噢,我身邊的人總是腳步匆匆,為什么他們不停下來欣賞?我甚至聽出,他們腳下路很孤單,因為走在上面的人未與這世界相愛。
當夜幕降臨,我將爬到山頂,在燦爛星漢下靜坐,黑暗讓我學會欣賞頭頂燦爛的星空,這是我的幸運。忽然想到古往今來,那么多偉人不下是從黑暗中走來嗎?想到阮籍,魏晉社會黑暗,他卻依然不改風流,或飲酒,或撫琴,縱情在黑暗中歌唱,想到蘇軾,一生貶了又貶,卻依然有“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在詩歌的天地里站成一座豐碑,他們在黑暗中行走,卻不為黑暗吞噬,是的,歷史在毀滅一個人的同時,也成就了一個人。厄運之中,也有使人重生的希望。
就這樣,在黑暗中我看見了滿天星斗,重新振作起來。我知道厄運之中也有希望。
最后一天,我將再次在夜幕降臨時回到山頂,讓黑暗與我融為一體。我將徹底注視前方,當夜色慢慢褪去,光明也將慢慢回到我的雙眼,我將與世界一起醒來,再次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但我將永遠銘記這三天黑暗給我的啟迪。
禍福相依,幸或不幸總是上天的恩賜,我不去再揮霍自己的幸運。也不會再在厄運中消沉。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
禍福在我 高三(1)班 王會婷
《圣經》中的約伯歷經苦難,他的妻子勸他:“你棄掉上帝死了吧”約伯回答:“難道我們從帝手里得福,不也受禍嗎?”
道家亦有禍福相依之論,可見禍福其實是一體的,而到底是福是禍并不全取決于外界,也受自身的心態(tài)認知影響。
庸人只看到機會與問題,智者剛看到機會中的問題,問題中的機會。認識浮于表面剛招致幸運中的厄運,錯過厄運中的幸運。
當幸運之神垂青,人總免不了喜上心頭,或有被眼前的福氣蒙昧雙眼,殊不知福兮禍所伏,樂極生悲!恫烁T》中便曾講過,能于熱地思冷剛終生不受凄涼,能于淡處求濃剛終生不受枯稿。所云甚是。徜厄運來臨,能于中求得所倚的那份福,便可不受枯稿之痛。始終保持頭腦的清醒,內心的平靜,方能洞悉禍福于喧囂中保持平靜,于動蕩中安守平穩(wěn)。
禍福的轉化也受心態(tài)的影響,悲觀主義將一切福視為禍,樂觀主義則視一切禍為福。
一顆樂觀的心可不受風雨侵襲,時刻守護一點永不熄滅的明火。若宋榮子般定手內外之分,辯手榮辱之境,自可禍福在我,不拘外物。
猶記林則徐被貶時的一句“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流故邊疆,常人不能忍之禍矣。他卻視之為養(yǎng)拙之法,欣賞面對,“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逼湫男灾磉_令人拜服。
厄難之來,懦弱者視若猛虎,堅強者視之涅磐,而樂觀者視作幸運。只因心有光芒萬丈,故能窺見茫茫黑暗中的那一縷星光,要知道,天空越暗的時候,你越能看見星辰,而天空越亮的時候,那一點烏云就越不易被發(fā)現(xiàn),因而,樂觀并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而是有深思熟慮的睿智。真正的樂觀者不僅會從厄難中尋出一點希望,更會謹慎對待未知的幸運。
然而世人多貧賤則懾于饑寒,富貴則流于逸樂,其故則在認知淺薄,胸中少了一份淡定與豁達。佛家所云,世味有濃淡,素心無嗔喜并非教人摒絕七情而是忌大喜大悲大怒。
梁漱所言極是:“情貴淡,氣貴和,惟淡惟和,用乃得其養(yǎng)!蔽┯卸嘁环菡J知,多一份豁達淡定,方可運禍福于掌上。
愿為臨崖花 高三(2)班 張夢喬
深為幾米所服,一句“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麗的驚喜”牽動了多少顆心?
竊以為,真正的幸運不是沒有煩惱,而是能在厄運中尋找希望。
然而,物質日漸豐富的今天,卻有太多人不懂。高考失利, 一花季少女從樓頂一躍而下,結束了如蝶翼般美麗而脆弱的生命,留下的只是嘆息。惋惜之余,不禁發(fā)問:人生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當然不是,高考失利的厄運固然讓人沉痛,但希望地火焰絕不會因此熄滅。倘若少女能在厄運中尋找到前進的希望,那必有一番新天地等待她的到來。
厄運能打敗一個人,卻無法打敗他心中的希望。無法忘記那個自詡“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的作家黃永玉。十年文革,磨滅了多少文人的希望?可在這厄運之中,他卻沒有屈膝投降,為安慰妻子,他躲在被窩里寫下長詩《老婆呀,不要哭》用一聲聲愛心的呼喚為妻子驅散厄運的浮云,在厄運中找尋生存的希望,有了這樣的信念,再大的風浪也無法止息生命的帆船。
又想起老子的至理名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的失馬、得新馬、兒子摔傷、兒子免服兵役,哪一件不在提醒人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至理?一如培根所言:“幸運并非沒有許多恐懼與煩惱,厄運也并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彪m然年代不同,國籍不同,但對人生的思考卻與老子如出一轍。
曾經深愛鄰居家溫室里的百合,純潔,玲瓏?稍诳赐暌环鶊D片后我驟然改變了看法,那是一朵開在崖壁上的不知名的小花。或許是哪只粗心的鳥兒將它遺落于此,又或是調皮地風兒和她開了一個致命的玩笑,她的來源已不重要,我只知道,此時她正開著,開在一片不毛之地。命運將她遺忘,她卻不忘盛開,無論多么艱難,她都要盛開。這不是厄運中找尋希望又是什么?
前進的路上總有黑暗,不怕!我有太陽。沒有太陽,我還有月亮;沒有月亮,我還有星星;沒有星星,我還有螢火蟲。即使螢火蟲都沒有,我還有一顆搏動的心,熾烈的心,想來命運待誰都不薄。
愿為臨崖花,花開花落,世味有濃淡,素心無嗔喜。
淡看人生之幸運厄運 高三(3)班 胡倩
古人云:禍兮福兮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相依,人生之幸事常有厄運駐足,人生之禍事亦有幸運相伴。淡看人生之幸運厄運才是我們最好的處世態(tài)度。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仨矗兄T多集權貴于一身的人整天惶惶不安,沒有安寧之日?慈缃瘢鰮u直上九萬里之人亦是每天唯唯諾諾。而讓我們敬佩的是在厄運中頑強拼搏,尋求安慰與希望的人。一切幸運與厄運背后都藏著它們的敵人,一切幸運厄運需要我們淡看。
淡看幸運厄運需要我們擁有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人與生俱來的局限是能力與愿望之間的永恒的距離,而生命就是不斷跨越困境的過程!笔疯F生在生命之巔悟出了人生,樹立了正確人生態(tài)度,從而在厄運中獲得了上天的寵幸,成為文壇大師!拔覜Q不會在威脅中后退和倒下,我一定要為弱勢孩童,特別是女孩發(fā)聲!边@是遭塔利班槍襲的馬拉拉的聲音,對打到惡勢力抱有希望,有著正確人生態(tài)度讓她榮獲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相反,集幸運于一身的柯震東,房祖名,李代沫等卻不能用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幸運,因而也被恐懼和煩惱壓下。
能夠淡看人生幸運厄運的必有自己的實力和信心。
“人不是生下來個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但是你不能打敗他。”這是桑迪亞哥面對生活絕境時的感慨。84天沒有捕到魚,他仍相信自己的能力,最終于鯊魚搏擊,戰(zhàn)勝鯊魚。他相信自己的實力,從而看見厄運中的希望,相信奇跡總會出現(xiàn)。
馬是奔跑能手,上天賜予他靈活的腿,但他永遠不可能一刻不停的跑下去。駱駝在漫長的沙漠中旅行,狂風肆虐,風沙漫天,但駱駝一步步走下去,相信前方一定會有綠洲。恐懼煩惱長伴在馬精疲力竭的 時候,希望的光芒就閃耀在沙漠的盡頭。
上帝在給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也一定隨手關上了一扇窗。鎖住你前方道路的同時也為你安上飛翔的翅膀,幸運伴與你是身邊,恐懼煩惱也會駐足。但要相信穿破云層,穿過厄運,前方就是希望,就是綠洲。面對人生的厄運,面對人生的幸運,到淡看。
幸與不幸 高三(4)班 張晨
“為什么?為什么?”父親頹然倒下??
從老同學那兒得知養(yǎng)貂賺錢,父親便欣然地想試一試,于是便用積蓄開始了他的一事業(yè)。
似乎是命運之神的眷顧,父親的養(yǎng)貂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一向謙遜的父親都逢人必說:我真幸運。 無事時我也會在貂廠居住幾天,喂喂食,洗洗籠子。
是夜,風雨大作,貂籠里時不時地傳來嗷嗷聲,我驚恐地搖醒熟睡的父親:“爸,小貂好像出事了!备赣H睡眼惺忪:“怕什么?咱家福大命大,還怕保佑不了小小的貂嗎?”說完倒頭又睡。我無奈地回到房間,焦慮萬分,希望一切平安無事吧!
“叮鈴鈴??”昨晚的鬧鐘今日舞作,我緩緩按下,又想起什么,突地起身,直奔貂籠。還好,還好,沒發(fā)生什么大事!靶』ǎ』ā蔽覇局侵晃易類鄣孽,卻無往日般殷切的回應,我打開籠子,異味撲面而來,我卻全然不顧,“天哪!蔽殷@叫一聲,小花顫抖地縮在角落,只輕微地嚎啼著,我慌神地將小花抱向父親:“沒事,它只是受昨晚風雨影響罷了!闭f完,父親繼續(xù)擺弄著他的茶壺,悠閑自得。
記憶中意外在暮色四合時升起,貂兒陸續(xù)生病,死去。父親慌了,“為什么?”父親頹然倒下,滿臉無助。
我忍無可忍:“爸,你不是一向都信奉著“有志者,事竟成”嗎?怎么就倒下了,貂兒病了,我們就找醫(yī)生救治唄!薄皩Α!备赣H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是,天不如人愿,醫(yī)生的那句話似是死亡的一張通牒:“貂喜溫,適宜生長在南方,我們北方根本就不適合養(yǎng)貂。”聽完,父親無助地望向遠方??
貂廠倒閉了,父親也倒了,親戚朋友接連來安慰,而父親眼神依舊那般空洞,一天都沒有進食。 母親焦急死了,讓我勸勸他,我無奈地端起米粥:“爸,給??不吃!薄鞍??”“唉??”此時的父親只剩嘆息了。
“是爸爸做的錯事啊,當初我如果事先做好準備工作,認真分析氣候條件,而不是一味地自夸幸運,迷于利益,唉,算了,都過去了!卑郑覀兌己 你呢,別這樣了,好不好?”“嗯。端這什么呀,這么香!??
窗外雨后天晴,陽光普照著。
看來,命運的天平不會傾倒,幸與不幸都可能發(fā)生,厄運來了,希望也會升起??
厄運處境亦有希望 高三(5)班 李學欣
漫畫家?guī)酌子醒裕骸拔医^望的掉入冰封的深海,卻在驚醒時,瞥見絕美的月光 !
一如美國作家培根所說:“厄運也并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人生之路,荊棘布滿,九曲連環(huán)。陽光大道,只待策馬奔馳的必在少數(shù)。面對生活的缺憾,與其埋怨,不如思辯。懷抱一種希望,坦然面對生活的厄運,那么我們的人生定會充實而精彩。
“樹,在秋天落下了樹葉,心很疼?稍谡麄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是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正真的絕望”,星云大師如是說。我們雖身處逆境,可我們擁有生命的掌控權。我們擁有能力去搏來一個更加明媚的未來。但前提是我們要懷抱希望,相信自己。能夠看見烏云背后的曙光,等著我們撥開陰云,找到自己的麗日。
美國著名演講家力克·胡哲雖患海豹癥,沒有了四肢,但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鐵人三項。剛毅如他,在追求夢想的途中,懷抱希望,不放棄。一如他所說:“當你打算放棄時,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在堅持一年吧。你會發(fā)現(xiàn)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毙膽牙硐耄⒈в邢M,邁著堅
持的步伐,定會在荊棘路上踏出自己的小徑,邁向成功。
當然,在厄運中抱有希望,需要我們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癱瘓的突然降臨,史鐵生,這位風華正茂的男子,被無情的禁錮在輪椅之上。當我們大多數(shù)當我們都為他感到傷心難過時,他卻樂觀地寫道:“即使困難把我推到懸崖邊上,那我此生就坐下,唱支歌給你聽。”究其緣由,又豈是樂觀能做到。那對未來無限的憧憬,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像一只無形的脊椎,默默的支撐著他,讓他領略“閑敲棋子落燈花”的生活之美。
處于厄境之地,我們要優(yōu)雅的面對,懷有希望,在不慌不忙中堅強。并,不要抱怨生活的不順。正如三毛所說:“這幾天的日子總是濕的,不知道是雨還是自己總在弄濕這個流光。等待陽光吧,除了等待之外,怎么發(fā)愁都是無用的。”在厄運中抱有希望,需要我們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
“時間不過是一天又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堆積,在充足卻又短暫的時間里,我要你明白自己的選擇。”與其抱怨命運的不公,不如在命運中尋覓希望,抓住它的喉
不因幸運而失,不因厄運而墮 高三(6)班 吳琦瑩
人的一生總是會困在用悲劇與喜劇交織而成的大網(wǎng)中。有人哀嘆厄運之土荒蕪而墮落沉淪,有人因泡在幸運的蜜糖里太久而忘乎所以。有時候悲劇與喜劇,厄運與幸運誰太多都會是毒藥。
你只須:不因幸運而迷失,不因厄運而墮落便能理順這些煩亂的絲,使它成為絕音之弦,助你奏響人生最華美的樂章。
培根云:“幸運并非沒有許多的恐懼與煩惱,厄運也并非許多的安慰與希望。”太過的幸運讓人感到不真實,于是懷疑、猜忌“鮮亮”出場;厄運的泛濫讓人失去自信,一大群“憤青”便“閃速”現(xiàn)身。
太甜的糖實在是令人煩膩,太苦的藥怎樣也不能治心病。當你于幸運之時沒有迷失自我,反而小心謹慎,那么這顆糖便會融化你奮斗路上的酸痛與疲憊。
當你于厄運之時,沒有自甘墮落,那么這劑良藥便成為你奮力向前的興奮劑,幫你擺脫困境。
糖吃多少,藥
該怎么用,全是因你而定。有人說:我不是深,怎么能控制自己的幸運與厄運?我校曰:“命運還在你手上!當幸運至,你絲毫不因幸運而順波逐流,那么這糖你便吃的正好;當厄運至,你決不因苦難轟炸太多而放下命運之搶,那么這藥便適時合宜的貼于你手上之處,醫(yī)治你的傷痕。
有人云:甜盡便是苦,苦中便是甜,幸運與厄運也應該是這樣,讓誰占上位都會釀成大禍。
反觀當下,又有多少人能不因幸運而失,不因厄運而墮呢?
有些學生,考得好便忘乎所以,考得差一落不起,如此大起大落,終注定他失去平衡,墜落于高考的獨木橋下。
有些大師,明明沒有易中天博學,沒有梁漱溟理性。一旦走紅便沾沾自喜捧著鮮花與掌聲在舞臺上賣力地炫耀自己的學識;一旦落敗便破瓶亂晃,放佛要拼盡一切,卻不知出盡洋相。
因他們做不到于幸運之下莫言式的筆耕不輟,做不到于厄運之下木心式的儒雅寧靜,所以他們的名聲無論怎么叫都華而不實,透著一股虛味道。
花開一念間,葉舞千萬時。讓幸運做你的方糖,讓厄運做你的咖啡,不迷失于方糖的甜,不自沉于咖啡的苦。在命運的咖啡杯中調出最香滑的卡布奇諾。
不因幸運而失,不因厄運而墮人生足矣!
坦然,人生 高三(7)班 季良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月的齒輪不停地轉動、磨合。其中流淌著幸運與厄運的酒香。 李叔同是幸運的,二十文章驚海內,才氣有之;家財萬貫,財氣亦有之;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可以千里迢迢趕到寺廟前高呼“慈悲對他人,為何獨傷我”的妻兒。李叔同的弟子說,那是因為他對精神世界的恐懼,對物質世界的恐懼,那里不再滿足李叔同的追求。
季羨林在文革時遭受的厄運可少?他一生經歷的厄運還少?他的厄運如他筆下的霧彌漫整個角落,如他筆下的二月花開滿整個世界。但他只在文革時期靜靜地完成《牛棚雜憶》,偷譯《印度史詩》。
一位是民國的高僧,一位是逝去的國學大師,他們對厄運、幸運只是斟一杯淺酒,淡淡飲下,坦然,才是人生。
當我們身處厄運,我們應當記住,上帝是公平的,一扇門被關閉,必會打開另一扇門,這樣坦然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輕輕地阻下徐志摩奔向林徽因演講會的腳步。當我們吃肯德基時,能否聯(lián)想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哈倫德·山德士用一生打開自己的人生之門,卻只有厄運,難道我們的生命只有厄運?可是八十歲
幸運的散文篇三:散文該如何欣賞
散文該如何欣賞
看到一篇散文,寫篇讀后感還可以,如果人家提出要你欣賞一下,可能就作了難。因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一片茫然。是欣賞他的立意,還是欣賞它的結構?是欣賞它的語言,還是欣賞它的氣質?是了解它的創(chuàng)作技巧,還是了解它的寫作背景?總之,欣賞有許多方面。如果是一篇短而淺的散文,全面地談談也未嘗不可,但如果是一篇有份量的名篇佳作,或者是一部散文集,如果全面地欣賞分析,沒有宏觀的把控能力,可能就要感到吃力,甚至于寫出來自己不滿意或作者不以為然。
欣賞散文,其實還是美學范疇,是一種審美活動。就是說,你對一篇散文或一部散文集讀后,就感受美的地方發(fā)表評論,它是不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寫得這樣美?這是一種以散文藝術作品為研究對象的特殊思維活動,也是溝通作品與讀者的橋梁和途徑,同時更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好的鑒賞文章本身也是藝術品。從欣賞主體來說,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論水平和生活經驗。只有經歷過的東西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其次,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一位哲人說:“對于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比狈械乃囆g情趣和修養(yǎng),就難以找到欣賞作品的途徑。有些讀者在一片叫好中感到茫然,談不出哪里好來,就說明這種缺少藝術修養(yǎng)的情況。德國詩人歌德說過:誰要想作出偉大作品,他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教養(yǎng),才可以像希臘人那樣,把瑣碎的實際自然提高到精神高度。欣賞亦如此,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yǎng)成功。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礎,你就有了用來衡量其它作品的標準,估價不至于過高,而是恰如其分。
欣賞散文的重點是什么?我認為:一是看立意如何?即有沒有真知灼見,獨到的思想內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問,自然個性的張揚。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獨到、個性突出,有著深刻生命體驗的。反之就不是好的或優(yōu)秀的散文。還是那句話:散文誰都會寫,寫好不容易!二看散文的構思技巧如何?有人概括為“新、奇、巧、妙”四字,也不無道理。一篇散文,特別是司空見慣的題目或題材,別人都寫過,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價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結構上沒有新意,很可能就會落入俗套。欣賞者就可以從這里發(fā)現(xiàn)問題,越是老題目,越要看有無結構上的新奇巧妙。三是看意境創(chuàng)造。因為散文是造境的藝術,它不同于小說,看有沒有故事,人物刻畫怎么樣?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就是對文學史的貢獻。四是看語言特色。有沒有語言特色,是衡量一篇散文成不成功的標志。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語言上有特色的,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散文語言風格,也是衡量散文好或差的重要標志。我在評論米奇諾娃散文時,就抓住她在語言上的創(chuàng)造和特色進行評論,別的不是沒有價值,而是語言有獨特的價值。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羅丹在《藝術論》中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薄懊溃褪切愿窈捅憩F(xiàn)。”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散文語言的含蓄美、音樂美和智慧美。由
于散文是介于詩歌與小說的文學樣式,因此,在散文里讀出詩意,特別是那些散文詩,更應該是美的語言。同樣是敘述一件事或故事,散文也與小說不一樣,小說平鋪直敘即可,而散文卻要求敘述時帶有感情和節(jié)奏,要朗朗上口,要有詩意。所以,大家看于堅等人的散文好,好在哪里?在語言。他們原來都是詩人,后來轉寫散文,就把詩歌語言帶進了散文,于是有了詩意:悅耳動聽,節(jié)奏明快,抑揚頓挫。因此,有人主張,年輕人要想學散文,最好先從寫詩練起,詩寫好了,再寫散文就得心應手。其它的方面,比如作者思維、寫作背景、反映內容等,都可以在欣賞中一并了解,不是重點,有的評論者甚至于不去過問那些。
欣賞與批評有沒有區(qū)別?有的。欣賞是批評的基礎,批評是欣賞的升華。凡是讀散文者,都在欣賞,;有的只是欣賞,而不發(fā)表高見,即不對作品品頭論足;有的在跟貼中說一兩句觀感,有的則訴諸文字,寫出讀后感或欣賞文章。所以,欣賞是大眾的、普遍的、低層次的文學活動。而批評就不一樣了,批評是在欣賞的基礎上,對作品做出判斷和評價,從而揭示作品的客觀價值幫助和提高欣賞者的鑒別能力。不但要肯定優(yōu)點和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出缺點和失誤。這就需要批評者集思廣益,做出正確判斷。因此,批評不但引導讀者欣賞,還對作者有益,能幫助作者總結成功與失誤,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
B
我個人的經驗,首先要確定你讀散文的目的:是純粹的欣賞達到心靈的洗禮,還是為了考試得高分?如果是考試,我想這個問題你要請教你的老師。如果是純粹的欣賞,那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專心,只有專心你才能深入文章的核心,體驗作者的心境。好的散文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它會慢慢的把你帶到它的世界里,就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另外,通常散文你看第一遍都不會有太清晰的思路,但不排除一見鐘情式的觸動(如果遇到,你就太幸運了)。因此,散文要反復地讀、思考,如果你不是文藝工作者,我個人不主張對散文的表達方式,文章結構進行太深入的研究。相反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對其表達的情感,內在的精神進行深入體會,因此讀散文,很大程度的與讀者的人生閱歷有關,就如一個初中生讀《匆匆》很難理解作者表達的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而讀《背影》卻很容易體會父愛的偉大一樣。或許有人會說不對其結構、表達方式進行研究怎么深入其精神呢?對此我只能說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只是各異罷了。但是,最正確的方法是合適自己的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以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
1、更新教學觀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觀。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高競爭時代,對外語人才的要求顯然與過去不同。二十一世紀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廣闊的胸懷,豐富的知識,聰明的智慧,開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傳授英語基礎知識,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還需在這個基礎上
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其次,要認識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shù)扮演的是家長式的角色,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以為“所有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xié)調者”。
2、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敖淌菫榱瞬恍枰獭保鎸Χ皇兰o對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境界。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學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場所之一,教師應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huán)。
4、備課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備課中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緊扣大綱,寫好教案,備好教具,把知識吃透、記準,更重要的是備好學生,因為他們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備課是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做準備的。這就要求在備課中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設計出最適宜的教學方法,規(guī)劃出最利于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教學過程。
二、以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激勵自身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
學生是學習的承擔者,是保障其主體地位的決定者,學生為了能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把自己置于主體地位,應努力做以下幾項工作:
1、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而英語就是堪稱時代信息的首要載體。對于中國人來說,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了世界之窗,使自己與世界聯(lián)系得更為密切。學生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lián)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
2、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 lt must be learned ,學生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要善于自我激勵學習動機。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對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它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的基本條件。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動力,也才能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4、要善于自我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要自覺得確立學習目標,確定學習計劃,總結學習方法,建立認知結構。從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某種滿足感,并以興奮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去面對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的同時,使基礎知識轉移為語言技能和發(fā)展成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三、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45分鐘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chuàng)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態(tài)度親切,充分尊重學生以求得心靈溝通,師生彼此理解、信任、合作。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教師應充分挖掘英語教材的趣味性和幽默性,利用游戲,對話表演,演唱英文歌曲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增加課的趣味性。要充分利用學生求新,好奇與渴望求知和成功的心理,盡量運用電視機、影碟機、錄相機、投影機、多媒體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增加課堂的科技含量,增加課堂容量為學生提供真實有趣的英語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盡可能地體會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1、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會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造,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被束縛于老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chuàng)造性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發(fā)問。創(chuàng)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fā)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2、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變“個人競爭”為“集體合作”
實踐證明,青少年具有好與人交往,好表現(xiàn)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磨擦與碰撞的環(huán)境,就是為學生的合作搭建了更為開
放的舞臺,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其思維的活躍。創(chuàng)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改變“喂養(yǎng)式教學” 格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多種目標的交流情境,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3、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學生歸國后說:如果教師提出一個問題,10個中國學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國學生中,10個人或許能講出20種不同的答案,甚至有些想法極其古怪離奇。這個例子說明,我國的教育比較注重學生求同思維的培養(yǎng),而忽視其求異品質的塑造。有研究認為:在人的生活中,有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fā)展想象力的有利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它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作為英語教師,要一切為學生著想,充分尊重他們不斷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