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中美沖突的現(xiàn)實主義解讀:現(xiàn)實主義電影代表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韓國的“天安號”艦艇爆炸導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引發(fā)了中美之間的直接沖突。美國出動了包括“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在內的重兵與日本、韓國、越南等在中國沿海附近頻頻舉行聯(lián)合軍事演習,美方給出的理由是防止來自朝鮮的攻擊,但事實上明顯針對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此不可能不做出反應。中美之間的沖突大有升級之勢。但事實上,中關雙方的決策者都明白,沖突、對峙、冷戰(zhàn)乃至熱戰(zhàn)并不符合中美雙方的根本利益,雙方目前都有所克制,中美之間的沖突目前還沒有超出“安全困境”的范圍。
關鍵詞:中美沖突軍事演習
冷戰(zhàn)安全困境
中圖分類號:D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812(2010)06-0024-28
最近一個時期,美日、美韓、美越在東海、黃海、南海頻頻舉行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美國在關島大興土木。作為對美國這一系列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的反應,中國軍隊在沿海地區(qū)也組織了一系列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整個東亞地區(qū)可謂劍拔弩張。許多國外媒體不無擔心地宣稱:中美之間一場新的冷戰(zhàn)已經開始。
一、美國的真實意圖何在?
中美之間這次沖突的直接導火索是“天安號”事件。今年3月26日,韓國的“天安”號警戒艦在執(zhí)勤過程中爆炸沉沒,艦上104人只有58人生還。雖然“天安號”爆炸的原因有多種可能,韓方公布的證據存有許多疑點,參與“聯(lián)合調查”的俄羅斯一直保持沉默,朝鮮方面也一直堅決否認,但韓方還是一口咬定“天安號”是被朝鮮潛艇發(fā)射的魚雷所擊沉。關于“天安號”爆炸的真實原因可能會永遠是一個迷,但有一點則是確鑿無疑的,那就是美國實際上是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第一,“天安號”事件加強了美日、美韓之間的同盟關系。最近幾年,隨著經濟實力的相對增長,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這使得日本的政治野心也急劇膨脹。從要求成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到修改憲法、大規(guī)模擴充“自衛(wèi)軍”,日本已經急不可奈地要成為一個政治大國。而這一愿望與目前事實上作為美國的附屬國、被保護國的身份顯然是大相徑庭的。因此在日本,要求美國撤軍、擺脫美國控制、實現(xiàn)民族完全獨立的呼聲不絕于耳。鳩山由紀夫之所以能夠當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曾允諾要將美國在沖繩的普天間基地遷出沖繩乃至遷出日本,要同美國實現(xiàn)“平等外交”。鳩山上臺后甚至明確號召中、日、韓三國聯(lián)手建立東亞共同體,大有撇開美國、重建大東亞共榮圈之勢。日本的這種離心傾向美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天安號”的爆炸恰好給了美國一個采取強硬行動的口實。美國不僅斷然拒絕了日本對其普天間基地的遷移要求,而且還通過聯(lián)合軍事演習把日本進一步緊緊地攥在自己手中。
韓國的情況與日本有類似之處。雖然在經濟七韓國已經成功地躋身進了富國俱樂部的行列,但在政治和軍事上,韓國依然嚴重依賴美國。到目前為止美國在韓國仍有25000人的駐軍,韓國的整個軍事指揮權仍握在美國人手中,這無疑是韓國人的切膚之痛。在由中國主導的朝核六方會談中,中國提出美國從朝鮮半島撤軍,把朝鮮半島建成無核區(qū),讓朝鮮人自己解決自己的統(tǒng)一問題。這個提議顯然符合朝鮮半島南北雙方最長遠的根本利益,在韓國也引起了強烈反響,要求美國撤軍的呼聲也日益強烈。而“天安號事件無疑給這個愿望澆了一盆冷水。美國對這一事件的解讀是:只有美國才能保證韓國的安全。而頻繁的美韓聯(lián)合軍演在某種意義上無非是向世人宣告:美國會堅決保衛(wèi)韓國的安全。這樣,美國也就把有所松動的美韓關系拉得更緊了。
第二,這一事件沉重地打擊了朝鮮。在法律意義層面,朝美之間目前仍處于敵對狀態(tài),兩國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實現(xiàn)正;皇翘幱谕(zhàn)狀態(tài)。美國的媒體至今仍公開把朝鮮稱為敵人,稱之為“邪惡國家”。美日、美韓的全部聯(lián)合軍事演習都是公開以受到朝鮮攻擊為假想敵的。朝鮮被迫宣布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由于美、日、韓的聯(lián)合施壓,這使得本來就步履維艱的朝鮮內政與外交進一步雪上加霜。
第三,這一事件也給中國制造了麻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較快提升,中國的經濟總量于今年年底有望超過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由于我們的基礎薄弱,人口基數太大,無論用什么方法計算,我國的人均GDP也不過4000美元,還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中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和平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來發(fā)展依然落后的經濟,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雖然中國政府一再聲明,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也遠沒有稱霸世界的實力,但美國依然把中國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并且處心積慮地給中國制造麻煩,加以遏制!疤彀蔡枴笔录,不僅使得中日、中韓、中國與東盟乃至中美之間的正常貿易受到嚴重阻礙,而且讓美國有借口把核動力航母開到中國的大門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盡管極不情愿,但也不得不做出反應。
由此看來,“天安號”事件不像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更像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美國到底想干什么?
摩根索說過:“全部政治,無論是國內政治還是國際政治,都揭示出三種基本的模式,即所有政治現(xiàn)象都可以簡約為三種基本類型之一。一項政治政策所尋求的,或是保持權力,或是增加權力,或是顯示權力。”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霸權地位沒有人懷疑,更沒有人提出挑戰(zhàn)。但是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日本、韓國、東盟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隨著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建立,美國在東亞、東南亞地區(qū)的影響逐漸減弱。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已經撤離;日本首相鳩山雖然已被迫辭職,但要求美軍基地撤離的動議畢竟正式提出;在朝鮮半島,雖然目前仍有重重困難,但南北統(tǒng)一畢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而南北兩方的人民都清楚:統(tǒng)一不可能在美國的核訛詐或刺刀下實現(xiàn)。美軍撤出韓國也是遲早的事。照此發(fā)展下去,美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將逐步消失,而與其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將越來越大。這是美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最近的美日、美韓軍事演習雖然名義上是針對朝鮮,但眾所周知,美國實際上意在中國。
美越最近在南海舉行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就是對上述觀點的一個有力佐證。美日、美韓的軍事演習可以借口受到朝鮮的攻擊,而美越在南海的軍事演習又有什么理由呢?美方給出的解釋是紀念美越關系正;15周年。美國在越南打了十幾年仗,耗資二千五百多億美元,死傷了三十多萬士兵,導致越南800多萬軍民死亡,這就是紀念的理由?更何況,越美正在商談金蘭灣的租借,美國在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在關島大興土木,從而形成了一個對中國呈半月型包圍圈的態(tài)勢,這又該怎樣解釋呢?說到底,美國不愿放棄、甚至也不愿減弱在東亞、東南亞、亞洲乃至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權力,更不愿意看到一個在世界上影響日益擴大的中國。
二、中國的反應
中國政府曾反復聲明:中國永遠都不做超級大國。退而言之,中國即使有意愿,也沒有能力成為超級大國。如前所述,中國即使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仍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國的經濟結構還極不合理:城鄉(xiāng)之間、東西部之間的發(fā)展水平差距太大,社會收入兩極分化嚴重,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人民的總體生活水平還很低。中國政府 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盡快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盡快提高人民的總體生活水平。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這幾乎是一種最自然、最正常的反應。中國最近在東、南沿海相應地組織了一系列軍事演習,這應該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行為。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媒體非但不批評美國,反而指責中國不講道理,反應過度。
當美國、日本和韓國方面宣布“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將參加他們在黃海舉行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時,中國的確曾經以強烈的措辭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和某些西方媒體認為:黃海不是中國的內海,美日、美韓在公海上演習,中國無權干涉。但“華盛頓號”航母的作戰(zhàn)半徑是1000公里,如果它開進黃海,不但北京、上海、天津這樣的沿海和近海地區(qū),甚至西安、蘭州等內陸地區(qū),換言之即大半個中國都在它的作戰(zhàn)半徑之內,中國能無動于衷嗎?
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反應過度似乎還另有理由,那就是中國的軍費開支在最近增長速度很快。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數據,2009年全球的軍費開支較2008年增長了5.9%,達到了15310億美元。其中美國為6610億美元,占全球軍費開支的43%,位居第一位,比2008年增加了470億美元,增幅為近8%。中國自2008年軍費開支列世界第二位,達到849億美元后,2009年又繼續(xù)據世界第二位,達到了1000億美元,增幅為近18%,增速超過了美國。且不說上述數字的可靠性如何,即使它是完全可靠的,美國的軍費開支仍然是中國的6倍多,而如果按人均計算,美國的軍費開支為2200多美元,中國則不到77美元,在世界上仍屬于較低水平。
但無論如何,中國的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確實在加快。這使得美國以及中國周邊少數幾個國家感到不安。其實,中國軍費在最近幾年增長較快是因為歷史發(fā)展過慢。筆者于2001年7月訪問美國位于夏威夷的亞洲及太平洋研究所時,與美方研究人員一起討論《美日安全條約》問題。美方認為該條約主要是限制、控制日本軍事力量的增長,對中國是有利的。一位美國研究員認為,在當時如果中日開戰(zhàn),日本可以在一個月之內戰(zhàn)勝中國;而如果中美開戰(zhàn),美軍則可以在一周之內使中國的軍事力量變成一堆廢銅爛鐵。由于我們的經濟、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較低,我們的國防建設也長期落后,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1.8萬公里海岸線的大國,至今還沒有一艘航空母艦。一些歷來屬于中國的島嶼如釣魚島、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等現(xiàn)在卻產生了歸屬爭議。雖然中國無意與世界上任何國家進行軍備競賽,更無意與美國叫板,也從不在任何國際場合炫耀武力,除參加聯(lián)合國的維和行動和國際反海盜行動之外,沒有在海外駐扎一兵一卒,但主權、領土和安全畢竟要靠國家自身的力量來保衛(wèi)。因此,加速發(fā)展國防力量,盡快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對于中國而言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換言之,即使沒有美國的刺激,隨著國力的增長,中國也會逐步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逐步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的。
三、如何走出安全困境?
回顧上世紀60年代的加勒比海危機,蘇聯(lián)只是在古巴部署了幾顆導彈,美國立即做出了劇烈的反應。美蘇之間的沖突差一點引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而目前,美國不僅在日本、韓國駐有重兵,而且在關島有軍事基地,現(xiàn)在又和越南進行聯(lián)合軍事演習,在越南租借軍事基地,中國出于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必須做出必要的反應。
當然,絕大多數中同人認為,美國不會對中國發(fā)動軍事攻擊,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不顧世界輿論和美國人民的反對,悍然發(fā)動了伊拉克戰(zhàn)爭。為了避免越陷越深,美軍又極不負責地迅速撤軍。如果進攻中國,不僅師出無名,遭到世界輿論和美國人民的抨擊,而且可能陷入與伊拉克戰(zhàn)爭不可同日而語的困境中。因此,到目前為止,美國最近一個時期在亞洲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的真正目標是鞏固、或者是重塑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為達此目的,美國也同時采取了國際關系史上屢見不鮮的兩手政策,即外交禮儀和炫耀武力。摩根索把這一現(xiàn)象稱之為“威望政策”。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威望政策的目的,是使別國對自己國家實際擁有的權力,或它自認為擁有的權力,或想使別國相信它擁有的權力產生深刻的印象。為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使用兩種具體方法:廣義的外交禮儀和炫耀武力!边@種政策雖然還不能等同于戰(zhàn)爭,但離戰(zhàn)爭已經不遠了。因為正如摩根索所指出的:“威望――權力的聲譽――既被用來阻遏戰(zhàn)爭,又被用來準備戰(zhàn)爭。人們希望本國的威望能大到足以阻遏別國走入戰(zhàn)爭的程度。同時人們也希望,這種威望政策萬一失敗,戰(zhàn)爭實際爆發(fā)前武裝部隊的動員能使本國處于當時情形下可能達到的最有利的軍事地位。”
由此看來,目前中美之間的緊張氣氛還沒有達到冷戰(zhàn)的狀態(tài)。美國方面不會輕易發(fā)動對中國的戰(zhàn)爭。不僅因為美國沒有把握打贏戰(zhàn)爭,也因為戰(zhàn)爭不會給美國帶來多少利益,反而會損害美國的既有利益。雖然中美之間從對世界秩序的根本原則到在亞洲的影響及臺灣問題等等有分歧和利益沖突,但在大到維護目前的世界秩序、小到在朝鮮半島以及伊朗核危機處理上,更為重要的是在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在中美經濟發(fā)展的互補上,中美之間還有著許多共同利益。這些共同利益決定了中美雙方在處理其相互關系時都會持較為克制的態(tài)度,不會輕易地撕破臉皮,更不會輕易地大動干戈。
因此,中美之間決沒有達到冷戰(zhàn)的程度。中美雙方目前都在極力通過外交途徑協(xié)調政策。中關雙方雖然都有動作,但都還有所保留和克制。因此,中美之間的沖突說到底依然屬于“安全困境”問題。中國擔心自己的安全,擔心受到攻擊,美國也有同樣的擔心。美國不僅擔心其在亞洲的影響逐步減小,同時也擔心自身安全問題。它不僅擔心恐怖主義的襲擊,對于中國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也有所顧忌。中美之間畢竟存在許多分歧和利益沖突。為此,美國國會于2000年通過了一項專門針對中國的《國防授權法》,要求國防部每年都要向國會提交一份關于中國軍事力量和軍事發(fā)展戰(zhàn)略的報告。美國同防部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對中國的戰(zhàn)略武器和戰(zhàn)略目標始終保持著相當程度上的跟蹤和了解。例如在今年8月16日(原定于3月1日)公布的關于2009年中國軍力報告中就有這樣的捕述:
“截止到2009年12月,解放軍已為針對臺灣地區(qū)部署的軍隊配備了1050-1150枚CSS-6和CSS-7短程彈道導彈(SRBM)。而且,中國正在升級導彈部隊的殺傷力――他們引進了射程、精確度和有效載荷都得到提高的這些導彈的變型彈。
現(xiàn)在,中國在以CSS-5中程彈道導彈的一款變型彈為基礎研發(fā)一種反艦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攜帶有機動彈頭,而且當與適當的指揮和控制系統(tǒng)結合在一起時,它便能使解放軍具備攻擊西太平洋內戰(zhàn)艦(包括航母)的能力。
中國正在通過增加生存能力更強的運載系統(tǒng)對其核力量進行現(xiàn)代化。例如,近幾年來,中國公路機動、固體燃料推進的“東風-31”和“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已經列裝。其中,“東風-31A”的射程超過1.12萬公里,能夠到達美國大陸內的多數地方!
雖然不愿意公開承認,但事實上美國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對自身安全以及可能來自中國的攻擊還是有所擔憂的。不過,通過在中國周邊制造麻煩和炫耀武力來迫使中國就范,甚至希望借此迫使中國放棄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顯然不現(xiàn)實。美國無法在自身擁有現(xiàn)役航空母艦12艘的情況下限制中國建造航空母艦。
目前,中國的國力還非常有限,中國政府也非常清醒地認識到其最根本職責是發(fā)展經濟,迅速提高中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美國前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說得好:“每造一條槍,每發(fā)動一次戰(zhàn)爭,每發(fā)射一枚火箭,都意味著對那些饑不果腹的人行竊,向那些衣不遮體的人搶劫。這個用武器裝備起來的世界所揮霍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是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智慧和孩子們的希望。”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還沒有能力與美國搞軍備競賽;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即使富裕了,強盛了,中國也不會重蹈當年蘇聯(lián)的覆轍,不會與美國搞軍備競賽,更不會與美國全面對抗乃至冷戰(zhàn)。因為這不是中國想要的,這不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
那么,中美雙方如何走出目前的安全困境呢?這的確需要中美雙方政治家的誠意和智慧。美國國防部的《中國軍力報告》中盡管有許多猜測和不實之處,但對如何擺脫目前的安全困境的建議還是頗有建設性。該報告先是援引了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話說:“(美中)關系一直都存在分歧和困難。但我們是對手的觀念并非先天注定的。”接著該報告建議:“美中兩國應通過減少猜疑、增加互信和擴大合作,打造持續(xù)可靠的美中軍事關系!
如果美方真有誠意并且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有足夠的尊重,相信中美之間的沖突會很快緩和,中美之間的關系很快會步人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相關熱詞搜索:中美 現(xiàn)實主義 解讀 對當前中美沖突的現(xiàn)實主義解讀 從現(xiàn)實主義看中美關系 現(xiàn)實主義分析中美關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