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白芍的栽培加工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9-08-27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白芍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白芍以根莖入藥,具有柔肝、養(yǎng)血、斂汗、止痛的功效,F(xiàn)將其栽培及加工方法介紹如下:
1.精細整地。選擇深厚、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進行深耕,精細整地,使土壤松碎、平實,便于栽培。如果選在庭院,因庭院土壤板結(jié),栽培前應對土壤進行2~3次深耕。
2.栽培時間。以植株枯萎后的秋季到次年早春為宜。這段時間正值白芍的休眠期,時間長,為栽好白芍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3.栽培方法。有種子育苗栽培和分種芽栽培兩種,一般以分種芽栽培為主。種芽的來源是在白芍起挖加工的同時,將已形成的植株芽苞從蔸莖上面逐一分開,使每個芽苞有3~5厘米長的肉質(zhì)莖連生著,這樣才能保證芽苞正常出土生長。在栽培時,先在整好的地塊上挖穴,穴的大小以長寬為20厘米×20厘米、深15厘米為宜,然后將種芽放入穴內(nèi),每穴放1~2個種芽,種芽要朝上,不能亂放,避免種芽歪倒造成悶芽。種芽放好后,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和土雜肥,加少量的過磷酸鈣,拌好后施入穴內(nèi),上面再用細肥土覆蓋。穴距和行距均為50厘米。
4.栽后管理。對當年栽培的白芍可用農(nóng)作物秸稈覆蓋,這樣既可保墑又可防雜草滋生,但在早春芽苞即將出土前要揭開覆蓋物。以后的田間管理主要是防、除雜草,對栽培1年以上的白芍,每年在冬末或早春要施一定量的稀薄肥料,以促使地下肉質(zhì)根增多、增粗。這樣栽培3~4年后即可起挖加工。
5.起挖加工。在立秋后,選栽培3年以上的白芍起挖加工,這樣的白芍根粗、藥性足、產(chǎn)量高。采挖出的根要先洗去泥沙,切去頭尾及細根,然后按粗細分別投入沸水中,保持微沸,煮至無硬心后,迅速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刮去外皮,曬1天,再堆放,使內(nèi)部水分出來后再曬,反復操作至干透為止。加工制干好的成品標準為: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光滑,粉白色或淡紅棕色,外皮未除盡處會出現(xiàn)棕褐色斑痕,有明顯縱皺及須根痕,偶可見橫向皮孔。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折斷面略平坦,灰白色或象牙白色,有明顯的環(huán)紋,中間現(xiàn)“菊花紋”。氣微,味微苦酸。加工制干好的成品要放在干燥處妥善保管,以待出售。
。ê笔“蜄|縣大支坪鎮(zhèn) 夏家超 郵編:444322)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