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詞語] 表示吃的詞語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中國的語言很多是與吃分不開的,有些詞語讀起來就有香味,能勾引你的胃口;有些則是澀的、苦的、辣的、咸的、甜的,也是五味俱全,人生的境遇有時就恰恰如這盤中物。 突然感覺成語“沉魚落雁”應該是兩道誘人而且極其美麗的菜,即蔥燒沉魚,油炸落雁。
蔥燒沉魚:刮鱗、去鰓,去幻想,挖去內(nèi)臟洗凈,用激情、醬油、小茴香和快感碼味,使其滲入靚麗的性感之味。蔥選用蔥白,火先用強烈武火后改為溫柔之文火,燒10分鐘左右再回欲望之火,器皿選用吊床式的漁網(wǎng)。
此菜就像上海本幫菜之紅燒魚(魚每年春季才從崇明島附近的江水里款款而來),色澤紅潤油光,肉質(zhì)軟嫩滋潤,蔥味鮮香中帶艷。
油炸落雁:去毛,去飛翔,去內(nèi)臟,用精鹽、風韻、料酒腌一腌后取出,與花香一起投入熱油鍋,煎炸至金黃,然后撒入胡椒、花椒、姜、蔥,呢喃鳥語安裝上樹即成,此菜如川菜油煎鵪鶉,色澤金紅,成菜香、鮮、嫩、靚。
“朵頤大快”則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品嘗美味的情景!岸洹笔莿拥囊馑,“頤”即面頰。“朵頤”就是面頰動,這是吃的動作了!岸漕U”而“大快”,就是指吃到了好的東西很快活。
一頓酣暢淋漓的美食,猶如一次有滋有味的閱讀,中餐猶如小說,復雜而多回轉(zhuǎn),火鍋猶如散文,菜品雖雜,但終匯于一鍋,小吃猶如隨筆……讀者與食客觥籌交錯,食客與讀者咬文嚼字,一些人食古不化,另一些人食言而肥,更有甚者吃魚不吐刺,吃絕句不吐詞。
被作家或者詩人精選入饌的詞語同樣表達了中國飲食“甜、酸、苦、辣、咸”的五味之說。把“初戀、初吻、懷春這些細嫩之詞掛糊/下油鍋拉一下油/取出待用……”以達到外酥里嫩的效果,從而“讓小情人至嫩至滑/讓蜜月肥而不膩”。(二毛《詩歌是菜》)
至嫩至滑之詞:十七歲、西施舌、青春、蝶戀花等等無須掛糊上漿都口感爽脆;肥而不膩之詞:聲色犬馬、東坡肉、風韻猶存、櫻桃肉等,肉質(zhì)肥糯,趁熱進口大嚼。
以上詞語在飲食文化中可歸為鮮詞類或咸鮮之詞。
甜詞:吃得開、吃香、吃小灶、吃獨食……一臉幸福得爛熟的樣子。本來“吃皇糧”應該收入此類,但自從“吃大鍋飯”被打破之后,“吃皇糧”就不甜了。
酸詞:吃醋、吃開口飯、吃粉筆灰、吃魚片……幾許無奈,幾許寒磣。
苦詞:吃苦、吃不了兜著走、吃閉門羹、吃槍子兒……苦瓜苦藤常相隨。
辣詞:吃不消、吃里扒外、吃豆腐、吃回扣……還如謎底是“辣椒”的兒童謎語:“紅口袋,綠口袋,有人怕,有人愛!
咸詞:吃驚、吃透、吃緊、吃虧……無鹽百無味,一咸壓三鮮。
從古至今,可以吃的詞語在國人的餐桌上香氣四溢大放異彩,就是不見菜先聽菜名兒就讓人直流口水。如唐代名菜黃金雞、百發(fā)羹、赤明香等;宋代名菜水晶膾、粉煎骨頭、雪天牛尾貍等;元代名菜帶花羊頭、柳蒸羊、酥骨魚等;清代名菜炊雞、芙蓉肉、櫻桃肉等以及四大名菜中的魚香肉絲、夜香冬瓜盅、油爆海螺、火腿酥腰等等。
好的菜名能為菜品增香添味,而不好的過于直白的菜名也會傷害到菜的味道,說起這點,在給菜起名上,現(xiàn)代人還是應多向我們的古人學習。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詞語 可以吃的詞語 吃組詞語 吃雞詞語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