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興起地區(qū)【美國“地區(qū)研究”的興起】
發(fā)布時間:2020-03-15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地區(qū)研究:美國力量的一個基本要素 有句話說,“知識在美國生產,供全世界消費”,這其中包括關于世界上各國各地區(qū)的歷史和現狀的知識。如果想要獲得關于某一外國、某一跨國人文地理區(qū)域的學術性、專業(yè)性知識,最合理的選擇很可能是首先借助于產自美國的龐大知識庫存,而不是去到這個國家、這個區(qū)域去尋求,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而言。甚至在求取關于本國的知識時,人們也經常會發(fā)現他們無法繞開美國制造的學術產品――比如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的中國文科留學生,多數都是在做以中國為對象的研究。無論美國關于世界的知識體系中有多少文化霸權的動因、美國中心主義的目標和“東方主義”的偏狹,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知識體系是充實、全面而強大的,它構成了美國作為世界帝國的知識和文化,或者說“軟實力”基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美國,關于外部世界的制度化、專業(yè)化研究被稱為“地區(qū)研究”或者“國際研究”。大體而言,地區(qū)研究是將世界上美國本土和西歐以外的地區(qū)加以劃分,通常劃分為東歐和俄羅斯、東亞、南亞、中東和北非、非洲(撒哈拉以南)、拉美和其他地區(qū)(加拿大和大洋洲),進行多學科的、多面向的研究。地區(qū)研究不僅是由知識本身構成的體系,也是一種知識生產的組織形制。它有顯著的“實學”取向、現實關切和當下關切,具有對公共的、政治的和政策的需求做出敏感反應的內在機制。它是美國人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和思考的主要載體和平臺;它的創(chuàng)生和演進,與美國的世界角色、尤其是美國看待自己的世界角色的方式的變化密切關聯著。
全球性的世界角色要有包納全球的知識庫存。地區(qū)研究的出現和壯大伴隨著美國崛起為世界帝國的進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社會科學史家羅伯特•麥考吉的《國際研究和學術事業(yè):美國知識領地的一部分》正是對這一過程的出色記述。
孤立主義與地區(qū)研究的欠發(fā)達
地區(qū)研究的產生和演變的動力,主要地不是在于知識界內部,而是在于知識和社會需求的互動當中。所以要了解美國地區(qū)研究,不僅要了解通常意義上的學術史(所謂“內史”),更得著眼于知識和社會的關系,即知識的社會史(或者說“外史”)。在孤立主義的時代,美國是沒有有規(guī)模、有體系的對外部世界的研究的。
美國有學者不承認美國歷史上有所謂“孤立主義”,他們認為美國一向是個擴張主義國家,只不過實施擴張的范圍前后不同而已。不過我覺得,如果用這個詞來標示美國人歷史上國際抱負的有限性,標示那種美國人認為美國以外世界上很多地方發(fā)生的事和美國關系不大或者沒有關系的情形,還是過得去的。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美國公眾、政府和學界對外部世界之無興趣和不了解,就很是符合“孤立主義”這個詞里透出來的意思,有人指斥“美國人的封閉偏狹簡直臭名昭著”。
內戰(zhàn)以后至20世紀上半葉,美國已經發(fā)生了高等教育的革命,但關于外部世界的研究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只有薄弱的存在和邊緣的地位,為數不多的與海外相關的教席和機構,也都是在語文學、宗教和古代歷史等方面的歐洲式的域外研究式樣,如關于中國的 “漢學”等。在1940年,美國大學和學院中約有15萬教師,其中僅有200人左右從事與外國有關的研究,而且其中有一半集中在哈佛、哥倫比亞、芝加哥和加州伯克利四家。1900年美國大學在國際研究方面授予博士學位的人數僅為15名,同一數目到1940年也不過60名。在大學不能提供美國社會所需國際知識的情況下,直到20世紀初美國人關于“非基督教世界”的知識主要生產者和傳播者是美國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新教傳教士;一戰(zhàn)后則更多地依靠新聞界獲得關于國外的知識。不消說,這樣的知識往往失之零散粗糙。與此相關的是政府部門在國際知識上的匱乏以及對這種匱乏的不在意,比如國務院一向不把關于外國的教育背景和專門知識作為外交官招募的條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才有所改變。
戰(zhàn)爭機構成了地區(qū)研究的孵化器
麥考吉在解釋這種國際知識滯后于大學總體發(fā)展的情形時斷言,國際研究發(fā)展的主要障礙并不是缺乏有志于獻身這種學術事業(yè)的人,而是當時的美國社會對關于國外的知識沒有需求。證據之一是,在1940年前,在人數很少的從事海外研究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中,只有很少數人能獲得永久性學術職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一種突然而顯著的方式暴露了美國國際知識的匱乏,也使國際問題學者成為戰(zhàn)爭機器的寶貴資源。珍珠港事件使日本成為美國的大敵,日本問題專家,甚至研究德川時代日本詩歌的學者都成為“敵情專家”。美軍還以大學為依托實施日語培訓計劃。對俄國和中國有研究的學者在軍隊和情報部門也成為搶手人才,以幫助美國了解這兩個重要而麻煩的盟友。美國的軍事行動推展到北非、中東、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于是了解這些地方的語言文化的人員也被吸收進各種戰(zhàn)場和情報行動中。拉美遠離戰(zhàn)場,但拉美問題專家在政府軍隊中的用武之地也因戰(zhàn)爭局勢而大為擴展。除了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物理學家,專業(yè)學術人員中大概沒有其他人比那些重要外國地區(qū)的專家受戰(zhàn)爭動員的影響更大的了――這種影響當然是他們所歡迎的。
迅速膨脹的美國戰(zhàn)爭機器在相當程度上成為地區(qū)研究的孵化器。比如戰(zhàn)略情報局的研究分析處就成為國際學者的匯聚之地。該處主任是哈佛著名歷史學家威廉•蘭杰,他把自己的許多不同系科的同事招募進來,而其中的資深學者又把自己的博士生也領進來。戰(zhàn)時新聞辦公室也是如此,來自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克萊德•卡拉克洪、歷史學家費正清,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都在此效力,而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民族性格的名作《菊與刀》,就是這個辦公室的一個研究項目。此外,國務院和陸軍情報部也都向國際學者敞開大門。又有很多人在戰(zhàn)爭中獲得深入研究異國語言的機會,有人更是能夠親往遙遠的外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戰(zhàn)后轉向學術工作,成為戰(zhàn)后地區(qū)研究的人才儲備。
二戰(zhàn)的經歷對戰(zhàn)后美國地區(qū)研究的性格氣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些戰(zhàn)時在政府效力、戰(zhàn)后又返回學界的人往往成為在官學兩界 “進進出出的人”,充當溝通兩界的人脈橋梁,他們所建造的地區(qū)研究自然有濃厚的“政策導向”。而戰(zhàn)爭期間他們所從事工作任務所具有的很強的實用性,以及來自多個學科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面對共同的研究任務和相互交流的經驗,又易于使得他們的研究避免過度的學究氣和“學科門戶主義”,進而生發(fā)出綜合性和跨學科的特性。
地區(qū)研究的“革命”
二戰(zhàn)給美國精英的基本歷史教訓是,這個國家必須徹底擺脫孤立主義。美國的地區(qū)研究是在這樣一種政治和知識上的共識中興旺發(fā)達起來的:美國的安全和國家利益與外部世界的狀態(tài)密切相關,美國人不能再對發(fā)生在外國的事漠不關心、蒙昧無知。戰(zhàn)爭結束之前就出現了 “自由國際主義公眾教育”運動,國際問題學者正以其對公眾的宣講呼吁而積極參與其中,因此也為國際研究獲得公眾關注和資源投入創(chuàng)造了社會氛圍。戰(zhàn)后初年由頂級外國研究學者組成的一個“世界地區(qū)研究委員會”,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論證加強地區(qū)研究的必要性,呼吁聯邦政府要像支持原子能研究那樣支持地區(qū)研究,而這樣的呼吁的確也得到了杜魯門政府的積極回應。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作為“軟學科”的地區(qū)研究系科在各個大學的“硬學科”的旁側紛紛建立和發(fā)達起來,各個大學制訂實施各種外語和跨學科培養(yǎng)計劃,地區(qū)研究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了一種全國性的布局,徹底擺脫了先前在學術生活中的邊緣處境,甚至成為“顯學”。
1953年艾森豪威爾政府上臺,而共和黨人在原則上是反對聯邦政府支持教育的。這樣,對大學地區(qū)研究的主要外部支持力量由聯邦政府轉為大型私人基金會,其中洛克菲勒基金會、卡內基基金會,特別是福特基金會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影響。1950年,福特基金會發(fā)布《蓋瑟報告》(Gaither Report),決定性地扭轉了該基金會以往的孤立主義和反智傾向,確定將支持社會科學和國際研究作為其以后的主要工作方向。福特基金會對包括中國研究和俄國研究在內國際研究投入大量資金,特別是它在1953年啟動“國際培訓和研究計劃”,對大學海外研究助益極大。對于深受麥卡錫主義打擊的中國研究,來自福特基金會的支持尤其寶貴。
前任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時任福特基金會主席的麥喬治•邦迪在1967年總結福特基金會贊助地區(qū)研究的工作時說:“我們已經完成了一場革命:關于非洲、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研究,特別是關于俄國和中國的研究,已經成為美國學術體制中不可或缺的、內在的組成部分!
Robert A. McCaughey,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Academic Enterprise: A Chapter in the Enclosure of American Learn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Robert B. Hall, Area Stud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May 1947
相關熱詞搜索:美國 興起 地區(qū) 美國“地區(qū)研究”的興起 反思美國地區(qū)研究 地區(qū)研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