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亚洲欧a∨人在线观看|欧美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久久97AV综合

        陳益元:建國初期中共政權建設與農村社會變遷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短文摘抄 點擊:

          

          「內容提要」1949—1952年,中國共產黨通過和平接管、區(qū)劃調整、民主建政建構了一套新的農村基層政權體系。征糧支前和清匪反霸運動的開展,廢除了保甲制,打擊了鄉(xiāng)村舊有權威。土地改革和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重組了鄉(xiāng)村社會結構,重塑了新的社會關系。醴陵縣的個案顯示,國家權力的下移極為深刻地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發(fā)展。

          「關鍵詞」基層政權/農村社會/醴陵縣

          

          國家政權與農村社會變遷,近年來成為農村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并出現(xiàn)了不少有創(chuàng)見的學術著作。(注:該領域的代表著作有:張靜的《基層政權:鄉(xiāng)村制度諸問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學昌主編的《20世紀南匯農村社會變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王銘銘的《溪村家族:社區(qū)史、儀式與地方政治》,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學界視點大多還是從各自學科立場出發(fā),整合性的成果不多。在研究地域和時段上,基本還是對華北、華東、華南地區(qū)的近期階段和新時期的研究。對中南地區(qū)人民公社前,特別是1949—1952年社會轉型期中共政權建設與農村社會變遷的研究,更付闕如;诖,我們嘗試整合歷史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資源,利用檔案、方志等資料,對醴陵縣做一個較為詳盡的個案研究。醴陵地處湘贛邊界,解放初期是中南地區(qū)和平解放的一個典型縣。19世紀20年代,它是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組成部分,蘇維埃運動和土地革命最有特色。民國時期,它又是國民黨軍政人員來源最多的縣份之一(僅次于合肥,全國排名第二)。和平解放時,境內偽黨團、劣紳、神祖祀會等有較強的勢力和影響。地權有所集中,但集中程度低于全省和臨近縣份。經濟以農業(yè)為主,手工業(yè)(如瓷器、鞭炮業(yè))也有一定規(guī)模。這種情況同黃宗智、杜贊奇所研究的華北、江南地區(qū)是有差別的。因此,研究這樣一個地區(qū)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建設實踐,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學術上,都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證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極強政治動員和社會整合能力的政黨。1949年7月醴陵的和平解放,為縣、區(qū)、鄉(xiāng)政權的替代提供了一個轉換的契機。不同于老區(qū)的是,20世紀20年代土地革命和蘇維埃運動的開展,雖曾使醴陵農村出現(xiàn)過革命的高潮,但此后國民黨的長期統(tǒng)治使該縣仍受到傳統(tǒng)勢力(大地主、偽黨團、劣紳、神祖祀會)的操縱。(注:詳細論述見陳益元:《湖南省醴陵縣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1949-1957)導言,復旦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在此語境下,依靠黨的力量完成各級政權體系的重建,就成為時局的關鍵。

          首先是縣區(qū)政權的接管建政。自同年8月份開始,依靠南下干部、地下黨員的力量,縣級政權相繼和平接管了縣政府、縣黨部、警察局、地方法院、稅捐處、田糧處、監(jiān)獄、同仁醫(yī)院等21個單位。區(qū)級政權接收了清泉、王喬、河清、楚東、泗汾、清灣等15個鄉(xiāng)(鎮(zhèn))公所。由于醴陵是湖南和平起義代表程潛、陳明仁的家鄉(xiāng),對思想較先進、無反動行為、有培養(yǎng)前途、能為人民服務、群眾不痛恨的舊職員,留用了70人,解散了143人。[1]整個接管工作是在二野、四野的軍事控制下進行的,沒有發(fā)生大的武裝沖突。

          其次是加大地方干部的培訓力度,擺脫政權建設干部缺乏的困境。以縣級黨政群機關為例,到1950年止,35歲以下年輕干部占總數(shù)的77.07%,沒有46-55歲的老年干部。婦女干部從零起點發(fā)展到占干部總數(shù)的2.07%。這種以培養(yǎng)年輕、婦女干部為主的方針,體現(xiàn)了政權建設重起爐灶的新氣象。值得注意的是,該年無黨派干部總數(shù)比1949年增長了5倍,達到干部總數(shù)的13.9%,超過了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干部的增長比例,[2](P550)呈現(xiàn)出黨利用統(tǒng)一戰(zhàn)線優(yōu)勢,發(fā)揮各基層積極性的建政意圖。但是,到1952年底,隨著貧雇農份子的大量涌現(xiàn),干部凈增長數(shù)在1951年基礎上,超過了1950年的總數(shù)。貧雇農積極分子、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是增長的主要成份。與縣、區(qū)干部的委派、配備相比,鄉(xiāng)級政權則需經過一個召開農民代表大會建政的過程。要當選鄉(xiāng)干部,第一要經受過政治運動的錘煉。第二要有四項要件,經受三項審查,即歷史清白、一心為勞苦人民搞翻身、大公無私、有培養(yǎng)前途,以及思想、作風和立場的審查。[3]第三是要通過農民代表大會的選舉。從實際操作層面看,由于縣、區(qū)政權的重視,以及貧雇農不能少于代表2/3比例的硬性規(guī)定,[4]黨提出的候選人基本都能順利當選。這樣,農民代表大會實質上主要起到了一種社會動員的作用。正是基于此,各區(qū)鄉(xiāng)都程度不同地出現(xiàn)過怕耽誤生產、負擔燈油而故意選中農的狀況。后來通過討論翻身同黨和政府的關系,強調擠黑人、黑地,[5]才解決問題。

          再次,醴陵和平解放后,政治動員和社會重構的很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執(zhí)行,有賴于縣級政權和黨的組織系統(tǒng)。在本文論及的時段內,縣級政權體現(xiàn)出明顯的過渡和全能的特點?h委書記4年換了3任、縣長每年調換1個,都是上級任命的南下干部。[2](P591-592)這種狀況,既是省委、地委干部交流的需要,也與黨的中心任務的變化緊密關聯(lián)。在縣級政權橫向結構上,實行的是縣長兼理法院院長,區(qū)委書記(區(qū)長)兼理分區(qū)(庭)審判長,行政兼理司法、刑事和民事的體制。[2](P656)它的推行,有利于黨政權力駕馭、控制農村各項社會改革運動,但也會造成實踐中司法、檢察屈從于黨政權力的弊端。在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后文將專門論及)期間所判定案件中,就有占判案總數(shù)6.2%的錯捕(押、判)案。[2](P663)在黨的力量的控制和發(fā)展上,區(qū)黨委會隨行政區(qū)數(shù)的增加而同步增長,體現(xiàn)了區(qū)為縣府派出機關和黨要馭政的特性。鄉(xiāng)及鄉(xiāng)以下農村黨支部和黨員的發(fā)展,則經歷了一個高、低、高的V 字型路徑。1949-1951年,黨支部逐年減少,1952年卻猛增到解放時的2倍。1949—1952年黨員人數(shù)分別為1249、1006、927和1412人。[6]根本原因在于,1949冬到1950年春是醴陵基層建政年,上級委派的黨員基數(shù)較大。1950年冬到1951年是整頓查評年,農協(xié)、武裝自衛(wèi)隊、支部負責人、黨員等,都經受了歷史是否清白、是否經常參加支部生活、是否積極參加雙減、退押運動的審查。[7]所以,黨員人數(shù)出現(xiàn)了下降。1952年土改的結束,使大量貧雇農份子加入到黨的系統(tǒng),黨員人數(shù)必然大量增加。所有這些說明,像醴陵這種和平解放的新區(qū),黨力量的發(fā)展有一個“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從運動中鍛煉和發(fā)現(xiàn)黨員的過程。

          

          二

          

          政權建設的過程,是一個立、破并存的由舊轉新的過程。征糧支前、清匪鎮(zhèn)反,是從經濟、政治上發(fā)動的一場掃除政權建設阻滯力量的社會改革運動。1949年縣區(qū)政權接管后,為完成二野、四野過境醴陵的糧草供應,成立了征糧機構支前委員會。它以地下黨員為骨干,貫徹糧多多出,糧少少出,無糧不出的征糧原則。在操作上,既調動各階層參與征糧評議會,又保證貧雇農份子在評議會的領導作用;
        既發(fā)揮保甲長熟悉本保、戶土地數(shù)量、貧瘠和人口的優(yōu)勢,又使其作用停留在拿出欠糧名單,引領貧農團催送糧谷層面上,不得包庇地富、消極怠工和陽奉陰違。[8]征糧分夏借和秋征兩部分,以盤石鄉(xiāng)1保為例,夏借負擔面為5.2%(地主、富農全部負擔),秋征負擔面為60%(神祖祀會、大地主占60%,學田、路會等15%,中農15-20%,貧農2-5%)。因此,經由征糧運動,支前委員會的社會動員由鄉(xiāng)延伸到了保、戶,發(fā)揮著鄉(xiāng)以下過渡性政權的功能。保甲長失去了昔日的氣焰,鄉(xiāng)村權威受到了經濟上的重擊,在政治上處于邊緣化。貧雇農階級得到了運動的錘煉,也表露出“吃大戶”、“強行征糧”的行為取向。第3區(qū)明月鄉(xiāng)硬性規(guī)定,“糧食要交大米,柴草要交實物”,[9](P133)還有組織催糧隊向大戶示威、強行挑糧的現(xiàn)象。

          除保甲長外,醴陵農村中的劣紳、土匪惡霸、舊政權頑劣勢力,以及神祖祀會等傳統(tǒng)網絡,都對政權建設形成沖擊,因此,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就是要表明新政權的實力和形象。它的范圍不僅僅是我們教科書所言的惡霸、特務、土匪、反動會道門、反動黨團骨干五方面敵人,還包括橫行鄉(xiāng)里、怙惡不悛、歷史犯、現(xiàn)行反革命等人員。據(jù)1950年11月到1953年9月的統(tǒng)計,全縣打擊的五方面敵人為1677人(主要是反動黨團骨干、惡霸),其他方面敵人卻高達2271人。這說明,鎮(zhèn)反的內涵和對象都嚴重擴大了。但是,這種現(xiàn)象卻極有利于社會動員和政權建設。在這場運動中,有1/4的群眾(15萬人)參加了控訴檢舉;
        涌現(xiàn)出的區(qū)、縣、省勞動模范有2413人;
        促發(fā)成立的常年互助組、臨時互助組有1376個。[10]不足的是,運動有偏離和“左化”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把有落后思想、對政府懷有不滿情緒、張貼反動標語、造謠迷信、擔任過偽職的人,都定為反革命,致使“將可殺可不殺的殺了”,“可捕可不捕的捕了”,“把根本不該管制的農民也管制起來了”。[11]在征糧支前、清匪鎮(zhèn)反等“破”的同時,為改變農村中長期影響農民的宗族、家族勢力和村落傳統(tǒng),1949年到1952年,縣委進行了3次大的區(qū)劃調整,重構了一套新的鄉(xiāng)村組織網絡。1950年春,為便于發(fā)動群眾進行土改,醴陵原來的5個區(qū)被分解為11個區(qū),區(qū)以下廢除保甲,確立鄉(xiāng)為基層政權單位。這樣,國家權力就由縣、區(qū)下移到了鄉(xiāng)(以2-4保為1鄉(xiāng))。劃鄉(xiāng)時,縣委提出的主要原則是“方便聯(lián)系群眾”和“適應土改”,[12]從此開創(chuàng)了行政力量主導鄉(xiāng)村網絡重建的先河。實際上,社會單元越細化,越有利于權力直面基層群眾。1951年劃小鄉(xiāng)時,也基本是劃鄉(xiāng)委員會(由現(xiàn)鄉(xiāng)干、積極分子、土改干部組成)按照上面的計劃,以數(shù)字、人口、面積為依據(jù),較少考慮地緣、宗親因素。區(qū)、鄉(xiāng)數(shù)相應增加到了15個和154個。[13]這樣,經過區(qū)鄉(xiāng)的重劃和調整,農村形成了一種混合、雜居的新行政格局,[14](P59)家族活動空間呈萎縮化趨向。1952年縣委把劃小鄉(xiāng)提高到了“革命的基本問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高度,本著“大的躍進”和“以鄉(xiāng)為基礎”的指導思想,劃鄉(xiāng)后鄉(xiāng)總數(shù)由154個增加到496個,“躍進”了3倍。[16]鄉(xiāng)政權的再次細分,確實便利了行政的領導和控制。但是,也帶來了實際管理的艱難?h民政局就建議:區(qū)轄的鄉(xiāng)數(shù),由40個減為18個是最為適宜的。[17]這種從實際管理出發(fā)而不從基層社會動員思量的建議,不可能被采納。因為劃鄉(xiāng)建政的根本,是要在基層分割農村原有的社會組織網絡,建立以國家權力為中心的社會整合格局。

          區(qū)的細分、鄉(xiāng)的小化,著眼點在社會動員的便利和社會控制的有效。農村基層組織的整理,則是政權建設由舊轉新不可逾越的階段。如前所述,在征糧支前等運動中,為打破農村中的傳統(tǒng)權勢網絡,支前會在各保成立了貧農團。它們的活動,既限制了保甲長的行為,又深刻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生活。舉凡封建宗法、土地糾紛、包辦婚姻、娼妓賭博、偷盜搶劫等情況,只要它出面,一切都會迎刃而解。[9](P65)但是,它的集中的權力,也使其成員中混雜著“好吃懶做的”和“借貧農團名義集合搶劫的”人員。[18]農民協(xié)會成立后,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改觀。1950年2月,全縣各保農協(xié)會員數(shù)雖達到了總人口一半多(34萬余人),[19](P46)但很多是“挨戶造冊、拉夫式”做法所造成的,[20]鄉(xiāng)村政權的領導權有很多不在貧雇農手中。(注:湖南省地權集中程度是:占人口4%的地主占有50%以上的土地,占人口69%的中、貧農只占31%的土地,占人口10%的雇農幾乎沒有土地。(湖南省土地改革展覽籌備委員會編:《土地改革前后的湖南農村》,湖南通俗讀物出版社1953年版,第17頁。))3區(qū)枧攏鄉(xiāng)的鄉(xiāng)主席、農主席、武裝隊長、青年團支書、評議主任都是中農;
        10區(qū)擂鼓鄉(xiāng)的鄉(xiāng)主席、村長、農協(xié)組長都曾參加過圈子頭(關爺會)。[21]因此,這種基層組織的不純和農協(xié)符號化的趨向,是縣委發(fā)動查評整頓運動的主要原因。它的范圍涉及農會、民兵、黨員和青年團員等組織。以農協(xié)為例,查評運動后,該組織中貧雇農及同類人員的比例占了將近八成以上,基本變成了由貧雇農當權的土改領導機構。應該說,農協(xié)取代臨時性的支前會,成為組織、動員和領導農民進行農村經濟、政治、社會諸領域變革的權力組織,組織的整理是其作用發(fā)揮的必要前提。但是,整頓查評運動對“中農、流氓當權”現(xiàn)象估計過高,片面強調確立貧雇農的絕對優(yōu)勢。因此,(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斗爭、罰跪、扣押的方式,結隊催兌期票、催還積谷的做法,乃至發(fā)動會員到地主家里吃飯、運中農豬到廣州賣錢的極端行為,[22]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村關系的緊張。

          

          三

          

          土地改革是一場國家權力更為深刻影響農村社會的運動。土改工作隊的行為操略、訴苦(涵蓋說理斗爭、階級劃分)中的國家意識建構、新社會政治結構的形塑,都極大地造成了農村巨大的社會變遷。這里我們無意作描述式的鋪陳,只就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作些探討,以修正土改研究中的純意識形態(tài)言說。

          民主革命以來,中共一直把土地占有關系的改變作為農村社會變動的根本。醴陵農村廢除保甲制、建立鄉(xiāng)級基層政權后,掀起地權的變動就成為重構農村社會結構和關系的關鍵。醴陵地權的實際情況是,以人口、土地占有比計算,地主階級人口占4.45%、土地占26.68%;
        神祖祀會、公產占26.13%的土地;
        中農占24.5%的土地;
        貧雇農人口占48.97%,土地占11.86%。[23](P8)這種狀況同全省比,族田、公田占有量大,體現(xiàn)本縣有較大的宗族、家族勢力。貧雇農人口數(shù)低于全省水平,占田數(shù)比平均數(shù)略高。如此的地權占有和鄉(xiāng)村權勢力量構成,決定了土改不會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土改以1951年夏為界分兩個階段進行,就是這種復雜性的體現(xiàn)。因此,考察中共派駐農村的土改工作隊的操略,可以看出動員是如何得到實現(xiàn)的。

          在動員策略上,土改工作隊主要采用三種方法。一是思想先行、攻心洗腦、以苦連苦、以心連心的發(fā)動方式。二是組織上環(huán)環(huán)串連,工作隊發(fā)動根子,根子串連貧雇農。三是以貧雇農分子“跳龍門”為動員的最終目標。[21]各區(qū)、鄉(xiāng)群眾基礎的差異,決定了工作方法不可能等同劃一。實行了由點到面、點面結合、波浪發(fā)展、穩(wěn)步前進的發(fā)展路徑,[23](P25-26)就是先以重點鄉(xiāng)引領副點鄉(xiāng),再由點(土改鄉(xiāng))到面(非土改鄉(xiāng))展開,最后達到從下到上、重點突破、四面開花的效果。[21]這種策略能否有效實行,取決于工作隊力量的配備和醴陵農民的覺悟程度。第一期土改中,工作隊員為達到快捷社會動員的功效,遷就農民,很多區(qū)、鄉(xiāng)出現(xiàn)了打吊、變相肉刑的現(xiàn)象。這種激烈斗爭甚至波及到小土地出租者、富農、工商業(yè)者、工人、本縣革命家屬、民主人士。[24]最令上級擔憂的,是單純追求經濟果實而不追求農民思想同地主分家的取向。中央認為,土改分田(包括其他生產資料)只是外在的顯現(xiàn)形式,根本目的是要實現(xiàn)農村社會結構和關系的重大變動。因此,不樹立貧雇農骨干,思想動員是“夾生飯”的“恩賜分田”、“技術分田”這種做法,在性質上是“和平土改”。[25](P145)據(jù)統(tǒng)計,第一期土改的38個鄉(xiāng)中,只有11個鄉(xiāng)做得較好。[24]“和平土改”不可能實現(xiàn)黨規(guī)劃的社會變遷的目標。第二期土改吸取了教訓,從三個方面加大了貧雇農骨干的樹立和思想分家工作。第一,以訪貧問苦會、貧雇農代表會、農民代表大會為中心,解決思想的分家。訪貧問苦會打通個別人、少數(shù)人的思想;
        貧雇農代表會發(fā)動整個貧雇農階層;
        農民代表大會動員整個農民階層的階級仇恨。三環(huán)相扣,改變了依靠原組織“登門造冊”以及“疾風暴雨”后舊勢力“雨過天晴”的狀況,[26]土改的緊張氣氛大為高漲。據(jù)第2期70個土改鄉(xiāng)統(tǒng)計,參加貧雇農小組的貧雇農達總數(shù)的56.3%,農會會員達人口總數(shù)的46.7%,女農協(xié)會員達會員總數(shù)的40%,安天、自卑、命運、情面、宗族、地域等思想和觀念,有了根本的轉變。[27]第二,使動員話語同農民利益相關聯(lián)。為樹立貧雇農骨干,工作隊員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23](P25)為不造成劇烈社會震動,宣揚既要滿足貧戶,又會照顧原耕,既要分田,又要三榜定案,分田重要,生產也不可耽誤。[27]第三,實行點、根、蔓、片和點、波、流、浪的動員路徑。具體就是,“點面結合,面面生根,根根串蔓,連蔓為片,連片為面,面中有點,投點壞波,隨波逐流,匯流成浪,造成淹沒地主階級的浪潮”。全縣3區(qū)是重點,各區(qū)有重點鄉(xiāng),重點鄉(xiāng)中有重點村,重點村帶副點村,重點鄉(xiāng)帶副點鄉(xiāng),干部“你來我去”。[28]因此,這種逐步推進的模式和逐步放大、凸顯的陣勢,達致了主客體的緊密結合,動員程度、廣度都得到了增強。

          為了更加細致地描述鄉(xiāng)村社會動員中國家權力與農村社會的互動圖景,我們對訴苦、說理斗爭、劃分階級做一個深度的透視。形式上,這三者有一個逐層推進的邏輯;
        實質上,三者是辯證相聯(lián)的。訴苦是斗爭的基石;
        斗爭是訴苦的目的和劃分階級的前奏;
        劃分階級是訴苦和斗爭的最終目的。

          “賣命不賣姓”、“好人護三村”的思想觀念,在醴陵農村中較為普遍地存在。很多農民對何為苦、苦從何來,苦的表現(xiàn)等問題是比較淡漠的。清安鄉(xiāng)群眾在工作隊發(fā)動訴苦時就很厭棄,訴苦分田的功利思想很重。[29]在號召思想分家時,第3區(qū)西岸鄉(xiāng)貧農厭煩地說:我是冒苦訴噠(醴陵方言,意即沒有苦),若再叫我訴,不來開會都做得(要得)。[27]為扭轉這種局面,工作隊員從貧雇農的生活瑣事中問苦、引苦,以促發(fā)其階級覺悟,打開動員的缺口。具體展現(xiàn)是對比聯(lián)想,即從農民生活的具體事例(如能吃到大米、有衣服穿等)解釋翻身的含義(靠黨和政府),[30]以此換取根子的心靈感應。因此,防、問、引苦實際上是一個帶有“權力性”的主觀建構過程。[31](P529)經由它,黨所倡導的政治文化有力地楔入了鄉(xiāng)村社會。這種政治文化強調的是對黨的感激、對舊社會的仇恨,是對原有鄉(xiāng)村權威的仇視、對原有社會組織的脫離。有此政治文化權力的基礎,再通過訴苦、論苦,就能把大多數(shù)農民引向同根子一樣的狀態(tài)。從這一意義上說,訴苦、論苦就是中心環(huán)節(jié)。因為,不訴苦就不恨、不恨就不斗爭、不斗爭地主就打不垮、地主打不垮就翻不了身。這個不斷演進的圖式,上聯(lián)國家權力,下接基層民眾。醴陵縣的訴苦、論苦,是一個由上到下、由貧雇農到整個農民、由男女一起訴到婦女訴苦、由針對地主個人訴苦到針對整個地主階級訴苦的步步深入、步步擴大的運動。苦的內容,既可以是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血淋淋現(xiàn)實,也可以是農民不以為然或認為天經地義的、而在工作隊看來是屬于剝削的生活小事,還可以是原已不成問題、隨著形勢發(fā)展又需重新界定的事件。關鍵點是要使農民由自在體轉向自為體,意會到國家、黨、斗爭、翻身的偉力。在此過程中,歷史同現(xiàn)實、心理和行動、舊帳和新仇、權力同私人的恩仇,都高度地聚集在一起,它的邏輯歸宿,必然是斗爭和階級陣營的劃分。

          斗爭,是將農民心里的苦、仇外化為行動上的決裂,它是劃分階級陣營,重構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與訴苦一樣,斗爭會初期也曾遇到過比較尷尬的場景,特別是在宗族勢力影響較大的鄉(xiāng)村。清安鄉(xiāng)斗爭會時,就出現(xiàn)“臺下的就只望臺上的開口,臺上的就望背后開口”(群眾望骨干、骨干望工作隊員)的局面。[29]思想分家和糾正“和平土改”后,替代的是宏大、激烈的場面。地主的屋場變成了戰(zhàn)場;
        男斗男,女斗女,兒童斗兒童,男斗農具,女斗衣,出現(xiàn)了“扯破臉皮”、“面對面”無情斗爭的高潮。[27]龍?zhí)镟l(xiāng)日夜相繼的斗爭會,斗得地主都昏頭昏腦。[32]接續(xù)斗爭高潮的,是階級的劃分。通過解放、中立、打倒的辦法,授予不同階級以差別各異的政治權力,“重分”鄉(xiāng)民的社會生活。[33](P536)醴陵階級劃分,主要以兩查(查土地、人口)、兩算(算勞動、剝削)、一比(比生活)為準繩。[34]不同階級的政治待遇和地位是不同的,貧雇農貼紅榜,富農及其他成份貼黃榜,地主貼白榜。[27]中、貧農區(qū)別的依據(jù),是比土地的多少、生活的好壞、受剝削的程度、生產工具和土地占有情況。從本源上看,查、算、比,都是以國家權力為依據(jù)的。階級劃分的具體化、數(shù)字化,能使權力找到鄉(xiāng)村傳統(tǒng)的裂縫和缺口。裂縫的出現(xiàn)、缺口的打破,又是以國家重構農村社會關系為轉移的。在此境況下,很多農民爭當貧雇農,因為當中農,不僅負擔多,而且政府不發(fā)貸糧。[35]另外,干部以平日為人情況定成份的隨意化傾向,[32]也比較普遍,10區(qū)大觀鄉(xiāng)植棉勞模田××就因錯劃了成份而被逼死。

          因此,以上論述充分表明土地改革絕不是簡單的交田問題,以地權變動為轉軸而引發(fā)的國家權力與農村社會關系的深刻變化,是運動的根本所在。經由上述路徑的動員、熏陶和錘煉,一批新的政治精英開始成長。他們既在心理、行為和價值理念上有別于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權威,又在社會急劇轉變條件下經受著如何結合革命與生產的考驗。以區(qū)級干部的素質、結構為例,1952年10月全縣總共32個區(qū)干部中,25歲以下的18人,26歲到45歲的13人,46歲以上的1人;
        農民出身的15人,學生出身的11人;
        初中文化程度的9人,其余為小學程度。他們都是在土改運動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斗爭性很強。[36]這種情況表明新政治精英選拔和提升的標準主要取決于出身以及對運動的態(tài)度,與聲望、財產、知識關聯(lián)不大。由于決定權在黨和政府一邊,因此,他們必然對權力的授予方負責,具有“國家權力象征的新形象”,[37](P254)對地方利益關注少了。另一方面也表明,知識素養(yǎng)的特點也內在地影響著他們行為操略!皢未蛞弧保ㄗⅲ菏侵钢匾暬蛏瞄L從事政治運動而不注意或不擅長做其他工作的作風。見《醴陵縣1951年農業(yè)生產工作總結報告(1951)》,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30號。)、“李四喜”(注:1951年上半年,長沙縣15區(qū)農裕鄉(xiāng)朱中立(他曾做過12年的長工)通過土改分了田,結了婚,生了孩子,還被選為副鄉(xiāng)長、團支部書記,群眾稱他是“四喜臨門”。他認為革命已經到頭了,當干部吃虧,并辭職要求回家種田。他提出:我一生受苦沒得田,現(xiàn)在分了田,我已經心滿意足了,還要干革命干什么。)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就是鮮活的表露。中央、湖南省委把土改過程中基層政權渙散的原因,歸結為干部的功成身退、“半截子革命”思想,[25](P426)是從果找因。實際上,急躁情緒、松懈空氣和精力分散,反映的是新政治精英革命與生產“兩不誤”的二難處境。醴陵干部面臨的“三罵”,就是這種窘境的體現(xiàn)。他們說,“回家老婆罵”(不做家里事)、“完不成任務同志罵”(如下鄉(xiāng)收稅)、“做了工作落后群眾罵”。有的人干脆提出,土改結束就是革命成功,接下來的革命是發(fā)展生產。[38]有的埋怨基層工作艱難、繁瑣,說鄉(xiāng)下工作不打傘曬人,走起路來石子壓人,群眾發(fā)動不起悶人,發(fā)動起來控制不住急人,作不好領導上批評逼人,耽誤娶老婆誤人。據(jù)1952年統(tǒng)計,全縣有這種思想的鄉(xiāng)干部為48%,區(qū)干部有12.5%。[24]國家權力的深入還使農村社會結構和關系發(fā)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變動”。[39]土改后,醴陵地主土地由人均7.42畝減為0.95畝,富農土地由2.65畝減為1.85畝。此外,地主、神祖祀會的房屋、家具、糧食、耕牛、農具均被沒收。這樣,地主階級的社會權力無可避免地被剝奪了,政府的政治權力成為推動農村社會變遷的關鍵力量。與此相反,貧雇農、中農人均土地分別由0.3畝、0.92畝增為1.15畝、1.34畝。[2](P173)經濟地位的提升、政治通道的開暢,使他們對原有各路神仙不再膜拜,要珍惜、感謝的是黨和政府。因此,從根本上說,國家通過權力授予進行的淘汰、預備、選拔,使得主動、控制權掌握在國家之手。

          

          結語

          

          前文我們對中國共產黨如何通過發(fā)動征糧支前、清匪鎮(zhèn)反、土地改革等政治經濟運動,實現(xiàn)國家權力的深入、滲透,以及在此基礎上農村社會所發(fā)生的深刻變動,做了一個較為具體的實證研究。在論述框架上,我們一方面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國家、革命、運動建政的路徑及其內在關系,另一方面還從國家權力與農村社會互動的視角,描述了鄉(xiāng)民、鄉(xiāng)村社會在權力下移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變化。醴陵個案顯示,建國后國家權力是農村社會變遷的基本動力。征糧反霸運動,廢除了保甲制,建構了鄉(xiāng)級基層政權;
        劃鄉(xiāng)、鎮(zhèn)反、土改運動,重構了農村的社會結構、網絡和關系。所有這些,都是國家權力對鄉(xiāng)村社會進行充分政治動員和組織的產物。與民國時期相比,中國共產黨政權建設的基礎、路徑和方式,全然不同于國民黨,擺脫了近代以來國家政權建設失敗的命運。土改工作隊的派駐、農民協(xié)會權力的行駛、思想分家、訴苦、階級劃分等活動的展開,都使國家權力、階級意識、黨的政治文化有形地楔入到鄉(xiāng)村社會。這種由舊轉新的社會轉型,既通過兌現(xiàn)對農民的土地承諾而使黨和政府獲得了廣泛的合法性基礎和高度的政治認同,又在重構農村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上,(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使農民獲得了一個展開重新競賽的起跑線。當然,國家權力與農村社會的良性互動,還有一段路要走。遺憾的是,這種良性互動關系的生長,卻由于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由新民主主義轉向過渡時期而受阻了。[40]

          

          「參考文獻」

          [1]縣人民政府接管工作的報(1949)[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1.

          [2]醴陵市志編纂委員會。醴陵市志[Z].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

          [3]清灣鄉(xiāng)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決議(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5-2-9.

          [4]關于鄉(xiāng)政權建設具體作法的意見(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40.

          [5]醴陵土改實驗鄉(xiāng)工作報告(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12.

          [6]王瑞翔。中國共產黨湖南省醴陵市組織史資料(1921-1987)[M].內部資料,1990.

          [7]10區(qū)桐木支部公開整黨總結報告(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18.

          [8]醴陵三區(qū)工作報告(1949)[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3.

          [9]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湖南省醴陵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醴陵文史:第六輯[Z].

          [10]鎮(zhèn)反徹底程度判定書(1953)[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90.

          [11]我縣過去鎮(zhèn)壓反革命的情況及今冬明春對敵斗爭的任務(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48.

          [12]令知各區(qū)劃鄉(xiāng)數(shù)字和鄉(xiāng)的名稱統(tǒng)以地名禁用數(shù)字和新名詞由(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90.

          [13]據(jù)報劃鄉(xiāng)計劃草案批復知照由(1951)[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6-2-3.

          [14]批復關于村和居民小組之問題(1951)[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6-2-3.

          [15]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對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一項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6]醴陵縣人民政府關于劃鄉(xiāng)建政工作的決定(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40.

          [17]醴陵縣民政工作報告(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63.

          [18]醴陵第3區(qū)秋征工作總結(1949)[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3.

          [19]中共醴陵市委,醴陵市檔案史志局。醴陵歷史大事記[2].內部資料,2001.

          [20]1區(qū)土改簡報:第5號(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7.

          [21]10區(qū)擂鼓鄉(xiāng)前哨戰(zhàn)工作總結(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18.

          [22]紅五月工作情況匯報(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18.

          [23]醴陵八年偉大成就展覽會。醴陵八年[Z]內部資料,1957.

          [24]周繼舜同志在醴陵縣土改復查會上的報告(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50.

          [25]湖南省志:第3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6]關于第二期土改工作的報告(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50.

          [27]醴陵第二期土改初步總結草案(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45.

          [28]關于第二期土改的情況(1952)[Z].1952年,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45.

          [29]清安鄉(xiāng)土改工作總結(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18.

          [30]關于第二期土改的情況說明(1951)[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50.

          [31]楊念群?臻g·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2]龍?zhí)镟l(xiāng)土改工作總結(1951)[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39.

          [33]黃樹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國農村變革[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

          [34]關于10區(qū)大觀鄉(xiāng)因錯劃成分逼死植棉勞模田某某夫婦的檢查報告(1952)[2].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45.

          [35]醴陵土改實驗鄉(xiāng)工作總結報告(1950)[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33-2-12.

          [36]關于區(qū)鄉(xiāng)干部思想情況的報告(1952)[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99.

          [37]于建嶸。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xiāng)村政治結構的變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8]關于李四喜思想討論的總結(1951)[Z].醴陵縣檔案館檔案:4-2-39.

          [39]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40]陳益元。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過渡時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大轉向[J].求索,2004,(10)。

          「作者簡介」陳益元,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后,湖南工業(yè)大學副教授。(上海200433)

          來源:《史學集刊》2005年第1期

        相關熱詞搜索:政權 中共 農村 建國初期 社會變遷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smilezhuce.com