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收藏】苦樂村官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不拋棄、不放棄――收藏兩法寶 不拋棄、不放棄是收藏的兩大法寶,孜孜以求、鍥而不舍方能進入收藏的大境界。 一位鐘情于老書籍、舊雜志的藏友曾向我講述其收藏體會,他認為:“行成于持、毀于隨”。凡被他幾十年不拋棄、不放棄的藏品,如今都成了大氣,相反,被他草草丟棄的東西如今都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該藏友自幼喜歡讀書,各類書籍有教無類地買了很多,時間一長,弄得家里汗牛充棟,打掃、搬家都十分不便,在妻子的埋怨下開始一批批地處置。通常是賣給收破爛的,開始賣用過的課本、后來賣應時的雜志,再就賣技術類的讀物,后來賣起了珍愛的小說。遇上搬家,稀里糊涂地就少掉了一批古籍名帖,幾十年下來,腳下倒是騰出了不小的地方,腦袋卻空落落的悵然若失。
人近中年,喜歡懷舊,他慶幸自己留下了見證他成長歷史的差不多全套的《小朋友》《我們愛科學》《少年文學》《連環(huán)畫報》?上г谑畮啄昵,他開始出租自己的房子,這些書籍就鎖在出租房屋的書柜里。時間一久,隨著房客的頻繁更換,他疏忽了對房屋中物品的例行檢查,突然一天,想起它們再去找,連同書柜都統(tǒng)統(tǒng)沒了一點蹤跡。為此,他大哭一場,算感情賬,他蒙受了一場巨大的精神劫難。算經濟賬,區(qū)區(qū)幾個房租尚不能抵失之一毛矣。
在“文革”結束后,商務印書館等出版單位曾經將躲過“文革”踐踏的《中國青年》等雜志成套面向單位出售,而且價錢便宜得簡直給錢就拿,只要所在單位的共青團組織蓋一個章就行。此時的他已經小有收藏意識且負責單位的共青團工作,他抓住了這一歷史契機收藏了好幾套,結果都在日后漫長的日子里因疏于保管與它們失之機緣,成了他永久的單相思。
與此相反,他的些許“不放棄”卻讓他不期而利。上世紀60年代,正在上小學的他突然迷上了漫畫。當時越南戰(zhàn)爭正酣,抗美援越的漫畫題材特別多,他買了一本《美國佬丑態(tài)百出》,那小冊子是越南外文出版社發(fā)行的,開本、印刷等都與國內出版物不同。當時他正在景山少年宮國畫組學習,“文革”開始后,美好的學習生活戛然而止,他把那本小冊子當成了自己的一個歷史紀念物收藏著,歷經磨難,不離不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一位神秘的買家,竟出價萬元買他那原值六分錢的小冊子,他當然沒有賣。他說,他已經失去了太多的財富和夢想,就讓時間和歷史的光芒繼續(xù)在這薄薄的印刷品上閃亮吧!不拋棄、不放棄,是他今后收藏的宗旨和方向。
收藏骨灰壇的人
收藏是一種文化,對收藏品的鑒賞往往來源于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時下風行的不少鑒寶欄目將收藏過于世俗化、神秘化了,藏品的真假和價值往往用收藏家的法眼一瞥就匡定了終身,某東西因被某某大家品鑒而揚名,某東西因被某大家估值而增值,似乎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規(guī)。大家者,可一目蓋棺,非大家者,將永遠在收藏的迷沼中摸行,其實,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某年,與一行文友到內蒙古游玩,在一個牧民的家里,主人神秘地拿出一灰褐色瓦罐,說是在成吉思汗的大墓表層挖出來的,說不少專家看過,說是一件奇世稀寶,價值不可估量。
同行的舒志剛老兄遠觀后只微微一笑,問那牧民,瓦罐上是否有孔洞,牧民稱是。問他有幾個孔洞。牧民說從沒有數(shù)過。舒兄告訴他,數(shù)一數(shù),肯定是七個,錯了管換。牧民大惑,用心去數(shù)。果然不多不少正好七個。牧民驚愕,以為天人下凡。舒兄告他,自己從不收藏,更不懂收藏之道,只不過雜覽群書,曾在一本專門介紹蒙族喪葬歷史沿革的書上知道:火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qū)后出現(xiàn)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骨灰用罐盛之,罐上通常留有七個孔洞,寓意人有七竅,人死后,靈魂可自七竅中自由進出,故七個孔洞就是逝者七扇進出自由的大門。眼前的瓦罐,就是距今四五百年的一個骨灰壇(聯(lián)想起現(xiàn)實中骨灰裝殮過程中,通常不能將包裹骨灰的紅綢系成死結,大概也有以上的意思)。牧民聽了,先是大驚,然后大沮,再后連連稱是,說撿到這瓦罐時,里面確實有半罐沙粉,以為是百年風沙,也就倒掉了。說著,滿臉通紅、腦門上滲出微汗,執(zhí)意要扔掉這不祥之物,被大家攔住了。舒兄告他,今之收藏,大多數(shù)是遠古出土的喪葬、陪葬品。著名的唐三彩、“馬踏飛燕”也概莫能外,而前者如今已經成了許多高雅人士的案頭圣物,后者則成了“中國旅游標志”,并沒有因其不祥而降低甚至失去其歷史和收藏價值啊!收藏和文化、歷史緊密相連,換言之,如果收藏家不懂蒙人的殯葬制度,如何能判斷出瓦罐的屬性啊!我們由衷贊嘆舒兄的淵博學識,更贊嘆其學以致用的睿智。看來,收藏的神秘決不是收藏家們的獨門絕技啊!
那次出游,我受益匪淺,隨后就在一個土特品市場上憑借自己的歷史收藏的眼光買下了一張“不動員上山下鄉(xiāng)證”。上面有不被動員上山下鄉(xiāng)人的姓名、籍貫、年齡、出身以及原因等。原來,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此地只有獨子(女)且雙親有病不能自理等特殊情況才可不上山下鄉(xiāng)。但是,適齡人要受到來自學校、街道甚至父母雙親單位的反復動員。為了減輕當事人家庭承受輪番動員之重,當?shù)卣刂谱C以御之,可理解為一種當時的以人為本吧。引一句俗語:“不動員上山下鄉(xiāng)證”可謂當年“一道獨特的時代人文風景線”,其歷史和人文的價值非常巨大,作為藏品收之,蓋源于我對那段歷史的熟知啊!
編輯/任 娟woshirenjuan@126.com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