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關懷教育學,提升教師關懷能力
發(fā)布時間:2019-08-09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 要:關懷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關系倫理,是教師必備的一種重要能力。諾丁斯關懷倫理學理論認為:關懷孩子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學?梢酝ㄟ^榜樣、對話、實踐、認可的方式關懷學生,關懷教育在目的、場所、人、課程方面要有連續(xù)性。教師不僅要做好關懷者榜樣,非選擇性地關懷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還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被關懷者的品質,保持師生關懷的持續(xù)性。
關鍵詞:關懷教育學;教師德育專業(yè)化;教師關懷能力;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3)12-0013-05
蘇靜,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教育學博士(北京,100875)。
① 本文為香港田家炳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學校道德發(fā)展推進計劃”項目成果。教師讀本已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教師德育專業(yè)化活頁讀本》,檀傳寶等著,2012年2月出版)。
關懷是教師非常重要的品質和能力,也是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元素?梢哉f,沒有關懷就沒有教育。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被認為是后柯爾伯格時代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理論之一,同時,她的理論也得到跨國界和跨文化的接受。細細品讀諾丁斯的關懷理論,借鑒其中的合理成分,對教師的教育工作無疑是有啟示意義的。
一、關懷倫理學:“關懷”倫理關系解讀
(一)關懷倫理是一種關系倫理
我們往往傾向于認為,關懷是一種美德,一種個人品質。平時也確實這樣說話,譬如,“他是一個關懷別人的人”,或者,“他是一個關懷人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這兩種說法一定程度上都涉及到關懷的含義。但是,過分強調關懷作為一種個人美德有失偏頗,因為它會造成“不平等”。如果我們長期將關懷置于一種不平等關系之中,其中一方是關懷者,長期默默地奉獻關懷,而另一方是被關懷者,坐享其成地接受關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關懷者確實需要一種美德來支持他的行動。
諾丁斯認為,關懷不僅僅是美德,更是一種關系,將關懷者置于關懷的關系之中更為重要。不管一個人聲稱他多么樂于關懷,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創(chuàng)造了一種能夠被感知到的關懷關系。不予關懷或者被關懷者不能給出合適的回應,都會使關系受損。有很多人自稱關懷別人,但是接受他們所謂關懷的人卻感受不到關懷。譬如學生與老師:老師認為處處為學生著想,學生卻覺得被約束控制。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建立一種被感知的關懷關系。
關懷是一種關系行為,它能否得到保持、能否持續(xù)地表達至被關懷方、能否在這個世界中被看到,都取決于關系雙方對這種關系的維系?梢哉f,關懷的本質在于關懷方與被關懷方的關系。
。ǘ┳匀魂P懷與倫理關懷
諾丁斯與休謨一樣,相信道德建立源于人的感覺,認為人們普遍具有某種內部的感覺給道德以“積極的德性”。諾丁斯看到,道德作為一種積極的德性要求有兩種,第一種是自然關懷,它是原始的最初的感覺。我們體驗到別人的需要并作出關懷的反應,可能是因為自己想這么做,可能是因為我們喜歡這個人或者對他抱有好感等。自然關懷是一種源于愛的、無須作出倫理努力的、完全自然的反應。這時的“我必須”(I must)表達了一種渴望和傾向,而不是對責任的認同。如母親為孩子利益作出的努力,通常不被看成是倫理的,而是自然的。
第二種是倫理關懷,它來源于第一種感覺即自然關懷,根源于對自然關懷的記憶。倫理關懷需要倫理理想和道德努力的支撐。倫理理想是一系列關于關懷和被關懷的記憶,體現(xiàn)了自我與人際關系中最美好的一面。因為我們珍視自然關懷中的關系,所以倫理理想能激勵我們維持最初的“我必須”,對他人的需要作出反應。這種關懷就是倫理關懷,它來自關懷和被關懷的感覺,這種感覺作為一種“我應當”,要求我們對他人的痛苦和需要作出反應。譬如我們看到乞丐時,是否對他的需要作出反應或關懷他,這時可能聯(lián)想到小時候父母是如何關懷我們,或我們曾特別無助的時候也受到別人的關懷,這種關懷就是倫理關懷。
在諾丁斯看來,倫理關懷來源于并且包含了自然關懷,沒有自然關懷就沒有倫理關懷。自然關懷是倫理關懷的基礎,倫理關懷通過對自然關懷的記憶作出反應。然而,自然關懷的范圍是有限的,因此道德的發(fā)展就需要通過發(fā)展倫理關懷來擴展關懷的范圍。此外,我們希望最終倫理關懷也能發(fā)展到像自然關懷那樣,成為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自然反應和本能需要。
(三)關懷雙方的心理特征
諾丁斯認為,關懷是一種關系行為。任何關懷關系都由兩方面構成:關懷方與被關懷方。關懷關系的維系不僅取決于關懷方,同時也取決于被關懷方的態(tài)度和感受能力。
關懷方的心理特征:1.接受性關注。諾丁斯強調關注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與接受,是關懷者對被關懷者的那種開放的不加選擇的接受,是一個心靈(或自我)釋放出所有的空間,詢問對方或以別的方式表示樂于接受對方!爱斘谊P注對方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變成了二位一體的人。我通過雙方的眼睛觀察,通過雙方的耳朵聆聽,站在雙方的立場上感受痛苦。”[1]接受他人是一種關懷性同感,關懷性同感是和他人一起去觀察和感受。換言之,她不贊同傳統(tǒng)的被西方稱為黃金規(guī)則的“推己及人”式的投射式關懷,而主張融人入己的接受式關懷。2.動機移置,即關懷者動機能量流向被關懷者,但未必致力于滿足后者既有的目的。換言之,如果被關懷者的目的不正確,關懷者不應盲目的關懷,而應給予理性的關懷,幫助他調整到正確的目的上來。體驗動機移置,個體就要開始思考。就像我們考慮、計劃、檢驗自己的問題或項目,我們現(xiàn)在想的是如何幫助別人。諾丁斯并不贊同極端的動機移置,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許多父母“為孩子活著”。顯然,這種情形下,父母和孩子都有失去自我的危險。所以,動機移置的具體適切性是動態(tài)的,與被關懷者的回應水平等互為條件。
被關懷方的心理特征:接受、認可、回應。接受和認可:被關懷者對關懷的接受和認可標志著關懷行為的完成和關懷關系的建立。關懷關系只有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才能成立:(1)W關懷X;(2)X承認W關懷X。沒有被關懷方的接受和認可,這種關懷只是一種未完成的關懷行為。一般來講,被關懷方的理解能力,即被關懷者對關懷信息的理解,會影響被關懷方對當下關懷的接受和認可。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