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臺北城記——兩甲子的憂患、奮起與榮耀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偉大的時代總是標誌著嚴酷的環(huán)境考驗以及英雄兒女的事蹟。一百多年前,潤溼的臺北盆地剛剛豎起五座方正嶄新的臺北城垣之際,歷史并不予以厚愛,因為法國大軍即將壓境,并計劃由淡水河長驅(qū)直入,眼見府城新建的欣悅恐將成為過眼云煙。
這正是臺北府城誕生的一刻所面臨的存亡危機,幸而有一群英勇的軍人與百姓攜手合作,重創(chuàng)強大的敵人,在淡水河口的滬尾寫下輝煌的史頁。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臺北市政府慶祝臺北建城一百二十周年,特別在臺灣光復五十九周年前夕,舉辦史無前例的「劉銘傳進城」大游行,就是為了彰顯「滬尾大捷」(抗法戰(zhàn)爭)與臺灣光復(抗日戰(zhàn)爭)這兩次相隔六十一年抵御外侮之戰(zhàn)對臺灣歷史共同的重要意義:都是不分族群同心御侮的結果。這段歷史決定了臺北生於憂患、不畏風雨的性格,也預言了在未來的歲月中,它將不斷激勵英雄女兒熱愛這個城市——分擔她的憂患、參與她的奮斗與分享她的榮耀。
中法大戰(zhàn)前夕的臺灣
就漢族墾殖臺灣的歷史而言,早期明鄭延續(xù)荷蘭人發(fā)展的重心,臺南府城是政治和文教中心,嘉南平原為閩粵移民集中地;
施瑯入臺之后,鄭成功后人被強制遷移北方,施氏族人則移民彰化一帶,墾殖中臺灣。
到了清末,隨著北部茶葉和樟腦外銷產(chǎn)業(yè)的興起,臺灣的經(jīng)濟重心逐漸北移,淡水河畔興起了艋舺和大稻埕等繁榮的市集,成了新一代閩粵商賈庶民移入的口岸,各國洋行也紛紛在此設立據(jù)點,興旺的國際貿(mào)易形成了人民開放的態(tài)度和冒險的精神;
儘管如此,清初對東南沿海的海洋經(jīng)濟仍持放任態(tài)度,直到鴉片戰(zhàn)爭(一八四一年)之后,朝中才出現(xiàn)一批具有近代化意識的洋務運動大臣。尤其在一八七四年屏東「牡丹社事件」(琉球人因船難登岸遭原住民殺害,日本出兵干涉,清廷償銀五十萬兩)之后,清廷開始重視臺灣防務,派福建侯官人沉葆楨為欽差大臣來臺辦理防務。沉氏深具國際戰(zhàn)略眼光,他首先疏導民怨,解除內(nèi)地渡臺移民和買賣的各種禁令,同時增府縣,其一就是設臺北府治於艋舺,總轄北部諸縣,又在各海岸設置堡壘砲臺,鞏固防務,其中包括今天臺南人引以為傲的「億載金城」。此外,沉氏還倡儀臺灣建省,設首府於臺北,并建立城垣以因應北臺灣日益重要的經(jīng)濟和軍事事務。一八七九年,由北部富豪多人集資興建的臺北城池開始動工,歷五年始完成,這一年(一八八四年)剛好碰到法國大軍來犯。
滬尾大捷始末
沉葆楨在臺時間不到一年,但他積極治臺的功蹟,卻在九年后法軍大舉來襲時,報償在劉銘傳身上。當時,法國為開拓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地,派出兩隻艦隊到遠東,計劃進犯安南(越南)、海南島、臺灣等地,甚至預想於取得勝利后,挾餘威深入云貴兩省。清廷緊急派時任直隸提督的劉銘傳,以巡撫銜赴臺督軍迎戰(zhàn)。
劉銘傳,安徽合肥人,地方游勇出身,曾為地方團練領袖,先后加入「湘軍」、「淮軍」,參與平定太平天國諸役,屢建戰(zhàn)功,后投身洋務運動,胸懷韜略,見識宏遠。十月初法將孤拔( Anatole Courbet )率艦直撲北臺灣,劉銘傳在基隆和滬尾分別布置了幾道防線,并採「撤基援滬」戰(zhàn)略,將主力放在淡水,接著激烈的戰(zhàn)事爆發(fā)。法軍首先以精準艦砲轟平基隆砲臺后,控制基隆港,但卻在登陸戰(zhàn)中遭到陸上守軍猛烈還擊,死傷甚重,法軍只能退回艦中。
至於淡水方面,由孤拔親自指揮,一部成功登陸,遭守軍蘇得勝、章高元與曹志中等人率兵奮勇抵抗,另一部則陷基隆,守軍退至月眉山和獅球嶺一線,此時又有霧峰林朝棟率地方義勇助陣,如此兩軍即在淡水和基隆兩地形成激烈的拉鋸戰(zhàn),法軍因久攻不下,水土不服,又經(jīng)常遭我軍突襲,傷亡人數(shù)大增,到了一八八五年初,兩軍在月眉山又進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表現(xiàn)上法軍雖攻占了山頭,實際上卻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向前推進。整整半年多的時間,法軍攻臺無論戰(zhàn)術和戰(zhàn)略上都遭到重挫,孤拔只能轉占澎湖,后因積憂成疾死於當?shù)亍?
相較於二十多年前,英法聯(lián)軍攻打北京城,焚燒圓明園,如入無人之境,此次以更為優(yōu)勢的兵力攻打安南和臺灣,竟遭到折兵損將的命運,并導致法國內(nèi)閣垮臺,當時中外報紙皆大幅報導,可謂清朝百年屈辱的對外關係史中,絕少的勝仗。平心而論,劉銘傳所掌握的兵力武器遠遜於歐陸強國法蘭西,其所以成事者不過是杰出的戰(zhàn)略眼光、軍民同心抗敵以及臺灣人民守土的必死決心。這是「滬尾大捷」真正的原因。二○○四年九月三日軍人節(jié),臺北市政府特別將滬尾大捷殉國將士及鄉(xiāng)勇入祀忠烈祠,一方面追念先人的英勇,一方面也彰顯這支涵蓋湘軍、淮軍、鄉(xiāng)勇、平民的部隊不分族群同心抗敵的重要意義。
劉銘傳治臺功績
臺北府城的誕生即迎來了這場震驚中外之戰(zhàn)的勝利,也帶動了全臺人民奮起的高昂士氣。一八八七年臺灣建省,實際上已治臺三年的劉銘傳正式成為第一任巡撫,他在臺六年之內(nèi)大刀闊斧,全力推動各種近代化建設,包括興建鐵路、架設電報、設立郵局、裝設電燈、設立新式學堂以及進行賦稅改革等等,其中多項皆率全國之光,甚至更有傲視亞洲者,并為臺灣贏得「中國最進步的省份」美名(這是一八八八年美國駐華公使田貝︹ Charles Denby ︺訪臺后在正式報告中的用語)。此后臺北府城也成為全臺政治、經(jīng)濟和文教中心,臺北的文化特質(zhì)——溫柔敦厚又具開拓能量——也成了臺灣文化的表徵。
即使日本在甲午年(一八九五年)據(jù)臺之后,其殖民建設大抵上亦沿著劉銘傳所留下的藍圖——「臺灣近代產(chǎn)業(yè)開發(fā)計劃」,包括以臺北為首府,延長南北的電路、增設電報電線等等,可見劉銘傳治臺六年的深遠影響。
臺北的前世與今生
至於臺北城墻遭日人拆除后,城內(nèi)精華地段仍是日據(jù)臺北的主要街道。光復以后,衡陽路、中華路之外,又出現(xiàn)美國風味的中山北路,以及如法國香榭大道般的仁愛路和敦化南路。這意味著,無論時代如何更替,臺北始終帶著與生俱來的求新求變能力,不斷追求再造與突破。
事實上,臺北一直是個移民的城市,臺北人并非固定的群族,而是指來到這裡勇於自我實現(xiàn)的任何人。過去半世紀,大批中南部學子到臺北來就讀大學,畢業(yè)后留下臺北奮斗,結婚生子,另一部分則是直接來臺北工作的,幾年后都成為「臺北人」,他們占臺北居民三分之二,他們每一個人所付出的心血都為臺北的生命注入新活力,他們的工作與家庭都豐富了臺北的記憶,他們的夢想成就了臺北的愿景。
每座偉大城市的誕生都有一個不凡的領航者,就如臺南市定期紀念延平郡王般,臺北市的催生者與規(guī)劃者為沉葆楨,領航者無疑是劉銘傳,他賦予臺北城的精神便是在憂患中奮斗圖存,在開放中發(fā)展進步,今天我們追憶臺北城的誕生以及滬尾那場慘烈的戰(zhàn)事,不禁緬懷英勇犧牲的先人,并由衷讚佩劉銘傳偉大的貢獻。即如望著今日淡水的青山綠水,河水在滬尾的夕陽下如銀帶般彎入臺北盆地,帶過的是永恆的城市記憶:憂患、奮起、榮耀,以及濃得化不開的臺灣鄉(xiāng)愁。
。ū疚陌l(fā)表於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原鄉(xiāng)精神--臺灣的典范故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