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高等教育國際化對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 要: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的高等教育必須面向世界才能獲得發(fā)展,要走民族化和國際化相結合的道路,找尋外國高等教育經驗在中國的“生長點”,使其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新的營養(yǎng)和有機成分。
          關鍵詞:高等教育國際化;高等教育發(fā)展;公益性;教育主權
          全球化作為21世紀的一個重要特征已經大大地影響到高等教育。美國高等教育學家菲利普·阿特巴赫認為國際化是指大學和政府為了應對全球化而制定的政策和各種項目的種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開始面向世界發(fā)展,步入國際化進程。因此尋求一條民族化和國際化相結合的道路,找尋外國高等教育經驗在中國的“生長點”,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概述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始于中世紀歐洲大學,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范圍內興起了新一輪高等教育國際化浪潮。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綜合國內外學者對高等教育國際化概念的理解,當前在國內外日漸占主導地位的是從“過程”角度出發(fā)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定義。高等教育國際化主要指將國際的維度或觀念融合到大學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過程。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為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帶來的機遇
          (一)有利于拓寬我國的高等教育市場
          WTO有關服務貿易的總協(xié)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包括了教育服務,國際教育資源可以通過獨資或聯(lián)合辦學方式進入WTO成員國。因此,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外資在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更多更大的作用,人力資源的國際交流活動更加迅速,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空間更加擴大,這有利于拓寬我國的高等教育市場。近年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高等教育都在向亞洲尤其是中國輸出教育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也為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外國優(yōu)質的高等教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發(fā)揮了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現(xiàn)代化水平
          在我國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擴大外派留學生人數(shù)的同時,我國的高校也走出國門,在海外興辦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和專業(yè),同時吸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目前,中國在世界各國已建設有500所孔子學院,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地。1979-2006年間,在中國學習的留學生總數(shù)估計達1,034,040人,同期中國公民出國接受高等教育的總人數(shù)為1,067,000人,這兩個數(shù)字基本上持平。而世紀之交來華留學人數(shù)急劇增長,1991年中國大學的留學生數(shù)第一次超過10,000人,2000年達52,000人,2002年達85,000人,2005年達141,087人,2007年的來華留學人數(shù)達195,503人。這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之后世界上對留學生最具吸引力的第六個國家。這一切既為外國人學習中國的科技發(fā)明成果提供了途徑,也為我國的文化科技知識走向世界開辟了道路。
         。ㄈ┩苿恿宋覈咝5默F(xiàn)代化改革
          近十幾年來,國內許多高校向國外派遣了數(shù)以萬計的訪問學者和留學生,他們學成回國,不僅帶回了先進的科技知識,也帶來了根據(jù)國際人才市場需求來改革高校、招生方式、專業(yè)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動力,帶來了現(xiàn)代教學管理觀念、模式及一些國際通用的標準、質量評估方法和考試模式。他們中有些人成為高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直接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
          三、高等教育國際化對中國形成的沖擊和挑戰(zhàn)
         。ㄒ唬﹪H化使中國高等教育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
          大量外國高等教育機構通過走進來辦學和吸引留學生出國的方法來華競爭高等教育市場。據(jù)報道,近十年中僅我國就有25萬人自費出國留學,其學費及生活費等對高等教育出口國是一筆可觀的收益,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市場則是一筆損失,而留學生中不少人又留在發(fā)達國家服務,造成發(fā)展中國家的二次損失,這筆無形資產的損失更是難以估算。如1978-2001年間,只有130,000名海外學者和學生學成回國,約有250,000人留在海外,其中包括那些由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派出和資助的人員。
          (二)教育國際化中的商業(yè)化思潮對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挑戰(zhàn)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是公益事業(y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體現(xiàn)了教育的公益性。而國際化浪潮中來華辦學的大多數(shù)外國高校恰恰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無償教育援助在減少,更多的是商業(yè)化的運作行為。
         。ㄈ┙逃龂H化對中國教育主權的挑戰(zhàn)
          發(fā)達國家利用自己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的主導地位,擴大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文化、價值領域的精神滲透,形形色色的西方價值觀、人生觀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傳播到中國。它們還在教育規(guī)模、價值觀、語言、科學知識產品等方面有淹沒和排擠中國的趨勢,特別是在高等學校的質量評估、學位的等值互認方面有嚴重的歧視現(xiàn)象。如我國已進入211工程的重點大學的學位都未能得到發(fā)達國家的承認,而我國在醫(yī)療專業(yè)方面的學位幾乎都得不到發(fā)達國家的承認,學生畢業(yè)后也不可能在發(fā)達國家行醫(yī)。而發(fā)達國家的幾乎所有高校的學位都在中國通行無阻,這顯然是十分不平等的。
          教育主權是指一國固有的處理其國內教育事務和在國際上保持教育獨立自主的最高權力。它是一國處理教育方面國際事務的最高準則,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均有相關規(guī)定。但5中外合作辦學條例6對外方在合作辦學中控股和擔任校董事會董事長未做限制。如果有關部門在合作辦學過程中監(jiān)控不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的教育主權。
          參考文獻:
          [1] 李樹林. 軟著陸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趨勢[J].管理觀察,2008,(9)下:5- 6.
          [2]POSTIGLIONEG(ed.).Transform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Crossing Borders and Bridging Minds [M].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Springer , forthcoming
          [3]HUANG F T. Policy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3, 7 (3): 225-240.
          [4] 鄧應軍.對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思考[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3):114-115.
          作者簡介:
          齊君(1990~),女,山西太原市人,山西財經大學研究生在讀,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相關熱詞搜索:高等教育 國際化 中國高等教育 影響 發(fā)展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