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璣民間龍文獅武經典的點綴與散落
發(fā)布時間:2018-06-2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 要:文章通過田野調查法、族訪、收集整理等方式,對珠璣巷民間龍獅文化之禮儀行規(guī)、龍文獅武等文化點綴及其文化散落進行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禮儀行規(guī)至今已簡化,龍文獅武環(huán)節(jié)已失傳,地方龍獅特色文化面臨危機;從失傳的文化中重新追憶,挖掘少許獅武招式并將繼承,試圖把民間散落的龍獅經典文化得到回歸。
關鍵詞:珠璣巷 龍文獅武 禮儀行規(guī) 動作結構 演變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2—0106—03
1 引言
珠璣民間舞龍、舞獅表演龍文獅武的行禮儀式與通常的武術表演、競賽、見面行禮儀式迥然不同。
龍獅文化的探究挖掘與傳承發(fā)展趨勢,正如黃河之水,滔滔大浪,源之不竭,流之不盡。然而,民間文化的精華有許多埋藏在具有歷史性質的城市、旅游圣地或古老的鄉(xiāng)村山嶺地處,也有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這一系列形成了地方上的千里馬文化。這些似乎不顯眼的散落馬群較難遇上伯樂,珠璣古巷民間龍獅禮儀行規(guī)、龍文獅武經典文化頗為豐富,如關于龍獅起源的傳入典故,龍獅為什么在不同的日子須舞不同的顏色、北獅傳入珠璣后怎樣演變成現(xiàn)代的南獅、龍舞成文字吉祥語、獅舞的凳板武、茅桿武、鋤鏟武、鎖籮武等散落了的經典文化,挖掘與收集散落了的民間龍獅文化點綴,為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鋪基奠根。
2 珠璣民間的龍文獅武暗爭生機點綴
2.1 龍文獅武的內涵解讀
從字詞的表層看龍文獅武,就是龍舞表現(xiàn)于文,獅舞體現(xiàn)于武,但以活動(表演)的形式深釋,其實質遠超越了這個范疇。龍文一直都是歡樂和諧景象或權威象征的體現(xiàn),獅舞(武)最初是古代宮廷內院且不在民間出現(xiàn)的一種娛樂活動或為歡迎外賓接風洗塵的一套禮節(jié)。[1]宋代之后獅舞逐漸演變成獅武,明代最顯赫,獅舞活動隱藏在政治上的策劃與軍隊練兵作用并延續(xù)至民國末期。劉東生先生講述了古代牛田坊村落的龍獅故事和文化斷傳之事,據(jù)說張九齡修復與開鑿梅關古道之前,計劃有七天的舞龍舞獅開工祭祀儀式。珠璣牛田坊從明代開始對龍舞獅舞與舞龍舞獅就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龍舞獅舞,舞的是個人技術,主要是體現(xiàn)舞者的身體素質,表現(xiàn)的是舞者身材魁梧,肌肉的壯實,力量的強勁以及持久性的斗鑼技能。宋代時期村舍之間沒有形成固定的龍獅活動日,除了節(jié)日慶典必須進行的活動,如開基建業(yè),歡送貴賓等;舞龍舞獅,舞的是集體配合能力,著重于演技,流露的是情感,即體現(xiàn)的是龍獅的表情,表現(xiàn)出龍獅的喜怒哀愁,獅子的多情善感,溫順與兇猛,是極其豐富的娛樂形式,通常是按照時日節(jié)慶舉行活動,現(xiàn)代表演的舞龍舞獅屬于這類,尤其是南獅。
2.2 龍文獅武暗爭生機揭秘
自獅子被傳入中原起,龍舞與獅舞就產生了不和,歷史沒把這個邊角文化加以記錄,幸得劉氏與龍的淵源,于《天靈化》私自記錄龍獅早期的不和瑣碎之事,承蒙東生先生的熱心,方獲得此資料。龍如何贏得人們的信賴與獨尊,獅又怎樣得到人們的敬奉,如何表現(xiàn)“獅王”本質,兩派之間有過漫長的明爭暗斗,類似這般既專業(yè)又遍的角落文化,更沒有人去研究過,目前資料查無此類內容,恰逢劉東生先生的口傳所得。龍,是古代人們崇拜的騰圖吉祥物,受到人們尊敬和畏懼的天上神物,古代生活嚴重受到環(huán)境影響,天旱物燥,人們求雨常用的方式。在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已有記載舞龍早見于古代,如漢代求雨舞龍就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之俗。在中國人傳統(tǒng)視野中,認為龍是動物、圖騰、雷雨之神、星座、云、風浪、信仰、幻想、賜福之神、鎮(zhèn)邪之神、音樂之神、帝王之象征。[2]獅是外來貢品,晚于龍的出現(xiàn),自獅子傳入中原后,龍舞與獅舞都是格外顯示演技與功夫活兒,獅舞引入初期,龍與獅的活動存在排斥,暗地區(qū)分派別,顯有不和。關于龍獅兩派發(fā)生的不和事件詳細過程沒有傳承下來,但從《天靈化》一書可獲得一絲的寶貴資料:香柱燭焰煙天堂,人間息聲(細聲)仙界響。巡官復應宮群怒,龍獅長短赤身哐(斗毆)。老君傳旨大帝印,獅有揇量龍無長。違幟抗令
引災發(fā),陰陽荒濟拜玉皇。講的是長陵黃土兩位龍獅造扎師,因為龍獅問題而發(fā)生斗毆,兩派人士各搬救兵大動干戈,引起了天上神仙的驚恐,后派老君翁攜帶圣旨傳到人間,化解了兩派之間的矛盾,在唐代后期逐漸融合,且出現(xiàn)龍獅共舞形式,共同形成了龍獅藝術文化并廣泛傳播。獅子是動物之王,代表兇猛,是其它動物的克星,人們認為獅子可以驅邪鎮(zhèn)魔,所以就一直把獅子形象做成不同的姿態(tài),立于門兩側驅邪。所以舞龍與舞獅早期卻在暗中較量,各自尋求生機緣故,清末至民國初,社會動蕩不穩(wěn),姓氏派別糾紛,耕種田土問題等,使村落之間經常發(fā)生群毆,其中也有龍舞獅舞引起的爭端,由一件小事就轉移到其他大事上,導致了村落之間的長期“爭斗”,或多或少受到歷史的影響。雖然公元前206-公元8年龍獅活動已作為一項體育活動,但元明清朝代表面上顯露的多為娛樂之極,卻實在軍隊暗藏練兵之舉[3],也因此使得歷史以來延續(xù)暗藏練兵得于派上用場。明朝、清朝至民國初期,珠璣巷龍獅的聚會,獅隊有組織地進行訓練技藝、格斗技術、身體力量等素質鍛煉,外表是為龍舞獅舞而練,實質內暗含練兵作戰(zhàn)準備。發(fā)生于南雄當?shù)乇容^出名的是近代時期太平天國運動的“三點會”組織事件。咸豐8年太平軍攻打南雄州的軍隊,以當?shù)胤辞鍙兔骷みM人物的劉榮豐,率領與組織珠璣地方上的人們常以獅舞集會,屯兵鍛煉格斗技術,乘機鍛煉成員的體能,掩蓋了他將來舉兵作戰(zhàn)的真實目的。被稱為三點會的成員個個身強力壯,雖然他們都練得一身好的格斗本領,但身軀畢竟是肉長的,還是擋不住槍炮彈藥的轟炸。[4]
3 珠璣民間龍文獅武文化的散落
3.1 歷史文化南遷使得龍獅行禮儀式演變
公元317-439年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龍舞獅舞活動(表演)的施禮行規(guī)最簡單,左手與右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掌貼右側胸大肌,右手掌貼左側胸大肌,軀干微屈,面向首席端位。北朝至齊550-577年,施禮規(guī)矩又有變化,向東邊手掌(古稱大手邊,地方方言)貼在劍突與肚臍之間,另一手掌貼在對側鎖骨與肱骨頭之間,軀干向首席端位彎腰,口傳留下是年紀大者軀干向前彎屈約150,青年或壯年舞者要300。從唐朝的618-907年,施禮規(guī)矩再次發(fā)生變化,舞者以雙手抱拳呈“Λ”形,距離心窩前方三拳厚度定住約3秒不動。到了宋朝(公元960年)至明朝(公元1644年)的施禮規(guī)矩是舞者以雙手抱拳呈“Λ”形,貼近心窩口處依次向首席端位、右側、左側、后面彎腰鞠躬一次。清朝晚期至民國初期施禮規(guī)矩比較不統(tǒng)一,除上述幾種外,又出現(xiàn)了身體直立合掌抱拳的抖動點式、身體直立(鞠躬)合掌抱拳的劃“U”或“V”弧形式。這些錯綜復雜的施禮形式已經散落、失傳,F(xiàn)代武術行禮姿勢為: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攏胸前斜放,大拇指內扣,右手五指抱緊,拇指壓于食指、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右拳立于左掌之中,兩臂撐圓,身體直立,雙手抱拳是多種武術表演開始或結束的行禮方式,武術表演最為常見。[5]這就是珠璣地方上民間特有的散落文化,也是當朝代的點綴文化之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