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課外文言文閱讀和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8-12-1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課外文言文(一)
目錄
1.趙襄主學御……………………………………………………………3
2.老馬識途………………………………………………………………3
3.穿井得人………………………………………………………………4
4.南轅北轍………………………………………………………………5
5.千里之馬………………………………………………………………5
6.趙威后問齊使…………………………………………………………6
7.齊欲伐魏………………………………………………………………6
8.趙襄子飲酒……………………………………………………………7
9.沛公至咸陽……………………………………………………………8
10.四面楚歌………………………………………………………………8
11.孫叔敖遇狐丘丈人……………………………………………………9
12.孔子見羅雀者…………………………………………………………10
13.教子……………………………………………………………………10
14.石崇與王榿爭豪………………………………………………………11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2
16.長安何如日遠…………………………………………………………13
17.床頭捉刀人……………………………………………………………13
18.雪夜訪戴………………………………………………………………14
19.陳太丘與友期行………………………………………………………15
20.未若柳絮因風起………………………………………………………15
21.七步詩…………………………………………………………………16
22.太宗罷朝………………………………………………………………16
23.永某氏之鼠……………………………………………………………17
24.臨江之麋………………………………………………………………18
25.荔枝圖序………………………………………………………………19
26.三上……………………………………………………………………19
27.名二子說………………………………………………………………20
28.讀孟嘗君傳……………………………………………………………21
29.傷仲永…………………………………………………………………22
30.盲人識日………………………………………………………………23
31.獻曲求詩………………………………………………………………23
32.唐太宗論弓矢…………………………………………………………24
33.王猛為京兆尹…………………………………………………………25
34.趙奢收稅于平原君家…………………………………………………26
35.三鏡……………………………………………………………………27
36.毛遂自薦………………………………………………………………27
37.茍變吃人兩個雞蛋……………………………………………………28
38.劉邦論得天下之道……………………………………………………29
39.前事不遠吾屬之師……………………………………………………30
40.請君入甕………………………………………………………………31
41.虹………………………………………………………………………31
42.隕石……………………………………………………………………32
43.正午牡丹………………………………………………………………33
44.江淮之蜂蟹……………………………………………………………33
45.貓 犬…………………………………………………………………34
46.與長子受之……………………………………………………………34
47.說 虎…………………………………………………………………35
48.楚人養(yǎng)狙………………………………………………………………36
49.象 虎…………………………………………………………………37
50.李氏之鳩………………………………………………………………38
51.傅顯迂緩………………………………………………………………38
52.祈夢決獄………………………………………………………………39
53.曹司農(nóng)竹虛言…………………………………………………………40
54.題畫二則………………………………………………………………40
55.牧豎……………………………………………………………………41
56.狼………………………………………………………………………42
57.與四弟書………………………………………………………………43
58王冕……………………………………………………………………43
59.多多益善………………………………………………………………44
60.師曠論學………………………………………………………………45
61.叔敖殺蛇………………………………………………………………45
62.三 峽…………………………………………………………………46
63 .顏回好學………………………………………………………………46
64.文征明臨寫《千字文》………………………………………………47
65.薛譚學謳………………………………………………………………47
66.孟母戒子 ………………………………………………………………47
67.華佗治病 ………………………………………………………………47
原文 1.趙襄主學御
趙襄主學御于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②,三易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shù)未盡也."對曰:"術(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diào)④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速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⑤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diào)于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導讀:
王子期教趙襄主學御,特別指出:"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diào)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貫注,目標明確.
注釋:
①趙襄主:趙襄子.御:駕車.王子期:古時善于駕車的人.②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③易:更換.后:方位名詞做動詞,落后.④調(diào):諧調(diào).⑤誘:引導.⑥此……所以:這就是……的原因.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趙襄主學御于王子期( ) 2.術(shù)未盡也( )
3.先則恐逮于臣( ) 4.夫誘道爭遠( )
二.翻譯
1.術(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調(diào)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diào)于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認為趙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贊成王子期的看法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導讀 :自然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學習,則萬物可為我所用,為人類造福.
注釋:①管仲,隰(x )朋:皆齊桓公時大臣,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yè).孤竹:古國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歸途.③掘:挖.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二,翻譯
1.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語_____的來歷,現(xiàn)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②,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導讀:傳言不可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注釋:①常一人居外:經(jīng)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國人道之:全國人都在說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jié)約一個勞動力,等于多得到一個人使用.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及其家穿井( ) 2.國人道之( ) 3.不若無聞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 ( )
三,翻譯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原文 4.南轅北轍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 "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導讀 : 成語"南轅北轍"可謂人人皆知,如果行動和目的相反的話,所得結(jié)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馳.
注釋:①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②之:動詞,往,到.③ 用:資用,即路費.④御者:駕車的仆夫.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我欲之楚( )2.將奚為北面( )3.吾馬良( )4.此數(shù)者愈善( )
二,翻譯
1.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語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千里之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① 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③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導讀: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 "涓人的一句反問可謂直接點出其舉動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可謂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釋:①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么 ②捐:白白費掉.③市:買.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義
1.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 2.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
3.而吾以捕蛇獨存( ) 4.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三,涓人為什么用五百金買下馬的骨頭 (用文中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譯
1.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6.趙威后問齊使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①,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②耶 民亦無恙耶 王亦無恙耶 "使者不說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 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問末者耶 "
導讀:本篇運用了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使趙威后對齊使的反駁更具聲勢和說服力,言簡意賅.
注釋 :①發(fā):啟封.②恙:災害,憂患.③說:通"悅",高興.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 ) 2.不然 ( )3.茍無歲(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趙威后的言論體現(xiàn)了____思想,歷史上還有哪些哲學家,思想家有類似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中包含有成語________,意義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7.齊欲伐魏
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①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nèi)之狡兔也.韓于盧逐東郭逡,環(huán)山者三②,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④其兵,弊⑤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
導讀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諫君王,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可謂大功一件.
注釋 :①淳于髡(k n):戰(zhàn)國時齊國的上大夫.齊王:齊宣王,戰(zhàn)國時齊國國君,姓田,名辟疆.②環(huán)山者三:相當于"三環(huán)山",意思是圍繞著山追了三圈.③無勞倦之苦:意思是沒有費一點力氣.④頓:困倦,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勞,這里是"使……疲勞"的意思.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處( )
3.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后( ) 4.謝將休士也( ) ( )
5.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譯:
1.東郭逡者,海內(nèi)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環(huán)山者三,騰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與寓言故事_________有異曲同工之處,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8.趙襄子飲酒
趙襄子①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②,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優(yōu)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懼,謂優(yōu)莫曰:"然則⑤吾亡乎 "優(yōu)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 "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導讀:趙襄子日夜飲酒不止,還不知醒悟,優(yōu)莫將其與殷紂相比,使趙襄子霍然頓悟,優(yōu)莫可謂善于勸諫的了.
注釋 :①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年晉國大夫.②廢酒:停止飲酒.③矣:語氣詞,了,表示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事情.④殊:副詞,很,極.殊不,意思是,一點也不.⑤然則:(既然)如此,那么.⑥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相亡:一塊兒滅亡.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我誠邦士也( ) 2.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 )( )
3.今天下盡桀也( ) 4.不亡何待( )
二,選文"然亦殆矣!"中"殆"的意思是______,我們還學過,_____,百戰(zhàn)不殆.
三,翻譯
1.夫飲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優(yōu)莫把趙襄子飲酒五日同紂的行為作_______,語意深長.
原文 9.沛公至咸陽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戶口②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③.
導讀:"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一"皆"一"獨",將蕭何的"深謀遠慮"刻畫得淋漓盡致,劉邦得蕭何可謂天助也③.
注釋 :①具:通"俱",全,都.②戶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斷.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 ) 2.以何為丞相( )( )
3.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
二,翻譯
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蕭何是劉邦的謀士,奪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劉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沒,歷史上還有一個關于蕭何和韓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
原文 10.四面楚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①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②,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賬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③.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數(shù)闋⑤,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導讀:項王夜起悲歌,蓋世英雄的窮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寫中呼之欲出.
注釋 :①諸侯: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國方言土語唱的歌.③不逝:是說被困而不得馳騁.逝,向前行進.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數(shù)闋:幾遍.樂終叫闋.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 ) ( ) 2.項王則夜起( )
3.自為詩曰( ) 4.莫能仰視( )
二,翻譯
1.漢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項王兵敗垓下,在___自刎,有關歷史上這一典故,李清照曾寫詩: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對項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毛澤東也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宜將剩勇追窮寇,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1.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 "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②.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猶病諸③."
導讀: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說,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縱情傲物,以至于物極必反,走向滅亡.而孫叔敖清醒從政,因而能善始善終,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譽,地位,金錢面前真要冷靜小心啊!
注釋 :①仆聞之:我聽說.仆,謙稱.②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歸,歸結(jié).③堯,舜其猶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感到患苦.堯,舜,傳說中的圣君.病,患苦.諸"之乎"的合音.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孫叔敖蹴(c )然易容曰( ) ( ) 2.仆聞之( )
3.小子不敏( ) 4.官大者,主惡(w )之( )
二,翻譯
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哉言乎!堯,舜其猶病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狐丘丈人說"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2.孔子見羅雀者
孔子見羅雀者①,所得皆黃口②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③不得,何也 "羅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黃口從大雀,則不得;大雀從黃口,亦可得."孔子顧謂弟子曰:"善驚以遠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從為禍福.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芤."
導讀:文章借羅雀者之口,說明"善驚遠害","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誡弟子"以所從為禍福","君子慎其所從",可謂警世之言.
注釋 :①羅雀者:張網(wǎng)捕鳥的人.②黃口:雛鳥的嘴為黃色.后又借指雛鳥.③獨:表示轉(zhuǎn)折,相當于"卻".④戇(zhu ng):愚.敗:禍亂,禍害.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大雀從黃口( ) 2.孔子顧謂弟子曰( )
3.利食而忘患( ) 4.善驚以遠害( )
二,翻譯
1.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子慎其所從,以長者之慮則有全身之階,隨小者之戇而有危亡之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從",與親_____而遠_____有相似之義.
原文 13.教子
王大司馬①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②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yè).梁元帝③時有一學士④,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于教義,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云.
導讀:文中列舉了正反兩個"教子"事例,孰好孰壞,讀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難分辨.
注釋 :①王大司馬:即王僧辨( ~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字君才,初仕北魏,歸粱后任湘東王蕭繹的左常侍及司馬.②湓(p n)城:也稱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蕭繹(508~554年),字世誠,南朝梁蘭陵(今江蘇武進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東王,鎮(zhèn)守江陵(今屬湖北),侯景叛亂時,派王僧辨,陳霸先等討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為西魏所擄,被殺.④學士:官名,南北朝時,學士為編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蓋.⑥婚宦:結(jié)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性甚嚴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揜藏文飾( )
二,翻譯
1.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勛業(y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終年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將魏老夫人教子與梁元帝時一父親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來說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嬌慣溺愛自己的子女.
四,試舉歷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4.石崇與王榿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①,并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②,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③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④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⑥.愷罔然自失.
導讀:石崇,一個較高級的封建社會官員,竟富甲天下,試問錢從何來,不問自知.而作為一國之君的武帝,不僅不管,反而幫助王愷與之斗富爭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
注釋 :①石崇與王愷爭豪:石崇和王愷爭比豪富.石崇,宇季倫,西晉人,是當時最大的富豪.王愷,字君夫,官至后軍將軍.②武帝,愷之甥也: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武帝,晉開國君王司馬炎.③如意:一種供賞玩之物.④疾:同"嫉",嫉忌.⑤條干(g n)絕世:枝條樹干世上少見.⑥如愷許比甚眾:像王愷那樣的非常之多.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 ) 2.愷以示崇,崇視訖( )
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 ) 4.如愷許比甚眾,愷罔然自失( )( )
二,翻譯
1.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描寫石崇與王愷爭豪,主要運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原文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③,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兒可得全不⑤ "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尋亦收至⑥.
導讀:八九歲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難時毫不驚恐,很是了不起.說明孩兒的明理聰明,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株連迫害的罪惡.
注釋 :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觸怒曹操,坐棄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內(nèi)外非常驚恐.中外,指朝廷內(nèi)外.③二兒故琢釘戲: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游戲.琢釘,古時一種兒童游戲.④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責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屬.⑤二兒可得全不:這兩個孩子可以保全他們生命不能不(f u),同"否".⑥尋亦收至:不一會兒捕他們的人也到來了.尋,不久.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 ) 2.冀罪止于身( )( )
3.二兒可得全不( ) 4.尋亦收至( )( )
二,翻譯
1.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說明它的比喻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6.長安何如日遠
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問:"何以致泣 "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③長安何如日遠 "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④."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⑤ "答曰:"舉⑥目見日,不見長安."
導讀:明帝兩次的回答不一樣.自然不能都對,但他卻都能說出個道理來.這是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注釋 :①洛下:洛陽,西晉時京都所在地.②潸然流涕: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潸,流淚的樣子.③意謂:心里認為.④居然可知:根據(jù)這一點可以知道.⑤邪(y ):同"耶".⑥舉:抬起.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元帝問洛下消息( ) 2.潸然流涕( )
3.元帝異之( ) 4.更重問之( )
二,翻譯
1.具以東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帝兩次回答問題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7.床頭捉刀人
魏武將見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頭④.既畢⑤,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⑥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導讀 :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識英雄,決非平凡之才.曹操當機立斷派人追殺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注釋 :①魏武將見匈奴使:曹操將要接見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數(shù)民族.②雄遠國:威震遠國.③使崔季珪代:(他)讓崔季珪代替他(接見匈奴使臣).崔季珪,名琰,字季珪,據(jù)說長得很有威儀.④帝自捉刀立床頭:魏武帝自己握著刀在床邊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時一種坐具,不是臥具.⑤既畢:指接見完畢.⑥魏王何如:(你看)魏王這人怎樣 ⑦雅望非常:高雅的風采很不一般.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l.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 ) 2.帝自捉刀立床頭( )
3.魏王雅望非常( ) 4.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二,填空
"魏武將見匈奴使"的"使",詞性為_____解釋為_____;"使崔季珪代"中的"使",詞性為_______,解釋為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雅望非常",但曹操卻是氣度非凡.說明曹操雖"形陋",但英雄氣質(zhì)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認為曹操陰險奸詐,你對曹操的看法是怎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8.雪夜訪戴
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③.忽憶戴安道④;時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⑥,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
導讀 :雪夜喝酒,吟詩,憶好友,連夜冒雪乘舟訪友,真是興致極高.然而剛到門前卻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會,不好言傳.
注釋 :①王子猷居山陰:王子猷住在山陰.王子猷(y 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兒子.山陰,今浙江紹興.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來喝.③詠左思《招隱》詩: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左思,字太沖,西晉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畫家.⑤剡(sh n):今浙江省嵊(sh ng)縣.⑥經(jīng)宿方至:過了一夜才到.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夜大雪,眠覺(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經(jīng)宿方至( )
二,翻譯
1.造門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左思,西晉大文人,《招隱》詩曰:"策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巖穴無結(jié)構(gòu)(房屋),丘中有鳴琴.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試背誦.
四,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19.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大丘與友期①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導讀:陳元方雖年小,對"無信""無禮"的人正色批評,令人敬畏.有其子必有其父,從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陳太丘的為人和修養(yǎng).
注釋 :①期:約定時間.②元方:陳太丘的兒子,字元方,名紀.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車引之( ) 4.元方入門不顧( )
二,翻譯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
過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0.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太傅①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導讀 :在文辭上下功夫提煉,叫做煉字.一字的精當,往往流傳千古."柳絮因風起"就使謝道韞名垂千古.
注釋 :①謝太傅: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官至宰相.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俄而雪驟( ) 2.白雪紛紛何所似( )3.撤鹽空中差可擬( )( )
二,翻譯
柳絮因風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與"撒鹽空中差可擬"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差強人意 B.參差不齊 C.成績差 D.出公差
四,謝道韞,東晉女詩人,王凝之之妻,世稱"詠絮才".請再舉出1-2個古代煉字流傳千古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寫出出于本文的成語:______________.
原文 21.七步詩
文帝嘗令東阿王①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導讀:古人說"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間為了爭王位,爭財物而互相殘殺的從古到今卻屢見不鮮,這不是太可悲了嗎!
注釋 :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東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詩人.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
3.漉菽以為汁( ) 4.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 )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釋為____,寫出一個同義的成語_______.
三,《七步詩》一般寫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2.太宗罷朝
大宗曾罷朝①,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②問:"誰觸忤陛下 "帝曰:"豈過魏徵,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 "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 "
導讀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魏徵正言直諫很多.盡管如此,也經(jīng)常會觸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時,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賀,也算是獨具卓識之人了.
注釋 :①太宗曾罷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時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罷朝,指因生氣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長孫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謚文德,故稱.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見被反對而窩火.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會殺此田舍漢( )( ) 2.誰觸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4.妾聞主圣臣忠( )
二,翻譯
1.豈過魏徵,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妾幸得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標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說"_______________",可見魏徵之正言直諫.
原文 2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異甚.以為己生歲值子②,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又禁僮③勿擊鼠.倉廩庖廚④,悉以恣鼠不問.
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衣⑤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余也.晝累累⑥與人兼行,夜則竊嚙斗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shù)歲,某氏徙居他州,后人來居,鼠為態(tài)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shù)日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
導讀:永某氏之鼠以為"其飽食無禍為可恒","竊時以肆暴",雖能得意于一時,終究要被掃除干凈.
注釋 :①拘忌:拘束和禁忌.②值子:值,碰到.子,農(nóng)歷的子年.③僮:未成年的仆人.④倉廩庖廚:倉廩,糧倉.庖廚,廚房.⑤衣:衣架.⑥累累:一個接一個.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不畜貓犬( )2.悉以恣鼠不問( )3.某氏室無完器( )4.假五,六貓( )
二,翻譯
1.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則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4.臨江之麋
臨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③.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④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⑤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導讀:"麋"在主人的驕寵下,稍大則"忘己之麋也",欲與外犬嬉戲,終于被食卻"至死不悟".可見"恃寵而驕"終不會有好下場.
注釋 :①臨江:地名,江西省清江縣.②怛(d ):恐嚇.③稍:漸漸.使與之戲:即"使其與之戲",讓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確.⑤俯仰:周旋,應付.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習示之( )
4.然時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與為戲( ) 二,翻譯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5.荔枝圖序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①如橘,春榮②;實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④;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導讀 :這是一篇說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個字,不僅寫出荔枝的出處,外形,味道,而且還寫出了摘下后短期內(nèi)的變化情況.讀此文,可以進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進一步理解楊貴妃何以愛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馬加鞭運來滿足她的欲望了.
注釋 :①華:花. ②春榮:春天開花.榮,開花. ③朵:指眾多果實聚在一起,俗稱"嘟嚕". ④繒(z ng):泛指絲織品.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荔枝生巴峽間( ) 2.樹形團團如帷蓋( )3.春榮;實如丹( ) 4.殼如紅繒( )5.漿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實過之( ) ( )
二,翻譯
1.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是一篇題畫的文章,屬說明文.主要運用了___,___的說明方法.它寫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寫了摘下后短期內(nèi)的___情況.在當時,的確是一般遠離產(chǎn)區(qū)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詩人,字____,號____,著有《白氏長慶集》.
原文 26.三上
錢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②,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③,臥則讀小說④,上廁則閱小辭⑤,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謝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導讀:名人大家讀書尚且做到"未嘗頃刻釋卷",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注釋 :①錢思公:即錢惟演,吳越王錢俶的兒子,從其父歸宋,宋景枯中以樞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陽.僚屬:官府的佐助官.當時,歐陽修,謝絳等都是錢惟演的僚屬.③經(jīng)史:經(jīng)書和史書.④小說:雜記類書籍.⑤小辭:指短小的詩詞.⑥謝希深:即謝絳,歐陽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綬,家富藏書,以讀書敏慧強記著名.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錢思公雖生長富貴( ) 2.在西洛時嘗語僚屬( )
3.諷誦之聲瑯然( ) 4.聞于遠近( )
5.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 6.亦篤學如此( )
二,翻譯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介紹錢宋兩人讀書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讀書的共同點是( )
A.都喜歡在上廁所時讀書.
B.都是抓緊時間勤奮讀書的.
C.都是邊讀邊誦,聲音洪大響亮.
四,作者介紹了錢惟演,宋綬兩人的讀書故事,又補充了自己"三上"的寫作經(jīng)歷,目的是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原文 27.名二子說
輪,輻,蓋,軫①.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②,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③,而患亦不及轍④.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導讀 :蘇洵是個大文人,卻偏偏以此二字給兒子命名.這是告誡蘇軾不要過于外露,告誡蘇轍要善于避禍為福,實際上是要他們加強自身修養(yǎng).此文言簡意豐,令人三思.
注釋 :①輻:輻條,車輪.內(nèi)周的短棍,用以支撐車輪.蓋:車上用以遮日,遮雨的傘狀物.軫(zh n):車廂底四周的橫木.②天下之車莫不由轍:天下的車沒有不順著車轍走的.由,順從.轍,車輪壓的跡道.③車仆馬斃:(一旦)車翻了,馬死了.仆,倒,這里指翻.④而患亦不及轍:車轍卻也受不到災禍.意思是車會摔壞,馬會死,唯有車轍安然無恙.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 ) 2.而軾獨若無所為者( )
3.天下之車莫不由轍( ) 4.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 )
5.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 )
二,翻譯
1.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轍乎!吾知免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蘇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長子名蘇軾,次子名蘇轍,與其子合稱"三蘇",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是個大文人,卻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據(jù)文意;
軾,是誡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轍,是誡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8.讀孟嘗君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①,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 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導讀 :孟嘗君傳,指《史記·孟嘗君列傳》.王安石指出孟嘗君非將士之人,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而已.而賢明之士是指能治國安邦的人,正因孟嘗君門下盡是一些雕蟲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賢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觀點有新意.其實這里有一個人才的標準問題.
注釋:①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孟嘗君只不過是個雞鳴狗盜之徒的頭領罷了.特,只不過.狗盜,披狗皮,鉆狗洞,進入別人家里進行偷盜.孟嘗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寵姬處求援,寵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嘗君有一狐白裘,已獻昭王.客有能為狗盜者,潛入宮內(nèi),將昭王之狐白裘盜出,獻給寵姬而得以釋放.雞鳴,學公雞叫.孟嘗君逃脫后,恐秦王追趕,連夜奔走至函谷關,而該處規(guī)矩,須待天亮雞鳴才能開關放行.客中有善作雞鳴者,一鳴而群雞齊鳴,守吏開關,遂得脫身.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士以故歸之( )( ) 2.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 )
3.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 ) 4.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
二,翻譯
1.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孟嘗君是戰(zhàn)國時齊國公子,名田文,他和___,___,___合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
2.作者王安石,____臨川人,人稱臨川先生.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中他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
原文 29.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②,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③.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導讀 :一個"未嘗識書具"的人會要書具,而且不但能寫字,又能作詩,這是不足為信的.但本文寫作意圖在于借此勸年輕人要努力學習.
注釋 :①世隸耕:祖祖代代都從事農(nóng)業(yè).隸,屬.②書具:書寫的用具.③并自為其名: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 3.父利其然也( )
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 ) 4.從先人還家( )
二,翻譯
1.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習本文后,你有何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0.盲人識日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龠,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
導讀:要想了解某種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通過實踐了解它.單憑道聽途說,走馬觀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生而眇者不識日( ) 2.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
3.而人之未達也( ) 4.捫燭而得其形( )
二,翻譯
1.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盤而至鐘,自燭而至龠,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識日"的錯誤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1.獻曲求詩
元豐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東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俯鵲巢,酒酣,笛聲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南曲曰《鶴南飛》以獻.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數(shù)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委袖出嘉紙③一幅曰:"吾無求于公,得一絕句足矣."坡笑而從之.
導讀:這是一則寫文人閑情逸趣的小品,寫得清朗明快,情趣盎然.蘇東坡生日宴飲,踞高峰,臨大江,賓朋滿座,舉桌皆歡,這是情趣之一.李委知東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以笛聲賀壽,作進見之禮,別出新裁,這是情趣之二.李委吹笛,技藝超群,"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堪稱出神入化,醉倒?jié)M座,這是情趣之三.沒想到李委"拋磚引玉",借此求詩,而且并非偶發(fā)求詩之想,而是"袖出嘉紙",原來早有圖謀;他的祝壽新曲《鶴南飛》捧得蘇東坡心花怒放,雖然與李委素不相識,但東坡也就欣然從命了,這是情趣之四.讀這樣的小品,有一種超凡脫俗,耳目清涼,心曠神怡之感.
注釋 :①元豐:北宋神宗趙頊年號.②東坡: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下文"坡",是作者自稱.③嘉紙:很好的紙張.嘉,美好的.
精練
一,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酣___ 俗___ 腰___ 既___ 袖___ 從___
二,翻譯:
1.客有郭,尤二生,頗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客皆引滿醉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李委仰慕蘇東坡的詩名,遂借東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詩.請用一個四字格成語概括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李委"得一絕句足矣".試查閱,抄寫,背誦蘇軾的兩首著名絕句:《飲湖上初晴后雨》,《題西林壁》.
飲湖上初晴后雨 題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2.唐太宗論弓矢
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shù),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②,弓雖動而發(fā)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③,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nèi)省,數(shù)延見④,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導讀:唐太宗治下的"貞觀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治理天下是這樣,讀書上進不也如此嗎
注釋 :①近以示弓工:近來把它給造弓的工匠看.②脈理皆邪:木頭的紋理都不正.脈理,指木紋.③務:事務.⑩數(shù)延見:經(jīng)常召見.數(shù)(shu ),屢次.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 ) 4.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 )
5.聯(lián)少好弓矢( )( )
二,翻譯
1.自謂無以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nèi)省,數(shù)延見,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唐太宗說:"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 "
1."識之猶未能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這段話評價唐太宗的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3.王猛為京兆尹
秦王堅自河東還,以驍騎將軍鄧羌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陽內(nèi)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①,領京兆尹②.特進,光祿大夫強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橫,掠人財貨,子女,為百姓患.猛下車收德,奏未及報③,已陳尸于市;堅馳使赦之,不及.與鄧羌同志,疾惡糾案④,無所顧忌,數(shù)旬之間,權(quán)豪,貴戚殺戮,刑免⑤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氣,路不拾遺.堅嘆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導讀:王猛嚴肅執(zhí)法,不避權(quán)貴,是國家的重臣,苻堅嘆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苻堅怎么能沒有法,只是沒有執(zhí)法的決心,沒有必行之法罷了.《韓非子·有度》云"刑過不避大臣",而不是"刑不上大夫".
注釋:①以咸陽內(nèi)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任命咸陽內(nèi)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內(nèi)史,官名②領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職.③奏未及報:上報了皇帝不等批示.奏,奏請.報,批示.④疾惡糾察:疾恨壞人,糾查案件.⑤刑免:判刑,免官;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以咸陽內(nèi)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 )
2.特進,光祿大夫強德( )3.猛下車收德( ) 4.與鄧羌同志( )
二,翻譯
1.酗酒豪橫,掠人財貨,子女,為百姓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堅馳使赦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據(jù)文義,試對王猛,秦王堅作簡要評價:
王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4.趙奢收稅于平原君家
趙田部吏趙奢收租稅①,平原君家不肯出②;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③,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 "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太平,民富而府庫實.
導讀:趙奢嚴明執(zhí)法,既有利于趙王,也有利于趙王族,但他敢于殺平原君的家人,很難得.平原君先暗后明,為趙王族利益出發(fā),無可歌頌.但在封建社會里,居上位者能與萬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國,利民,利身,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注釋:①趙田部吏趙奢收租稅:趙國的田部官吏趙奢征收租稅.趙奢,趙國名將,早先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趙惠文王的弟弟,名趙勝,任趙相,封于東武城,號平原君.③加兵:發(fā)兵入侵.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 ) 2.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
3.王使治國賦( ) ( ) 4.國弱則諸侯加兵( )
二,翻譯
1.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于趙為貴公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趙國的田部官吏趙奢征收租稅,他對平原君的一席話中運用了______修辭方法.用一句話概括趙奢所言的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5.三鏡
戊辰①,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給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③,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以布車載柩而葬.上登苑西樓,望哭盡衰.上自制碑文,并為書石.上思徵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導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納明臣進諫,不斷對照檢點自己的得失,歷史上"貞觀盛世"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
注釋:①戊辰:這是貞觀十七年正月的戊辰,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②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鳥羽裝飾的車蓋.鼓吹指鼓吹樂隊,樂器有鼓,鉦,簫,笳等.皇家給羽葆和鼓吹樂隊送葬,是對死去大臣的榮寵.③一品羽儀:一品官的羽葆儀仗.羽儀指羽飾車蓋,鼓吹等.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今葬以一品羽儀( ) 2.悉辭不受( )
3.上思徵不已( ) 4.非亡者之志( )
二,翻譯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為_____,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間,善于采納臣子的建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有名的_____的局面.
原文 36.毛遂自薦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②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毛遂自薦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③,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導讀:毛遂"自薦"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從此流傳于后世,被人津津樂道.但"自薦"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對國家的一腔熱誠,盲目的"自薦"則是行不通的.
注釋:①"趙王"句:趙王指趙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趙勝是趙丹的叔父.當時(前258年),秦將白起兵圍趙國國都邯鄲,情勢危急,趙王讓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國楚國求救.后來取得楚魏兩國的救援,擊敗了秦軍.②文武備具:猶言文武全才.③稱誦:稱頌.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余無可取者( ) 2.其末立見( )
3.毛遂自薦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處囊中( )
二,翻譯
1.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語_____,_____都出自這篇文章.前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7.茍變①吃人兩個雞蛋
于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②曰:"其才可將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⑤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⑥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
導讀:用才猶用木,要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則善用人者,對有缺點之才,也當不棄,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釋:①茍變: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②子思:孔丘的孫子,名伋,字子思.衛(wèi)侯:指衛(wèi)慎公.衛(wèi),戰(zhàn)國時的一個小國,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馬拉的兵車,一輛為一乘.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則有三萬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樹木名稱.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墻.用來比喻衛(wèi)國的將領.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其才可將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變也嘗為吏( ) 4.良工不棄( )
二,翻譯
1.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選文"選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現(xiàn)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觀點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8.劉邦論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②,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③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群臣說服.
導讀: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大獲全勝,他之所以能據(jù)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勝的重要法寶.
注釋:①列侯;漢代制度,王子封為侯的,叫諸侯;不姓劉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稱.②因:就.以與之:即"以之與之",把它(城鎮(zhèn),土地)賜給他們.③夫(f ):句首語氣助詞,表示引起下文議論.④子房:張良,子房,劉邦的謀士.本是戰(zhàn)國韓國人,他家曾五世相韓,秦滅韓后,張良用全部家財訪求刺客,要給韓國報仇.后來請個力士,襲擊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沒擊中秦始皇本人.張良改名換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蘇省邳縣東南),跟黃石公學了兵法,輔佐劉邦滅了項羽,封留侯.⑤范增:項羽的謀士.年七十,輔佐項羽起兵成霸業(yè).項羽尊他為"亞父".滅秦后,項羽約劉邦在鴻門(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的項王營)會見,范增勸項羽借機會殺劉邦,項羽不聽.后來劉邦進行離間,項羽果然懷疑范增,奪其權(quán).他憤怒辭去,到彭城,背上生瘡而死.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列侯,諸將毋敢隱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給餉饋( )
5.群臣說服( ) 6.此所以為我所禽也( )
二,翻譯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試舉項羽拒不聽從范增勸說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9.前事不遠 吾屬之師
戊子,上謂侍臣曰:"朕現(xiàn)《隋煬帝集》,文辭奧博①,亦知是堯,舜而非②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對曰:"人君雖圣哲③,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④,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導讀:人常說:前事不遠,后事之師.以古鑒今,善于吸取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從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舉.
注釋:①奧博:含義深廣.②是:稱贊,認為……好.非:批評,認為……不好.③圣哲:道德高尚,天資聰明.④俊才:出眾的才智.⑤曾:虛詞,用來加強語氣,可譯為"連……都……","竟然".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朕觀《隋煬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煬帝恃其俊才( ) 4.驕矜自用( )
二,翻譯
1.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雖圣哲,猶當虛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談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唐太宗還曾說"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0.請君入甕①
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②之.俊臣與興方推事③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 "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推⑤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導讀:本文寫的是來俊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及周興作法自斃的故事.
注釋:①甕(w ng):大壇子.②鞫(j ):審訊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④炙(zh ):燒烤.⑤內(nèi)狀:宮內(nèi)遞出的狀辭.推:追究,檢舉.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 ) 2.囚多不承,當為何法( )
3.取大甕( ) 4.因起謂興曰( )
二翻譯
1.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推兄,請兄入此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來俊臣請周興入甕,是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原文 41.虹
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熙寧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極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帳③.是時新雨霽,見虹下帳前澗中.予與同職扣澗觀之,虹兩頭皆垂?jié)局?使人過澗,隔虹對立,相去數(shù)丈,中間如隔綃縠④.自西望東則見,蓋夕虹也.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久之,稍稍正東,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復見之.孫彥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導讀:本篇先寫與同事觀察虹出現(xiàn)時的情景,后借孫彥先之語,點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深入淺出,生動傳神.
注釋:①熙寧:宋神宗趙頊(x )年號,公元1068—1077年.②契丹:宋時北部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③黑水:今遼寧昭烏達盟林西縣和克什克騰旗境內(nèi).卓帳:豎立帳篷.卓,直立.④綃縠(xi oh );綃,薄紗.縠,縐紗.都是絲織品⑤孫彥先:與沈括同時的科學家.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隔虹對立,相去數(shù)丈( ) 2.久之,稍稍正東( )
3.扣澗觀之( )( ) 4.都無所睹( )
5.逾山而去( ) 6.則為日所鑠( )
二,翻譯
1.世傳虹能入溪澗飲水,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澗之東西望,則為日所鑠,都無所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時間的詞: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虹》涉及的是___方面的知識,選自____的《夢溪筆談》.
五,本文說明了虹的變化和______,作者認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話回答)
原文 42.隕石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②一聲,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fā)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則發(fā)視.王無咎⑤為之傳甚詳.
導讀: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被認為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一本《夢溪筆談》流傳至今,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本篇對人所不常見的"隕石"的種種特征作了描繪.
注釋:①治平:宋英宗的年號.②震:指雷響.③著(zhu ):附著,著落.④宜興縣:在江蘇省.⑤王無咎:人名.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見于東南( ) 2.許氏藩籬皆為所焚( ) 3.是時火息( )
4.極深( ) 5.尚熱不可近( )
二,翻譯
1.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描寫隕石,多使用了_______修辭手法,主要寫了隕石的哪幾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3.正午牡丹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其下有一貓,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一見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若帶露花,則房斂②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日漸中狹長,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筆意也.
導讀:畫家善于觀察,才能畫出常人所不見之處.而要想識畫之妙,也非善于觀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豈止一畫而已.
注釋:①其:它,指古畫.②房斂:花房緊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其下有一貓( ) 2.何以明之( ) 3.日漸中狹長( )
二,翻譯
1.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筆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畫惟妙惟肖和丞相吳公能一眼指出畫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結(jié)果.
原文 44.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螫堪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嘗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蹤跡①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然后連房刳、.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悉可俯拾③.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
導讀:人們利用能殺人的淮北之蜂與能敵虎的江南之蟹"趨炎"的弱點,捕殺它們毫不費力.本文以此來比喻那些趨炎附勢的人是得不到好下場的.
注釋:①蹤跡:跟蹤尋找,動詞.②連房刳取:把蜂巢整個割下來.刳(k ),剖開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撿起來.悉,全.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則夜持烈炬臨之( )
3.蜂空群赴焰,盡殪( )( ) 4.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 )( )
二,翻譯
1.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嘗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則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5.貓 犬
東坡云:"養(yǎng)貓以捕鼠,不可以無鼠而養(yǎng)不捕之貓;蓄犬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謂不捕猶可也,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不吠猶可也,不吠盜而吠主①則甚矣.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非捕雞乎②;委心權(quán)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導讀:蘇東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應該恪盡職守.而"我"更深入地認為占著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覬覦要位,則萬萬不可留用.
注釋:①主:主人.②非捕雞乎:這豈不是和貓捕雞一樣嗎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蓄犬以防奸( ) 2.余謂不捕猶可也( )
3.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 )4.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 )
二,翻譯
委心權(quán)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東坡云"東坡是誰 你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東坡在本文中的觀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6.與長子受之
蓋汝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①,不待遠離膝下②,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猶可望.不然,則徒勞費.只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只是伎倆④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xiāng)黨⑤故舊耶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⑥所生!"在此一行,千萬努力.
導讀:朱熹教子珍惜學習機會,對兒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見;語重心長,發(fā)人深醒.
注釋:①義理:指講求經(jīng)義,探究名理的學問.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 ):攪亂,擾亂.④伎倆:原指不正當?shù)氖侄?這里是不務正業(yè)的意思.⑤鄉(xiāng)黨:鄉(xiāng)里,家鄉(xiāng)的人.⑥無忝(ti n):不要辱沒.忝,辱.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在家足可讀書作文( )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若到彼( )5.則吾猶可望( ) 6.不然,則徒勞費( )
二,辨析下列短語中的"故"字,選出正確的意義
A.所以,因此 B.故意 C.老朋友D.舊有的,原來的
1.力改故習( ) 2.故令汝一行( )
3.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戚鄉(xiāng)黨故舊耶( ) 4.故弄玄虛( )
三,寫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對本文主旨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勸戒兒子珍惜時間,不要虛度人生.
B.批評兒子不求上進,學業(yè)無成.
C.希望兒子改掉舊習,發(fā)憤學習,有所作為.
D.想讓兒子擺脫家庭,改變學習環(huán)境.
五,文中"奮然勇為"之義為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7.說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①焉,別人之食于虎也,無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敵百,雖猛必不勝.故人之為虎食者,有智與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導讀: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一則有發(fā)達的大腦,因而有高于萬物的智慧;一則有發(fā)達的雙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這兩點,因而能無敵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腦而不會用智,有雙手而不會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不用人",那么其結(jié)果必將是"為人獲而寢處其皮",實在太可悲了.
注釋: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點.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 ) 2.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 )
3.則人之食于虎也( ) 4.然虎之食人不恒見( )
二,翻譯
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在本文中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8.楚人養(yǎng)狙
楚有養(yǎng)狙以為生①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 "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 "言未既,眾狙皆寤.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⑤,破柵毀柙⑥,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郁離子曰:"世有以術(shù)使民而無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 惟其昏而未覺也⑦,一旦有開之,其術(shù)窮矣."
導讀:此篇是一個寓言故事,說明當大眾受蒙蔽時,有權(quán)勢者尚可得逞于一時,一旦大眾覺醒,那么蒙蔽大眾的人必將被拋棄.
注釋:①養(yǎng)狙以為生:靠養(yǎng)狙來維持生活.狙(j ),猴類.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賦什一以自奉:分給它們十分之一用來自己吃.⑤相與:一起.⑥破柵毀柙:打破欄桿,搗毀籠子.柙(xi ),關獸的木籠.⑦惟其昏而奉覺也:正因為他們還糊涂而沒有覺醒.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或不給,則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樹與( )
3.狙公卒餒而死( ) 4.眾狙皆寤( ) 5.一旦有開之( )
二,翻譯
1.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術(shù)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9.象 虎
楚人有患狐者①,多方以捕之,弗獲.或②教之曰:"虎,山獸之雄也,天下之獸見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③,狐入遇焉④,啼而踣⑤.他日,豕曝(p )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獲焉.楚人大喜,以象虎為可以皆服天下之獸矣.于是野有如馬,被象虎以趨之.人或止之曰:"是駁⑥也,真虎且不能當,往且敗."弗聽.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顱磔而死.
導讀: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注釋:①患狐者:受狐貍擾害的人.②或:有的人.無定指代詞.③牖(y u)下:窗戶之下.④焉:它.代象虎.⑤啼而踣(b ):驚叫嚇倒在地.踣,跌倒.⑥駁(b ):馬名.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乃使作象虎( ) 2.狐入遇焉,啼而踣( )( )
3.豕曝于其田( )( ) 4.被象虎以趨之( )
5.顱磔而死( )
二,翻譯
1.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獲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顱磔而死."這個楚人犯了什么致命的錯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0.李氏之鳩 (陳子龍①)
李氏有一鳩,能為人言,過于鸚鵡,甚慧,養(yǎng)之數(shù)年矣.日則飛翔于廊楹②簾幕間,不遠去,夕宿于籠,以避貍鼠.見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晉人賈③于吳者,見之,愿以十金④易焉.鳩覺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紿⑤之曰:"我友有欲觀汝者,即攜汝歸耳."至賈家,則舍之去.鳩竟不食,哀號告歸.賈人憐其志,且恐鳩死而金無取償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鳩還李氏.鴆乃食.
導讀:李氏鳩鳥對主人忠貞不二,當商人重金買它時,它眷戀故主,絕食抗議,而且整天哀號,表現(xiàn)了誓死不屈的堅強意志.這只人格化的鳩鳥,正寄托了作者陳子龍忠于明朝,忠誠不渝的節(jié)操,同時也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向滿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貳臣連禽獸都不如.
注釋:①陳子龍:明末的一位忠臣義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殺殉國.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③賈(g ):做買賣,經(jīng)商.④十金:十兩銀子.⑤紿(d i):欺哄.
精練:
一,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慧( ) 市( ) 且( ) 去( )
竟( ) 憐( ) 捐( ) 乃( )
二翻譯
1.見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紿之曰:"我友有欲觀汝者,即攜汝歸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在人格化的鳩鳥身上歌頌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試概括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1.傅顯迂緩
傅顯喜讀書,頗知文義,亦稍知醫(yī)藥,性情迂緩,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見,喘息良久.魏問相見何意.曰:"適③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作針黹,倦而假寐④.小兒嬉戲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慮.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覓兄."魏大駭,奔往,則婦已俯井哭子矣.
導讀:本篇通過對傅顯的動作,神態(tài)的細節(jié)描寫,一個個恪守禮教而誤事的迂腐書生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
注釋: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適:剛才.④假寐:不脫衣服小睡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亦稍知醫(yī)藥( ) 2.或指所在( )3.比相見,喘息良久( ) 4.似乎可慮( )
二,翻譯
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適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作針黹,倦而假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請找出文中關于傅顯迂腐,恪守禮教的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認為傅顯不直接叫醒蘭嫂,而最終導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2.祈夢決獄
曩有縣令,遇殺人獄不能決,蔓延①日眾,乃祈夢于城隍祠.夢神引一鬼,首戴瓷盎②,盎中種竹十余竿,青翠可愛.覺而檢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窮治③無跡.又檢案中有名節(jié)者,私念曰:"竹有節(jié),必是也."窮治亦無跡.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計無復之,乃以疑獄上,請別緝殺人者,卒亦不得.
導讀:"祈夢決獄",牽強附會,涂毒生靈.縣令的糊涂表現(xiàn)令人不可思議,既可笑又可嘆.當時清代官場的風氣可見一斑,作者可謂用心良苦矣.
注釋:①蔓延:指案件牽連的人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②盎( ng):古代的一種盆腹大口小.③窮治:窮追不舍地審理.窮,盡,到底.治,審理.根據(jù)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處"窮治"實指嚴刑審訊.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字
1.曩有縣令( ) 2.乃祈夢于城隍祠( ) 3.盎中種竹十余竿( )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 5.乎亦不得( )
二,翻譯
覺而檢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對于文中縣令斷案的做法,最恰當?shù)脑u價是( )
A.胸無點墨 B.牽強附會 C.東拉西扯 D.人云亦云
四,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筆記小說集,與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說集_______的_______并稱.
五,與本文縣令兒戲辦案不同,《曹劌論戰(zhàn)》中提出了慎重辦案的重要性,當魯莊公說自己"______,_____,______"時,曹劌贊許地說:"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
原文 53.曹司農(nóng)竹虛言
曹司農(nóng)竹虛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揚州,途經(jīng)友人家.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強居之.夜半,有物自門隙蠕蠕入,薄如夾紙.入室后,漸開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③.忽披發(fā)吐舌作縊鬼狀.曹笑曰:"猶是發(fā),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也."鬼技窮,倏然④.及歸途再宿,夜半,門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 "竟不入.
導讀:俗話說"邪不勝正",鬼的伎倆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無計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會上的邪氣卻是有的.只有發(fā)揚正氣,邪氣才無市場.
注釋:①曹司農(nóng)竹虛言:曹竹虛司農(nóng)說.司農(nóng),官職名.②歙(sh ):縣名,在安徽省.③殊不畏:一點兒也不害怕.④倏(sh )然:很快地.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見了.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延坐書屋,甚軒爽( ) 2.是有魅,夜不可居( )
3.忽披發(fā)吐舌作縊鬼狀( ) 4.鬼技窮,倏然( )
二,翻譯
1.猶是發(fā),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請簡析此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4.題畫二則
(一)
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①,綠陰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③;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④,冬冬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影零亂⑤,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⑥,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釋:①新篁(hu ng)初放:新竹剛剛長高.②綠陰照人:綠色的竹蔭照上人身.陰,同"蔭".③窗欞(l ng):窗上雕花的窗格.④凍蠅:秋冬受涼的蒼蠅.⑤于時:那時,當時.⑥師承:受過老師指教,有相承的師法.
(二)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技密葉之間.胸中勃勃①,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③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④哉!
導讀:《題畫二則》用兩篇小短文將作畫的真諦淋漓盡致的揭示出來."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
注釋:①勃勃:旺盛貌.這里解作情感沖動,畫意突發(fā).②倏(sh ):忽然,迅速地.變相:樣子改變.③意在筆先:作畫,作文,在下筆之前先立意,先構(gòu)思.④云乎:語末助詞.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置一榻其中( ) 2.無所師承( )
3.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 ) 4.趣在法外者( )
二,翻譯
1.于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在筆先者,定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二則短文談到了"眼中之竹",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
四,作者通過這兩則短文告訴我們"師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
原文 55.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②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③,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④,又轉(zhuǎn)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導讀:狼雖是兇殘的動物,但狼所表現(xiàn)的母愛令人感動.兩牧豎利用狼的母愛天性而殺害狼未免過于殘酷.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母愛永遠是偉大的.
注釋:①少頃:不一會兒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趨彼: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④前樹又鳴:指前樹上的小狼又叫.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l.兩牧豎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 )
3.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 ) 4.既而奄奄僵臥( )
二,翻譯
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請說出閱讀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6.狼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①.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②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導讀:人各有所長,物各有所用.此時,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會死于狼之口了.想當年,孟嘗君不也是靠雞鳴狗盜之徒而逃脫于虎狼一樣的秦國嗎
注釋: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顧: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豬的辦法吹它.吹豕,屠夫?qū)⒇i殺死后,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脹如球.這里是活吹.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 ) 2.狼自苫中探爪入( )
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 )
二,翻譯
1.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7.與四弟書①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②,后輩失之驕③,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④,為后人惜余福,除卻勤⑤儉二字,別無做法.弟與沅弟皆能勤而不能儉;余微儉而不甚儉;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來恐難挽,弟須時時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導讀:曾國藩作為清朝顯赫一時的高官,卻時刻不忘囑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儉,戒驕奢."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后人惜余福,除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釋:①《與四弟書》:這是曾國藩寫給他四弟的家書.在讀書,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對其弟弟和子女們都要求很嚴.在這封家書中,他誠懇告誡弟弟"勤儉"的意義:要想福澤綿延,"除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②老輩:長輩.奢:奢侈.③驕:驕橫,放縱.④澤:恩澤.⑤勤:勘勉,勤勞.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總恐老輩失之奢( ) 2.除卻勤儉二字,別無做法( )
3.余微儉而不甚儉( ) 4.后來恐難挽( )
二,翻譯
1.總恐老輩失之奢,后輩失之驕,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來恐難挽,弟須時時留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曾國藩告誡弟弟"勤儉"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國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試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58
王冕①,字元章.幼貧,父使牧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撻②之,已而③復然.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會稽④韓性⑤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稱通儒⑥.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
注釋:①王冕:人名.②撻:打.③已而:不久.④會稽:地名.⑤韓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經(jīng)典的儒士.⑦卒:死.
精練:
1.解釋文中加點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釋"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 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漢: _____________
(3)乃入見: ____________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歡文中哪個人物,說說喜歡的理由.
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
1.趙襄主學御
趙襄主向王子期學習駕車,學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駕車比賽,換了三次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說:"你教我駕車,沒把技術(shù)全教給我."王子期回答說:"技術(shù)是全教給你了,但你在使用時出了錯誤.凡是駕車賽馬,最要緊的是馬套在車上舒適安順,人的精神和馬相諧調(diào),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達遠方的目的地.現(xiàn)在您落后時想趕上我,領先時又怕被我趕上.實際上趕馬上路,遠途競賽,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論領先還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還怎么和馬相諧調(diào)呢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 2.窮盡 3.被 4.發(fā)語詞
二,1.技術(shù)已經(jīng)全教給你了,(但你)在使用時出了錯. 2.人的精神和馬相諧調(diào),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達遠方的目的地. 3.而不論領先還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還怎么和馬相諧調(diào)呢
三,駕車講究人的精神和馬相諧調(diào),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趙襄主卻將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贊成.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樣的道理.
2.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去征伐孤竹國,春天出發(fā),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歸途.管仲說:"老馬的智慧能夠利用."于是放開老馬,隊伍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歸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蟻窩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會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 2.道路 3.找到
二,1.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馬識途 有經(jīng)驗, 能帶領新手工作
3.穿井得人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中沒有井,只好到外邊去洗滌,打水,經(jīng)常要一個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訴人家說:"我家打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到這句話,就傳出去說:"丁家打井得了一個人."全國的人都在說這件事,后來被宋國的國君聽到了.他就派人向那個姓丁的人家查問,姓丁的人回答說:"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個勞動力使用,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像這樣聽到傳聞,還不如不聽.
一,1.等到 2.說,講 3.不如
二,1.得到,獲得 2.找到 3.能夠
三,1.全國人都在說這件事,被宋君聽到. 2.多得到一個人使用,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
四,以訛傳訛
4.南轅北轍
剛才我來時,在大路上碰見一個人,臉朝北方手里拿著韁繩,駕著車,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往楚國去,為什么要朝北走呢 "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好,這不是通向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我說:"路費雖然多,這不是通向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車夫能干!"這些條件越好,離楚國就越遠了.
一,1.想要 2.何,什么 3.良好 4.越
二,1.馬雖然好,這不是通向楚國的路啊. 2.這些條件越好,卻離楚國就越遠罷了.
三,南轅北轍 行動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馬
古代有個國王,想用千金買千里馬,三年不能夠買到.有個宦官對國王說:"請讓我去買馬."國王派他去了.三個月就得到了千里馬;但馬已經(jīng)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馬的骨頭買來,回來向國王報告.國王大怒說:"所要買的是活馬,要死馬干什么白白地花費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下,何況活馬呢天下人必定認為大王肯出高價買馬,千里馬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買到三匹千里馬.
一,1.派遣,差遣 2.花費,此指白白費掉 3.一年,周年
二,1.用 2.認為 3.因為 4.用來
三,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四,1.所要買的是活馬,要死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買到三匹千里馬.
6.趙威后問齊使
齊王派使者問候趙威后,送給她的信還沒有啟封,威后問使者:"你們國家今年收成怎么樣 百姓怎么樣 國君怎么樣 "齊國使者很不高興,說:"我奉命問候威后,可您現(xiàn)在不問候我們齊王,先問收成和百姓的情況,難道有先卑賤而后尊貴的道理嗎 "威后回答道:"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沒有百姓,哪有君王啊 怎么能舍棄根本的而詢問次要的呢 "
一,l.問候 2.這樣 3.如果
二,排比:歲亦無恙耶 民亦無恙耶 王亦無恙耶 反問:茍無歲,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事不可緩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細枝末節(jié) 輕重倒置
7.齊欲伐魏
齊國要攻打魏國,淳于髡對齊王說:"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極快的犬;東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極其狡猾的兔子.韓子盧追逐東郭逡,環(huán)山追跑了三圈,跳躍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盡地跑在前面,犬疲憊不堪地跟在后面,犬與兔都疲憊至極,最后分別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農(nóng)夫看見了,沒遭受任何勞碌之苦,就獨得了利益.現(xiàn)在齊國與魏國長期相對峙,以致使士兵困頓,百姓疲乏,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和楚國會等候在身后,坐收農(nóng)夫之利呀."齊王害怕了,遣散了將帥,讓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 2.分別 3.怕,擔心 4.辭去,遣散 使(讓)……休息 5.獨得,據(jù)有
二,1.東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環(huán)山追跑了三圈,跳躍翻山追了五次.
3.農(nóng)夫看見了,沒有任何勞碌之苦,就獨得了利益.
三,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不要因雙方相爭持,讓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對人們有一定警示作用.
8.趙襄子飲酒
趙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沒停止,對侍從說:"我真是國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點也不疲勞."優(yōu)莫說:"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紂還差兩天罷了!紂喝酒取樂達七天七夜,現(xiàn)在您已經(jīng)持續(xù)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對優(yōu)莫說:"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滅亡了吧 "優(yōu)莫說:"不會滅亡."襄子說:"比紂就差兩天罷了,不滅亡,還等什么呢 "優(yōu)莫說:"桀紂之所以滅亡,是因為遇上了湯武,現(xiàn)在天下都是桀一樣的人,而您是紂一樣的人.桀與紂并存世上,哪能一同滅亡呢不過,也危險了!"
一,1.確實 2.盡力,努力 比不上 3.全,都 4.等待什么(其中"何"為疑問代詞,什么)
二,危險 知己知彼
三,1.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點也不疲勞. 2.比紂就差兩天罷了,不滅亡還等什么呢
四,對比
9.沛公至咸陽
劉邦攻破咸陽后,手下的一些將士們都爭先恐后地奔向秦朝的國庫,把里面的金帛財物都分了,而蕭何唯獨先進入秦丞相府,把丞相,御史的律令,圖籍都收藏起來.后來,劉邦成為漢中王,任用蕭何做丞相.項羽和眾諸侯們到了咸陽,燒殺搶掠一番離去.劉邦之所以了解天下的各處險要,人口的密與稀,人民的強健與柔弱,百姓的貧苦,都因為蕭何完備地得到了秦的圖籍.
一,1.跑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漢王劉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處險要,人口的密與稀,人民的強健與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為蕭何得到了秦的圖籍.
三,蕭何月下追韓信
10.四面楚歌
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糧食也沒有了.劉邦的軍隊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圍了好幾層.項羽在深夜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驚失色,說:"漢軍都已經(jīng)取得楚地了嗎為什么楚國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帳中飲酒.項王有一個美人,名叫虞姬,經(jīng)常因?qū)櫺叶虖脑趥?cè);有一匹駿馬叫烏騅,常常騎它.于是項王就唱起了悲涼激憤的歌,自己作歌詞:"我的力氣能夠拔山啊,勇氣蓋過世人.時運不濟啊,烏騅馬也不能奔馳了.烏騅不能奔馳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將怎樣安置你呢!"唱了好幾遍,美人隨歌聲應和起來.項王流下眼淚,手下的人都哭了,沒有誰能夠抬起頭來看他.
一,1.和 幾 2.就 3.自己,親自 4.沒有人
二,1.漢軍都已經(jīng)取得了楚地嗎 為什么楚國人如此之多呢! 2.唱了好幾遍,美人隨歌聲應和起來.
三,烏江.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惋惜 不可沽名學霸王
11.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孫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說:"我聽說,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嗎 "孫叔敖驚訝地改變臉色說:"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請問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丘丈人說:"爵位高的,人們會嫉妒他;官大的,君主會厭惡他;俸祿厚的,怨恨會集中于他.這就是三利三害."孫叔敖說:"不是這樣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層;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謹慎;我的俸祿越是多,布施越加廣泛.這樣可以免于害嗎 "狐丘丈人說:"話說得好啊!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感到患苦."
一,1.吃驚 改變臉色 2.我,謙詞 3.聰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厭惡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關心下層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謹慎;俸祿越是多,施舍越加廣泛. 2.話說得好啊!這類事連堯,舜他們都感到患苦.
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縱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榮升開始而以失敗告終.
12.孔子見羅雀者
孔子看到張網(wǎng)捕鳥的人,捕到的都是黃口的小鳥.夫子問捕鳥人:"唯獨大鳥捕不到,為什么呢 "捕鳥人說:"大鳥容易警覺,所以不易捕到;小鳥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鳥跟從易警覺的大鳥,就捕不到;如果大鳥跟從貪吃的小鳥,也能捕到."孔子回頭對弟子說:"容易警覺就遠離了禍害,貪吃就忘記了災患,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為所跟隨的不同就變成了;蛘叩.因此君子應當慎重地選擇他所要跟隨的人,靠年長者的謀慮就有了保全性命的憑借,跟隨年少者的魯莽就會有滅亡的禍患."
一,1.跟隨 2.回頭 3.貪圖 4.遠離
二,1.大鳥容易警覺故難以捕到,小鳥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君子應當慎重地選擇他所要跟隨的人,靠年長者的謀慮就有了保全性命的憑借,跟隨年少者的魯莽就會有滅亡的禍患.
三,君子 小人
13.教子
大司馬王僧辨的母親魏老夫人,品性非常嚴謹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駐守時,是統(tǒng)率三千人的將領,年齡已過四十歲,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還用棍棒教訓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業(yè).梁元帝的時候,有一位學士,聰明有才華,被父親嬌寵,缺乏教養(yǎng),他若有一句話說得有道理,他父親便在路上廣為宣揚,一年到頭都贊不絕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錯了,其父便想方設法為他遮掩粉飾,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學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長,最終因說話不檢點,被周逖殺死,腸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戰(zhàn)鼓.
一,l.品性 2.超過 3.稍微 4.掩飾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訓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業(yè). 2.一句話說得有道理,(他父親)便在路上廣為宣揚,一年到頭都贊不絕口.
三,方式 結(jié)果 對比
四,孟母三遷;傷仲永……
14.石崇與王愷爭豪
石崇與王愷比富,雙方都極力地把穿著,車馬裝飾得豪華奇麗;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常常幫助王愷.晉武帝曾經(jīng)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樹賜給王愷,枝杈伸張著,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王愷給石崇看,石崇看罷,用鐵如意一敲,隨即就碎了.王愷既惋惜,又認為石崇嫉妒自己的寶貝,變了臉色,聲音嚴厲.石崇說:"不值得生氣,現(xiàn)在我就賠你."于是命左右盡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條樹干世上少有,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愷那樣的非常之多.王愷茫然若失.
一,l.常 2.完 3.盡 4.像 同"惘",迷惘
二,1.石崇與王愷爭比豪富,(兩家)都極力地把穿著,車馬裝飾得豪華奇麗.瑚樹)枝杈伸張著,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內(nèi)外非常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兒子還和原來一樣在玩琢釘游戲,一點害怕, 的樣子都沒有.孔融對使者說:"希望罪責僅限于自己一身,兩個兒子可以保全性命嗎 "他的兒子從容地進言說:"父親難道見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 "不一會兒逮捕他們的人也到來了.
一,1.逮捕 驚恐 2.希望 自身 3.同"否" 4.不久 逮捕他們的人
二,1.父親難道見到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 2.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游戲,一點害怕的樣子都沒有.
三,覆巢無完卵,比喻整體遭殃,個體不能幸免.
16.長安何如日遠
晉明帝十二歲時,坐在元帝腿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陽的消息,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明帝問:"什么原因讓您傷心哭泣 "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過江避難的事告訴了他.元帝于是問明帝:"你心里認為長安與太陽哪個遠 "回答說:"太陽遠,沒有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根據(jù)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元帝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召集群臣宴會,把明帝的話告訴眾人.又重新問他,竟答:"太陽近."元帝變了神情,說:"你為什么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 "明帝回答說:"抬頭看見太陽,不見長安."
一,1.洛陽 2.流淚的樣子 3.感到很奇怪 4.再,重新
二,1.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過江避難的事告訴了他. 2.你為什么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
三,明帝兩次回答不一樣,自然不能都對,但他卻能說出個道理來.
17.床頭捉刀人
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使臣,認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遠國,便讓崔季珪代替,自己握著刀在床邊侍立.接見完畢,派間諜問使臣:"魏王這人怎樣 "匈奴使臣回答說:"魏王高雅的風采很不一般,但是床頭握刀的人,這才是一個英雄."魏武帝聽到這些,派人追殺了這位使臣.
一,l.認為 2.握 3.高雅的風采很不一般 4.但是
二,名詞 使者 動詞 讓
三,略
18.雪夜訪戴
王子猷住在山陰.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室門,命令下人斟酒來喝.他四下一望潔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戴安道;當時戴在剡地,王子猷就連夜乘小船去拜訪他.過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門口不進去卻返身而走.有人問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而來,現(xiàn)在興致盡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見戴安道 "
一,1.醒 2.潔白的樣子 3.徘徊 4.一夜
二,l.到了門口不進去卻返回. 2.就連夜乘小船去拜訪他.
四,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19.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朋友約好時間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中午.過了中午,那個朋友沒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來.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戲耍.那朋友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 "回答說:"等你很長時間,你不來,已離開了."那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元方說:"您和我爸爸約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則是沒有信用;當著別人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則是沒有禮貌."友人慚愧,走下車來拉他,以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一,1.放棄 2.同"否" 3.拉 4.不回頭
二,真不是人哪!和別人約好一起走,把別人丟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四,為人要言而有信,不講信用自食苦果.
20.未若柳絮因風起
東晉的政治家謝安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們聚集在家中講論文章方面的事.一會兒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謝安很高興地說:"白雪紛紛地下著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兒子胡兒說:"用"撒鹽空中"大體上可以形容."他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不如用"柳絮因風起"好."謝安高興地大笑.
一,1.大,猛 2.像什么 3.大致 形容
二,柳絮憑借風力飄在天空.
三,A
四,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綠"字;韓愈,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
五,柳絮因風
21.七 步 詩
魏文帝曾經(jīng)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內(nèi)做成一首詩,做不出即處以死刑.東阿王隨聲就做詩一首:"鍋里煮著豆子用來作羹,濾豆子用來作汁.豆秸在鍋底燃燒著,豆子在鍋中哭泣:"你我本是一個根上生長的,你為什么這樣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 ""魏文帝聽了深有慚愧之色.
一,1.死刑 2.同"燃"字 3.過濾 豆類 4.曾經(jīng)
二,鍋 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22.太宗罷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時中途散了朝,發(fā)怒說:"定要殺掉這個莊稼漢!"長孫皇后問:"誰冒犯了您 "太宗說:"難道有超過魏徵的嗎經(jīng)常在朝廷上同我爭辯,使我難堪不痛快."長孫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時的禮服,戴上風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驚地說:"皇后為什么這樣 "長孫皇后回答:"我聽說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誠.現(xiàn)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宮充數(shù),怎敢不為您祝賀呢 "
一,1.定要 鄉(xiāng)下佬,指魏徵 2.觸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誠
二,1.難道有超過魏徵的嗎 經(jīng)常在朝廷上同我爭辯,使我難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宮充數(shù),怎敢不為您祝賀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2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個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別過分.他認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愛護老鼠,不養(yǎng)貓狗,又禁止仆人擊殺老鼠.糧倉廚房中,都放縱老鼠恣意妄為而不過問.
從此,老鼠互相傳告,都來到某氏家,吃得飽飽的卻沒有危險.某氏家里沒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沒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東西.白天老鼠們成群結(jié)隊與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發(fā)出各種聲音,讓人不能安寢,可是他總是不厭煩.
過了幾年,某氏搬到了別的州郡,后面的人來居住,老鼠仍和過去一樣猖獗.那人就說:"老鼠是在陰暗角落活動的可惡動物,這里的老鼠偷咬吵鬧又特別厲害,為什么會達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呢 "他借來了五六只貓,關上屋門,翻開瓦片,用水灌洞,獎勵仆人圍捕老鼠.捕殺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們丟棄在隱僻的地方,臭氣散發(fā)了數(shù)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還以為它們吃得飽飽的沒有災禍是可以長久的呢!
一,1.養(yǎng) 2.全,都 3.完整 4.借
二,1.糧倉廚房中,都放縱老鼠恣意妄為而不過問. 2.從此,老鼠互相轉(zhuǎn)告,都來到某氏家,吃得飽飽的卻沒有危險.
三,"竊時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24.臨江之麋
有一個臨江人,打獵時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飼養(yǎng)起來.帶進門時,一群狗饞得直流口水,都搖著尾巴跑了過來.那個臨江人很生氣,把狗嚇跑了.從此以后,他每天抱著小鹿接近狗,經(jīng)常讓狗看,叫狗不可亂動,漸漸地又讓狗和小鹿玩耍.時間長了,狗都能順從主人的心愿.小鹿?jié)u漸長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認為狗的確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滾嬉戲,越來越親熱.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現(xiàn)得很友好,但是經(jīng)常舔著自己的舌頭.三年以后,鹿走出門外,看見別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過去想和它們玩耍.那些狗看見鹿,又高興又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沒覺悟到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獵 2.靠近 3.給……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漸長大,忘記自己是麋,認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頂撞翻滾,越來越親熱. 2.那些別家的狗看見它,又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寵驕橫的人決沒有好下場.
25.荔枝圖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帶,樹的形狀團團像車上的帷幕和篷蓋;葉子像桂樹葉,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開花;果實像丹砂一般地紅,夏天成熟;眾多果實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殼如紅色絲織品;膜如紫色的薄絲;瓤肉瑩白像冰雪;漿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樣,它的實際情況超過它.如果果實離開樹枝,一天變顏色,兩天香變了,三天味變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離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賓太守白樂天讓工吏作畫并且親自寫下了這篇序,那是給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樣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后的變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帶 2.車上的帷幕和篷蓋 3.丹砂一般地紅 4.泛指絲織品 5.酒漿 6.那樣 它的實際情況
二,南賓太守白樂天讓工吏作畫并且親自寫下了這篇序,那是給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樣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后的變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數(shù)字 出處 外形 味道 變化
四,唐朝 樂天 香山居士
26.三 上
錢惟演雖然出生長大在富貴人家,卻很少有特別的愛好.他在西京洛陽時曾經(jīng)對自己的下屬官員說,自己一生惟獨喜歡讀書,坐著的時候就讀經(jīng)書和史書,躺著的時候就讀筆記小說,上廁所的時候就讀短小的詩詞,不曾有一刻放下書.
謝絳也說:宋綬和他同在史館任職,每次上廁所一定帶著書去,誦讀的聲音洪大響亮,遠近都能聽見,他專心好學到了這種地步.我于是對謝絳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多寫于"三上",即馬背上,枕頭上,廁座上,這是因為這些時候更有利于構(gòu)思.
一,1.雖然2.對……說 3.形容清脆響亮 4.使……聽見 5.周密思考,構(gòu)思 6.也
二,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馬背上,枕頭上,廁座上寫的.
三,B
四,成功來自于勤奮
27.名二子說
車輪,車輻,車蓋,車軫在車上都有專用,可是只有那車軾似乎是無用之物.盡管如此,如果沒有軾那么我就認為那不是一輛完整的車.蘇軾啊!我擔心你不會在外表上掩飾自己子天下的車沒有不順著車轍走的,可是談起車的功用時轍卻不在其內(nèi).盡管如此,一旦車翻了,馬死了,車轍卻也受不到災禍.這車轍呀,它善于處在禍與福之間.蘇轍啊!我想你懂得這個道理,就會免于災禍的.
一,1.對車本身有其專用 2.車廂前的橫木 3.車輪壓的跡道 4.在其中 5.這
二,1.即使這樣,如果沒有軾,那么我就認為那不是一輛完整的車. 2.蘇軾啊!我擔心你不會在外表上掩飾自己. 3.蘇轍啊!我想你懂得這個道理,就會免于災禍的.
三,不要過于外露 要善于避禍為福
28.讀孟嘗君傳
世上的人都說孟嘗君能收得有才能之士,由于這一原因,才德之士會去投奔他,而孟嘗君終于依靠他們的力量而逃出了兇惡如虎豹的秦人之手.唉!孟嘗君只不過是個雞鳴狗盜之徒的頭領而已,哪里談得上得士若不是這樣,憑著齊國如此強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就可以面南而坐,使秦國北面稱臣,又何必憑借雞鳴狗盜之力呢那雞鳴狗盜之徒出自孟嘗君的門下,這就是有真才實學之士不投奔他的原因.
一,1.有才能的人 歸附 2.終于 逃脫 3.代詞,指孟嘗君 4.這 ……的原因
二,l孟嘗君只不過是個雞鳴狗盜之徒的頭領罷了,哪里談得上得士呢 2.不是這樣的話,憑借齊國如此強大,再得一真正的士,應該能夠使秦國北面稱臣.(當時君主坐北向南,臣子見君面向北)
三,1.趙國平原君 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 2.宋 盂嘗君非好士之人,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頭領而已,貶斥孟嘗君.
29.傷 仲 永
金溪縣有個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從事農(nóng)業(yè).仲永五歲時,尚未認識書寫用具,有一天忽然哭著要它.他的父親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給他,他立即寫出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主要意思是孝養(yǎng)父母,團結(jié)家族,曾傳給一鄉(xiāng)秀才看過.從這以后,隨便指一個東西作題目,他立刻就能寫出一首詩,詩的詞句,內(nèi)容都很不錯.縣里的人都覺得他是個奇才,漸漸地敬重禮遇他的父親,有的人還用錢求他作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便天天帶著仲永在縣里到處拜訪(為人作詩討錢),不讓他學習.我早就聽說了這件事.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見到了他,此時他已十二三歲了.叫他作詩,已和從前的名聲不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他來,舅舅說:"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一,1.寫 2.以這件事為奇 漸漸 以……為賓客 3.以……為利 4.死去的父親
二,1.天天帶著仲永在縣里到處拜訪,不讓他學習. 2.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他來,舅舅說:"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寫一個孩子從未讀過書,突然不但會寫字,還能作詩,雖然有傳說夸張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規(guī)勸人們要不斷努力學習.
30.盲人識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陽是什么樣子,便去詢問有眼睛視力的人.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銅盤."盲人敲了一下銅盤,聽到了銅盤的響聲.有一天他聽見鐘聲,以為那就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亮像蠟燭."盲人摸了摸蠟燭,感知了它的形狀.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為那就是太陽.太陽與鐘,短笛相差太遠了,而盲人不知道它們的不同,因為他未曾見過而只是從別人那里聽來的.事物的道比太陽還要難以發(fā)現(xiàn),而人沒有洞曉,那么與瞎子沒有什么兩樣.通達道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比喻.從盤到鐘,從燭到短笛,輾轉(zhuǎn)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jié)嗎
一,l.眼瞎 2.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3.洞曉 4.用手摸
二,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誘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比喻.2.從盤到鐘,從蠟燭到短笛,輾轉(zhuǎn)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jié)嗎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誡我們,單憑道聽途說或者走馬觀花,至多不過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親自實踐.
31.獻曲求詩
宋神宗元豐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蘇東坡生日,生日酒席擺在赤壁磯下.人們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頭看到樹頂上的鵲巢.大家酒興正濃的時候,江面上響起了笛聲.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兩個人,很懂得音樂,他們對東坡說:"笛聲很有新意,決不是一般的樂工."派人去詢問,原來進士李委聽說是蘇東坡的生日,專門作了一支南曲《鶴南飛》獻給東坡.大家呼喊他,讓他來到跟前,原來是個戴著青頭巾,穿著紫色皮衣,腰間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暢快地吹了幾個曲子,笛聲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層崩裂山石一樣,在座的客人都舉杯痛飲而紛紛醉倒.李委從袖子里拿出一張很好的紙,說:"我沒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絕句就很滿足了."蘇東坡笑著答應了他的要求.
一,酣(喝得痛快,酒興正濃) 俗(一般,普通) 腰(腰間插著) 既(已經(jīng),以后). 袖(從袖子里) 從(聽從,答應)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兩個人,很懂音樂. 2.在座的客人都舉杯痛飲而紛紛醉倒.
三,拋磚引玉
四,《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2.唐太宗論弓矢
皇上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我年少時喜歡弓箭,得到好弓數(shù)十張,自認為沒有比這些更好的了,近來把它們給造弓的工匠看,卻說"都不是良材",我問那原因.工匠說:"木心不直,則木頭的紋理都不正,弓雖然強勁,但射出的箭不直."我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憑弓箭平定天下,辨別它還不能詳盡,何況天下的事務,能夠都知道嗎 "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在中書內(nèi)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見,向他們詢問民間的疾苦,朝政事務的得失.
一,1.教皇太子讀書的官員 2.從前 3.不正 4.事務 5.皇帝自稱 箭
二,l.自認為沒有比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在中書省值
班休息,經(jīng)常召見,詢問民間百姓的疾苦,國家政事的得失.
三,1.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 2.這段話說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視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觸類旁通,從自己的不足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以此來改進自己的執(zhí)政手段,這樣他治天下可以說"雖不中,亦不遠矣".這也是形成唐代貞觀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33.王猛為京兆尹
秦王苻堅從河東回來,任命中央禁衛(wèi)軍營的將領鄧羌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陽內(nèi)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兼京兆尹之職.特進,光祿大夫強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鬧事,倚勢橫行,搶人財物,子女,成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剛一到任就把強德拘捕了,上報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殺了,陳尸于市;苻堅派臣下快馬傳旨赦免,已來不及.王猛與鄧羌志趣相投,疾恨壞人,糾查案件,沒有什么顧慮,一個月左右,被殺掉,判刑,免官的權(quán)豪和貴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驚,邪惡的人連大氣也不敢出,路上丟失的東西無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堅感嘆說:"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
一,l.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長 2.朝廷中一種特殊的官號. 3.初到任 4.志趣相同
二,1.醉酒鬧事,倚勢橫行,搶人家財物,子女,成為當?shù)匕傩盏牡溁? 2.苻堅派臣下快馬傳旨赦免,沒有來得及.
三,1.王猛不怕權(quán)貴,嚴格執(zhí)法,是國家的重臣. 2.秦王堅在王猛嚴肅執(zhí)法之后,嘆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豈能無法,只是無必行之法,袒護親屬是"刑不上大夫".
34.趙奢收稅于平原君家
趙國的田部官吏趙奢征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用國法處治,殺掉平原君家九個管事的人.平原君憤怒,將要殺趙奢.趙奢說:"您在趙國是(王室)貴公子,現(xiàn)在縱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國法就被削弱,國法削弱則國家弱,國家弱則諸侯發(fā)兵入侵.這將使趙國無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這種富貴!憑您的尊貴,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則國強,國強則趙國政權(quán)穩(wěn)固,而您貴為王族,難道會被世人看輕嗎 "平原君認為他很賢能,把他推薦給趙王.趙王讓他主管國家稅收,他把稅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國庫充實.
一,l.趙惠文王的弟弟,名趙勝 管事的人 2.國法 3.主管國家稅收 4.發(fā)兵入侵
二,1.而您身為王族,難道還會被世人看輕嗎 2.平原君認為趙奢賢能,把他推薦給趙王. 3.您在趙國是(王室的)貴公子.
三,對比 國家的利益與王公貴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35.三 鏡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員都去吊唁,賞給羽蓋鼓吹,恩準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說:"魏徵一生節(jié)儉樸素,現(xiàn)在用一品官的儀仗舉行葬禮,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車載運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樓,望著靈車痛哭.皇上親自撰擬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對左右大臣說:"人們用銅做鏡子,可以用來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鏡子,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盛衰的道理;用人當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與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一,1.現(xiàn)在 2.推辭 3.停止 4.心愿
二,人們用銅做鏡子,可以用來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鏡子,可以從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當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與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三,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之治(貞觀盛世)
36.毛遂自薦
趙王讓平原君去向楚國求救,平原君打算請他門下食客中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個,剩下的沒有能選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薦.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處在世上,好比錐子放在口袋里,那錐子尖立刻就會顯露出來.現(xiàn)在先生在我的門下已經(jīng)三年了,身邊的人對您沒有什么稱道,我也沒有聽說什么,這表明先生沒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說:"我不過是今天才請求進入口袋里呀!假如早讓我進入口袋,就連錐子上部的環(huán)兒也會露出來,豈止是露出個錐子尖呢!"
一,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早"
二,1.趙王讓平原君去向楚國求救,平原君打算請他門下食客中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 2.假如早讓我進入口袋,就連錐子上部的環(huán)兒也會露出來,豈止光露個尖兒!
三,毛遂自薦 脫穎而出 自己推薦自己 人的才能全部表現(xiàn)出來
四,①人要善于把握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 ②這也是自信的表現(xiàn).
37.茍變吃人兩個雞蛋
子思向衛(wèi)侯談論茍變說:"茍變的才干可以統(tǒng)率五百乘."衛(wèi)侯說:"我知道他能夠為將;不過茍變曾經(jīng)做過官吏,收民稅時吃過人家兩個雞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說:"圣主選用人材,就像木匠選用木材一樣,用他的長處,舍棄他的短處;因此幾摟粗的良材而只有幾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會拋棄它的.現(xiàn)在君王您正處在列國紛爭的時代,選拔得力將士,卻因為兩個雞蛋的小過就把衛(wèi)國良將棄置不用,這事兒可不能讓鄰國人知道哇!"衛(wèi)侯連拜兩拜說:"謹受您的教導!"
一,1.率領,統(tǒng)帶 2.任用 3.不過 4.拋棄,舍去
二,1.向民收稅時吃過人家兩個雞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選用人材,就像木匠選用木材一樣,用他的長處,舍棄他的短處.
三,輔佐君王的武臣 壞人的黨羽
四,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略
38.劉邦論得天下之道
漢高帝劉邦在洛陽南宮擺下酒宴.皇上說:"列侯,諸將不要隱瞞我,都說出你們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項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就分封給他們,和天下人同享好處.項羽不是這樣,有功勞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說:"你們只知道問題的一個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軍帳中運籌謀略,能決定勝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糧道,我比不上蕭何;聯(lián)合百萬軍兵,戰(zhàn)必勝,攻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們,這就是我奪取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個范增卻不能任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啊."群臣聽了,心悅誠服.
一,1.隱瞞 2.奪取 3.嫉妒 4.供給,供應 5.同"悅" 6.同"擒",擒獲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項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們,這就是我奪取天下的原因.
三,鴻門宴中范增數(shù)次遞眼色給項羽(數(shù)目項王),讓他殺劉邦,他都不聽從.
39.前事不遠,吾屬之師
戊子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讀《隋煬帝集》,發(fā)現(xiàn)它文辭深奧博大,含義深遠,也知道稱贊堯,舜,批評桀,紂,但是怎么做起事來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說:"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資聰明,也應當謙虛地接受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讓有智慧的人獻出自己的計謀,讓勇敢的人能夠竭盡全力.煬帝依仗自己出眾的才智,驕傲自滿固執(zhí)己見,所以他嘴上說著堯,舜的話,身體卻去做桀,紂的事,竟然自己還不覺察,以至于滅亡."唐太宗說:"歷史的教訓剛剛過去,應當成為我們行動的老師."
一,1.看 2.盡 3.倚仗 4.驕傲 固執(zhí)己見
二,1.也知道稱贊堯,舜,批評桀,紂,但是做事為什么相反呢! 2.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資聰明,也應當謙虛地接受他人的意見.
三,要善于借鑒歷史的,他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斷地完善自己.
40.請君入甕
周興和丘神績合伙謀反,太后讓來俊臣來審訊他.來俊臣趁著跟周興一邊吃飯一邊研究事情的當口,對周興說:"犯人大多不肯招供,應當采取什么辦法 "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來俊臣于是找來一個大壇子,按周興的方法周圍升起炭火,站起來對周興說:"宮內(nèi)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謀反,請兄進到這大壇子里去吧!"周興驚恐萬狀,連忙叩頭認罪.
一,1.正在,正當 2.應當 3.拿 4.于是,就
二,l.周興說:"這很容易!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里邊,什么事敢不承認!" 2.于是站起來對周興說:"宮中有人遞出狀辭檢舉你,請你進到這大壇子里去吧!"
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41.虹
世上傳說虹能夠進入山澗吸水,的確是這樣.熙寧年間,我出使契丹,到它極北的黑水地區(qū)永安山下豎起帳篷宿營.那一天雨過天晴,看見虹下伸到帳篷前面的小澗里.我和同事走近山澗觀察它,虹的兩端都垂在澗里.派人越過山澗,和我們隔虹面對站立,距離幾丈遠,中間好像隔著彩色的綾羅.從西向東望就能看見,那是傍晚出現(xiàn)的虹.站在澗東向西望,就被日光閃眼,什么也看不見了.隔了好久,虹漸漸向東移動,最后越過山頭消失了.第二天趕了一段路程,又見到虹出現(xiàn).孫彥先說過:虹是雨里太陽的影子,陽光照在雨上,就出現(xiàn)了虹.
一,1.距 2.語氣助詞,調(diào)整音節(jié),不譯 3.靠近 代虹 4.看見 5.越過 6.同"爍",閃爍
二,1.世上傳說虹能夠進人山澗吸水,的確是這樣. 2.站在澗東向西望,就被日光閃眼,什么也看不見了.
三,是時,久之,次日
四,天文 沈括
五,形成原理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42.隕 石
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陽要落下去的時候,天上發(fā)出如同響雷一般的巨聲,原來是一顆大星,幾乎像月亮,出現(xiàn)在東南方向.不久又雷鳴般地響了一聲,移到西南.又響一聲墜落到宜興縣民許氏的園子里,遠近的人都看見,火光照亮天空,許家的籬笆都被燒著了.這時火已熄滅,看見地上有一個洞像杯子一樣大,很深.向下看,星星在洞中發(fā)出微弱的光亮,很久才漸漸暗下去,還熱得不能靠近.又過了很長時間,才開始挖這個洞,挖到三尺多深,就挖出一塊圓石頭,尚熱,像拳頭那么大,一頭略尖,顏色像鐵,重量也像鐵.州長官鄭伸得到了它,就把它送到潤州的金山寺.這塊石頭到今天仍用匣子珍藏著,游人到了就打開看.王無咎為這事作的傳非常詳細.
一,1.同"現(xiàn)",出現(xiàn) 2.表被動 3.這 4.很,非常 5.還
二,1.不久又震響了一聲,移到西南. 2.就挖出一塊圓石頭,還熱,像拳頭那么大,頭略微有點兒尖,顏色像鐵,重量也像鐵.
三,比喻 墜地時的情況包括聲音,形狀,大小,顏色,重量.
43.正午牡丹
歐陽修曾經(jīng)得到一幅古畫"牡丹叢",花下有一只貓,不知道這幅畫是精妙還是粗糙.丞相吳公,與歐陽修是兒女親家,一見這幅畫就說:"這畫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證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顏色發(fā)干,這是太陽在中天時的花,貓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條線,這是正午時候的貓眼.如果是帶著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緊緊收斂而且色彩鮮麗潤澤.貓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圓的,漸近中午就變得又窄又長,到正午時就像弓條線了."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筆下的意境.
一,1.指牡丹叢 2.證明 3.逐漸
二,1.貓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條線,這是正午時候的貓眼;
2.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筆下的意境.
三,善于觀察
44.江淮之蜂蟹
淮河之北有一種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將人蜇死;江南有一種很厲害的蟹,它的螯可以對付老虎.但是捉蜂的人不一會兒能捉很多,而捉蟹者從不受傷.蜂在泥土或木石上筑巢.人跟蹤尋找到蜂巢,就可以在夜里拿著火把到蜂巢跟前,群蜂會傾巢而出飛向火焰,直到全部燒死.然后可以把蜂巢整個割下來.蟹生活在蒲葦之間,晚上只要在水邊點上一盞燈,它們就會全部爬過來,這時你就可以俯身一一拾取.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呆在它所應呆的地方,落得個死亡的下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1.筑巢(動詞) 2.到蜂巢跟前 3.傾巢出動 死 4.水邊 形容蟹爬行
二,1.然而捉蜂的人不一會兒就能捉很多(不以斗計),捕蟹的人從不弄傷手指.
2.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呆在它所應當呆的地方,落得個死亡的下場是理所當然的事.
三,淮北之蜂,江南之蟹都十分厲害,但因好"趨炎"而自取滅亡.本文以此喻指那些利欲熏心,趨炎附勢的人沒有好下場.
45.貓 犬
蘇東坡說:"養(yǎng)貓用來捕鼠,不可以沒有鼠而養(yǎng)不捕鼠的貓;養(yǎng)狗用來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沒有奸邪之人而養(yǎng)不叫的狗."我認為貓不捕鼠還可以,不捕鼠而捕雞就更壞了;狗不叫還可以,不對著盜賊叫而對著主人叫就更壞了.仇視正直的人,一定要盡力打擊而去除他,這不就是貓捕雞嗎覬覦重要的職位,使皇上孤立,這不就是狗吠主嗎
一,1.指奸邪之人 2.指貓不捕鼠 3.更壞 4.嫉恨正直的人
二,覬覦重要的職位,使天子孤立,這不是對著主人叫嗎
三,宋代文學家蘇軾;略.
四,在其位,謀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著職位而不盡職守;素餐:吃閑飯.)
46.與長子受之
如果你努力學習,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讀書寫文章,弄明白言論或文章的內(nèi)容和道理,用不著遠離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從老師學習.你既然不能這樣,就是自己不好學,也不能指望你懂得這個道理.但是現(xiàn)在讓你出外從師的原因,是擔心你在家里為俗務所纏身,不能專心讀書學習.同時,父子之間,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責備你.再者,在家里也沒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討,增長見識,所以要讓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師那里,能夠奮發(fā)圖強,有所作為,努力改掉舊的習氣,始終勤勉謹慎,那么我對你還是抱有希望的.不這樣的話,就白費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樣,哪一天回來,又只是不務正業(yè)的人,不知道你還有什么臉面再見父母親戚和鄉(xiāng)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沒你這一生!"這一次離家從師,千萬要努力.
一,1.足夠,充分 2.既然 3.打發(fā),讓……走 4.從師的地方 5.希望. 6.這樣
二,1.D 2.A 3.C 4.B
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務,不得專意;又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
四,C
五,奮發(fā)圖強,有所作為.
47.說 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鋒利,而人沒有那樣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幾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沒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見,而虎皮人常常鋪它用它,為什么呢虎用力氣,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點,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來對抗百,即使勇猛必不獲勝.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與只仗自己一個人而不發(fā)揮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類.它被人所獲,被人所殺而用其皮來坐臥,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一,1.與人相比 止 2.坐臥 3.被 4.不常見
二,l.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點,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 2.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與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發(fā)揮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類. 3.它被人捕獲,被人所殺而"寢處其皮",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三,人是萬物之靈,有大腦要學會用智,有雙手要學會使物,這樣才能"虎之皮人常寢處."
48.楚人養(yǎng)狙
楚國有一個靠養(yǎng)猴來生活的人,楚國的人稱他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們干活,派老猴率領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實,上交十分之一用來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給,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違.有一天,有個小猴對眾猴說:"山上的果樹,是狙公栽種的嗎 "大家說:"不對,是天生的."小猴說:"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嗎 "眾猴說:"不對,都可以摘取."小猴說:"既然如此,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克峙?去采)為他干活呢 "話未說完,眾猴都醒悟過來.那天晚上,眾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欄桿,搗毀籠子,拿走了他儲存的食物,互相拉著進入樹林,不再回來.狙公終于餓死了.郁離子說:"世上有用權(quán)術(shù)來統(tǒng)治百姓而沒有道德準則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樣吧!只是他們還糊涂沒有覺醒,一旦有人開導他們,使之明白,那狙公之類的欺詐權(quán)術(shù)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無定指代詞) 鞭子 2.種 3.終于餓死了 4.同"悟",醒悟 5.開導他們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锌克凰凼鼓?2.世上有用權(quán)術(shù)來統(tǒng)治百姓而沒有道德準則的人,他們像狙公嗎
三,被剝削者一旦覺醒過來,造了反,統(tǒng)治者必將術(shù)窮而死.
49.象 虎
楚國有個受狐貍擾害的人,多方設法來捕捉狐貍,但沒有捉到.有人教他說:"虎,山獸之王,天下的野獸見了它,全都嚇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讓人做了一個假老虎,拿來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戶之下.狐進來遇到象虎,驚叫著嚇倒在地.有一天,一頭野豬出現(xiàn)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讓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讓他兒子拿著長戈在通衢上攔截它,農(nóng)夫大聲吆喝,野豬在草叢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過身來向通衢奔去.野豬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興,認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獸.后來,野地里有一種野獸,樣子有點像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過去.有人勸阻他說:"這是駁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擋,去必將遭難."不聽.那駁馬發(fā)出雷鳴似的吼叫,撲上前來,抓住了他就咬,楚人頭顱破裂而死.
一,l.假老虎 2.代象虎 跌倒 3.野豬 出現(xiàn) 4.同"披" 5.裂
二,1.都嚇掉了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俟命,聽命,聽候處置發(fā)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兒子拿著長戈在通衢上攔截它.農(nóng)人呼,野豬從草叢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過身來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
三,他認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樣征服所有的野獸,實在糊涂,還不聽別人的勸告.
50.李氏之鳩
李氏有一只鳩,能說人話,說話的能力超過鸚鵡,非常聰明,李氏已經(jīng)養(yǎng)它好幾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廳堂的簾幕之間飛來飛去,從不飛遠,晚上就睡在籠子里,來躲避貍貓,老鼠的侵擾.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東西的,摘花毀綠的,一定要報告給它的主人.
有個晉國人在吳地經(jīng)商,見到了這只鳥,愿意拿十兩銀子把它買下來.鳩已經(jīng)覺察到他的意圖,就告訴主人說:"我住在這里已經(jīng)好久了,不忍心離開.你果真要把我賣到別的地方去,我將絕食."主人哄騙它說:"我有二個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帶你回來."到了那個商人家里,主人就拋下它離開了.鳩整天不吃東西,哀呼號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誠和意志,而且還擔心鳩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銀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銀子作為補償,把鳩還給了李氏.鳩才吃東西.
一,慧(聰明) 市(賣掉) 且(將要) 去(離開) 竟(始終)
憐(同情,憐憫) 捐(耗費,花費) 乃(才)
二,1.鳩鳥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東西或采摘花朵的情況,就一定報告它的主人.
2.主人騙它說:"我有個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馬上就帶你回家."
三,李氏鳩對故主忠誠不二的堅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氣節(jié)情操,又辛辣地諷刺了那些逆子貳臣,連禽獸都不如.
51.傅顯迂緩
傅顯喜歡讀書,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醫(yī)藥方面的知識,本性遲鈍,看起來就像迂腐萎靡的老書生.一天,他邁著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問:"見到魏三兄沒有 "有的人指點他在什么地方,傅顯就邁著四方步前往.等他見到魏三,喘息了很長時間.魏三問找他有什么事.傅顯說:"剛才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做針線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兒在井旁玩耍,離井口三五尺遠,似乎讓人擔憂.男女有別,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來找您."魏三非常驚恐,奔往井邊,到了那里三嫂已經(jīng)趴在井口上哭兒子了.
一,l.稍微 2.有的人 3.很長時間 4.擔憂
二,l.一天,邁著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問:"看見魏三兄沒有 "
2.剛才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做針線活,疲倦了在打盹.
三,①望之如偃蹇老儒. ②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 " ③雅步以往.
④喘息良久. ⑤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覓兄.
四,傅顯恪守封建禮教,礙于男女有別,舍"近"而求"遠".
52.祈夢決獄
從前有個縣令,遇到一件殺人案不能夠判決,被牽連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廟求神賜夢指點.夢中見神領來一鬼,那鬼頭頂瓷盆,盆中栽了十幾竿竹子,青翠可愛.醒來后他翻閱案卷,見有姓祝的人,"祝","竹"發(fā)音相同,心想一定是這個人了.嚴刑審訊,沒能發(fā)現(xiàn)可疑的罪跡.他又翻閱案卷,見有名叫"節(jié)"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節(jié),一定是這個人了."嚴刑審問,也沒發(fā)現(xiàn)疑跡.而這兩人已經(jīng)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沒有別的辦法,于是當作疑案上報,請求準許另外捉拿兇手,但終究也沒抓到.
一,1.從前 2.祈禱懇求 3.表示整數(shù)外不定的余數(shù),譯為"幾"
4.然而 5.終究
二,醒來后翻閱案卷,見有姓祝的人,"竹","祝"發(fā)音相同,心想一定是這個人了.
三,B
四,蒲松齡 《聊齋志異》
五,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 必以情
53.曹司農(nóng)竹虛言
曹竹虛司農(nóng)說,他的族兄從安徽歙縣到揚州,途中經(jīng)友人家.時值盛夏,請坐書屋,非常寬敞涼爽,晚上就想在這兒睡覺.友人說:"這兒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虛堅持住這里.半夜,有一東西從門縫慢慢進入,薄如紙張.進屋后,漸漸展開像人形,是一個女子.曹一點兒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頭發(fā)吐著舌頭作吊死鬼的樣子.曹笑著說:"還是這個頭發(fā),只是稍稍亂了些;還是這個舌頭,只是稍微長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 "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頭放在桌上.曹又笑說:"有頭還不值得害怕,何況無頭."鬼怪本領用盡,很快地消失不見了.等到曹歸途再住這里,半夜,門縫又有聲響,鬼怪剛露頭,曹就唾罵說:"又是你這個敗興的東西嗎!"鬼怪竟不進來.
一,1.寬敞涼爽 2.鬼怪 3.吊死鬼 4.本領用盡
二,1.還是這個頭發(fā),只是稍微亂些;還是這個舌頭,只是稍微長些,有什么值得害怕 2.剛剛露出它的頭,就唾罵說:"又是你這個敗興的東西嗎!"
三,不論什么怪物,一旦"技窮",也就無計可施了.鬼的伎倆也僅此而已,在不怕它的人面前,是無計可施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邪不勝正.
54.題畫二則
(一)
我家有兩間草屋,屋子南面種竹子.夏天,新竹叢生,綠色的竹蔭照在人身上,在竹園中間放個竹榻,十分陰涼舒適.秋冬之際,取來圍屏的骨子,截去兩頭,橫放窗上作為窗格,用均勻潔白的薄紙糊上.風和日暖的日子,受凍的蒼蠅碰在窗紙上,咚咚地像敲小鼓.這時,窗紙上映出二片零亂的竹影,豈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嗎!凡是我畫竹子,并沒有老師傳授,大多得之于紙窗與白壁上,日光與月影中罷了.
(二)
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煙光日影霧氣,都浮動在竹子的疏枝密葉之間.看了這樣的詩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畫竹的興致.其實胸中設想的竹,并不是眼里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開紙,落筆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圖像,手里畫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設想的竹子了.總的說來,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chǎn)生,這是確定的法則;可作品出現(xiàn)的情趣卻超出了法則之外,這是精妙的靈感啊.豈止作畫是這樣呢!
一,1.放 2.沒有什么 3.都 4.情趣
二,1.這時窗紙上映出一片零亂的竹影,豈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嗎
2.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chǎn)生,這是確定的法則.
三,"胸中之竹" "筆中之竹"
四,有實際觀察能力,在豐富的生活基礎上加以藝術(shù)的醞釀與提煉
55.牧 豎
兩個放牧的小童進山來到狼洞前,狼洞里有兩只小狼,他們商量后分別捉了,各自登上一棵樹,兩樹相隔數(shù)十步.不大工夫,大狼回來,進洞見狼崽不見了,神情十分著急慌張.牧童在樹上抓扭小狼的腳,耳,故意使它痛叫;大狼聽到聲音抬頭一看,憤怒地跑到一棵樹下,一邊號叫一邊往上爬.其中一個牧童又在另一棵樹上使小狼著急地嗚叫;狼聽到聲音四下里看,終于望見,于是放棄這里跑到那里,一邊跑一邊叫,往樹上爬去.剛到這里,另一棵樹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轉(zhuǎn)身奔去.嘴里不停地叫,腳不停地跑,這樣往返數(shù)十次,大狼奔跑漸漸遲緩,叫聲漸漸減弱;不久氣息微弱,很長時間不動了.牧童下樹一看,大狼已斷氣了.
一,1.僮仆 2.著急慌張的樣子 3.距 4.不久
二,狼聽到聲音四下里看,才望見小狼,于是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號叫如同先前的樣子.
三,狼雖是兇殘之物,但它表現(xiàn)出的疼愛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動.
56.狼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無路可逃.路邊有晚上種田的人在地頭上臨時搭的供休息的窩棚,跑進去躲藏在那里.狼的爪子從窩棚的籬笆墻外伸人.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無法離去.可是屠夫沒有辦法打死它.屠夫身邊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長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豬的方法吹它.用勁吹了一段時間,覺得狼不動了,才用帶子把它捆起來.出來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彎曲,口張開不能合上.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除了屠夫誰能想出這個辦法來
一,l.地頭上臨時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為"草堆",這里指蒙蓋"行室"之物 3.滿 4.大腿
二,1.用勁吹,過了一段時間,覺得狼不太動了,這才用帶子把它捆起來.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這樣的辦法
三,人各有所長,物各有其用,對學過的知識要觸類旁通,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57.與四弟書
澄弟左右:
我不想多往家里寄銀錢物資了,總擔心老輩會失之奢侈,后輩會失之驕縱,未曾有銀錢富余而子孫之輩不驕縱的.我等兄弟想為祖先保留些恩澤,為后人珍惜一些福分,除了"勤儉"二字,沒有別的做法.弟與澄弟都能勤勉卻不能節(jié)儉;我稍微有點節(jié)儉而又不是很節(jié)儉;子侄輩眼界高,花銷大,將來恐怕難以挽回,弟應該對此要時時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一,1.總是 2.除去,除了 3.稍微 4.挽回,扭轉(zhuǎn)
二,l.總是擔心老輩會失之奢侈,后輩會失之驕縱,未曾有錢多而子孫不驕縱的.2.子侄輩眼界高,花銷大,將來恐怕難以扭轉(zhuǎn),弟應對此時常留心.
三,要想福澤綿延(為先人留遺澤,為后人惜余福),除卻勤儉二字,別無他法.
四,自身勤儉,對弟弟和子女們要求很嚴.
58
王冕,字元章,年少時,家里很窮,父親讓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學堂聽各個學生讀書,到了傍晚才回家.丟失了牛,父親發(fā)怒打他,不久還是這樣.母親說:"兒了(對讀書)癡迷到這種地步,為什么不就讓他讀書呢 "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著長明燈讀書.會稽韓性聽說了并對他很驚異,收他為弟子,就稱他博通經(jīng)典的儒士,韓性死了,門人對待王冕象對待韓性一樣.
1.丟,于是,就 2.才,竟,于是,就 3.兒子(對讀書)癡迷到這種地步,為什么不就讓他讀書呢 4.答喜歡誰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59
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在閑暇時與韓信談論各位將領才能的大小,各自才能的高低.劉邦問道:"像我能統(tǒng)帥多少士兵 "韓信說:"陛下您只不過能統(tǒng)帥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你能統(tǒng)帥多少呢 "韓信回答道:"我統(tǒng)帥的士兵越多越好."劉邦笑道"統(tǒng)帥的士兵越多越好,那為什么被我活捉了呢 "韓信說:"陛下不善統(tǒng)帥士兵,但善于帶領將領,這就是我被你活捉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
1.曾經(jīng);眾,許多;被. 2.更加;增加;益處,好處. 3.陛下不善于帶兵,可是善于率領將領. 4.人各有所長,應揚長避短.
60
晉平公問他的樂師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太晚了吧 "師曠答道:"既然你覺得太晚,為什么不點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臣子和國君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一個瞎子,怎么敢奚落國君.我聽說:少年時代愛好學習,就像初升的太陽;壯年時代愛好學習,就像正午的陽光;老年時代愛好學習,就像蠟燭的光亮.燭光雖弱,總比在黑暗中摸著走路強吧 "
晉平公說:"對呀!"
1.戲弄,明亮,聽說. 2.向,對,在. 3.(秉燭之明)比摸黑走路,誰(哪個)好(強) 4.活到老,學到老;或?qū)W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等.
61叔敖殺蛇
孫叔敖在少年時一次出游,看見一條兩只頭的蛇就殺死了它并給埋了.回來后就哭了.他的母親問他其中的緣故,孫叔敖回答說:"我聽說看見兩只頭的蛇的人就會死去,剛才我看見了兩只頭的蛇.害怕離開母親死去了."他的母親說:"兩只頭的蛇現(xiàn)在在哪 "孫叔敖回答說:"我擔心別人再看見它,就殺死了它并給埋了."
1.原因,聽說,離開,哪里. 2.孫叔敖為嬰兒時/出游/見兩頭蛇/殺而埋之. 3.我聽說看見兩只頭的蛇的人就會死去. 4.承接,承接,修飾,轉(zhuǎn)折.
[譯文] 62
長江水又流向東,流過西陵峽.(人們)所稱的"三峽",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說:"常常聽說峽中的水流很快,書本記載以及口頭傳說都用登臨此境令人恐懼相勸告,還沒有人稱贊山水美麗.到我來實地登臨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別欣喜,才相信耳聞不如親眼所見.那層疊的山崖,秀麗的山峰,奇特的結(jié)構(gòu),異常的形狀,確實很難用言辭來敘說.山林里樹木聳立,繁榮茂盛,竟在云氣的外面.抬頭欣賞高山遠樹,俯身觀看江中倒影,愈熟悉這風光愈感到美好.留連了兩晚,還沒察覺忘了返回.(我)親眼看見親身經(jīng)歷的,(還)沒有過.已從中高興地欣賞到了這種奇特的景觀,是山水有靈氣,也該驚喜千古以來終于遇到知己了!"
[譯文] 63
顏回29歲,頭發(fā)全白了,過早地死去.孔子哭顏回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 "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fā)到別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就死了,現(xiàn)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譯文】 64
文征明臨貼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fā)精致美好.
【譯文】 65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jié),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云.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xù)學習.從此以后,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譯文】 66
孟子小時候,(有一天,他正在)背誦文章,他的母親正在紡織.孟子突然停止了背誦,接著又繼續(xù)背誦.他的母親知道他因分心而忘記了內(nèi)容,叫他過來問:"為什么停止了 "孟子回答說:"有的地方忘記了,又記起來了."他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織布,用這來告戒他,從這以后,孟子不在因分心忘記了背誦的內(nèi)容了.
【譯文】 67
有一個郡的最高長官得了病,華佗認為他只要發(fā)大怒病就能治好,于是就接收他很多財物卻不給他治病.不多久就棄他而去,留下書信罵他.郡的最高長官果然大怒,命人追拿華佗并殺了他.郡的最高長官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囑托派去的人不要追趕.太守非常憤怒,吐出了很多黑血病已經(jīng)治好了.
相關熱詞搜索:高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高中課外文言文閱讀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