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聽空階滴雨聲閱讀答案:君歸矣閑聽落花
發(fā)布時間:2018-12-03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閑聽空階滴雨聲(意志篇)
竹韻清心
今秋多雨。這不,剛剛入秋,還來不及感受幾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秋雨便淅淅瀝瀝下個沒完。
秋天的雨,不似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的那么讓人歡喜;也不似夏天疾風驟雨般來得快去得也快。這秋雨是纏綿的,伴著絲絲沁涼的秋風,纏纏綿綿,飄飄灑灑,輕輕的落在田間地頭,也飄進了人心里。秋天的雨,是漂泊的游子在靜夜中勾勒出的鄉(xiāng)間小道,是癡癡的伊人在黃沙漫天的征塵中苦苦等待后淺唱低吟的心語。秋天的雨是凄寒的,秋與春本是一對癡情的戀人,卻被夏永世相隔,那漫天飄零的雨絲,便是秋無奈的訴說,是秋對愛情最鐵骨錚錚的誓言。秋天的雨是寂寞的,空虛的。用它無力雙手彈奏著蕩入心魂的惆悵。等待,無窮無盡的等待,那是忍把浮名,換作淺吟低唱后最落寞的存在。
一場秋雨一場涼。古人的話,是從千百年來的經驗中來的,現(xiàn)在依然是真理。那瀟瀟的秋雨伴著颯颯的秋風,漫卷起枯黃的落葉和殘花,更增加了凄涼惆悵的感覺。于是,人的心思也被這悲涼的氣氛感染,籠罩在一片惆悵中。
窗外的雨,敲打著陽臺的頂棚,又滴落在門前的地面上,叮咚作響。
坐久了,起來站在窗前,凝視遠方。透過朦朧的雨霧,路旁的欒樹,不知何時已掛起了一串串紅黃色的燈籠,風鈴般搖蕩著,在微雨的清晨,在淡煙的黃昏,在陰雨的日子里,映出一團團紅黃色朦朧的光暈。幾片黃色的葉子,在風雨中盤旋著,飛舞著,緩緩飄落在地面的水坑里。細密的雨絲,在水坑里濺起一個個小小的漣漪,一圈一圈蕩漾開去。
一陣沁涼的風,迎面吹來,不由得打了一個戰(zhàn)栗。于是,抱緊雙臂,依舊佇立窗前,深思。
“幾度庭前尋舊跡,影蹤全無,難把芳菲覓。欲約桃花同夢里,奈何風雨無情計”。曾經溫馨的話語,至今還回響在耳邊;曾經開心的笑容,至今還凝固在臉上;曾經的曾經,是多么的幸福愜意……難道這一切都隨著秋風秋雨散去了嗎?“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就連蘇東坡這樣豪放不羈之人都曾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而不用說世間落寞失意之人了。一點梅心,相映遠,情不知所起,一往相悅,輕顰淺笑,我在夜的夢里等你。自古多情空自擾,或許真是這樣的。就像此刻,這樣的陰雨天,似乎更適合我的心境。離人心上秋,常常這樣,把自己扔進似乎是漫不經心營造起來的憂傷的氛圍中,一個人孤獨的品味,一個人孤獨的沉醉,難以自拔。
雨點大了起來,看地面上的水坑里,激起了一個個小水泡,又很快的破碎,伴著層層的漣漪,蕩開去。滴落在頂棚上的雨點,也唱起了歡快的歌謠,伴隨著輕快的步伐,從上面一蹦三跳的下來。讓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那大大小小的水珠,很快又被串成了一條條白色的線,在天地之間掛起了一幅無邊的珠簾。遠處的景物也逐漸模糊起來。
耳邊,傳來了一陣低沉的音樂,“孤單獨自在夜里/身邊略過茫茫的風雨/心理的凄迷/只剩模糊和迷離/風兒不停吹過去/雨兒灑落我心底/只有平添無奈的思緒/從此兩分離/從此千萬里/留下黑夜纏綿的思緒/無奈/無奈/無奈的思緒……”憂傷的音樂,無奈的思緒,在這秋風秋雨里漸漸飄散去。
回轉身,桌上的茶水,早已經冰涼。
(推薦語:精致人生,品味生活。文章如詩似畫,情真意切,意境優(yōu)美,充滿了對生活細細的品味。蘇久生推薦)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達技巧并解釋其在文中的含意。
秋天的雨,是漂泊的游子在靜夜中勾勒出的鄉(xiāng)間小道,是癡癡的伊人在黃沙漫天的征塵中苦苦等待后淺唱低吟的心語。
2、“于是,人的心思也被這悲涼的氣氛感染,籠罩在一片惆悵中!蔽闹袑懙搅恕扒镉辍钡哪男┨卣鱽頎I造這種悲涼而又惆悵氣氛的?
3、“坐久了,起來站在窗前……”此段寫景抒情的基調與上文似有不同,有何不同?試作分析。
4、文中結尾說“回轉身,桌上的茶水,早已經冰涼”,言已盡而意無窮,請分條概括作“冰涼”的主要內涵。
答案:
1、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形象貼切地表達了秋雨更易引發(fā)游子思鄉(xiāng)的苦悶和歸鄉(xiāng)的渴望、征人對親人的牽掛思念和祝福的內涵。
2、①時間長——淅淅瀝瀝,下個不停;②形態(tài)柔——纏纏綿綿,飄飄灑灑;③溫度涼——一場秋雨一場涼;④聲音凄——滴嗒如訴。
3、這段文字描寫了風鈴一樣搖蕩著的紅黃色的燈籠、紅黃色朦朧的光暈、盤旋著飛舞著的黃色的葉子、蕩漾著的漣漪等景象,色調溫暖,畫面靈動;與上文單調灰暗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隨之抒情基調也由上文的悲涼惆悵而變得溫暖面昂揚了一些。
4、①作者獨自站立賞景思考已久,已忘情忘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②沁涼的秋風,凄寒的秋雨,秋涼襲人;
③作者的內心被悲涼氣氛感染,籠罩在一片惆悵之中,進而產生一種孤獨與無奈,“冰涼”實指作者內心世界痛徹的感傷。
相關熱詞搜索:閑聽空階滴雨聲閱讀答案 雨聲趙麗宏閱讀答案 冷冷風雨聲閱讀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