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村成人學習特點談農村成人教育實效性的提高
發(fā)布時間:2019-08-0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橫河鎮(zhèn)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 浙江慈溪 315318
摘要:農村成人學習具有連續(xù)性與非連續(xù)性、針對性與獨立性、外控制性以及經驗學習與理論學習并存等特點,因此,要提高農村成人教育的實效性,就要以農民的多樣化、個性化、感情化、生活化的學習需求出發(fā),確定培訓目標和內容;精心組織培訓,注重技能和實踐,努力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區(qū),達到自學、互學相結合;增強服務意識,根據農村成人學習特點改革辦學模式,提高培訓效果。
關鍵詞:成人學習特點 農村成人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3(a)-0000-00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局。要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增加農民收入;要增加他們的收入,除了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農村勞動力就必須向工業(yè)和第三產業(yè)轉移;不管是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勞動力轉移,就必須要求有相應的勞動力素質;要素質,就要教育。所以,從這一意義上講,“三農”問題的根源是農村的教育問題。農村成人學校要為“三農”服務,就要將農村成人培訓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特別注意根據農村成人學習的特點和農民的實際,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切實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技能水平。
1 農村成人學習特點分析
由于農村這個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社區(qū))不同與城市,加上農村成人長期生活在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情感上和認識上某些心理動力定型,就使我國農村成人的學習特點帶有其自己鮮明的特點。
1.1 連續(xù)性與非連續(xù)性
就目前我國農村成人的文化水平總體而言,低層次文化水平仍占較大比例,對于那些低層次文化水平的農村成人來說,他們的學習幾乎沒有過去的文化知識儲備作為學習背景,所以他們的學習是不連續(xù)的,但又有連續(xù)性的一面,即總是在一定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展開的,從這個角度看,這種學習就是連續(xù)的。對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儲備作為學習背景的農村成人來說,其學習并非從零開始,而是在現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再學習,具有連貫的、連續(xù)的的特點。
1.2 針對性與獨立性
農村成人的學習需要,一般情況下總是與個人的社會職業(yè)和準備從事的社會職業(yè)相聯系的。他們的學習目標與個人的職業(yè)活動、學習內容與他們的職業(yè)需要是同步發(fā)展的,這種角色定向的學習,不僅為農村成人當前實際從事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而且能不斷地提高其社會角色的能量,以主動地適應社會流動和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變化,使農村成人的學習帶上鮮明的現實性。學習的針對性強,實用性強,這是農村成人學習的基本原則。另外,成人學員也能對教學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如果對教學內容及其重要性的看法與教師不同時,他們往往不愿為此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寧愿將其投入到他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去,所以成人的學習是相對獨立的適應性學習。
1.3 傳承性與操作性
農村成人的學習其主要方式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理論性學習為主的形式,如電大、函授等的學習;另一種是以經驗性學習為主的形式,如學習某一類操作工藝、某種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前者屬于較高級的學習形式, 而后者則是農村較為普遍的學習形式。就實際情況而言, 則經常表現為兩種形式的結合, 其中經驗學習占主要地位。這是因為, 在農村成人當中, 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很低,他們不能適應需要相當文化背景的理論學習。但是他們可以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背景進行經驗學習, 經驗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農村的農、林、牧、副、漁以及各種手工作業(yè)的技能、技巧、方法。這些經驗是農村社區(qū)長期積累下來的生產經驗, 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 經驗學習為主的學習適應了農村成人的較低的文化水平和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這一特點。此外, 經驗學習的結果是立即表現為生產效益的提高, 這種及時成效導致了農村成人對經驗學習的偏愛, 這也是農民注重實際的反映。但經驗學習有它的不足, 其主要缺陷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科學水平, 而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素質, 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科學技術水平, 就必須使農村成人認識到進行系統(tǒng)理論學習的必要性?梢灶A見, 今后的農村成人學習將從經驗型學習為主轉向理論型學習為主的形式。這是農村發(fā)生更深刻變化的重要的準備條件之一。
2 提高農村成人教育實效性策略
2.1 按需培訓策略
在實施培訓以前,首先做社會調查,了解農民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等,以橫河鎮(zhèn)1192名殘疾人職業(yè)和就業(yè)指導為重點的幫扶培訓為例,我們通過考察社會和對殘疾人訪談、問卷等形式,獲悉他們大部分迫切需要學習種植業(yè)生產技術、務工技能等實用性新知識、新技能。為此,我們安排了“綠色有機楊梅及楊梅平衡大小年知識”、“大棚草莓栽培技術”、“水稻栽培技術”、“草雞的飼養(yǎng)管理”、“綠色茶葉栽培、采摘、加工”等以及計算機、縫紉、插花等培訓,個別殘疾人還參加了財會大專學歷班和農民“雙證制”學習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多年的工作實踐證明,只有當教學內容與培訓需求相關性較高時,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收到預期效果。當前,只有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充分重視農民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才能解決農村現行的科盲問題,這對提高農業(yè)科技成果和新技術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作為農村成人教育的任務,除了提高農業(yè)人口的文化素質外,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培養(yǎng)大批實用型人才,應是農村成人教育的核心任務。
2.2 因“人”制宜策略
通常,作為成人的農村受訓人員已經不習慣規(guī)矩地坐在教室里被動地聽課,而希望自由地與教師就所學內容作交流,甚至到現場直接提出疑問并立即得到指導。這種非正式的課堂氣氛更適宜成人長期形成的“成人作風”,教師要針對成人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強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相對減少講授的比重,指導他們利用集體智慧,形成討論研究的氛圍。如在殘疾人職業(yè)培訓中,我們除了安排一定的知識講座,還聘請市、鎮(zhèn)有關專家開展實地指導與操作,并分析解釋殘疾人朋友提出的問題。這樣,殘疾人在自身種植、養(yǎng)殖經驗的基礎上又有了科學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術,殘疾人職業(yè)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般來講,農民不太喜歡純理論的學習,較之對理論的學習,農民更傾向于實際技能的學習。因此,從培訓的角度看,一方面對于確實需要講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應合理地組織備課內容,給予必要的具體化實例,使學員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和一種與實際工作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習方式來接受知識;另一方面,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也應注意多與學員交流,了解他們潛在的實際需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輔導。并且,農民往往更容易從解決實際問題中得到深刻的理解和領悟。教師與受訓人員之間應建立友好平等的關系,尊重他們的看法和經驗,這樣既可以促進受訓人員與教師之間溝通,也有助于他們對于教師的認可,教學效果會更好。
實效性考核具有確定水準、督促學習的雙重目的。每個人應該建立終生學習的意識,做到學有所用,學見成效。干什么學什么,干什么精什么應該是奮斗的主渠道。農村成人學校也應該對學員分門別類,做到干什么考核什么,針對行業(yè)性質進行非學歷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試和各種技能測試。另外,應注意培養(yǎng)和訓練農村受訓人員利用電腦、網絡或其他有效的現代化學習設施搜索信息,獲取新知識的技能,這種現代化的學習技能必將使成人教育和培訓在短期內取得更大效果,并使成人的學習活動真正在教學以外得到延續(xù)和補充。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