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更要學會“講政治”] 美國講政治的電影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以為,美國社會崇尚個性解放、言論自由,所以在公眾場合,大家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什么可禁忌和顧慮的。在美國生活時間長了,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種看法其實大錯特錯;美國人不僅在言談舉止中處處需要“講政治”,而且這“政治”的講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稍有不慎,說了“政治上不正確”(Politically Incorrect) 的話,輕則被眾人敵視排擠,重則會落得身敗名裂。
我也是在跌過幾次跟頭之后,才認識到在美國有很多“政治雷池”是不可輕易逾越的。一次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的那一周,當時我還在佛羅里達大學讀研究生,一門高級討論課的題目,臨時由原來的“新聞自由與政治穩(wěn)定”改成了“為什么美國遭到攻擊?”這門課一共有25名研究生,三分之一是國際學生。對于這個題目,美國學生個個義憤填膺,很多人表達出強烈的仇恨和憤怒;但幾乎沒人能回答出“為什么”這個問題,更不要說涉及“文明沖突”、“中東地緣政治”等深層淵源的了。就這么不著邊際地討論了一個小時,沒有國際學生參與發(fā)言,我在快下課時實在忍不住,說出了一句“政治上不正確”的話;因為這句話,我差一點沒拿到這門課的成績。我說,“美國人說不出他們?yōu)槭裁幢煌春捱@一現(xiàn)象本身,已經(jīng)給出問題的答案了”。現(xiàn)在想來,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但這種思路是絕對過不了美國“政治上正確”這一關(guān)的。
不僅每個初來乍到美國的外國人會經(jīng)受一段“政治正確”的熏陶和培訓(xùn),連那些久經(jīng)沙場、閱歷無數(shù)的老資格媒體人,也常常會為自己“出格”的言論付出代價。還是以“9?11”事件為例。事發(fā)后不久,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一次全國講話中,指責那19個恐怖襲擊分子都是“沒有氣魄的膽小鬼”;針對這一說法,美國著名的幽默電視新聞欄目主持人比爾•邁爾在節(jié)目中評論到,“你說他們什么都可以,但明知要死還開飛機撞向高樓,那可不是膽小鬼做的事。我們才是膽小鬼,從兩千英里以外向人扔導(dǎo)彈,那才是膽小鬼!贝搜砸怀,軒然大波驟起。不僅很多觀眾抗議抵制這一節(jié)目,而且廣告商也紛紛以撤資威脅。雖然此后,比爾•邁爾多次道歉、申辯、澄清,但最終美國廣播公司還是停播了這一當時十分流行的節(jié)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節(jié)目的名字恰恰是“政治上不正確”。
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正確”,什么又是“政治上不正確”的言論立場呢?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多文化傳承的移民國家。從獨立戰(zhàn)爭,到南北內(nèi)戰(zhàn),從奴隸制度,到民權(quán)運動,在一系列波折起伏的民族融合過程中,各種膚色、宗教、語言、信仰的族群團體,不斷爭取著對于自身利益的確認和保護。特別是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步運動、民權(quán)運動的影響,美國主流社會和主導(dǎo)輿論中逐漸形成了一套不成文,但盡人皆知的言語規(guī)范;特別是當涉及種族、宗教、少數(shù)族裔權(quán)益和弱勢群體地位等敏感議題時,更是有著近乎神經(jīng)質(zhì)的條條框框。典型的例子,比如像對于黑人的稱謂問題。一般來講,當泛指黑人這一種族群體時,用“黑人” (Black people) 的提法是可以被包括黑人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但是,在某些官方和正式的場合,采用“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s) 的提法則更妥當和禮貌。 因為歷史的原因,“黑鬼”(Negro)這一帶有深刻奴隸制烙印的提法是絕對不能在公眾場合出現(xiàn)的。但是,黑人彼此之間調(diào)侃稱呼對方為“黑鬼”,則又是美國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的場景。這種自我貶低歧視的作法,反而成了黑人群體互相寬慰、又無傷大雅的種族“特權(quán)”。要是白人也想要東施效顰,幽默一把,那就立刻會被“政治正確”的輿論潮沖得支離破碎。美國另一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堂•艾姆斯就是倒在了“政治不正確”的旗桿下。在2007年4月的一次全國聯(lián)播節(jié)目中,艾姆斯隨口評價美國羅格斯大學女子籃球隊黑人隊員的表現(xiàn)很“粗獷”,看起來象一群“蓬頭睡眼的野雞”。短短幾天時間,這一“口誤”事件幾乎上遍了美國所有媒體的頭條。艾姆斯多次道歉無效后,最終不得不離開了自己主持了將近30年的節(jié)目。
涉及“政治正確”的敏感問題,往往包括對婦女、少數(shù)族裔、不同性取向人群、殘疾人和其他所有社會弱勢群體的容納、認可和尊重。雖然美國也依靠“中傷誹謗”或“散布仇視言論”等法律條款來劃定言論自由的界限,但大多數(shù)涉及“政治正確”議題的監(jiān)督和制約,還是通過公眾、媒體、輿論來進行道義譴責和節(jié)制。不僅一般的公眾人物要時時處處謹言慎行,那些天天被媒體圍繞跟蹤的政治人物,更是要“非禮勿言,非禮勿行”。在2006年的參議員競選中,一直被認為是未來總統(tǒng)有力競爭者的前共和黨參議員喬治•艾倫,就是因為用俚語戲稱一位印第安裔跟隨者為“猴子”,而不得不提早辭職下臺。今年3月份,美國新當選的奧巴馬總統(tǒng)在一次媒體“魅力攻勢”中,差一點在“政治不正確”上栽個大跟頭。當提及自己打保齡球的技巧太不盡人意時――因為有一次在競選空檔中,他曾打出總分37分的超低分――他自我解嘲道,“我的水平就像是特奧會選手”。此言一出,如同覆水難收。還沒等節(jié)目播出,醒悟犯下大錯的奧巴馬,立刻在空軍一號上給國際特殊奧運會主席打去了道歉電話。好在奧巴馬以前在扶助殘疾人運動等方面一直身體力行,這次“政治不正確”的口誤雖然嚴重,但媒體在連番譴責了一周后,最終放了總統(tǒng)一馬。
追本溯源,其實“政治正確”一詞的來源還和中國有關(guān)。在文革時期,因為極左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中國向世界輸出的不僅有“不斷革命”的中國模式,還有“政治上正確”這一個很難翻譯成英文的定性詞匯。因為其模糊的概念界定和外來語特征,反而成就了這一詞匯后來的廣泛應(yīng)用和流行。現(xiàn)在,“政治上正確”一詞的縮寫(PC: Politically Correct), 已經(jīng)進入了西方大眾傳播交流的常用語辭典。 凡事都有矯枉過正的情形,“政治上正確”所涉及的議題,也隨著各種利益團體的促動呼吁,而出現(xiàn)了擴大化、泛濫化的趨勢。比如,女權(quán)主義團體就主張把所有英文中以“男人”(man)為后綴的名詞,改成中性的“人”(person)。比較典型的,像英文中的“主席”一詞,就要改成“Chairperson”,而不能再用“Chairman”;同理,連救火員也不再是大家常用的“fireman”,而需要用中性后綴的“fire fighter”。否則,就有歧視婦女的傾向。甚至,在詢問一個女性的私生活時,也不能直接問“你有男朋友嗎?”這被認為“政治上不正確”,因為這種問話的潛意識里排斥了對方是同性戀的可能。那該怎么問才算是“政治上正確”呢?應(yīng)該問,“你現(xiàn)在在和人約會嗎?”
這種走向極端的作法,難免會搞得普通人在公眾場合交談時,時刻要謹慎設(shè)防,惟恐踩到了哪條“政治上不正確”的紅線。有很多批評者指摘這種處處設(shè)限的作法,實際上妨害了真正的言論自由;所謂的多樣性、包容性、禮節(jié)性,變成了各種政治集團推銷自己意識形態(tài)理念的幌子。長此以往,反而助長了社會上人與人關(guān)系的冷漠、虛偽和欺騙性。對于商家和廣告創(chuàng)意人員來說,這些無處不在的“雷池”,更如緊箍咒一般罩在頭上;任何采用幽默搞笑題材的創(chuàng)意,都是要慎之再慎,惟恐犯了忌諱。
當然,這種“政治上正確”的言語約束也不局限于美國。在剛剛結(jié)束的“英國偶像”的歌唱評選中,一位中年男性選手雖然其貌不揚,但一曲驚人,其表演的歌劇唱段直追帕瓦羅蒂。但這位參賽者的牙齒參差不齊,在唱到盡興處時,其牙齒缺陷更是一覽無余。在報道這段新聞時,英國《衛(wèi)報》的描述就非常符合“政治上正確”的標準;其用詞為“在齒型方面面臨挑戰(zhàn)的這位選手”。用北京人拐彎罵人的思路來看,這種“政治上正確”總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作者系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政治傳播學博士;現(xiàn)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學院“戰(zhàn)略媒體與公共關(guān)系” 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講座教授)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更要 講政治 在美國 在美國更要學會“講政治” 美國政治學會 強國時代用學術(shù)講政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