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2018【《南方周末》美國大選報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2-23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摘要】2008年的美國大選又一次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眾多報道無形之中傳播了美式民主的理念、原則與程序。通過《南方周末》美國大選系列報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作用。在我國的國際傳播中,該如何有效吸引外國傳媒和受眾的注意力,以傳播我們的價值觀呢?
【關鍵詞】美國大選 南方周末 美式民主 國際傳播
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每次都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大選備受關注的原因不言而喻,但是從關于美國大選的報道中,我們讀出了哪些內容呢?這些內容又傳達著怎樣的美國價值觀呢?美國大選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呢?
本文以《南方周末》的美國大選系列報道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在中國關于美國大選的報道中,是如何在無形之中宣傳了美式民主,以及討論在我國的國際傳播中,該如何吸引外國受眾的注意,向世界介紹中國并有效地傳播我們的價值觀等。
一、《南方周末》美國大選系列報道
去年11月4日是美國大選日,此前的一個多月正是選戰(zhàn)最酣的時候。因此《南方周末》美國大選系列報道從10月2日到11月13日間,六期報紙共發(fā)表了與美國大選有關的文章28篇,評論1篇,漫畫1篇,而且10月2日和11月6日兩個頭版都是關于美國大選。這樣的報道規(guī)模,足見美國大選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下表即《南方周末》關于美國大選的所有報道。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美國大選系列報道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大選的進程。10月2日的《美國大選首輪辯論節(jié)選》記錄了奧巴馬和麥凱恩的首次電視辯論。10月16日的《你們已經(jīng)進入美國大選的戰(zhàn)場》和《一個家庭主婦的力量》,這兩篇報道分別描述了麥凱恩和奧巴馬是怎樣拉票。11月13日《美利堅,在11月4日》記錄了選舉過程,美國即將迎來奧巴馬時代。11月13日《新晉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三輪通話》,奧巴馬已經(jīng)開始了他的總統(tǒng)生涯。
2、美國大選中的影響因素分析。美國大選的影響因素很多,有各種各樣的利益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南方周末的報道為我們一一展現(xiàn)。首先是此次大選中掀起的關于種族的討論(《黑人總統(tǒng):白人準備好了么》),其次是性別。(《女性,如何令大選“難以想象”》。)以及其他各種影響大選結果的因素,如總統(tǒng)候選人在墮胎、稅收、醫(yī)療等方面的不同政策。
3、美國大選中的美國人。美國人在《南方周末》的報道中是鮮活的,很多報道中他們幾乎成了主角,而不是美國大選的看客。在這場選舉中,奧巴馬和麥凱恩兩位候選人四處奔走,他們各自的支持者們也保持著同樣的熱情。他們甘心放棄假期做志愿者,鼓勵其他人參與到選舉之中。選民們選擇候選人的理由各式各樣,有的因為候選人的政見,有的因為宗教觀念,有的則只因為他的種族膚色等等,無論哪個理由,美國人都堅持自己的選擇,他們珍惜手中的選票,把它作為發(fā)出自己聲音的機會,選出自己喜歡的總統(tǒng)。
4、美國大選對于世界的意義和思考。美國的大選結果未定之時,人們猜測兩位候選人的當選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么(《奧巴馬、麥凱恩,哪個上臺會更好?》)。奧巴馬在美國大選中出現(xiàn),使得我們關注亞裔在美國的政治領域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10月16日的《亞裔選票成為關鍵少數(shù)或將決定誰入主白宮》提到了亞裔在選舉中的重要作用,10月23日的《“別人能做,我們華人為何不能?”――紐約華人參政觀察》則介紹了華人在紐約參政的情況。
和中國關系最密切的問題是,新領導人的上臺會不會改變目前的對華政策及未來中美關系走向!睹绹偨y(tǒng)候選人,哪個對華更溫和》鮮明的指出與過去不同,本次美國大選中,兩位總統(tǒng)候選人沒拿中國議題當“牌”打,雙方關于中美關系的共識大于分歧。無論誰最終勝出,無須在意其個人風格,決定中美關系的決定性原則只能是“美國利益至上”。10月30日專訪奧巴馬首席中國顧問貝德:奧巴馬希望和中國領導人發(fā)展良好私人關系。11月6日,南方周末頭版《向美國新總統(tǒng)提問》,10個問題涉及方方面面。
二、“美式民主的T型臺”
10月9日《南方周末》在美國大選系列報道前配發(fā)了編者按,寫道:在這個備受關注的民主國家里的選舉,或許能給全球政治文明帶來新的智慧,或許能鏡鑒其他國家的前進腳步。在獨特選舉制度背后,是怎樣的理念?哪年能出現(xiàn)華裔總統(tǒng)候選人?哪些利益集團能夠影響選舉結果?新總統(tǒng)將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什么?
美國大選就是美式民主的T型臺,最集中的體現(xiàn)美國政治價值觀和社會參與方式。國際新聞報道將美國大選從遙遠的北美洲帶到我們的眼前。
報道隨著選舉的進程而一步步展開深入,選舉的程序、原則、精神就這樣被全球媒體細致展現(xiàn)。無論我們采用何種角度報道美國大選,都從客觀上使更多的人們關注美國大選!兑磺袨榱硕沤^舞弊》,講述在美國大選中如何避免黨派偏向,新式投票機怎樣運作,選舉制度是否需要改革!兑粡堖x票的背后》告訴我們在美國選民怎樣才能拿到選票?為何各個州的選票會內容各異?一個選民的投票權利又怎樣得到保證?而《什么主宰了選民的意愿?》則分析在選票的背后,潛藏著美國人怎樣的考量?是經(jīng)濟危機、伊拉克戰(zhàn)爭和全民醫(yī)療體系等議題,還是宗教和道德價值判斷?人們是在考察候選人的性格和風度,選一個喜愛的人,還是他們的道德,選擇一個“更好的人”?
2008年總統(tǒng)選舉是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選舉,花費超過了24億美元!赌戏街苣诽岢觯骸斑@樣的美國式選舉的價格是否太高?它是否會將普通人拒之門外?是誰來為它埋單,又是誰來對花費進行監(jiān)管?”《美國式民主,貴還是不貴?》給了我們美國人的答案。24億元換來的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民主游戲,在游戲中人們重溫美式民主的理念和精神。
三、小結
美國大選的新聞報道擴大了美國的影響力。那么,我們在國際傳播中該如何讓世界關注自己,從而傳播我們的價值觀,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呢?
我們應充分利用大型體育賽事,世界博覽會、聯(lián)合國會議等全球性媒介事件。去年8月份的北京奧運會為中國向外傳播自己的歷史、文化、價值觀提供了直接的舞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成就通過國內外的報道傳播到世界各地,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國以往被西方媒體刻畫的國家形象。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也都是我們可以利用和把握的塑造良好國家形象的有利機會。此外還應積極地“走出去”,借參加在其他國家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之機,多方面對外展示中國。
大型國際活動固然是進行國際傳播的重要途徑,但是常規(guī)的新聞報道依然是國際傳播的主要形式。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輿論的議程設置,掌握輿論的主導權。由于傳播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打破了國內傳播市場和國際傳播市場之間原本明顯的分野。因此國內發(fā)生的新聞很可能被國外媒體挖掘、解讀,以致出現(xiàn)國內新聞“出口轉內銷”的現(xiàn)象。但是當被外國媒體解讀過的新聞再回到國內的媒體視野中時,它很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例如,2005年湖南衛(wèi)視的《超級女聲》節(jié)目雖然在全國獲得極高的收視率,但國內在報道時主要將重點放在批評該節(jié)目上。然而李宇春成了《時代周刊》雜志的封面人物,西方媒體把李宇春的奪冠看作是民主的勝利。因此,在國際傳播中,要注意挖掘國內新聞的國際意義,利用西方國家認可的理念闡釋和“包裝”。這樣既可以吸引國外媒體和受眾的注意,擴大對外傳播的影響范圍,優(yōu)化傳播效果。
在我國的國際傳播中,要重視網(wǎng)絡媒體的作用。網(wǎng)絡傳播的威力在去年的“3?14”拉薩事件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不顧事實真相,采取了特殊的新聞處理手法,包括別有用心地剪裁圖片或者張冠李戴,對國際輿論形成誤導。此時出現(xiàn)了大量的個人網(wǎng)站反對西方媒體的錯誤報道和論調。其中清華大學畢業(yè)生饒穎創(chuàng)辦的anti- cnn網(wǎng)站名噪一時。用真實的鏡頭、圖片、音頻、文字等對西方的扭曲報道、拙劣手段予以強有力的批駁,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對于受眾特別是國外受西方媒體蒙蔽的受眾弄清事實真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國際傳播主體以民間姿態(tài)出現(xiàn),有利于傳播效果的產生。網(wǎng)絡媒體凸顯中國公民個性化的聲音,更有說服力。而且公民自覺參與到國家外交事務與國際傳播中來,其本身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國民素質的反映!
注釋
、佟秶H傳播與國家形象》,劉繼南,周積華,段鵬等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凇墩莆諊倚蜗笏茉斓闹鲃訖唷,程曼麗,《采寫編》2008年第4期,第7頁
、邸稄姆碈NN網(wǎng)站的建立看網(wǎng)絡時代個人在國際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彥冰,《東南傳播》2008年第八期23頁
、堋秱鞑W教程》,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ㄗ髡撸簭埨,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吳非,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
相關熱詞搜索:南方周末 大選 美國 《南方周末》美國大選報道研究 南方周末深度報道 南方周末的深度報道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